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喜迎黨代會」神農架,綠色扮靚“國際範”

五月, 萬木蔥蘢。

神農架高山杜鵑怒放, 綿延10多公里, 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 “五一”小長假, 神農架遊客同比增長近三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我們已從生態保護中嘗到甜頭, 步入了綠色崛起、小康提速快車道。 ”神農架林區黨委書記周森鋒說。

一組資料可以佐證:5年來, 神農架遊客接待量由417萬人次攀升至1094萬人次, 年均增長31.4%;旅遊經濟總收入由14億元增至40億元, 年均增長36%。 去年, 神農架服務業增加值增幅12.1%, 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10%, 均列全省第一。

一批“招牌”可以彰顯:神農架相繼扛回了世界地質公園、世界名山、中國最美地質公園、中國最美森林、國家5A景區等10多塊金字招牌。 去年, 還榮膺“世界自然遺產地”稱號, 成為我國首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和生物圈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世界遺產三大保護制度共同錄入的遺產地。

綠色示範——

像愛護眼睛一樣保護綠水青山

一隻野生動物, 跑進了自然保護區, 歸保護區管;跑出來了, 歸森林公安管;跑到濕地去了, 又歸濕地公安管……貌似都在管, 但各唱各的調。 以往, 這種因職能交叉、碎片化管理導致的推諉扯皮現象在神農架並不鮮見。

如今, 這種現象一去不返。

去年5月14日, 神農架獲批全國首批九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 現有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濕地公園等多個“國字型大小”被整合;11月17日, 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掛牌成立, 神農架保護與管理步入國家公園時代!

神農架,

被譽為北緯31°的綠色奇跡。

她既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涵養地, 也是三峽庫區最大的天然綠色屏障。 這裡有全球中緯度地區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 是“國寶”金絲猴的樂園;這裡既是千古之謎“野人”出沒地, 也是神秘白化動物棲息地, 更是我國第四紀冰川時代的“諾亞方舟”……

如何有效保護好這一片綠色淨土?神農架林區黨委、政府一直在探索。

從生態文明建設書記責任制, 開展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試點, 到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 神農架大膽先行、主動作為——

在全國率先編制《國土空間開發利用管控規劃》, 建成金絲猴生境及活動監測平臺、國家金絲猴科研中心、下穀獼猴研究基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天敵孕育庫、華中種質資源庫。

去年, 又完成大熊貓展養基地建設。

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濕、綠滿荊楚工程, 進行大九湖生態移民保護, 發佈碳匯交易“神農架標準”, 關閉小水電站, 註銷探採礦權證。 過去五年, 神農架森林覆蓋率由88%上升到91%, 核心保護內更高達96%。

作為我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行政區, 目前, 神農架“空中有飛機、山頭有監控、路口有探頭、林內有巡護、應急有隊伍”的立體資源管護網路初步建立。

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神農架贏得殊榮。 如今, 生活在神農架的金絲猴總量達到了1300多隻, 是我國境內數量最多的一支。 去年, 已在此絕跡百年的國寶大熊貓也重返神農架, 大熊貓“奧運”和“韻韻”住進了神農架國家公園的“新家”。

對標世界——

華中屋脊越來越有“國際範”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神農架!”去年以來,一則旅遊廣告語傳遍大江南北。

華中屋脊何以走向世界?

周森鋒的案頭常年放著一份神農架與張家界、九寨溝、美國黃石公園、肯亞馬賽馬拉公園的對比分析報告。

“省委、省政府確立了神農架‘建成世界著名生態旅遊目的地’戰略定位。論資源稟賦,我們足夠。而要實現這一戰略目標,要用世界的眼光來審視神農架。”他說,要在全球比對中提升保護理念、管理措施、產品服務。

神農架不斷加快品牌國際化進程。

參與國際科考,神農架作為多部科學紀錄片主角,登上全球著名電視頻道Discovery;借助好萊塢大銀幕,迪士尼跨國團隊打造的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大腳印》等,讓世界觀眾領略神農架的神奇神秘;參加各種國際組織自然資源評比,神農架扛回了世界地質公園、世界名山、世界自然遺產、最美中國目的地景區等金字招牌。

過去,到神農架只能看山看水。如今,傳奇神農印象中心、大九湖自駕車營地漸次開放,“船進神農架”“尋根祭祖遊”等特色線路陸續推出,“野人五項”“環大九湖自行車賽”等戶外運動成為國家體育精品項目。神農架也成為華中地區最具吸引力的滑雪、賞雪勝地,滑雪經濟以年均80%的速度爆發式增長。

過去,遊客只能通過公路進入神農架,耗費至少6小時。如今,神農架機場成功試飛,架起通向世界的“天路”;走水路,從宜昌乘坐豪華遊輪進入神農架只需3小時。去年,保神高速開工興建,鄭萬高鐵建站神農架,終結了神農架沒有高速、高鐵的歷史。

從春秋游走向四季遊,從一角游發展到全域遊。神農架邁向世界著名生態旅遊目的地的路子越來越清晰。松柏“林海慢城”、下穀坪土家風情小鎮、坪阡鹽道古鎮、龍降坪國際旅遊度假區等建設如火如荼。君蘭酒店、阿爾卡迪亞森林酒店,更是填補了當地“五星級”酒店空白。4月17日,榮盛集團與神農架簽訂150億元戰略投資協定,創下神農架旅遊史上最大一筆投資紀錄。

“神農架具有先天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發展生態旅遊是‘生命線’,也是希望所在。”區長李發平說,肩負“建成國家公園,建設世界著名生態旅遊目的地,創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使命,神農架林區將按照“提升西南一線,打造東北一片”的思路,打造全域景區、花園城鎮、美麗鄉村。

造就“熱產業”——

讓綠水青山成為幸福靠山

綠水青山,如何成為老百姓金山銀山?

出路是發展生態經濟,突破口是發展生態旅遊。

保護留下生態,綠色增加財富,神農架人從尊重自然、保護森林中嘗到了甜頭。

“以前靠賣木材吃飯,現在靠賣清新空氣、優美環境吃飯,旱澇保收。”4月28日,神農架林區木魚鎮青天袍民俗山莊負責人林廷洪說,他雖然年過花甲,但靠種植茶葉和開辦農家樂,每年淨賺70多萬元。

賣茶葉蛋的宋婆婆說,以前推著小車走街串巷,一天只賣50個;現在坐在神農架國際滑雪場休息區,輕輕鬆松可賣600個。

生態環境好了,旅遊火了,越來越多的神農架人享受到生態帶來的紅利。僅在神農架的木魚鎮,從事餐飲、旅館等行業的商戶就有600多家。

盤水,昔日是松柏鎮一片荒地。

2012年,省級盤水生態產業園啟動建設。3年來,入園企業從最初的6家增加到23家,投資過億元的企業達到3家。目前,“酒、水、蜜、茶、菜、藥”骨幹企業初具規模,涵蓋現代農業、特色養殖、生物醫藥、旅遊商品四大產業。

“神農架生態產業集群被納入全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成為林區轉型發展的增長極。”李發平介紹,神農架已建成生態茶、百花蜜、養生酒、飲用水、高山菜、中草藥、小雜糧、乾果、畜禽、水產等農林產品基地。

“與其他地方比,盤水產業園或許不起眼,但與自己比,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變。”產業園管委會主任向毅說,盤水產業園的興建,標誌神農架已經走出靠“斧頭經濟”吃飯和依賴“礦電獨大”發展的怪圈。

2012年,神農架決定:不再新審批水電開發、礦山探采等開發專案,有序實施減量管理。

聚焦生態鏈,提升幸福度,神農架頻頻發力——

建成天然氣供氣體系,成為華中高山地區唯一通管道天然氣的區域;

與武漢名校聯辦高中,“託管辦醫”組建太和醫院神農架林區醫院、武漢第一醫院神農架林區中醫院,教育醫療水準比肩大城市,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連續五年全省第一;

在全省率先實施學前三年免費教育,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年減少8162人,今年將實現全區“脫貧摘帽”……

東瞰荊襄、南臨三峽、西望巴蜀、北顧武當,越來越有國際范兒的神農架,正成為海內外遊客的首選地;她的綠水青山正成為當地百姓最大的幸福靠山!

專家點評

呵護北緯31°綠色奇跡

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教授 杜群

神農架有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地球之腎”的泥炭蘚濕地生態系統和“地球免疫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特殊的生態地位,使其成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涵養地,三峽庫區的天然綠色屏障。保護好、發展好神農架生態環境,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去年,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掛牌成立。這是我國繼三江源之後成立的第二個國家公園管理局,標誌著神農架的保護與管理步入國家公園時代。

發揮立法在國家公園建設過程中的引領作用,為神農架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提供法律保障,省人大常委會將《湖北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條例》列入2017年立法規劃。

對標世界——

華中屋脊越來越有“國際範”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神農架!”去年以來,一則旅遊廣告語傳遍大江南北。

華中屋脊何以走向世界?

周森鋒的案頭常年放著一份神農架與張家界、九寨溝、美國黃石公園、肯亞馬賽馬拉公園的對比分析報告。

“省委、省政府確立了神農架‘建成世界著名生態旅遊目的地’戰略定位。論資源稟賦,我們足夠。而要實現這一戰略目標,要用世界的眼光來審視神農架。”他說,要在全球比對中提升保護理念、管理措施、產品服務。

神農架不斷加快品牌國際化進程。

參與國際科考,神農架作為多部科學紀錄片主角,登上全球著名電視頻道Discovery;借助好萊塢大銀幕,迪士尼跨國團隊打造的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大腳印》等,讓世界觀眾領略神農架的神奇神秘;參加各種國際組織自然資源評比,神農架扛回了世界地質公園、世界名山、世界自然遺產、最美中國目的地景區等金字招牌。

過去,到神農架只能看山看水。如今,傳奇神農印象中心、大九湖自駕車營地漸次開放,“船進神農架”“尋根祭祖遊”等特色線路陸續推出,“野人五項”“環大九湖自行車賽”等戶外運動成為國家體育精品項目。神農架也成為華中地區最具吸引力的滑雪、賞雪勝地,滑雪經濟以年均80%的速度爆發式增長。

過去,遊客只能通過公路進入神農架,耗費至少6小時。如今,神農架機場成功試飛,架起通向世界的“天路”;走水路,從宜昌乘坐豪華遊輪進入神農架只需3小時。去年,保神高速開工興建,鄭萬高鐵建站神農架,終結了神農架沒有高速、高鐵的歷史。

從春秋游走向四季遊,從一角游發展到全域遊。神農架邁向世界著名生態旅遊目的地的路子越來越清晰。松柏“林海慢城”、下穀坪土家風情小鎮、坪阡鹽道古鎮、龍降坪國際旅遊度假區等建設如火如荼。君蘭酒店、阿爾卡迪亞森林酒店,更是填補了當地“五星級”酒店空白。4月17日,榮盛集團與神農架簽訂150億元戰略投資協定,創下神農架旅遊史上最大一筆投資紀錄。

“神農架具有先天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發展生態旅遊是‘生命線’,也是希望所在。”區長李發平說,肩負“建成國家公園,建設世界著名生態旅遊目的地,創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使命,神農架林區將按照“提升西南一線,打造東北一片”的思路,打造全域景區、花園城鎮、美麗鄉村。

造就“熱產業”——

讓綠水青山成為幸福靠山

綠水青山,如何成為老百姓金山銀山?

出路是發展生態經濟,突破口是發展生態旅遊。

保護留下生態,綠色增加財富,神農架人從尊重自然、保護森林中嘗到了甜頭。

“以前靠賣木材吃飯,現在靠賣清新空氣、優美環境吃飯,旱澇保收。”4月28日,神農架林區木魚鎮青天袍民俗山莊負責人林廷洪說,他雖然年過花甲,但靠種植茶葉和開辦農家樂,每年淨賺70多萬元。

賣茶葉蛋的宋婆婆說,以前推著小車走街串巷,一天只賣50個;現在坐在神農架國際滑雪場休息區,輕輕鬆松可賣600個。

生態環境好了,旅遊火了,越來越多的神農架人享受到生態帶來的紅利。僅在神農架的木魚鎮,從事餐飲、旅館等行業的商戶就有600多家。

盤水,昔日是松柏鎮一片荒地。

2012年,省級盤水生態產業園啟動建設。3年來,入園企業從最初的6家增加到23家,投資過億元的企業達到3家。目前,“酒、水、蜜、茶、菜、藥”骨幹企業初具規模,涵蓋現代農業、特色養殖、生物醫藥、旅遊商品四大產業。

“神農架生態產業集群被納入全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成為林區轉型發展的增長極。”李發平介紹,神農架已建成生態茶、百花蜜、養生酒、飲用水、高山菜、中草藥、小雜糧、乾果、畜禽、水產等農林產品基地。

“與其他地方比,盤水產業園或許不起眼,但與自己比,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變。”產業園管委會主任向毅說,盤水產業園的興建,標誌神農架已經走出靠“斧頭經濟”吃飯和依賴“礦電獨大”發展的怪圈。

2012年,神農架決定:不再新審批水電開發、礦山探采等開發專案,有序實施減量管理。

聚焦生態鏈,提升幸福度,神農架頻頻發力——

建成天然氣供氣體系,成為華中高山地區唯一通管道天然氣的區域;

與武漢名校聯辦高中,“託管辦醫”組建太和醫院神農架林區醫院、武漢第一醫院神農架林區中醫院,教育醫療水準比肩大城市,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連續五年全省第一;

在全省率先實施學前三年免費教育,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年減少8162人,今年將實現全區“脫貧摘帽”……

東瞰荊襄、南臨三峽、西望巴蜀、北顧武當,越來越有國際范兒的神農架,正成為海內外遊客的首選地;她的綠水青山正成為當地百姓最大的幸福靠山!

專家點評

呵護北緯31°綠色奇跡

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教授 杜群

神農架有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地球之腎”的泥炭蘚濕地生態系統和“地球免疫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特殊的生態地位,使其成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涵養地,三峽庫區的天然綠色屏障。保護好、發展好神農架生態環境,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去年,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掛牌成立。這是我國繼三江源之後成立的第二個國家公園管理局,標誌著神農架的保護與管理步入國家公園時代。

發揮立法在國家公園建設過程中的引領作用,為神農架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提供法律保障,省人大常委會將《湖北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條例》列入2017年立法規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