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東多國與卡達斷交,原因是這個

美國總統特朗普2017年5月21日在利雅德與卡達現任埃米爾舉行雙邊會晤。

據葉門通訊社, 葉門政府宣佈與卡達斷交, 並且支持將卡達從沙特聯軍中除名。

這是繼埃及、沙特、阿聯酋、巴林政府之後第五個宣佈與卡達斷交的國家。 中東多國與卡達斷交到底是什麼原因, 這又會對中東局勢產生什麼影響呢?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潛旭明為海外網(m.haiwainet.cn)撰文做出解讀分析。

------------------------------

卡達及其軟實力外交

卡達是波斯灣沿岸的一個半島, 面積約1.152萬平方公里, 人口154萬。 卡達的石油探明儲量居世界第13位, 卡達的天然氣儲量居世界第三, 僅次於俄羅斯和伊朗。 得益于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 卡達的人均GDP居世界前列, 2012年卡達被福布斯雜誌評為世界最富有國家, 人均GDP超過88000美元。

國家的富庶使卡達獲得了更大的話語權。 自伊拉克戰爭, 特別是2011年爆發“阿拉伯之春”以來,

卡達在阿拉伯世界出現的一系列政治風暴中和國際外交舞臺上頻頻出手, 積極開展軟實力外交。 在外交斡旋過程中, 卡達適時向衝突各方提供經濟援助。 例如, 卡達專門成立了蘇丹援助委員會和聖城委員會等對外援助機構, 為調解蘇丹、黎巴嫩、葉門等國的衝突投入了鉅資。 在阿拉伯國家中, 卡達第一個派出戰機參加推翻卡紮菲政權的軍事行動, 第一個提出讓葉門總統薩利赫交權, 第一個公開支持阿拉伯軍隊開進敘利亞, 以制止流血衝突。

半島電視臺是卡達對外傳播的重要工具, 是卡達推行對外政策的平臺。 該電視臺成立伊始就得到了卡達埃米爾哈馬德的資助, 雖然名義上是非官方性質, 但實際上仍由王室成員控制。

卡達與美國結盟, 卡達境內的美國空軍基地修建於1996年, 耗資1億美元, 是美軍在中東地區最大的空軍基地, 也是美軍中央司令部所在地。 該空軍基地在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卡達是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早期成員, 是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的創始成員之一, 也是阿拉伯聯盟的成員。 另一方面, 卡達背後有西方國家的支持, 卡達的主張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國家的主張。 卡達既是海灣國家的代言人, 也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代言人。 在西方和阿拉伯民族主義主流政治之間, 卡達成功地找到了一個重要的外交縫隙。

由於過度捲入地區衝突, 卡達面臨越來越大的國際壓力和不滿。

卡達在政治上持超然的立場, 與各種力量進行互動, 與中東的許多反對派組織建立聯繫, 從激進派到溫和派, 都允許在卡達存在。 例如, 卡達認為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也是一支重要力量, 並給予資助, 甚至讓哈馬斯將總部遷到了卡達。 2013年7月埃及莫爾西政府被推翻, 卡達政府支持穆斯林兄弟會的立場使卡達與埃及塞西政府關係緊張。 2014年初沙特、阿聯酋、巴林和埃及分別宣佈召回各自大使, 以抗議卡達干涉其內部事務, 強烈要求卡達不要繼續支持“從事破壞其安全和穩定活動的個人和組織”。 卡達與伊朗的良好關係招致沙特不滿, 沙特指責卡達受伊朗指使, 偏袒葉門胡塞派武裝。

斷交事件的原因

5月20至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東進行了訪問, 在訪問沙特期間, 美國和沙特不僅簽訂高達1100億美元的軍售大單, 而且還簽署了數十項貿易協定, 涉及交通和能源等領域。 美國通過對沙特的巨額軍售, 加強了沙特的軍事實力。 沙特和伊朗兩大陣營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美國-沙特和伊朗在中東一些地區形成代理人戰爭的局面, 在敘利亞、伊拉克、葉門, 美國沙特支持的力量和伊朗支持的力量針鋒相對, 引發中東緊張局面升級。

種種跡象表明卡達想極力避免和伊朗的衝突。 因為卡達的擔心源於卡達和伊朗共用天然氣田, 卡達的北部天然氣田也就是伊朗所謂的南帕爾斯天然氣田, 這片油氣田是世界上儲量最為豐富的海上油氣田之一, 這塊天然氣田不但可以使卡達成為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最高的國家之一,而且也可以使伊朗的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卡達擔心與伊朗發生衝突會影響天然氣田的收益。

不久前,由於一條所謂的“假新聞”報導,卡達新聞社援引國家元首埃米爾在一場軍方慶典上的講話,表示伊朗是“不容忽視的伊斯蘭強國”,並且“對伊朗懷有敵意是不智的”。立即引起一些阿拉伯國家不滿,外交風波驟起。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埃及等國宣佈,自5月24日起遮罩卡達媒體,其中包括“卡達半島電視臺”。

在這條“假新聞”報導中,埃米爾還稱,卡達與美國特朗普政府之間存在“緊張關係”。卡達新聞社的推特帳號還援引卡達外交部的話,宣佈召回駐沙特、埃及、阿聯酋、巴林和科威特大使。卡達政府通訊辦公室主任于次日闢謠說,卡達新聞社網站“遭到了不明實體的駭客入侵”,“一份被歸於本國埃米爾謝赫·泰咪姆·本·哈馬德·艾勒薩尼殿下的假聲明被刊發了出來”。卡達新聞社已將遭入侵後發佈的不實資訊刪除,並轉發卡達外交部的官方聲明,否認從沙特、埃及等國召回大使。

5月 27 日,勝選的伊朗總統魯哈尼與卡達埃米爾泰咪姆通電話時說,我們追求的是一個和平友好的伊斯蘭世界,但現在我們內部遭受分裂,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準備談判達成和平協定。還有傳聞說,卡達的官員和伊朗革命衛隊司令索萊馬尼會面。

沙特報紙《歐卡茲》指責卡達“脫離”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的隊伍,站到了“敵人”的一邊。以上事件造成的後果,對卡達與沙特、埃及、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家關係造成的負面影響短期內難以消除。

斷交事件是當對前中東局勢的一個反應

5月20至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東進行了訪問,在訪問沙特期間,美國和沙特不僅簽訂高達1100億美元的軍售大單,而且還簽署了數十項貿易協定,涉及交通和能源等領域。此外,沙特還承諾向美國一個基礎設施基金注資200億美元。特朗普通過對中東的訪問達到了以下目標:(1)修復了同盟友沙特、以色列等國的友好關係;(2)通過為推動和平進程的行動,緩解了美國和阿拉伯國家,以色列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3)拉近了同整體阿拉伯國家的關係;(4)遏制和孤立伊朗;(4)美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簽署了打擊恐怖主義融資的諒解備忘錄,美國和沙特擔任了新成立的反恐怖主義洗錢中心共同主席國。美國把其領導下的60國反恐聯盟,與沙特領導的34國伊斯蘭反恐聯盟聯合了起來。

美國通過對沙特的巨額軍售,加強了沙特的軍事實力。中東形成了兩極的地緣政治格局,一方是以沙特為首、得到美國支持、有多個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參與的陣營,另一方是以伊朗為首、有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和黎巴嫩“真主党”等參與的陣營,也有俄羅斯的參與。美國通過對沙特的巨額軍售,引發中東又一輪軍備競賽,沙特和伊朗兩大陣營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美國-沙特和伊朗在中東一些地區形成代理人戰爭的局面,在敘利亞、伊拉克、葉門,美國沙特支持的力量和伊朗支持的力量針鋒相對,進行長期鬥爭,引發中東緊張局面升級。

特朗普近期訪問沙特後,增強了沙特的實力,促使其對卡達的離心施加了更大的壓力。卡達斷交事件是對特朗普訪問中東後中東地緣政治格局的一個反應,顯示了沙特和伊朗對立的局面在升級。

卡達對四國斷交決定表示遺憾,但是稱不會採取對等措施。但如果沙特和卡達的矛盾進一步激化的話,不排除卡達加入伊朗的一邊。如果這樣的話,根據伊朗的要求,卡達有可能會敦促美國撤出卡達的軍事基地。為了避免出現不利的局面,美國可能會出門調停沙特與卡達的關係。

(潛旭明,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或“海客”用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這塊天然氣田不但可以使卡達成為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最高的國家之一,而且也可以使伊朗的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卡達擔心與伊朗發生衝突會影響天然氣田的收益。

不久前,由於一條所謂的“假新聞”報導,卡達新聞社援引國家元首埃米爾在一場軍方慶典上的講話,表示伊朗是“不容忽視的伊斯蘭強國”,並且“對伊朗懷有敵意是不智的”。立即引起一些阿拉伯國家不滿,外交風波驟起。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埃及等國宣佈,自5月24日起遮罩卡達媒體,其中包括“卡達半島電視臺”。

在這條“假新聞”報導中,埃米爾還稱,卡達與美國特朗普政府之間存在“緊張關係”。卡達新聞社的推特帳號還援引卡達外交部的話,宣佈召回駐沙特、埃及、阿聯酋、巴林和科威特大使。卡達政府通訊辦公室主任于次日闢謠說,卡達新聞社網站“遭到了不明實體的駭客入侵”,“一份被歸於本國埃米爾謝赫·泰咪姆·本·哈馬德·艾勒薩尼殿下的假聲明被刊發了出來”。卡達新聞社已將遭入侵後發佈的不實資訊刪除,並轉發卡達外交部的官方聲明,否認從沙特、埃及等國召回大使。

5月 27 日,勝選的伊朗總統魯哈尼與卡達埃米爾泰咪姆通電話時說,我們追求的是一個和平友好的伊斯蘭世界,但現在我們內部遭受分裂,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準備談判達成和平協定。還有傳聞說,卡達的官員和伊朗革命衛隊司令索萊馬尼會面。

沙特報紙《歐卡茲》指責卡達“脫離”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的隊伍,站到了“敵人”的一邊。以上事件造成的後果,對卡達與沙特、埃及、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家關係造成的負面影響短期內難以消除。

斷交事件是當對前中東局勢的一個反應

5月20至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東進行了訪問,在訪問沙特期間,美國和沙特不僅簽訂高達1100億美元的軍售大單,而且還簽署了數十項貿易協定,涉及交通和能源等領域。此外,沙特還承諾向美國一個基礎設施基金注資200億美元。特朗普通過對中東的訪問達到了以下目標:(1)修復了同盟友沙特、以色列等國的友好關係;(2)通過為推動和平進程的行動,緩解了美國和阿拉伯國家,以色列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3)拉近了同整體阿拉伯國家的關係;(4)遏制和孤立伊朗;(4)美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簽署了打擊恐怖主義融資的諒解備忘錄,美國和沙特擔任了新成立的反恐怖主義洗錢中心共同主席國。美國把其領導下的60國反恐聯盟,與沙特領導的34國伊斯蘭反恐聯盟聯合了起來。

美國通過對沙特的巨額軍售,加強了沙特的軍事實力。中東形成了兩極的地緣政治格局,一方是以沙特為首、得到美國支持、有多個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參與的陣營,另一方是以伊朗為首、有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和黎巴嫩“真主党”等參與的陣營,也有俄羅斯的參與。美國通過對沙特的巨額軍售,引發中東又一輪軍備競賽,沙特和伊朗兩大陣營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美國-沙特和伊朗在中東一些地區形成代理人戰爭的局面,在敘利亞、伊拉克、葉門,美國沙特支持的力量和伊朗支持的力量針鋒相對,進行長期鬥爭,引發中東緊張局面升級。

特朗普近期訪問沙特後,增強了沙特的實力,促使其對卡達的離心施加了更大的壓力。卡達斷交事件是對特朗普訪問中東後中東地緣政治格局的一個反應,顯示了沙特和伊朗對立的局面在升級。

卡達對四國斷交決定表示遺憾,但是稱不會採取對等措施。但如果沙特和卡達的矛盾進一步激化的話,不排除卡達加入伊朗的一邊。如果這樣的話,根據伊朗的要求,卡達有可能會敦促美國撤出卡達的軍事基地。為了避免出現不利的局面,美國可能會出門調停沙特與卡達的關係。

(潛旭明,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或“海客”用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