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旗:“智”造農業未來

四輪車的馬達聲陣陣傳來, 只見前面犁刀翻新土壤, 後面經過之處播入種子、壓下管道、鋪好地膜……這樣的場面在准旗沙圪堵鎮長勝店村秦家塔社隨處可見。

耕種的機器在前面走, 社員高月英拿著鍬頭緊跟其後, 不時地撥弄著地膜旁邊的泥土將其壓好, “我把之前已經種好的3畝多玉米地也重新翻種改成這種滴灌的形式, 我們家這次一共拿出12畝地來試試這種新的種地方式。 現在, 咱農民也要從以前的蠻幹慢慢學著如何巧幹。 ”64歲的高月英用鍬頭劃拉著腳下的田地, 不時指揮著四輪車的走向,

“聽人家技術員介紹這種模式種地不僅能省水、省工, 而且苗株也能播得更勻、更密, 今年秋天的收成估計不賴。 ”高月英一邊聊著一邊憧憬著秋收時豐收的景象。

高月英所說的“新的種地方式”正是准旗於2016年下半年引入的旱作農業水肥一體化滴灌專案。 作為全市唯一爭取到此項目的旗縣, 准旗在專案引入後由旗農牧業局組織有關蘇木鄉鎮、部門及專業團隊進行選址、測繪、審價、招標、實施等一系列工作, 目前在布林陶亥蘇木公益蓋村、十二連城鄉蓿亥圖村、沙圪堵鎮榆樹塔村、納林村、長勝店村共5個村的2500畝田地上進行具體實施。

“准旗梁峁地區多, 乾旱少雨一直是影響農作物收成的一大重要因素, 而旱作農業水肥一體化滴灌專案的一大優點便是實現節水70%左右。

我們通過水庫、水壩等蓄水工程將灌溉用水抽出, 隨後利用管道將水直接送達農作物生長處, 改變以往大水漫灌的模式, 同時在澆水的過程中將肥料按比例溶于水中一起實施, 對農作物進行按需、按時供給, 最終達到精准滴灌、精准施肥、節本增效、增加農民收入的效果。 ”旗農牧業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郭國慶說。 目前專案具體實施區主管道鋪設已經全部完成, 正在進行毛管鋪設和耕種環節。

在旱作農業水肥一體化滴灌專案熱火朝天開展的同時, 旗農牧業局還在沙圪堵鎮納林村的麻黃塔社成立了一個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基地。 “基地占地200畝, 分別進行新型肥料遴選田間肥效實驗對比和新品種試驗示範兩部分內容。

”旗農牧業局農業技術推廣站工作人員喬海峰多日來在基地進行技術指導工作, 力求試驗的科學性和完整性。

在新型肥料遴選田間肥效實驗對比中基地選擇了不同廠家生產的26種緩控釋肥料和18種水溶性肥料, 經由公證處公正、重新包裝、全程保密等程式後進行田間實驗, 並在實驗過程中對農作物進行全程跟蹤。 新品種的試驗示範則引入包括玉米、糜子、穀子、黍子、豆子、油菜等種類在內的共計50多個品種, 此外還引進了30多個果樹品種進行種植對比試驗。 “我們最終想通過一系列科學精准實驗選出符合咱們當地使用、種植的質優價廉的肥料和高產優質的農作物,

不斷提高本地農作物品種品質, 實現農作物的增產增效。 ”喬海峰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