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傅勇林解讀旅遊:發展旅遊需要理念轉型

資料圖

四川發佈用戶端消息 四川是老牌旅遊大省, 那麼, 四川旅遊可以用什麼顏色來形容?“異彩紛呈!”在京接受採訪時,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傅勇林表示。

今年1月, 傅勇林履新四川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一職。 面對四川旅遊這幅巨大的“蜀錦”, 四川在下“繡花”功夫時將如何尋找突破口?對此, 傅勇林從兩方面來回答, 一是注重供給側改革, 滿足需求側的需求;二是通過理念轉型, 來盤活這盤棋。

一句讀懂旅遊:體驗“別趣”

傅勇林說, 旅遊的核心就是“旅”字, 旅遊的特點就是到不同的地方去體驗不同的文化, 追求的就是一個“別”字, 比如, 別有意趣、別開生面、別具一格等, 簡稱就是“別趣”, 這是“旅”的一個最主要的特點。 好的旅遊產品、旅遊產業, 一定要有別趣。 從這個意義上講, 可以定義說, 旅遊即創意。

“創意, 是潛藏於人類腦海深處的創造之魂,

和夢想, 和對審美的追求, 特別是和內在的創造力是相關的。 我們現在之所以把它當一個產業提出來, 實際上是想把無形的、無法量化的夢想, 外化成實際的產品。 比如, 我們去年在成都推美食的時候, 推出一個概念——‘美食即文創’。 ”傅勇林說。

發展旅遊需要理念轉型!“吃、住、行、遊、購、娛”不止是要素, 其本身就是旅遊

那麼, 旅遊可以如何發展?“很核心的問題是現代旅遊與傳統旅遊的思想轉型、理念轉型, 換句話講, 我們可以重新定義什麼叫旅遊。 傳統旅遊的理念中, ‘吃、住、行、遊、購、娛’是六要素, 景區、景點是旅遊目的地。 在此基礎上, 如果我們賦予它另外一種內涵,或者我們稱之為‘理念轉型’的話, 就不一樣了。 比如, 我們把‘吃、住、行、遊、購、娛’直接界定為旅遊,

為什麼不可以呢?因為旅遊的核心目標的是體驗別趣, 這樣理解的話, 吃也就成了一種旅遊, 因為每一道菜都是藝術品, 體驗菜的時候, 就是體驗別趣。 ”在傅勇林看來, “吃、住、行、遊、購、娛”就不止是要素了, 其本身就是旅遊。 以“吃”為例, 關於“吃”的各種食品、產品就是旅遊產品。

“除了理念轉型,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從旅遊到旅遊化。 我們到一個城市去, 可能沒有傳統景區, 但如果能體驗那座城市獨有的氣質和文化, 那不也叫旅遊嗎?”傅勇林說。

農旅不分家!可引入新技術提升品質

針對農旅結合的問題, 傅勇林表示, 不能把“農”和“旅”分開來看, 因為傳統農業當中有很多就是旅遊產品。

“農業生產、農事活動等農業各個方面,

只要換個方式理解, 它也是旅遊產品。 為了提升品質, 還可以引入新的技術。 比如, 某個村本來沒有竹林,如果融入新的樣態,通過VR技術, 讓人們晚上能在竹影婆娑中漫步, 這就是通過新技術的植入給它賦予以現代品格, 來展示新的或者不同的感受體驗。 ”

傅勇林認為, 農業和旅遊的融合, 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入手, 就是把關於旅遊新的理解、技術、資本、人才、知識植入到農業中去。

來源 | 四川發佈用戶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