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誰給白鷺一個安全的家?

筼簹湖上非法捕撈行為屢禁不止, 給白鷺捕食帶來困擾。 記者 陳理傑 攝

晨報記者 郭欽轉

平靜的筼簹湖下, 竟然布著數目驚人的漁網;夜幕下的筼簹湖邊, 竟然活躍著如此多的捕撈者。

海西晨報近日來連續調查, 發現筼簹湖區夜間捕撈現象猖獗, 白鷺在捕食區的安全問題令人觸目驚心。

筼簹湖上違法捕撈行為由誰來管理?誰來給白鷺一個安全的家?昨日, 記者採訪了相關管理與執法部門。

[管理中心]

無執法權, 只能勸說和驅趕

“從2008年開始管理筼簹湖的安全, 便與非法捕撈行為做鬥爭, 一直到現在。

”提起筼簹湖上的非法捕撈行為, 筼簹湖管理中心副主任游政乾直歎無奈。

據瞭解, 對於筼簹湖上的非法捕撈行為, 筼簹湖管理中心行使管理職責, 目前, 中心也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 這其中包括, 通過向保安公司購買保安服務的形式, 對筼簹湖進行巡邏, 每週組織一次漁網清理行動等。

這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管理者也承認, 這些動作的效果的確有限。

據瞭解, 保安在筼簹湖的值班時間為上午7點到晚上10點, 白天, 白鷺捕食的禁釣區內基本不再有人釣魚。 而晚上10點一過, 保安下班以後, 非法捕魚的人們就開始出現了, 在筼簹湖裡埋下漁網, 尤其是筼簹湖進水口處的白鷺捕食區域是重災區。

遊政乾解釋, 之所以沒有24小時全天候值班,

主要是考慮到經費問題。 筼簹湖範圍很大, 即使只在一個點增加一個班次的巡邏, 中心也要增加兩名保安力量。

而事實上, 即使讓保安人員碰上偷捕者, 也基本拿他們沒有辦法。

“管理中心沒有執法權, 我們只能以勸說和驅趕的形式, 效果非常有限。 ”遊政乾介紹, 釣魚的人釣的是心情, 保安說上幾句可能就走了;而撒網捕撈的人為利益而來, 保安的一張嘴巴就沒有用了, 經常直接被無視。

非法捕撈行為屢禁不止, 尤其是在夜晚。 記者 陳理傑 攝

[執法部門]

人力不足執法成本高

根據《廈門市筼簹湖區管理辦法》, 存在非法捕撈行為可對行為人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廈門市城管執法局三大隊一中隊擁有該執法權。

“被執法者完全不受力, 我們的執法成本遠遠高於他們的違法成本。 ”該中隊的中隊長林學敏也有許多無奈的地方。

據介紹, 在過去兩年裡, 市城管執法局的執法人員曾多次對筼簹湖的違法捕撈進行打擊, 共收繳漁網800多副。

但事實上, 多年來, 執法局幾乎沒有順利對此開出過罰單。

林學敏介紹, 抓到非法捕撈者的時候, 他們沒有身份資訊, 身上也沒有現金, 執法局又不能像公安一樣限制他們的人身自由, 惟一能夠查扣的東西就是漁網。 而關鍵是, 這些人基本不在乎這些漁網, 有時候執法人員還沒有靠近, 偷捕者沒有起網就跑了, 留在水中的暗網很難打撈, 對於執法人員是個大問題。

另外, 偷捕者人數不少, 而且很團結, 執法人員人數太少容易遭遇暴力抗法, 常需要出動一整個中隊的人才能成功執法。

林學敏說, 市城管執法局三大隊一中隊只有16個人, 要負責筼簹湖1.7平方公里的水域、6個公園、200多萬平方米綠地的多項執法任務, 實在和機動性極強的偷捕者耗不起。

市執法局表示, 執法部門畢竟不能一直處在執法一線, 廈門市民看到了違法捕撈行為要積極舉報, 共同治理違法捕撈行為。 S7320036

記者手記

沒有白鷺 廈門島只是廈門島

這不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沒有白鷺, 廈門島就只是廈門島。

白鷺, 是讓美麗廈門變得更為靈動的精靈, 有了它, 才能映射出廈門人詩意的棲居。

根據此前廈門觀鳥協會的調查, 近年來廈門的白鷺數量已經大量減少。 廈門人如何能夠再忍受肆意破壞白鷺的捕食、棲息環境的行為?更何況, 這個地方還在筼簹湖, 廈門市民的眼皮子底下。

廈門市民的眼裡容不下沙子, 筼簹湖裡也容不下漁網。

治理筼簹湖的違法捕撈行為, 保護白鷺捕食地, 部門不能算自己的小帳, 市民遇到了也不能只是默默走開。因為這不僅是管理部門的事,更不僅是執法部門的事,也是所有鷺島市民的事。

是時候要真正對違法捕撈行為宣戰了。

從明天開始,所有人,要對漁網說不。

白鷺,堪稱廈門的精靈。記者 陳理傑 攝

市民聲音

藍先生:一個擁有執法權,一個處於管理的第一線,我覺得目前的執法部門與管理部門需要更多的配合,才能更好地發揮管理的效果。我們與白鷺生活在同一個環境裡,破壞了白鷺的環境,歸根到底是破壞自己的環境。

童先生:對於筼簹湖的違法捕撈行為,我認為目前的《廈門市筼簹湖區管理辦法》顯然力度不夠,是否可以探索其他的法律、法規依據?比如國家林業局2013年發佈的《濕地保護管理規定》,是否可以作為處罰的依據,又或者是廈門市出臺保護濕地鳥類的相關法規,為白鷺保護提供更好的保障。

林先生:筼簹湖進水口這片水域一直以來是撒網捕撈比較多的地方,但因為被平橋隔斷,清理船隻無法進入。當下是否可以考慮在這一區域增加一隻小船,方便管理部門日常進入清理。

市民遇到了也不能只是默默走開。因為這不僅是管理部門的事,更不僅是執法部門的事,也是所有鷺島市民的事。

是時候要真正對違法捕撈行為宣戰了。

從明天開始,所有人,要對漁網說不。

白鷺,堪稱廈門的精靈。記者 陳理傑 攝

市民聲音

藍先生:一個擁有執法權,一個處於管理的第一線,我覺得目前的執法部門與管理部門需要更多的配合,才能更好地發揮管理的效果。我們與白鷺生活在同一個環境裡,破壞了白鷺的環境,歸根到底是破壞自己的環境。

童先生:對於筼簹湖的違法捕撈行為,我認為目前的《廈門市筼簹湖區管理辦法》顯然力度不夠,是否可以探索其他的法律、法規依據?比如國家林業局2013年發佈的《濕地保護管理規定》,是否可以作為處罰的依據,又或者是廈門市出臺保護濕地鳥類的相關法規,為白鷺保護提供更好的保障。

林先生:筼簹湖進水口這片水域一直以來是撒網捕撈比較多的地方,但因為被平橋隔斷,清理船隻無法進入。當下是否可以考慮在這一區域增加一隻小船,方便管理部門日常進入清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