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首席評論丨王中磊:中國電影發展新動向

嘉賓:

華誼兄弟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兼CEO 王中磊

華誼兄弟, 中國知名綜合性娛樂集團, 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于1994年創立, 23年來出品了《手機》《天下無賊》《寶貝計畫》《集結號》《非誠勿擾》系列《唐山大地震》《畫皮 2》《老炮兒》《我不是潘金蓮》等多部優秀影視作品, 也為中國的娛樂產業培養了大量優秀的一線藝人、經紀人、以及影視創作人才。 它在2009年率先登陸創業板, 成為中國影視行業首家上市公司。 目前, 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票倉, 直追美國, 電影銀幕數超過4.3萬塊, 居於世界首位, 中國電影市場正經歷飛速發展,

各路資本開始深度參與電影產業鏈, 有哪些新動向呢?網路視頻付費進入高速發展期, 將如何改變電影市場?伴隨明星IP價值的不斷凸顯, 明星與影視公司的關係會怎樣變化?第一財經首席評論獨家專訪華誼兄弟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兼CEO王中磊。

文字實錄:

院線電影內容有何變化?

主持人:看到現在錢一下子多了, 也充滿泡沫, 其實也是亂象叢生的狀態之下, 加上整個數位化的衝擊, 您如何看待現在對於頭部內容打造這種方式的變化?

王中磊:是這樣, 其實我覺得數位化, 原則上最開始的時候衝擊的還是固有的和傳統的一些消費娛樂文化的模式, 或者是一個載體, 一個平臺。 但是從整個的文化產業來說, 它是一個起到積極性作用的,

因為更新鮮更快速或者更加符合現在的觀眾, 獲取這方面內容的新的態勢的情況下, 其實也給我們的內容創造的這些公司提供了更好的平臺或者更好的機會, 甚至更寬廣的創作空間。 當然這時候你要比較迅速地進行你有效的轉變, 把你的資源可以有效的配置, 因為像院線電影, 其實它在這幾年的內容已經開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尤其消費者到院線觀看院線電影的內容也開始有了他們新的決定, 有一些故事比較輕, 但是它的工業包裝或者它的視聽衝擊力比較強的院線電影越來越有它的整個市場力, 還有就是一些比較接近年輕人生活的電影, 也是成為了一種主流, 這都是一些改變。
而以前很重的劇情, 或者是很文藝的一些影片, 它們開始尋找新的播出平臺, 我覺得這個是這幾年的一個比較大的變化。

另外呢, 剛才你提到就是向互聯網媒體提供這樣的大量的海量內容需求平臺的時候, 其實對整個工業體系起到一個幫助, 因為提供了很多機會, 因為有很多願意去做這方面的人以前是沒有機會的。

“華誼兄弟對三種類型電影有野心”

主持人:所以就是互聯網的到來衝擊到整個這樣的獲得內容的管道的方式, 那如果說你的內容足夠強的話, 這其實是一個好現象, 只不過是在內容方你變得更加多層次了多元化了, 使得一些小眾的類型片的導演或者是創作這樣的班底他們更有了機會。 在這樣的過程當中,

當您在培養內容的這個部分, 或者在內容部分進行投入的時候, 您的策略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王中磊:基本上我們還是會比較全面的, 因為華誼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獨立製片公司, 會過度地具像化地去拍某一種電影類型, 所以我們的輸出大概還是三種內容, 一種就是比較重工業的這種商業大片, 系列片, 類似像《狄仁傑》這樣的電影系列, 還有一些戰爭題材的系列影片, 還有比較玄幻的影片, 像《畫皮》的系列, 這些既是華誼電影公司本身, 也同時是國產電影中工業的一個支柱, 一個基礎, 如果在這個方面, 一個國家的電影市場當中缺少了這樣的電影類型, 其實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

第二種電影類型就是說比較有文藝擔當的一些電影,

或者是說有不管是導演的個人表達, 還是對社會的表達, 還有是對強劇情的表達, 這三種是比較有類型化或者以前我們都管它叫劇情片, 這樣的電影其實是代表了一個國家電影創作這一塊的能力, 因為這個是需要很好的邏輯思維, 很好的導演的表現手法, 很好的演技來配合, 這種電影也是我們這幾年一直都沒有放棄的。 雖然這個市場對這類電影的需求量開始減少, 就是院線電影, 所以這幾年我們從早期的比如說像《可哥西裡》, 到《集結號》, 到《唐山大地震》到現在的《我不是潘金蓮》, 還有今年小剛導演正在拍攝的《芳華》, 這樣的電影都是我們這類電影的代表作, 還有管虎導演前年的《老炮兒》。

另外第三種就是非常年輕化的,他們有的時候是甚至像我這樣的操盤人有時候都需要很快地學習,去瞭解大家現在都說的90後,或者在我們這個行業裡面開玩笑叫“九千歲”,他們對娛樂產品的需求,可能他們是更加的年輕化,我們提到文明古國,這個文明古國中從來沒出現過的很多的年輕化的這種不管是文學,還是其他的娛樂內容,比如我們看到了有玄幻,有看到了科幻,甚至還看到了“二次元”,這些都是非常非常新的類型可以提供給我們作為影視轉換的背景,這個對於我來說都是要迅速地加入到他們創作的領域當中。

這三類其實我還是怎麼說呢?野心還是挺大的,也比較貪心,希望在這三類都有比較好的作品推出來,而且有持續性的。

電影產業鏈如何開發更多商業價值?

主持人:那麼說到對於整個內容的開發,除了有好內容之外,你通過怎樣的產業鏈的方式,讓它變得特別的工業化,然後每一個環節都能為你帶來回報的呢?

王中磊:這個問題特別好,因為確實電影產業它有強大的商業的不確定性,因為大家經常可能看到報導,比如說某個影片的票房沒達預期或者票房特別好,這些其實都是它的前端的商業表現,所以我們華誼建立所謂的自己大傳媒的系統,更多並不是我們轉向做別的行業,比如有了資本對接,我們可能也去做金融,我們做房地產,我們沒有做這些,我們做的實景娛樂(包括電影小鎮、電影世界、電影城和文化城——編者注),包括我們做的互聯網的板塊,其實都是為了這些內容更好的或者是全方位的可以有市場的表現,甚至有它的版權價值的延伸。像我們做的實景娛樂的板塊,可能為很多的電影一直在服務著,持續產生它的版權價值,而且還會為一些經典的電影,它的記憶度會保留很長時間,這些都是我們在為這些電影可以繼續的有機會拍出來提供的一個產品鏈。

華誼實景娛樂,我們其實就是用電影的黏著力,美術再造的能力,其實給所有合作的地方留下一個文化的記憶,一座新的城,但是是歷史的。

主持人:它給你帶來的收入貢獻如何呢?

王中磊:非常好,像我們從前年開始已經進入到我們三大板塊之一,然後也開始在年報當中獨立體現它的財務狀況,我們其實更多在這個部分是輕資產,因為華誼是個輕資產的公司,我們更多是品牌的授權以及電影IP的授權,以及我們對於製作出來的這個文化產品的管理,未來持續性的管理,和裡面內容核的安入,這幾大塊是作為我們持續的收入和持續管理的商業模式。所以它未來會是華誼整個大娛樂系統中它的收入最穩定,同時也是收入最高的一個板塊。

另外一個最重要的還是創作這三類電影的人群的培養跟發現,這是非常核心的,尤其是現在整個的市場其實大大小小的電影公司或者是說文投的企業越來越多,對於這部分資源的爭奪也越來越激烈。

短片:2000年以前,專業的藝人經紀公司在內地並不多見,華誼兄弟作為國內最資深的經紀公司之一,有著造星工廠之稱,範冰冰、李晨、周迅、林心如、王寶強、黃曉明、Angelababy、鄧超、張靚穎、陸毅、馮遠征、馮紹峰等明星,他們曾經簽約于華誼或如今是華誼旗下藝人。

王中磊:華誼最早做這個公司,不管是說電影也好,還是明星也好,其實在90年代末的時候,包括我們2000年建立經紀公司的時候,其實這個行業裡還沒有這些企業,基本上華誼的經紀公司第一個時代裡邊涵蓋了大概50%以上一線明星,這些明星現在可能都建立自己的工作室,成立自己的公司,甚至有一些公司又跟其他的資本做了對接,就是有很多這樣的過程,顯現出來華誼這個名字會被一直提到,甚至連某些領域的基礎的工作人員,就是類似於說經常說華誼是“黃埔軍校”,可能是在全國最好的經紀公司裡面現在當總經理的,一問都是原來華誼的經紀人。

短片:如今,當優質創作資源成為市場爭奪的焦點時,如何吸引最優秀的導演、演員、編劇等創作人才呢?

主持人:說到底金牌的創作的班底是核心的資產,所有的運營環節、資本環節其實追隨的也就是他們,我看到華誼採取的是事業部加工作室的模式,是不是其實你的一個大的頭部,大的核心的IP就是你的一個項目組或者一個公司的形式?

如何吸引優質頭部資源?

王中磊:是的,其實我們經歷了三個階段,就是對於頭部資源的這種互動、合作,基本上這三個階段也都代表了咱們整個行業在這個方面的工作安排,其實我們是比較有創意的,最開始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我們率先採取了導演工作室的方式,其實就是跟導演以合約的形式簽訂了相對來說比較穩定、比較長期的合作,大家都在效仿的時候我們使用了另外一種用上市公司的方式,我們用股票的方式來置換跟他們合作的穩定性。

其實就是變成合夥人的性質,就是股票。到第三個階段,可能這些大家都開始上市公司了,都開始用這樣方式的時候,我們可以跟他們共同變成更深入的合夥人,就是我們可以為他們創立公司,讓他們更加有規模有效率甚至有資源的持續發展,跟他們這個階段的時候,這些人也掌握了巨大的資源,不管是導演,還是演員,還是編劇,他們都有很好的資源。那其實在有了這樣的合作,第一首先你給他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很好市場對接平臺的同時,還有資本的平臺,這樣他們也可以努力發現跟培養新的人,比如說演員可以發現新的演員,這樣就會讓這個行業快速發展。

主持人:這是一個一路相伴相生的過程。

王中磊:其實也都是市場當給你產生這樣的壓力和需求的時候,你會產生的一種方式,一種直覺的方式,用這樣的方式可以保持頭部資源的穩定性,說白了其實也是為了一個企業的安全性跟持續性。

主持人:怎麼面對競爭的問題,如果一旦你的合作夥伴突然翻臉成為你的競爭者了,這種情況呢?

王中磊:我覺得儘量成為競爭者的同時還是朋友,這是最好的,因為這個行業不管是說是個體的表現,還是說你競爭對手對於頭部資源的需求產生的這樣的競爭,我覺得都是對整體行業來說是好的,對企業可能帶來一定時期的挫折,但是整個是對這個行業,因為只有競爭才可以,就像華誼在上市的時候,很多的媒體在訪問我的時候都會提到就是說,我們是龍頭企業,或者說唯一的上市企業的時候,我就跟他說用不了幾年,中國就會有很多這樣的華誼兄弟,像美國那麼大的市場依然還是存在著幾大電影公司,還有上千家獨立製片公司支撐了這樣一個行業。

20年來電影政策的改善一直在持續

主持人:,中國整個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在你們20年的實踐過程當中,你覺得這個環境怎麼樣?如果說讓你們提出現在整個環境在升級,相關到財政、金融、政府,包括土地方面這樣的支援,你們還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

王中磊:其實政策的改善跟支持在這20年來都是持續的,像我們在1998年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其實民營公司並沒有權利進行電影方面的拍攝,然後到1999年2000年的時候,我們開始放開,對我們這樣有很好的開端的民營公司開始開放,那時候可能只開放兩三張這樣的拍攝執照,對發行執照開始開放,到去年已經全面放開,就是已經不再有單片拍攝許可證,不再有市場發行放映許可證,歸成一個證,所有的公司只要你註冊了,你都有權利拍攝電影跟發行電影,這是政策放開,再加上今年還有《電影產業促進法》的開始,這些方面都是。然後還有就是說整個國家對於文化作為國家重要的一個支柱的政策一直沒有變過,所以也導致了各個地方政府,其實也都是非常支援,也讓我們剛才提到的華誼比如在實景娛樂的落地上、合作上,其實是非常歡迎,尤其帶來很實質性的內容,而不是只是一個面子工程,我們帶來了專案,帶來了怎麼策劃,帶來了怎麼管理。

主持人:所以華誼已經20多年了,看到現在又是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歷史階段,在整個消費升級、文化升級的大背景下,您作為少壯派的掌門人,未來的一個構想和戰略是什麼?

王中磊:我覺得就是持續在內容端進行不斷地改革,然後可以拍攝更符合中國市場,再接下來可以有更符合國際的內容,其實是我本人也最喜歡也是我們企業最堅持的一個原則。

另外第三種就是非常年輕化的,他們有的時候是甚至像我這樣的操盤人有時候都需要很快地學習,去瞭解大家現在都說的90後,或者在我們這個行業裡面開玩笑叫“九千歲”,他們對娛樂產品的需求,可能他們是更加的年輕化,我們提到文明古國,這個文明古國中從來沒出現過的很多的年輕化的這種不管是文學,還是其他的娛樂內容,比如我們看到了有玄幻,有看到了科幻,甚至還看到了“二次元”,這些都是非常非常新的類型可以提供給我們作為影視轉換的背景,這個對於我來說都是要迅速地加入到他們創作的領域當中。

這三類其實我還是怎麼說呢?野心還是挺大的,也比較貪心,希望在這三類都有比較好的作品推出來,而且有持續性的。

電影產業鏈如何開發更多商業價值?

主持人:那麼說到對於整個內容的開發,除了有好內容之外,你通過怎樣的產業鏈的方式,讓它變得特別的工業化,然後每一個環節都能為你帶來回報的呢?

王中磊:這個問題特別好,因為確實電影產業它有強大的商業的不確定性,因為大家經常可能看到報導,比如說某個影片的票房沒達預期或者票房特別好,這些其實都是它的前端的商業表現,所以我們華誼建立所謂的自己大傳媒的系統,更多並不是我們轉向做別的行業,比如有了資本對接,我們可能也去做金融,我們做房地產,我們沒有做這些,我們做的實景娛樂(包括電影小鎮、電影世界、電影城和文化城——編者注),包括我們做的互聯網的板塊,其實都是為了這些內容更好的或者是全方位的可以有市場的表現,甚至有它的版權價值的延伸。像我們做的實景娛樂的板塊,可能為很多的電影一直在服務著,持續產生它的版權價值,而且還會為一些經典的電影,它的記憶度會保留很長時間,這些都是我們在為這些電影可以繼續的有機會拍出來提供的一個產品鏈。

華誼實景娛樂,我們其實就是用電影的黏著力,美術再造的能力,其實給所有合作的地方留下一個文化的記憶,一座新的城,但是是歷史的。

主持人:它給你帶來的收入貢獻如何呢?

王中磊:非常好,像我們從前年開始已經進入到我們三大板塊之一,然後也開始在年報當中獨立體現它的財務狀況,我們其實更多在這個部分是輕資產,因為華誼是個輕資產的公司,我們更多是品牌的授權以及電影IP的授權,以及我們對於製作出來的這個文化產品的管理,未來持續性的管理,和裡面內容核的安入,這幾大塊是作為我們持續的收入和持續管理的商業模式。所以它未來會是華誼整個大娛樂系統中它的收入最穩定,同時也是收入最高的一個板塊。

另外一個最重要的還是創作這三類電影的人群的培養跟發現,這是非常核心的,尤其是現在整個的市場其實大大小小的電影公司或者是說文投的企業越來越多,對於這部分資源的爭奪也越來越激烈。

短片:2000年以前,專業的藝人經紀公司在內地並不多見,華誼兄弟作為國內最資深的經紀公司之一,有著造星工廠之稱,範冰冰、李晨、周迅、林心如、王寶強、黃曉明、Angelababy、鄧超、張靚穎、陸毅、馮遠征、馮紹峰等明星,他們曾經簽約于華誼或如今是華誼旗下藝人。

王中磊:華誼最早做這個公司,不管是說電影也好,還是明星也好,其實在90年代末的時候,包括我們2000年建立經紀公司的時候,其實這個行業裡還沒有這些企業,基本上華誼的經紀公司第一個時代裡邊涵蓋了大概50%以上一線明星,這些明星現在可能都建立自己的工作室,成立自己的公司,甚至有一些公司又跟其他的資本做了對接,就是有很多這樣的過程,顯現出來華誼這個名字會被一直提到,甚至連某些領域的基礎的工作人員,就是類似於說經常說華誼是“黃埔軍校”,可能是在全國最好的經紀公司裡面現在當總經理的,一問都是原來華誼的經紀人。

短片:如今,當優質創作資源成為市場爭奪的焦點時,如何吸引最優秀的導演、演員、編劇等創作人才呢?

主持人:說到底金牌的創作的班底是核心的資產,所有的運營環節、資本環節其實追隨的也就是他們,我看到華誼採取的是事業部加工作室的模式,是不是其實你的一個大的頭部,大的核心的IP就是你的一個項目組或者一個公司的形式?

如何吸引優質頭部資源?

王中磊:是的,其實我們經歷了三個階段,就是對於頭部資源的這種互動、合作,基本上這三個階段也都代表了咱們整個行業在這個方面的工作安排,其實我們是比較有創意的,最開始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我們率先採取了導演工作室的方式,其實就是跟導演以合約的形式簽訂了相對來說比較穩定、比較長期的合作,大家都在效仿的時候我們使用了另外一種用上市公司的方式,我們用股票的方式來置換跟他們合作的穩定性。

其實就是變成合夥人的性質,就是股票。到第三個階段,可能這些大家都開始上市公司了,都開始用這樣方式的時候,我們可以跟他們共同變成更深入的合夥人,就是我們可以為他們創立公司,讓他們更加有規模有效率甚至有資源的持續發展,跟他們這個階段的時候,這些人也掌握了巨大的資源,不管是導演,還是演員,還是編劇,他們都有很好的資源。那其實在有了這樣的合作,第一首先你給他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很好市場對接平臺的同時,還有資本的平臺,這樣他們也可以努力發現跟培養新的人,比如說演員可以發現新的演員,這樣就會讓這個行業快速發展。

主持人:這是一個一路相伴相生的過程。

王中磊:其實也都是市場當給你產生這樣的壓力和需求的時候,你會產生的一種方式,一種直覺的方式,用這樣的方式可以保持頭部資源的穩定性,說白了其實也是為了一個企業的安全性跟持續性。

主持人:怎麼面對競爭的問題,如果一旦你的合作夥伴突然翻臉成為你的競爭者了,這種情況呢?

王中磊:我覺得儘量成為競爭者的同時還是朋友,這是最好的,因為這個行業不管是說是個體的表現,還是說你競爭對手對於頭部資源的需求產生的這樣的競爭,我覺得都是對整體行業來說是好的,對企業可能帶來一定時期的挫折,但是整個是對這個行業,因為只有競爭才可以,就像華誼在上市的時候,很多的媒體在訪問我的時候都會提到就是說,我們是龍頭企業,或者說唯一的上市企業的時候,我就跟他說用不了幾年,中國就會有很多這樣的華誼兄弟,像美國那麼大的市場依然還是存在著幾大電影公司,還有上千家獨立製片公司支撐了這樣一個行業。

20年來電影政策的改善一直在持續

主持人:,中國整個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在你們20年的實踐過程當中,你覺得這個環境怎麼樣?如果說讓你們提出現在整個環境在升級,相關到財政、金融、政府,包括土地方面這樣的支援,你們還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

王中磊:其實政策的改善跟支持在這20年來都是持續的,像我們在1998年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其實民營公司並沒有權利進行電影方面的拍攝,然後到1999年2000年的時候,我們開始放開,對我們這樣有很好的開端的民營公司開始開放,那時候可能只開放兩三張這樣的拍攝執照,對發行執照開始開放,到去年已經全面放開,就是已經不再有單片拍攝許可證,不再有市場發行放映許可證,歸成一個證,所有的公司只要你註冊了,你都有權利拍攝電影跟發行電影,這是政策放開,再加上今年還有《電影產業促進法》的開始,這些方面都是。然後還有就是說整個國家對於文化作為國家重要的一個支柱的政策一直沒有變過,所以也導致了各個地方政府,其實也都是非常支援,也讓我們剛才提到的華誼比如在實景娛樂的落地上、合作上,其實是非常歡迎,尤其帶來很實質性的內容,而不是只是一個面子工程,我們帶來了專案,帶來了怎麼策劃,帶來了怎麼管理。

主持人:所以華誼已經20多年了,看到現在又是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歷史階段,在整個消費升級、文化升級的大背景下,您作為少壯派的掌門人,未來的一個構想和戰略是什麼?

王中磊:我覺得就是持續在內容端進行不斷地改革,然後可以拍攝更符合中國市場,再接下來可以有更符合國際的內容,其實是我本人也最喜歡也是我們企業最堅持的一個原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