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北京、深圳機場名列全球12個最具美感機場

當今全球各地出現了很多極具設計感的機場。 近日Curbed網站評選出了全球12個最美麗的機場。 從丹佛到孟買再到大阪, 機場的建築設計不斷被提升到新的高度。

巴庫國際機場

位於亞塞拜然首府的巴庫國際機場航站樓以巨型木繭建築為特色, 這是由土耳其建築工作室Autoban設計。

每個木繭內設有咖啡館、酒吧、商店和便利設施, 如兒童遊樂區。 中庭地板上的菱形圖案是模仿木繭的木制貼片。

該機場每年旅客輸送量可達到500多萬人次。

丹佛國際機場

美國機場的建築設計常常差強人意, 而丹佛國際機場用織物覆蓋的帳篷狀頂篷設計卻成為一大亮點。

這一設計是模仿科羅拉多州受積雪覆蓋的洛磯山脈, 這些看似帳篷的設計在一天中的任何時間看起來都很引人注目,

特別是在日出和日落時, 它們的柔和光芒尤其迷人。

最近機場新增了一個威斯汀酒店, 旅客還可以直接從機場乘坐前往到丹佛市中心的火車。

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

巴拉哈斯機場距離馬德里市中心僅12公里。

在2006年由建築師Richard Rogers參與設計, 對機場進行了升級改造, 機場的規模因而擴大了一倍。

獨特的波浪型屋頂, 由中央支柱支撐, 白天可吸收自然光線。 與大多數機場配色中使用的標準灰色和白色相區別, 明亮的紅色和黃色傳達出了熱情好客的氛圍。 並且對於馬德里的炎熱的夏天來說, 屋頂也提供了必要的遮陽功能。

關西國際機場

為了緩解大阪國際機場過度擁擠的狀況, 關西國際機場於1994年投入使用。 由義大利建築師Renzo Piano設計, 該機場建在大阪灣的一個人工島上, 是全球第一個“海上”機場, 每日的旅客輸送量達到10萬人次。

關西國際機場的超長航站樓在建成時是當時全球最長的航站樓, 綿延1.7公里, 有42個登機口以及一個機翼形狀的大型曲面屋頂。

該結構是專門設計用於對抗日本頻繁的地震災害, 投入使用4個月後, 該機場經受住了6.9級神戶地震, 只遭到輕微破壞。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北京國際機場的3號航站樓為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而建, 長約2英里, 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之一。 由英國Foster+Partners建築事務所設計,採用傳統的中國配色紅色和黃色和龍形結構。

航站樓和交通中心總面積達到130萬平方米,至2020年每年可容納5000萬名乘客。

孟買賈特拉帕蒂·希瓦吉國際機場

由Skidmore,Owings&Merrill(SOM)事務所設計,孟買賈特拉帕蒂·希瓦吉國際機場新的2號航站樓於2014年開放。參考傳統印度涼棚結構設計的巨大屋頂是整個設計的核心。

總共有30個立柱連接到屋頂,圖案的靈感部分源於印度國家鳥孔雀。SOM事務所也力求尊重當地文化傳統,航站樓邊預留了寬敞的落客區,因為根據印度的傳統風俗,常有許多親友一同迎客和送客,以表達他們的祝福。

吉隆玻國際機場

吉隆玻國際機場是亞洲最大的機場之一,由日本建築師Kisho Kurokawa設計,巨型立柱支撐著伊斯蘭風格的遮陽頂。屋頂也讓人聯想到馬來西亞雨林中的一種常見樹木,天蓬上的燈光代表了樹葉間閃耀的陽光。

設計師“森林中的機場”設計展示了不銹鋼製作的殼型屋頂這樣的現代設計如何與文化傳統相融合。機場還設有一系列祈禱室。

馬拉喀什梅納拉機場

摩洛哥馬拉喀什梅納拉機場的航站樓擴建工程由Swiss Architects的E2A建築小組設計,於2008年完工。該機場以華麗的正面為特色,光線由24個菱形和3個三角形玻璃窗的阿拉伯花紋透入室內。

庫塔伊西國際機場

格魯吉亞庫塔伊西國際機場由荷蘭UNStudio建築公司設計。建築師Benvan Berkel採用了大跨度的設計、開放的空間和高天花板的結構。

為了幫助乘客在機場中確認方向,採用了一個明亮的紅色邊角設計,作為“一個交叉點和識別點”。大窗戶設計創造了一個光線充足的室內環境,乘客還可以通過窗戶欣賞高加索山脈的景色。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羅馬建築師Massimiliano和Doriana Fuksas設計的第一個機場專案,新的3號航站樓俯瞰像一隻蝠鱝。

三層大廳和屋頂由雙層表皮系統包裹覆蓋,表皮系統上蜂巢狀金屬與玻璃板形成均勻點陣。這使得自然光線得以透入,此外蜂巢狀的設計和極具未來感的白色色調貫穿整個設計。

聖彼德堡普爾科沃機場

聖彼德堡的普爾科沃機場於2014年完工,預計每年將運送1200萬名乘客。倫敦建築師Grimshaw設計了一個可以承受大量降雪重量的平頂。屋頂的下方是一系列折疊表面,有助於將重量分配到結構的不同部分。

內部的金色金屬面板參考了聖彼德堡教堂的鍍金尖塔,燈具沿著面板的折疊區域佈置。透過面板之間的空隙可以看到提供光線的天窗,並幫助指導乘客在航站樓內確認方向。

安曼阿利亞皇后國際機場

受貝多因帳篷啟發,約旦安曼阿利亞皇后國際機場以Foster+Partners事務所設計的獨特的混凝土穹頂為特色。棋盤拼花圖案的混凝土天篷延伸到整個航站樓,並懸掛在立面上以遮擋強烈的日光照射。

穹頂從支撐柱開始向外伸展,形態類似沙漠棕櫚樹的葉子,並且棕色和奶油色的色調與周圍的沙漠環境相協調。每個穹頂就是一個施工模組,這將方便機場在將來進行擴建。

由英國Foster+Partners建築事務所設計,採用傳統的中國配色紅色和黃色和龍形結構。

航站樓和交通中心總面積達到130萬平方米,至2020年每年可容納5000萬名乘客。

孟買賈特拉帕蒂·希瓦吉國際機場

由Skidmore,Owings&Merrill(SOM)事務所設計,孟買賈特拉帕蒂·希瓦吉國際機場新的2號航站樓於2014年開放。參考傳統印度涼棚結構設計的巨大屋頂是整個設計的核心。

總共有30個立柱連接到屋頂,圖案的靈感部分源於印度國家鳥孔雀。SOM事務所也力求尊重當地文化傳統,航站樓邊預留了寬敞的落客區,因為根據印度的傳統風俗,常有許多親友一同迎客和送客,以表達他們的祝福。

吉隆玻國際機場

吉隆玻國際機場是亞洲最大的機場之一,由日本建築師Kisho Kurokawa設計,巨型立柱支撐著伊斯蘭風格的遮陽頂。屋頂也讓人聯想到馬來西亞雨林中的一種常見樹木,天蓬上的燈光代表了樹葉間閃耀的陽光。

設計師“森林中的機場”設計展示了不銹鋼製作的殼型屋頂這樣的現代設計如何與文化傳統相融合。機場還設有一系列祈禱室。

馬拉喀什梅納拉機場

摩洛哥馬拉喀什梅納拉機場的航站樓擴建工程由Swiss Architects的E2A建築小組設計,於2008年完工。該機場以華麗的正面為特色,光線由24個菱形和3個三角形玻璃窗的阿拉伯花紋透入室內。

庫塔伊西國際機場

格魯吉亞庫塔伊西國際機場由荷蘭UNStudio建築公司設計。建築師Benvan Berkel採用了大跨度的設計、開放的空間和高天花板的結構。

為了幫助乘客在機場中確認方向,採用了一個明亮的紅色邊角設計,作為“一個交叉點和識別點”。大窗戶設計創造了一個光線充足的室內環境,乘客還可以通過窗戶欣賞高加索山脈的景色。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羅馬建築師Massimiliano和Doriana Fuksas設計的第一個機場專案,新的3號航站樓俯瞰像一隻蝠鱝。

三層大廳和屋頂由雙層表皮系統包裹覆蓋,表皮系統上蜂巢狀金屬與玻璃板形成均勻點陣。這使得自然光線得以透入,此外蜂巢狀的設計和極具未來感的白色色調貫穿整個設計。

聖彼德堡普爾科沃機場

聖彼德堡的普爾科沃機場於2014年完工,預計每年將運送1200萬名乘客。倫敦建築師Grimshaw設計了一個可以承受大量降雪重量的平頂。屋頂的下方是一系列折疊表面,有助於將重量分配到結構的不同部分。

內部的金色金屬面板參考了聖彼德堡教堂的鍍金尖塔,燈具沿著面板的折疊區域佈置。透過面板之間的空隙可以看到提供光線的天窗,並幫助指導乘客在航站樓內確認方向。

安曼阿利亞皇后國際機場

受貝多因帳篷啟發,約旦安曼阿利亞皇后國際機場以Foster+Partners事務所設計的獨特的混凝土穹頂為特色。棋盤拼花圖案的混凝土天篷延伸到整個航站樓,並懸掛在立面上以遮擋強烈的日光照射。

穹頂從支撐柱開始向外伸展,形態類似沙漠棕櫚樹的葉子,並且棕色和奶油色的色調與周圍的沙漠環境相協調。每個穹頂就是一個施工模組,這將方便機場在將來進行擴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