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國家檔案局局長:檔案安全是檔案工作的底線

人民網天津6月5日電(記者鄭海鷗)在5日召開的全國檔案安全工作會議上,國家檔案局局長李明華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檔案工作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日趨複雜,危及檔案安全的傳統風險與非傳統風險日益增多,特別是檔案安全事故在近幾年仍有發生,有的因管理不善導致檔案蟲蛀黴變、丟失被盜或意外損毀,有的因管理不嚴導致檔案被塗改、撕毀或調包替換,有的因工作失誤導致檔案資源流失、資料損毀或資訊洩密,個別地方甚至發生了惡意銷毀檔案,內外勾結偽造、篡改檔案以及監守自盜、倒賣檔案的事件,性質極其惡劣、危害十分嚴重。

“這些情況警示我們,檔案安全工作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放鬆,必須根據形勢任務的發展變化不斷加強和改進。 ”李明華強調,要從維護國家安全的高度認識和推進檔案安全工作,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規範運行、科技支撐。

“要突出問題導向,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檔案安全工作。 對存在的問題和短板,務必高度重視,認真研究解決,不斷提高檔案安全工作水準。 ”李明華談到,要強化責任落實,明責知責、問責追責,不能讓制度成為“一紙空文”。 強化基礎業務建設是檔案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李明華強調,“一些新館選址條件差、庫房容量小、建築設計不規範、安防設施不到位,甚至被安排其他單位進駐或出借、出租,導致新建成的館庫存在影響檔案安全的風險和隱患。

下一步推進館庫建設,務必把有利於檔案安全作為首要標準。 對新建成的館庫要進行評估,有安全問題的要認真整改,切實減少問題存量;對未開工的專案要深度參與,加強對設計方案、施工方案、施工過程的審核監督,堅決遏制問題增量。 特別要清理、杜絕新館被其他單位擠佔和出借、出租問題,凡有這些問題的都要予以相應處理。 ”

“影響檔案安全的因素無時不在,即使客觀條件改善了,也並不意味著就能高枕無憂了,檔案安全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比如,新館建好了,檔案安全工作就能一勞永逸了嗎?肯定不是!新館可能面臨這樣那樣意想不到的安全風險。

再比如,檔案數位化工作完成了,檔案安全的風險隱患就消失了嗎?肯定不是!隨之而來的電子資料存儲、資訊系統運維更是面臨許多風險和挑戰。 ”李明華說,檔案安全不僅要解決傳統安全的問題,而且要解決非傳統安全的問題,過去那種把檔案藏在庫房裡、鎖在櫃子裡就以為萬事大吉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我們必須以更加寬廣的視角來認識和理解檔案安全,更加積極主動地做好應對非傳統安全的各項工作。 李明華說,“非傳統安全是檔案工作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然結果,雖然它使檔案安全面臨著更多風險,但仍然可防可控,還為檔案工作的轉型升級提供了突破口。
比如,針對電子檔和電子檔案產生的風險,我們要更加重視接收之前的協調管理,這將有助於實現電子檔案的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 ”

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 李明華說,一方面要切實管好檔案;一方面也要切實用好檔案,充分發揮檔案作用,深入挖掘檔案在維護國家安全中的獨特價值,利用檔案為國家安全工作提供服務和支援。 “比如,充分發揮檔案的資政作用,深入做好檔案資訊開發,為國家安全工作提供決策參考;充分發揮檔案的育人作用,通過檔案編研成果、檔案展覽等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和發展主流意識形態,為築牢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作貢獻;充分發揮檔案的歷史憑證作用,對涉及國家主權、領土完整、民族團結等核心利益的重大問題及時提供檔案支援,對否定、歪曲、醜化黨史國史的歷史虛無主義堅決予以反擊,以實際行動維護國家安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