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唯品會的特賣,就是一個句號

唯品會這是要罷工?要休假?

唯品會2016年全年總營收565.9億元人民幣, 同比大漲40.8%;毛利潤136億元, 較上年同期增長37.4%;年度運營利潤較上年增長32.4%至34.9億元。 唯品會全年活躍用戶數同比勁增42%, 達5210萬;全年總訂單量同比增長40%, 達2.698億單。

在互聯網行業, 公開的財務資料來看, 上市的互聯網企業營收超過唯品會也只有4家企業, 阿裡、騰訊、京東、百度。 而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佈了《2016年中國網路零售百強》榜單上。

京東以9392億商品交易總額排名榜單第一位, 蘇寧以618.7億商品交易總額居第二位元、唯品會以565.9億商品交易總額列第三位元。

在這個時候對定位語進行升級, 是順勢而為, 也是勢在必行。 不過在老易看來, 這個“全球精選 正品特賣”的八個大字後面, 隱藏著唯品會致命的隱患。

隱患一:何為精選?何為正品?

對於早前唯品會一直宣傳正品與特選, 老易一直有點不明白:究竟何為正品呢?非假貨就是正品嗎?還是說非雜品牌才是正品?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正品的, 正品是指某個品牌原創出產的產品,

而對應的詞彙就是“假貨”、“次品”。 照著這個解釋, 老易大概能夠明白一點點了。 所謂的正品, 只要出自某個品牌的非次品、非假品, 就算得上是正品。 不管這個牌子是不是精品, 是不是知名品牌, 是不是消費者所追捧的品牌。

馮佳路宣稱的新定位語“全球精選 正品特賣”,

依然有“正品“, 有“特賣”, 前面增加了“全球”、“精選”。 全球好理解, 唯品會在提出全球之前, 就一直偏向於選擇一些有點“洋”味的品牌。 對“精選”, 在馮佳路的信中有解釋, 精選唯品會有1600名資深買手為唯品會在全球尋求精品貨源。 精選, 選的是品質、是時尚, 是性價比。

理想是美好的, 現實是骨感的。 唯品會現狀卻上以下現狀。

正品多,精品少。

在目前唯品會的產品裡,精選的少,真正的國內外的知名品牌不多,而一些沒有名氣但看上去像“洋品牌”的網路品牌充斥其中。這些品牌,當然也是正品,只不過是一些不知名品牌的正品而已。

精品折扣高,其它正品折扣才低。

唯品會一直在強調傲嬌的品牌,呆萌的價格。“特價”在目前,依然是唯品會的殺手鐧。在所有的品牌中,最能體現唯品會“特價”特色的往往是一些不知名的正品。一些稍傲嬌一點的品牌,折扣真的低到一定程度,就存在標價虛高、折扣高的現象。網紅手錶DW在其它平臺的售價都是一千多,在唯品會上的標價就高至兩千多,五折後正好與其它平臺的價格差不多。真正傲嬌的品牌,折扣並不是呆萌的。

精品與特價,本來就是一對冤家,唯品會想讓這對冤家合氣生財?難!

隱患二:特賣貨源在哪?

當然,這幾年唯品會能得到如此快速的發展,確實也曾將“精品”與“特價”揉一塊兒,合氣生財過。

唯品會是以服裝發家的,唯品會一出現,就大打“正品”+“特賣”,為服裝行業找到了一個非常理想的銷售出口。因為服裝行業自2010年以來,無序的爆發式增長讓許多品牌累積了太多的庫存。

經過多年的調整,諸多的服裝品牌的庫存得到了有效管理。這也就意味著,唯品會的特賣貨源不見了。這個時候的服裝品牌,一些知名品牌並不太願意再將產品投放在唯品會上,尤其是每季新款的發佈,往往選擇的是天貓或者自身的銷售平臺。

但凡算得上是精品的品牌,大多不願意讓消費者覺得自己是一個動不動就打特價的品牌,這種打折對品牌是一種巨大的傷害,更是對品牌追隨者的一種巨大傷害。這次消費升級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消費者差的不是錢,而是一個足夠的購買理由。

在巨大的消費升級洪流面前,“特賣”能走的路還能有多遠呢?唯品會深諳這一點,於是,唯品會推了一種新特賣,賣新品。賣定制款,賣獨家款!當然,依然是以特價的形式賣!可真正的精品品牌,對這種行為也是相當保守的。這種新特賣,並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本。

唯品會可以精選的精品品牌並不多,所以在唯品會上,正品數量遠遠多過精品數量。正品是不足以讓唯品會吸引更多的新會員的,對老會員的粘性自然也會越來越低。

隱患三:對大手筆行銷的依賴

最近非常火的《歡樂頌2》雖然品質真心不咋地,但憑藉第一部的餘熱以及主演們的人氣,依然收穫不少的關注。唯品會花大力氣繼續成為《歡樂頌2》的獨家電商贊助品牌,借助了這股東風讓唯品會受到了不少的關注。

有媒體報導:唯品會5.20狂歡特賣一上線便感受到了會員們空前的購物熱情,開售僅半小時,銷售額破億!《歡樂頌2》主演們的服裝受到熱捧。

這種熱情不可否認是《歡樂頌2》帶來的影響力。唯品會近幾年大手筆的行銷不在少數,植入《微微一笑很傾城》的電視劇、對《我是歌手》冠名、邀請周傑倫代言等等。有業內人士對唯品會的大手筆行銷表示擔憂,老易也深有同感。在唯品會誕生之初,行銷為唯品會打開了品牌認知度。憑藉“特價”的差異化定位,迅速吸引了一批忠實的消費者。可發展到了今天,大手筆的行銷漸漸變成了唯品會最核心的競爭力, “特賣”二字的吸引力明顯已經不夠。為了讓唯品會走得更遠,唯品會也只有不斷用這種大手筆行銷來吸引消費者的眼光。只是這種吸引眼球的方法,會有一種毒品般的依賴性。

小結:雖然唯品會2016憑藉品類的擴張依然收穫了增長,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唯品會由“特賣”起步,又受“特賣”所限。一切的根本,在於消費者買帳不買帳。這個時代,沒點個性是不好混的,產品沒個性,品牌沒個性,光靠價格有個性,早晚是會被價格不敏感的消費主體所拋棄的。在老易看來,唯品會的特賣,早晚都是一個句號。(歡迎關注原創作者:老易侃品牌)

正品多,精品少。

在目前唯品會的產品裡,精選的少,真正的國內外的知名品牌不多,而一些沒有名氣但看上去像“洋品牌”的網路品牌充斥其中。這些品牌,當然也是正品,只不過是一些不知名品牌的正品而已。

精品折扣高,其它正品折扣才低。

唯品會一直在強調傲嬌的品牌,呆萌的價格。“特價”在目前,依然是唯品會的殺手鐧。在所有的品牌中,最能體現唯品會“特價”特色的往往是一些不知名的正品。一些稍傲嬌一點的品牌,折扣真的低到一定程度,就存在標價虛高、折扣高的現象。網紅手錶DW在其它平臺的售價都是一千多,在唯品會上的標價就高至兩千多,五折後正好與其它平臺的價格差不多。真正傲嬌的品牌,折扣並不是呆萌的。

精品與特價,本來就是一對冤家,唯品會想讓這對冤家合氣生財?難!

隱患二:特賣貨源在哪?

當然,這幾年唯品會能得到如此快速的發展,確實也曾將“精品”與“特價”揉一塊兒,合氣生財過。

唯品會是以服裝發家的,唯品會一出現,就大打“正品”+“特賣”,為服裝行業找到了一個非常理想的銷售出口。因為服裝行業自2010年以來,無序的爆發式增長讓許多品牌累積了太多的庫存。

經過多年的調整,諸多的服裝品牌的庫存得到了有效管理。這也就意味著,唯品會的特賣貨源不見了。這個時候的服裝品牌,一些知名品牌並不太願意再將產品投放在唯品會上,尤其是每季新款的發佈,往往選擇的是天貓或者自身的銷售平臺。

但凡算得上是精品的品牌,大多不願意讓消費者覺得自己是一個動不動就打特價的品牌,這種打折對品牌是一種巨大的傷害,更是對品牌追隨者的一種巨大傷害。這次消費升級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消費者差的不是錢,而是一個足夠的購買理由。

在巨大的消費升級洪流面前,“特賣”能走的路還能有多遠呢?唯品會深諳這一點,於是,唯品會推了一種新特賣,賣新品。賣定制款,賣獨家款!當然,依然是以特價的形式賣!可真正的精品品牌,對這種行為也是相當保守的。這種新特賣,並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本。

唯品會可以精選的精品品牌並不多,所以在唯品會上,正品數量遠遠多過精品數量。正品是不足以讓唯品會吸引更多的新會員的,對老會員的粘性自然也會越來越低。

隱患三:對大手筆行銷的依賴

最近非常火的《歡樂頌2》雖然品質真心不咋地,但憑藉第一部的餘熱以及主演們的人氣,依然收穫不少的關注。唯品會花大力氣繼續成為《歡樂頌2》的獨家電商贊助品牌,借助了這股東風讓唯品會受到了不少的關注。

有媒體報導:唯品會5.20狂歡特賣一上線便感受到了會員們空前的購物熱情,開售僅半小時,銷售額破億!《歡樂頌2》主演們的服裝受到熱捧。

這種熱情不可否認是《歡樂頌2》帶來的影響力。唯品會近幾年大手筆的行銷不在少數,植入《微微一笑很傾城》的電視劇、對《我是歌手》冠名、邀請周傑倫代言等等。有業內人士對唯品會的大手筆行銷表示擔憂,老易也深有同感。在唯品會誕生之初,行銷為唯品會打開了品牌認知度。憑藉“特價”的差異化定位,迅速吸引了一批忠實的消費者。可發展到了今天,大手筆的行銷漸漸變成了唯品會最核心的競爭力, “特賣”二字的吸引力明顯已經不夠。為了讓唯品會走得更遠,唯品會也只有不斷用這種大手筆行銷來吸引消費者的眼光。只是這種吸引眼球的方法,會有一種毒品般的依賴性。

小結:雖然唯品會2016憑藉品類的擴張依然收穫了增長,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唯品會由“特賣”起步,又受“特賣”所限。一切的根本,在於消費者買帳不買帳。這個時代,沒點個性是不好混的,產品沒個性,品牌沒個性,光靠價格有個性,早晚是會被價格不敏感的消費主體所拋棄的。在老易看來,唯品會的特賣,早晚都是一個句號。(歡迎關注原創作者:老易侃品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