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骨頭嘎嘣脆,你可能惹上了第二大疾病殺手—骨質疏鬆!

老人年紀大了就很怕摔跤

可能輕輕一跌就骨折了

你可別覺得人家是碰瓷

老人家年紀大了, 真的很容易骨質疏鬆

什麼是骨質疏鬆?

其實骨質疏鬆主要是由於人體中骨骼礦物質元素流失, 骨密度下降而導致的一系列疾病。

骨骼對我們的身體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就像是一幢房屋的樑柱和牆體, 其中起關鍵作用的骨組織在人體發育和成熟的過程中, 其形狀、骨量和內部結構, 都在不斷地自我調整和自我更新中, 這才使得骨骼在形態、骨量和內部結構等諸多方面始終能處於最佳的狀態, 以此適應於外界環境的變化。

隨著年齡的增加, 骨峰值逐漸減低, 骨骼礦物質元素逐漸丟失, 含量越來越小, 造成骨骼的密度降低, 應對外界壓力的能力越來越差, 當達到一定的程度後就稱為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有什麼症狀?

它主要表現為骨骼密度的降低, 常有如下的症狀:

1

疼痛

以腰背部疼痛或全身骨骼疼痛為主, 也可能不太明顯, 尤其是疾病早期只是骨量減少尚未達到骨質疏鬆時, 多數沒有任何症狀, 因此隱匿性較強, 可稱之為靜悄悄的疾病, 或者這類疼痛被誤認為是腰肌勞損、骨質增生或腰椎退行性改變等疾病引起的而被忽略。

2

身高縮短、駝背

椎體密度變小, 無法承受以往的壓力, 而出現慢性累積性變形或壓縮性骨折, 導致身材變矮, 脊柱前屈後凸形成駝背, 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加重。

3

脆性骨折發生

這是骨質疏鬆患者的首要症狀, 也常是他們就醫的原因, 它的特點是多發生於日常活動中如身體扭轉、乘車顛簸、持物不當等, 跌倒可能是最主要的誘因。

雖然理論上全身各部位都可能發生骨折, 但多發生在松質骨較多的部位或應力較為集中之處, 如脊椎、髖部及橈骨遠端。 最後, 這類骨折的發生與年齡、絕經時間也有一定的關係。

4

脊椎後凸壓迫腹腔導致內臟下垂

內臟下垂會出現便秘、腹脹、食欲減退,

壓迫胸腔可形成裂孔疝, 導致食物通過障礙(即吞咽困難)或反流性食管炎, 也可能出現上腹部和下胸部的疼痛不適, 嚴重駝背者還可能影響通氣, 出現胸悶氣短等問題。

骨峰值的高低決定著骨折發生的幾率

保持骨峰值對骨骼有著重要意義

影響骨峰值的因素

1

內分泌因素

各類激素, 包括性激素(其中尤其以雌激素對骨量的維持至關重要, 男性也是如此)、降鈣素、甲狀腺素、皮質類固醇、生長激素、胰島素等均能對骨量的維持起到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2

營養因素

營養素即人體在日常攝入的鈣、磷、鎂、蛋白質、維生素及部分微量元素, 其中又以鈣、磷(過多過少都不利於骨質合成)、維生素(維生素D和維生素K, 尤其是前者, 充足的陽光照射能刺激皮膚中維生素D的生成, 有助於鈣質的吸收)以及蛋白質(蛋白質過量攝入可致骨吸收加速, 骨量減少明顯增快)為影響人體骨代謝最主要的營養素。

其中鈣缺乏是導致骨質疏鬆的一個主要原因, 骨質疏鬆的治療方案中多數也會強調補鈣, 而我們之所以會出現鈣缺乏的原因有以下三個:

♦飲食中鈣的攝入不足,這在近年來已經為大多數人所知,也為不少的補鈣產品提供了宣傳素材。

♦腸鈣吸收不良,這方面很少受到大家的關注,但是這個問題未解決,就算你天天抱著豬骨頭啃,三餐吃貝殼,牛奶當水喝那都是沒用的。

♦吸煙、過量飲酒、過量飲用咖啡等會導致骨鈣流失加快。

3

物理因素

即運動,它是影響峰值骨量的主要外在因素,負重運動甚至比營養飲食更為重要,單純補鈣卻不去增加鍛煉不利於保持正常骨量。

運動通過直接刺激和肌肉牽拉兩種機制來增加骨負荷,從而刺激骨形成,對於未成年人的骨骼有利於增加峰骨量,對於成年人的骨骼有助於維持骨量,減少骨量丟失。

4

免疫因素

骨細胞與免疫系統存在某種內在聯繫,這與免疫對破骨細胞的調節作用有一定關係。

5

遺傳因素

骨質疏鬆的遺傳因素十分複雜,某些遺傳學改變與骨密度、骨轉換和骨結構存在一定關係。但這些在骨質疏鬆的防治中可用價值並不大。

日常都應注意什麼?

♦ 老年人要定期去體檢,測定骨密度和骨礦含量等,以及時預防和治療;

♦ 在飲食上多攝取含鈣的食物,儘量低鹽飲食、不吃過多糖分、不過多攝取蛋白質、不宜喝咖啡、不能長期喝濃茶等,以防止鈣的流失;

♦ 平時多曬太陽,讓身體產生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

♦ 平時運動以舒緩、平和的有氧運動(步行、慢速跑、游泳、舞蹈及太極拳等)為主,少量多次,切忌運動量過大;

♦ 老年人骨質退化,所以平時要多注意安全、防止跌倒;

♦ 如果實在嚴重,可通過做介入微創手術進行治療。

而我們之所以會出現鈣缺乏的原因有以下三個:

♦飲食中鈣的攝入不足,這在近年來已經為大多數人所知,也為不少的補鈣產品提供了宣傳素材。

♦腸鈣吸收不良,這方面很少受到大家的關注,但是這個問題未解決,就算你天天抱著豬骨頭啃,三餐吃貝殼,牛奶當水喝那都是沒用的。

♦吸煙、過量飲酒、過量飲用咖啡等會導致骨鈣流失加快。

3

物理因素

即運動,它是影響峰值骨量的主要外在因素,負重運動甚至比營養飲食更為重要,單純補鈣卻不去增加鍛煉不利於保持正常骨量。

運動通過直接刺激和肌肉牽拉兩種機制來增加骨負荷,從而刺激骨形成,對於未成年人的骨骼有利於增加峰骨量,對於成年人的骨骼有助於維持骨量,減少骨量丟失。

4

免疫因素

骨細胞與免疫系統存在某種內在聯繫,這與免疫對破骨細胞的調節作用有一定關係。

5

遺傳因素

骨質疏鬆的遺傳因素十分複雜,某些遺傳學改變與骨密度、骨轉換和骨結構存在一定關係。但這些在骨質疏鬆的防治中可用價值並不大。

日常都應注意什麼?

♦ 老年人要定期去體檢,測定骨密度和骨礦含量等,以及時預防和治療;

♦ 在飲食上多攝取含鈣的食物,儘量低鹽飲食、不吃過多糖分、不過多攝取蛋白質、不宜喝咖啡、不能長期喝濃茶等,以防止鈣的流失;

♦ 平時多曬太陽,讓身體產生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

♦ 平時運動以舒緩、平和的有氧運動(步行、慢速跑、游泳、舞蹈及太極拳等)為主,少量多次,切忌運動量過大;

♦ 老年人骨質退化,所以平時要多注意安全、防止跌倒;

♦ 如果實在嚴重,可通過做介入微創手術進行治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