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綠色發展謀新篇 建設顏值高、氣質好的生態文明之都

照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路子走下去

黃公望村。 市環保局供圖

蓮花溪。 建德治水辦供圖

連綿的綠色, 從深山冷谷向鄉野、城市蔓延, 把大地連成濃綠的一片, 5月的杭州, 使人沉醉。

杭州, 這座坐擁西湖、運河“雙世遺”的東方之城, 正在“既要綠水青山, 也要金山銀山”的道路上疾馳。 通過“五水共治”、“五氣共治”、“五廢共治”, 用“綠色”繪就杭州人幸福生活的生態原色。

去年8月, 國家級生態市創建考核驗收通過,

杭州成為中國省會城市中的首個國家生態市, 這昭示著過去幾年杭州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卓有成效。 今後, 杭州將繼續按照“秉持浙江精神, 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要求, 沿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子堅定走下去, 持續推進“三五共治”, 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環境獲得感、不斷厚植“生態文明之都”特色優勢, 為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順利推進城市國際化和打造世界名城提供堅實的環境保障。

“五氣共治”讓老工業區“綠色蝶變”

4月28日, 運行了22年的輕華熱電2台35噸的燃煤鍋爐停爐了, 其提供蒸汽的杭州華豐紙業和謝菲爾考克碳酸鈣公司實現全面停產。 以此為標誌, 前後2輪、歷時9年的半山和北大橋環境綜合整治落下帷幕。

地處千年古運河最南端的拱墅區, 一直是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的重要工業基地。 在那個煙囪林立的年代, 灰色成了拱墅區的底色。 資料顯示, 2007年, 拱墅區廢水、廢氣排放量占杭州市區七成以上, 空氣優良天數在主城區最少。 “以前車子停在外面, 車身上都是一層灰, 現在的空氣好多了, 還會越來越好的, 希望孩子們以後看到的都是藍天白雲。 ”居民黃琳娜說。

整治前的半山和北大橋地區是杭州傳統的老工業基地, 化工、冶煉、製藥、印染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企業高度集聚。 2007年、2009年, 杭州相繼啟動半山和北大橋區域環境綜合整治, 一直在取與舍、進與退、快與慢中艱難抉擇, 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僅賽諾菲(杭州)製藥一家的搬遷, 就使拱墅區減少10個億的稅收, 但拱墅區委、區政府堅持環境立區戰略, 綠色發展。 ”市半山和北大橋環境綜合整治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說。

歷經9年, 半山和北大橋整治完美謝幕, 成為杭州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典範。 此次整治累計實現529家企業的關停搬遷, 其中杭州協聯熱電、民生藥廠、藍孔雀化纖等市屬及以上企業共27家。 這樣集中式的成片關停污染企業, 在杭州市的環境保護史上是第一次。 根據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加快推進半山、北大橋地區污染企業‘清零行動’”要求, 已經實現了民生、桃園、田園、半山、北大橋等區塊重污染企業的清零。

半山和北大橋區域環境綜合整治累計投入資金約300億元。

建成41條主次幹道;整治42條(段)河道, 日新增截汙量4.7萬噸。 城北特別是北大橋區域, 新的城市業態初具規模, 摘掉了老工業區的帽子。

杭州已成為全國僅有的幾個“無燃煤火電廠、無鋼鐵生產基地、無黃標車”城市之一, 空氣品質逐年向好。 根據杭州市環保局的統計資料, 自“五氣共治”以來, 杭州PM2.5平均濃度連續4年下降;2013年365天中, 217天空氣品質為優良, 到2016年天數增加到260天。 AQI(空氣品質指數)優良率也從2013年的59.9%上升到2016年的71%, PM2.5(細顆粒物)逐年下降。

生態旅遊用綠色暈染“美麗鄉村”發展底色

600多年前, 畫家黃公望在黃公望村繪就了中國山水畫巔峰之作《富春山居圖》, 這座位于富陽區的小村莊因此聞名天下。

黃公望村距離富陽市區7公里, 由原華鶴、白鶴、株林塢、橫山四個自然村合併而成。經過近年來的建設和發展,如今是4A級景區、杭州市鄉村旅遊示範點、浙江省農家樂特色示範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設村,儼然已成為富陽的梅家塢。村書記介紹:“從2001年起,村裡開始了農家樂建設。當時,主要是滿足市民吃農家菜的需求。隨著兩岸《富春山居圖》的‘團圓’,這個世外桃源一夜間成了旅遊焦點。”

2010年開始,富陽將黃公望“風情小鎮”創建和黃公望隱居地建設有機結合,通過產業提升、旅遊拓展、文化挖掘、村莊整治、庭院美化、生態保護等手段,進行改造提升,建設成為一個體現江南山水人居特點、反映黃公望文化精神特徵、具有農家樂休閒旅遊特色的風情小鎮。

如今,小小村落裡分佈了幾十家各具特色的農家樂和富春民居,竹樓茅亭,廊榭秋千,土菜野味,醇酒佳茗。這裡有富陽書法家協會創作基地、黃公望國畫園、緣竹坊黃公望文化藝術創作基地等,有休閒娛樂的步行街、風情廣場、盆景園、開心農場等。

閑林水庫 李忠 攝

運河 李忠 攝

黃公望村發展生態旅遊是杭州“美麗鄉村”的縮影。

在竹海深處的余杭區徑山鎮,青磚綠瓦的古樸民宅掩映在群山之中,遊人絡繹不絕前來領略“美麗鄉村”的風采……

在桐廬陽山畈村,汙水處理實現了全覆蓋,垃圾收集從無害化轉向資源化分類處理,該村創下了3月山花節接待遊客1萬人次的紀錄……

淳安縣作為“美麗杭州”最早的試驗區,千島湖被讚譽為“中國最美麗的湖泊”,該縣大力推進鄉村旅遊,接待量和經濟收入增長率超20%……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杭州的農村真美!宜居宜業宜遊,村美民富,這正是杭州“生態發展”、“綠色發展”、“環境立市”戰略結出的美麗果實,一幅鄉村發展的清麗畫卷在杭州大地徐徐鋪開。

去年,全市生產總值11050.49億元,居全國經濟總量超萬億元城市第十位,年增長9.5%。其中,服務業占GDP比重首次超過60%,綠水青山真的“造出”了金山銀山。

“五水共治”促轉型治出綠色新經濟

幾十年沒有回建德市蓮花鎮裡住的王榮良,最近把家重新搬回鎮裡的戴家村,辦起了農家樂,取名“蓮花水鄉”。清澈的蓮花溪就在他的農家樂旁蜿蜒流過。王榮良原來賣畜禽飼料,自從蓮花鎮實施“畜禽退養”、“五水共治”行動開始,他意識到轉型的迫切性,利用戴家臨近千島湖淡竹及新安江的優勢,把飼料倉庫改建成四合院開辦農家樂,截至目前蓮花水鄉農家樂已經接待用餐客人約5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近400萬元。

蓮花溪是新安江的重要支流。蓮花鎮素有“浙江禽蛋在建德,建德禽蛋出蓮花”之譽,是杭州市的畜禽養殖狀元鎮。由於全鎮養殖規模遠遠超出了環境承載能力,養殖戶對生態保護的意識不強,缺乏必要的環境治理設施,加上平時監管工作不到位,畜禽養殖污染十分嚴重,蓮花溪水質長期處於劣V類,是典型的“黑臭河”,連在外工作的蓮花鎮人逢年過節都不願意回老家住。蓮花溪也成了全省“掛牌”的黑臭河反面典型。

生態巨變始於2014年3月。在全省“五水共治”熱潮推動下,建德市委主要領導掛帥蓮花溪總河長,實施包括畜禽污染治理、蓮花溪清淤清障、沿線生態修復等綜合整治八大工程。蓮花溪的水質從劣V類升為Ⅱ類以上水質,百姓可以下河游泳,溪上竹排、皮划艇等項目越來越多。

溪變清了,環境變好了,產業“活魚”自然來。蓮花鎮還是著名的鐵皮石斛之鄉,有著成熟的種植技術和一定的市場知名度。在“五水共治”工作中,齊平村黨員許建茹帶頭退出畜禽養殖,轉型創業園發展鐵皮石斛種植業,成立杭州九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採取“基地+農戶”的形式,吸收退出畜禽養殖的低收入戶50餘名入社共同創業。去年松鹿堂藥業投資2000萬元與九仙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建設名貴中草藥材種植基地,為蓮花農業產業轉型示範帶動,去年該公司銷售產值1200萬元,同比增長30%。九仙公司還與旅行社合作,推出健康旅遊線路,已接待遊客10000余人次。

這是“美麗杭州”建設的漂亮答卷。連續10年,杭州均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這幸福感,不僅來源於生活環境逐步美化,也來源於居民收入的不斷增加。

“三五共治”建設“美麗杭州”更進一步

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會報告指出,杭州要堅持生態為界,照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路子走下去,優化規劃“一張圖”,推進建設“一盤棋”,形成管理“一股繩”,深化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深入推進“五水共治”、“五氣共治”、“五廢共治”,在建設“美麗杭州”上更進一步,在新的起點上,杭州將堅定不移推進綠色發展,建設顏值高、氣質好的生態文明之都。

今年,杭州力爭將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48微克/立方米以下,優良天數比例穩定在70%以上,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氣;鞏固“清三河”成果,全力打響劣V類水剿滅戰,消除劣Ⅴ類水質斷面;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

具體來說,治水方面,將實施治汙重點行動工程、劣V類水消除工程、工業污染防治工程、“河長制”工程,以截汙納管、雨汙分流、大市政管網配套及泵站建設、“清水入城”4個“三年行動計畫”為抓手,協調完成293個重點專案,協同推進截汙未到位區域的截汙納管改造等工作;制訂實施劣V類水質斷面剿滅行動方案和13個“水十條”目標責任書考核斷面水質達標(保持、穩定)方案,確保2017年消除省控、市控劣V類水質斷面;深化電鍍、印染、造紙、化工等重污染行業整治,建立長效監管機制;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深改領導小組《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進一步細化和完善長效管理制度,強化河長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落實等。

治氣方面,做好峰會保障成果應用,固化好的制度措施,及時總結評估全市2014—2017年大氣整治行動計畫實施成效。發揮好市大氣辦牽頭抓總作用,協調推進各項重點工作,積極推進“清潔排放區”建設。深入推進燃煤煙氣、工業廢氣、車船尾氣、揚塵灰氣和餐飲排氣治理。

同時,杭州還要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體系,加強危險廢物和重金屬處置監管。

由原華鶴、白鶴、株林塢、橫山四個自然村合併而成。經過近年來的建設和發展,如今是4A級景區、杭州市鄉村旅遊示範點、浙江省農家樂特色示範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設村,儼然已成為富陽的梅家塢。村書記介紹:“從2001年起,村裡開始了農家樂建設。當時,主要是滿足市民吃農家菜的需求。隨著兩岸《富春山居圖》的‘團圓’,這個世外桃源一夜間成了旅遊焦點。”

2010年開始,富陽將黃公望“風情小鎮”創建和黃公望隱居地建設有機結合,通過產業提升、旅遊拓展、文化挖掘、村莊整治、庭院美化、生態保護等手段,進行改造提升,建設成為一個體現江南山水人居特點、反映黃公望文化精神特徵、具有農家樂休閒旅遊特色的風情小鎮。

如今,小小村落裡分佈了幾十家各具特色的農家樂和富春民居,竹樓茅亭,廊榭秋千,土菜野味,醇酒佳茗。這裡有富陽書法家協會創作基地、黃公望國畫園、緣竹坊黃公望文化藝術創作基地等,有休閒娛樂的步行街、風情廣場、盆景園、開心農場等。

閑林水庫 李忠 攝

運河 李忠 攝

黃公望村發展生態旅遊是杭州“美麗鄉村”的縮影。

在竹海深處的余杭區徑山鎮,青磚綠瓦的古樸民宅掩映在群山之中,遊人絡繹不絕前來領略“美麗鄉村”的風采……

在桐廬陽山畈村,汙水處理實現了全覆蓋,垃圾收集從無害化轉向資源化分類處理,該村創下了3月山花節接待遊客1萬人次的紀錄……

淳安縣作為“美麗杭州”最早的試驗區,千島湖被讚譽為“中國最美麗的湖泊”,該縣大力推進鄉村旅遊,接待量和經濟收入增長率超20%……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杭州的農村真美!宜居宜業宜遊,村美民富,這正是杭州“生態發展”、“綠色發展”、“環境立市”戰略結出的美麗果實,一幅鄉村發展的清麗畫卷在杭州大地徐徐鋪開。

去年,全市生產總值11050.49億元,居全國經濟總量超萬億元城市第十位,年增長9.5%。其中,服務業占GDP比重首次超過60%,綠水青山真的“造出”了金山銀山。

“五水共治”促轉型治出綠色新經濟

幾十年沒有回建德市蓮花鎮裡住的王榮良,最近把家重新搬回鎮裡的戴家村,辦起了農家樂,取名“蓮花水鄉”。清澈的蓮花溪就在他的農家樂旁蜿蜒流過。王榮良原來賣畜禽飼料,自從蓮花鎮實施“畜禽退養”、“五水共治”行動開始,他意識到轉型的迫切性,利用戴家臨近千島湖淡竹及新安江的優勢,把飼料倉庫改建成四合院開辦農家樂,截至目前蓮花水鄉農家樂已經接待用餐客人約5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近400萬元。

蓮花溪是新安江的重要支流。蓮花鎮素有“浙江禽蛋在建德,建德禽蛋出蓮花”之譽,是杭州市的畜禽養殖狀元鎮。由於全鎮養殖規模遠遠超出了環境承載能力,養殖戶對生態保護的意識不強,缺乏必要的環境治理設施,加上平時監管工作不到位,畜禽養殖污染十分嚴重,蓮花溪水質長期處於劣V類,是典型的“黑臭河”,連在外工作的蓮花鎮人逢年過節都不願意回老家住。蓮花溪也成了全省“掛牌”的黑臭河反面典型。

生態巨變始於2014年3月。在全省“五水共治”熱潮推動下,建德市委主要領導掛帥蓮花溪總河長,實施包括畜禽污染治理、蓮花溪清淤清障、沿線生態修復等綜合整治八大工程。蓮花溪的水質從劣V類升為Ⅱ類以上水質,百姓可以下河游泳,溪上竹排、皮划艇等項目越來越多。

溪變清了,環境變好了,產業“活魚”自然來。蓮花鎮還是著名的鐵皮石斛之鄉,有著成熟的種植技術和一定的市場知名度。在“五水共治”工作中,齊平村黨員許建茹帶頭退出畜禽養殖,轉型創業園發展鐵皮石斛種植業,成立杭州九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採取“基地+農戶”的形式,吸收退出畜禽養殖的低收入戶50餘名入社共同創業。去年松鹿堂藥業投資2000萬元與九仙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建設名貴中草藥材種植基地,為蓮花農業產業轉型示範帶動,去年該公司銷售產值1200萬元,同比增長30%。九仙公司還與旅行社合作,推出健康旅遊線路,已接待遊客10000余人次。

這是“美麗杭州”建設的漂亮答卷。連續10年,杭州均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這幸福感,不僅來源於生活環境逐步美化,也來源於居民收入的不斷增加。

“三五共治”建設“美麗杭州”更進一步

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會報告指出,杭州要堅持生態為界,照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路子走下去,優化規劃“一張圖”,推進建設“一盤棋”,形成管理“一股繩”,深化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深入推進“五水共治”、“五氣共治”、“五廢共治”,在建設“美麗杭州”上更進一步,在新的起點上,杭州將堅定不移推進綠色發展,建設顏值高、氣質好的生態文明之都。

今年,杭州力爭將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48微克/立方米以下,優良天數比例穩定在70%以上,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氣;鞏固“清三河”成果,全力打響劣V類水剿滅戰,消除劣Ⅴ類水質斷面;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

具體來說,治水方面,將實施治汙重點行動工程、劣V類水消除工程、工業污染防治工程、“河長制”工程,以截汙納管、雨汙分流、大市政管網配套及泵站建設、“清水入城”4個“三年行動計畫”為抓手,協調完成293個重點專案,協同推進截汙未到位區域的截汙納管改造等工作;制訂實施劣V類水質斷面剿滅行動方案和13個“水十條”目標責任書考核斷面水質達標(保持、穩定)方案,確保2017年消除省控、市控劣V類水質斷面;深化電鍍、印染、造紙、化工等重污染行業整治,建立長效監管機制;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深改領導小組《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進一步細化和完善長效管理制度,強化河長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落實等。

治氣方面,做好峰會保障成果應用,固化好的制度措施,及時總結評估全市2014—2017年大氣整治行動計畫實施成效。發揮好市大氣辦牽頭抓總作用,協調推進各項重點工作,積極推進“清潔排放區”建設。深入推進燃煤煙氣、工業廢氣、車船尾氣、揚塵灰氣和餐飲排氣治理。

同時,杭州還要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體系,加強危險廢物和重金屬處置監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