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凱裡至六個雞之間的苗嶺大山裡有支“娘子軍”

圖與正文無關

“這個看守點位於滬昆線貴州省境內凱裡至六個雞之間的1821公里處, 是凱裡工務段3個I級防洪看守點之一, 也是唯一一個全部由女職工看守的點。

”5月的天氣, 陽光明媚, 山險澗深, 連綿起伏的大山回蕩著火車的轟隆聲響。 該段防洪辦有關人員來到該看守點看望防洪期間守山的“娘子軍”。

組長石玉芬最早加入女子看守組, 在這兒幹得時間最長。 當天值班的她和搭檔一起守著隧道口, 時刻留意列車動向。 “我們不僅要在崗位登記列車通過時間, 檢查危石處所, 還要負責每趟通過列車的呼叫應答, 雙崗迎送。 有的時候連飯都顧不上做, 只能以速食麵充饑。 因為怕漏報列車, 水也儘量少喝, 減少上廁所的次數。 ”石玉芬介紹說。

組裡4名女職工都是“鐵二代”, 家裡距離看守點約10來公里。 交接班的女職工清晨6時就從家裡出發, 遇到下夜班, 就住在看守點。

一晃, 她們在這裡就快四個年頭了。

組裡年齡最大的要數周宗英, 48歲的她比較健談。 前不久, 周宗英上夜班時著涼, 不慎患上重感冒, 起床都很吃力。 丈夫要她請一個班的假, 在家休養治療。 她卻悄悄到附近診所打了一針, 又偷偷跑回看守點。 當丈夫回來發現她不在家時, 滿是心疼的無奈。 她卻在電話裡對丈夫說:“看守點一個釘子一個眼, 我必須到崗到位, 這個工作除了堅守還是堅守。 ”

石玉芬的丈夫身患重病多年, 一直在家休養。 “他非常理解我的工作, 儘量不讓我分心。 我都沒能好好照顧丈夫和兒子。 ”談到此, 石玉芬有些哽咽了。

在石玉芬的帶領下, 交接班的看守工一起去查看懸在鐵道上、長期被照看的“石頭明星”。 “主要是怕滑坡,

目前暫時還治理不了。 ”女職工張春介紹, “我們每隔1個小時巡查一次線路, 觀測危岩, 看看危石有沒有發生變化。 一旦發生崩坍落石就在前後一公里處立牌子, 寫著1821看守點。 司機提前呼叫, 得到答覆後才能通過。 ”

選擇看守工作就意味著要以點為家, 更意味著選擇寂寞。 石玉芬和“娘子軍”們辦公休息都只能在一間不足7平方米的看守房內, 一張桌子、一把椅子就占去一大半空間。 “工作空隙我們就在房後的小園子裡種種菜, 在這裡巡線也當鍛煉。 ”楊興英笑著說。

車輪的轟鳴聲和飛馳的列車是這裡的一抹亮色, 也成為“娘子軍”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動力。 石玉芬說:“2016年, 我們這個組被路局評為防洪協作小組, 我們深感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

現在已經進入防洪期, 只要是工作需要, 不分年齡大小, 我們都會義不容辭沖在前方。 ”

常有人說, 危岩看守工作不適合女人。 然而, 這群“娘子軍”勇挑大樑, 把愛奉獻在荒涼閉塞的苗嶺大山深處, 盯控危岩、落石, 確保列車安全暢通。 (葉志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