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全國“三條路徑”取消藥品加成,助公立醫院告別“以藥補醫”

根據醫改時間表, 2017年我國公立醫院將全面取消藥品加成, 回歸公益性軌道。 記者日前從國家衛生計生委獲悉, 為攻堅取消藥品加成這一醫改“硬骨頭”, 相關部門將重點通過“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三條路徑, 實施藥品生產流通全流程改革、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等政策, 確保改革落地。

近年來, “以藥補醫”逐步演化成一種逐利機制, 由此引發的醫療機構大處方、大輸液、濫用抗菌素等問題日益嚴重, 推高了醫療費用, 群眾反映強烈。 從2009年新一輪醫改啟動以來, 國家一直將取消藥品加成作為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的突破口。

通過改革, 公立醫院藥占比由2009年的46%下降至目前的40%, 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群眾醫療負擔。

2017年全國公立醫院將全面取消藥品加成, 預計為患者節省藥品費用600多億元。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賀勝說, 取消藥品加成, 是今年醫改最難啃的“硬骨頭”。 全國將按照“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三條路徑綜合施策, 破除舊機制、建立新機制, 保證取消藥品加成改革順利推進。

王賀勝介紹, “騰空間”就是將開展藥品生產流通全流程改革, 擠壓藥品價格虛高的水分, 同時開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激發醫院及醫務人員合理用藥、控制費用的內生動力。 “調結構”就是把降低藥價、規範醫療服務行為騰出的空間用於調整醫療服務價格, 把檢查、檢驗價格降下去,

服務價格提起來, 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 優化醫院收入結構。 “保銜接”, 就是醫保支付和財政補助同步跟進、無縫銜接。 福建三明市、安徽天長市已先期推動相關改革試點, 效果良好。

同時, 在改革過程中, 保護和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也是取消“以藥補醫”, 保障醫改順利落地的重要前提。 為此, 國家衛計委將開展公立醫院薪酬改革, 健全醫務人員績效考核制度, 在切斷醫務人員與藥品、耗材等利益聯繫的同時, 保證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健全醫務人員培訓培養制度, 拓寬職業發展空間。

(原題為《全國“三條路徑”取消藥品加成, 助公立醫院告別“以藥補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