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AI或將加入公用事業領域 成為人類的“新電力”

兩年半前, 奧巴馬總統呼籲聯邦通信委員會將寬頻互聯網歸類為公用事業。 這個類別你很熟悉, 包含了電力、天然氣和自來水等。 現在, 這個大家族可能會迎來又一個新成員, 即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是最新的實用工具嗎?我們正在見證人工智慧的無處不在嗎?六年前, 網景公司的聯合創始人Marc Andreessen寫道:“軟體正在吞噬世界。 ”而現在, 人工智慧正在蠶食軟體所佔領的世界。

人工智慧不再只是科幻小說中的話題, 它開始真正轉移到現實世界, 例如應用到金融穩定委員會這樣的機構中。 由此可見, 時代正在發生變化。

金融穩定委員會是一個由眾多銀行家組成的全球性組織, 負責世界銀行體系的安全。

目前資料洩露氾濫, 因此這是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 想想去年2月發生的那次攻擊, 當時駭客成功從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一個孟加拉帳戶中提取了超過1億美元的資金。 這些詐騙犯使用惡意軟體入侵電腦網路, 研究轉帳方式, 並獲得銀行帳戶的登錄認證。 在數字時代, 這是一種新的盜竊行為, 瞬間就按下8個數位, 所有的二進位數字字都通過電纜和衛星來實現其功能。 我們全球金融體系背後的基礎設施其實是相當脆弱的。 所以我們可以將人工智慧運用到這裡。

在我展示人工智慧的願景時, 也是這麼對金融穩定委員會代表團說的。

畢竟, 很難想像會有一成不變的行業。 搜索, 醫療保健, 法律, 當然也包括自動駕駛汽車, 甚至是新聞業。 有趣的是, 人工智慧並不是新事物。 它是由一位名叫Arthur Samuel的人發明的, 這個人在1962年教電腦玩跳棋。 但就像達芬奇的飛行機器一樣, 人工智慧這一概念, 在其技術尚未落地之前就已經產生了。 對於那個時候來說, 人工智慧太過超前於時代, 因此從美國到日本的全球各國政府都取消了研究經費的撥款。 這導致人工智慧技術進入了一個冬天, 並一直持續到最近。

但如今, 技術已經趕上了人工智慧這一想法,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人工智慧正在復興, 這要歸功於一個我稱之為“人工智慧集合”的東西。 這是一場完美的技術風暴,

多個不同的技術線彙聚在一起, 即將改變這世界。 人工智慧集合的主線是什麼?

1.可負擔得起的平行計算方法

大約10年前, 穀歌推出了一種可負擔得起的平行計算方法MapReduce, 讓電腦的處理能力達到了一個新的數量級。

2.更快的處理器

我們曾經只有一個處理器:CPU。

現在我們有了第二個:GPU。 Forrester的分析師Mike Gualtieri稱這是一場硬體復興, 它為機器學習的計算方面開闢了新的思路。

3.資料存儲更便宜、更智慧

摩爾定律描述了我們存儲容量的指數級增長。 專家們一直在預測, 摩爾定律在某一時刻將不得不放慢速度。 它的增長率看起來似乎是不可能的。 但事實上, 摩爾定律一直延續至今, 因為我們一直在創造新的處理資料的方式。

4.大資料

用“大”這個字來形容資料其實有些輕描淡寫了。 自人類誕生至2003年的幾千年裡, 人類創作了5個艾位元組的資料。 而現在我們每天都要創造這麼多的資料。 人類的資料每年只會繼續翻倍。

5.更好的演算法

也許你還記得15年前的語音辨識軟體。 經過三個月的訓練,

它才能夠識別你的聲音。 現在, 這個軟體可以立即識別任何聲音。 原因是什麼?我們發明了一種更好的演算法。 這樣一來, 我們就有能力以更精確的方式對宇宙進行建模。

把這些努力和技術都加起來, 那麼就成了一場認知革命。 上一次發生類似的革命還是在工業革命的時候, 那時候需要巨大的物質資源:鐵路、鋼鐵和工廠等。 但這一次, 通過少量資金加上人工智慧, 小公司就能夠以一種從前難以想像的方式, 顛覆資本密集型行業。 以NuTonomy為例。 他們是麻省理工學院100名員工創辦的小型創業公司, 卻打敗了優步和穀歌, 進入了無人駕駛計程車市場。 NuTonomy計程車已在新加坡附近上路, 很快就會到達波士頓。 為什麼?因為人工智慧的存在。

另一個例子是,我曾經是一名航空航太工程師,所以我對SpaceX公司的工作很感興趣。你能想像一個60年代的人參加太空競賽嗎?2014年,SpaceX公司公佈了獵鷹9號運載火箭及龍太空艙的總研發成本。總金額為8.46億美元。比較而言,NASA僅花費了380億美元用於研發同類火箭“獵戶座”。SpaceX花費的成本是NASA的320倍。不僅如此,SpaceX公司大約一半的資金來自NASA。這是埃隆·馬斯克和NASA的共識。如果你打敗不了他們,就為他們提供資金。這就是未來的技術趨勢:代碼高於資本。

想到工業革命就想到鋼鐵的叮噹聲。而這種由人工智慧驅動的新型認知革命,聽起來更像是一聲“嗖”的一聲,就像水流過水管一樣。

另一個例子是,我曾經是一名航空航太工程師,所以我對SpaceX公司的工作很感興趣。你能想像一個60年代的人參加太空競賽嗎?2014年,SpaceX公司公佈了獵鷹9號運載火箭及龍太空艙的總研發成本。總金額為8.46億美元。比較而言,NASA僅花費了380億美元用於研發同類火箭“獵戶座”。SpaceX花費的成本是NASA的320倍。不僅如此,SpaceX公司大約一半的資金來自NASA。這是埃隆·馬斯克和NASA的共識。如果你打敗不了他們,就為他們提供資金。這就是未來的技術趨勢:代碼高於資本。

想到工業革命就想到鋼鐵的叮噹聲。而這種由人工智慧驅動的新型認知革命,聽起來更像是一聲“嗖”的一聲,就像水流過水管一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