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武警青島支隊:在創新中推動經常性政治工作落地生效

作者:武警青島支隊政治委員 李鵬

近兩年, 總隊政治工作創新的示範引領, 給了我們深刻啟示。 實踐中感到, 新形勢下推進政治工作創新落實, 需要把握以下幾個問題。

一、推動經常性政治工作創新落實, 首要的是破除傳統思維理清發展思路

思維上的滯後和錯位, 勢必影響政治工作的品質和效益, 亟需破除四種思維定勢:一是守成不變思維。 囿于思維認識的慣性, 我們往往沉浸于舊的傳統理念, 有的認為政治工作面寬量大環節多, 片面強調抓特色;有的習慣於用老經驗指導工作、用老套路抓落實。

比如, 開展政治工作滿足於抓試點、搞活動、查記錄, 對解決官兵現實思想問題、提高政治覺悟很少過問, 把主要精力放在好量化、看的見、摸得著的工作上, 等等。 創新最需要的是自我超越, 而最難的也是自我超越, 對舊的思維定勢, 傳統習慣, 落後的理論和經驗, 要敢於超越, 敢於打破固有的思維定勢, 用新眼光、新思路去發現、探索和解決新問題, 使政治工作迸發新的生命力。 二是自我設計思維。 政治工作歸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官兵的呼聲是第一信號, 戰鬥力的需求是第一選擇, 部隊的發展是第一需要。 現在的問題是, 有的政治工作創新離開了官兵需求、部隊建設和戰鬥力提高需要, 自我設計、自我迴圈、自我檢驗。
我們對此感受很深, 以前, 機關組織一項活動, 投入了人力和財力, 但基層官兵反映很平淡, 這啟示我們, 政治工作創新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原則, 瞄準官兵全面發展的特點和要求, 用官兵精神風貌是否有了新的變化、個人素質是否有了新的提升來衡量工作成效。 近幾年, 官兵心理問題日益凸顯, 針對這種趨勢, 支隊與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海都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建立協作機制, 實施“陽光心理工程”, 化解官兵心理問題, 防範隱患風險, 滿足了官兵需要。 三是標新立異思維。 “真”和“實”是政治工作的生命。 如果政治工作場面搞得轟轟烈烈、熱熱鬧鬧, 卻沒有什麼實質內容, 打不下什麼烙印, 單純地追求“高大上”, 那麼就走入了為了創新而“創新”的誤區。
我們認為, 應正確看待形式, 一定的形式是必要的, 但不能以偏概全、捨本逐末;形式要服從內容, 開展什麼工作就要採用相適合的形式。 政治工作具有相對穩定性, 在大多數情況下, 我們進行的是常規性重複活動, 最主要工作的是嚴格按照制度規定抓好落實。 從一定意義上講, 抓好落實就是創新, 踏踏實實過日子比創新更為重要。 四是憑空創造思維。 創新的起點源于破解部隊長期存在的矛盾和問題, 創新就是尋找更實用更管用的辦法, 如果創新脫離部隊存在問題, 就成了無源之水, 中看不中用。 搞創新就要著眼正在進行的工作, 善於發現問題、思考問題, 認真查找剖析原因, 拓展創新思路,
選准創新的突破口, 找到創新的抓手, 形成既符合上級意圖, 又貼近部隊實際的創造性做法, 實現創新發展。 比如, 支隊針對基層組織功能弱化問題, 探索實行“基層三大組織聯抓聯建聯創”機制, 細化“三大組織”工作流程, 理順工作關係, 明確責任分工, 將“三大組織”綁在一起抓, 強化了組織功能。

二、推動經常性政治工作創新落實, 根本的是圍繞時代主題謀求整體效益

政治工作創新既不能自我設限, 又不能盲目無序, 必須緊緊圍繞時代主題, 扭住“四個牢固立起來”, 做到以主帶次、以重點帶全盤。 一是著眼有效履行使命任務, 在功能作用上實現思想引領與服務保證相統一。 政治工作創新必須堅持戰鬥力標準, 緊貼任務進程和官兵思想,

既在武裝頭腦、確保方向上下功夫, 又在跟進、結合、參透上使長勁。 從這幾年支隊擔負的任務看, 任務時間和戰線拉的都比較長, 兵力動用頻繁, “11·22”黃島輸油管道爆炸救援維穩任務歷時3個月, 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安保任務長達180天, 落實政治工作的時間、地點和空間發生轉移, 我們認為, 在空間上, 可以把室內課搬到車廂“流動課堂”、備勤點“戰地課堂”;在時間上, 採取“延長週期、縮短頻率”的方法, 把規定每週一、三上午教育時間調整為每週一至週四上午一個小時搞教育;在方法上, 按照“快起來、活起來、實起來”的要求, 把教育內容製成“教育卡”“口袋書”, 使課堂隨隊走、教育滾動抓, 把工作做到每個戰位、每個崗位、每個人頭。 二是著眼官兵成分結構變化,在價值觀培塑上實現多樣追求與一元主導相統一。隨著兵役制度改革,官兵成分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官兵呈現出價值追求多樣、思想多元的時代特徵。因此,政治工作創新需要在多樣中確立主導,奔著現實問題和活思想做工作,以新“四有”要求構建主流價值,形成主流導向。當前,政治教育效果難實現一直困擾著我們,如何保證教育品質,我們認為,可以借鑒軍事訓練八落實,對政治教育“時間、人員、內容、效果、計畫、教員、設施、載體”八方面的內容落實進行規範,把“軟指標”變成“硬杠杠”。這方面,我們進行了一些探索,比如,教員方面,成立了專家教授、政工領導、優秀政治教員和基層理論骨幹為主體的教員隊伍,尤其是“士兵講堂”,已經組織了150余期,成了兵育兵的平臺;教育設施方面,統一配備多媒體一體化教學平臺,實現了“融網共用、動靜轉換、雙向互動”,增強了教育實效。三是著眼網路技術迅猛發展,在教育引導上實現正面灌輸與多維互動相統一。隨著以全媒體、雲技術、大資料、“互聯網+”為鮮明特徵的資訊時代到來,資訊網路正悄然改變著官兵的思維觀念,影響著官兵的行為方式。對於部隊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創新主要體現在革新教育手段和變更教育模式兩方面,可以利用豐富便捷的網路資源營造“宣講課堂”“交流論壇”等平臺,比如,我們建立政工博客,通過與士兵“直接對話”,有的放矢做好思想引導和解疑釋惑工作,效果明顯。

三、推動經常性政治工作創新落實,關鍵的是利用內外資源拓展動力空間

實踐表明,政治工作創新的活水源頭,存在於時代發展、社會進步和官兵的智慧之中,善於吸納現代文明成果,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一是用好群眾資源。創新的活力在基層,創新的源頭在官兵。只有充分調動官兵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緊緊依靠和發動廣大官兵,善於集中廣大官兵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形成了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不斷提高政治工作創新的品質。為順應90後官兵思維活躍開闊、渴望創新求變的特點,我們積極鼓勵並幫助基層建設各具特色的“創客工作室”“警營漫動力”“赤炎話劇社”等一批富有創新精神的一線空間,官兵正用他們的獨特視角、創新意識演繹著讓人耳目一新的警營生活。二是用好網路資源。三是用好社會資源。發揮權威資源的影響力和說服力,在政策宣講、是非辨析、解疑釋惑等方面的作用。比如,上級配發的教育資料,邀請駐地高校專家教授理論輔導。在科技、心理、法律援助和輿論引導方面,積極大膽地吸納地方的成功經驗,讓成熟可靠的社會資源為我所用。這兩年,我們組織官兵參觀“青島創客大街”“海都心理服務中心”“盤穀創客空間”,雲心理、3D列印、創意機器人、漢源微電子等科技創新成果,拓展了支隊官兵的視野。受創客公司啟發,支隊正在與地方科技公司合作,研發集思想教育、幹部管理、心理服務於一體的警營政工APP,利用網路固定終端和移動智慧終端機及時推送最優質資源、最前沿成果、最流行理念,讓學習教育活起來、動起來。

二是著眼官兵成分結構變化,在價值觀培塑上實現多樣追求與一元主導相統一。隨著兵役制度改革,官兵成分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官兵呈現出價值追求多樣、思想多元的時代特徵。因此,政治工作創新需要在多樣中確立主導,奔著現實問題和活思想做工作,以新“四有”要求構建主流價值,形成主流導向。當前,政治教育效果難實現一直困擾著我們,如何保證教育品質,我們認為,可以借鑒軍事訓練八落實,對政治教育“時間、人員、內容、效果、計畫、教員、設施、載體”八方面的內容落實進行規範,把“軟指標”變成“硬杠杠”。這方面,我們進行了一些探索,比如,教員方面,成立了專家教授、政工領導、優秀政治教員和基層理論骨幹為主體的教員隊伍,尤其是“士兵講堂”,已經組織了150余期,成了兵育兵的平臺;教育設施方面,統一配備多媒體一體化教學平臺,實現了“融網共用、動靜轉換、雙向互動”,增強了教育實效。三是著眼網路技術迅猛發展,在教育引導上實現正面灌輸與多維互動相統一。隨著以全媒體、雲技術、大資料、“互聯網+”為鮮明特徵的資訊時代到來,資訊網路正悄然改變著官兵的思維觀念,影響著官兵的行為方式。對於部隊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創新主要體現在革新教育手段和變更教育模式兩方面,可以利用豐富便捷的網路資源營造“宣講課堂”“交流論壇”等平臺,比如,我們建立政工博客,通過與士兵“直接對話”,有的放矢做好思想引導和解疑釋惑工作,效果明顯。

三、推動經常性政治工作創新落實,關鍵的是利用內外資源拓展動力空間

實踐表明,政治工作創新的活水源頭,存在於時代發展、社會進步和官兵的智慧之中,善於吸納現代文明成果,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一是用好群眾資源。創新的活力在基層,創新的源頭在官兵。只有充分調動官兵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緊緊依靠和發動廣大官兵,善於集中廣大官兵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形成了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不斷提高政治工作創新的品質。為順應90後官兵思維活躍開闊、渴望創新求變的特點,我們積極鼓勵並幫助基層建設各具特色的“創客工作室”“警營漫動力”“赤炎話劇社”等一批富有創新精神的一線空間,官兵正用他們的獨特視角、創新意識演繹著讓人耳目一新的警營生活。二是用好網路資源。三是用好社會資源。發揮權威資源的影響力和說服力,在政策宣講、是非辨析、解疑釋惑等方面的作用。比如,上級配發的教育資料,邀請駐地高校專家教授理論輔導。在科技、心理、法律援助和輿論引導方面,積極大膽地吸納地方的成功經驗,讓成熟可靠的社會資源為我所用。這兩年,我們組織官兵參觀“青島創客大街”“海都心理服務中心”“盤穀創客空間”,雲心理、3D列印、創意機器人、漢源微電子等科技創新成果,拓展了支隊官兵的視野。受創客公司啟發,支隊正在與地方科技公司合作,研發集思想教育、幹部管理、心理服務於一體的警營政工APP,利用網路固定終端和移動智慧終端機及時推送最優質資源、最前沿成果、最流行理念,讓學習教育活起來、動起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