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傅喜群:留點餘地給別人

端午節後, 妻子把家裡紙盒子和飲料瓶子收拾到一起, 用根繩子捆起來放到門邊, 吩咐我下樓時順便丟到樓下的垃圾箱。 我當時正忙著, 就隨口答應了下來。

下午開門出去時, 見那捆東西堵在門口, 便記起了妻子的吩咐, 就隨手把它提到了樓下的垃圾箱旁。 這時, 社區外馬路上正有一個收廢品的人在大聲吆喝著生意, 我便招呼他過來, 他開始有點遲疑, 似乎害怕什麼的樣子。 我把那捆東西賣給了他。 他計算了一下, 付給我20元錢, 就匆匆地離開了社區。

晚飯後, 我把這事講給妻子聽, 並提醒她, 平常有廢品了, 都可以賣, 不要把那些能賣錢的東西都扔到垃圾箱去。 最後, 我還還戲謔地總結一句:“節約光榮, 浪費可恥!”

誰知, 平日裡十分持家的妻子卻說, “理是這個理, 但你知道我為什麼要把能賣錢的廢品都丟到垃圾箱裡去嗎?”妻子曉得我肯定回答不出來,

也不等我回答, 就又問了我另外一個問題, "你曉得我們社區的衛生, 為什麼要比別的社區乾淨許多嗎?"我搖搖頭, 確實曉不得原因。 "男人嘛, 就是粗心。 "妻子笑了笑, "這就是我們女人的功勞了。 "說完還一臉神秘和自得的樣子。 我被她的話弄的一頭霧水, 試探著說, "難不成我們社區的家屬, 都學雷鋒天天搞義務大掃除了?"我想一想又覺不對, 就算是天天大掃除, 可跟廢品丟垃圾桶不賣錢, 八杆子打不著啊?

見我的懵懂相, 妻子便開始報復我了。 她說:"還是個寫文章的人呢, 半點想像力都沒有。 "說完便笑, "我料你想爛腦殼都想不出來, 就告訴你吧。 清潔工又累又髒, 工資還不高, 將心比心, 做起事來自然難得盡心盡力。 所以, 就有個不成文的規矩,

我們社區裡的垃圾都歸清潔工撿。 撿得多掙錢就多, 打掃起衛生也就盡心盡力了。 "

聽完妻子的話, 恍然大悟, 原來社區裡的這幫家屬, 不賣廢品是為了給清潔工發"獎金"啊!難怪我們社區的環境衛生總比別的地方好呢, 確實有妻子她們的一份功勞。

想到這裡, 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 收廢品的小販怕進我們社區, 恐怕也是她們嚴加防守的功勞吧。

妻子看著我, 又補充說:“做人做事要留點餘地好, 不能算得太精。 你算得太精了, 別人就會算計你, 你想要他真心為你做事, 門都沒有。 ”

我慢慢回味妻子的話……她沒讀過多少書, 說的話雖糙, 但理卻不糙, 似乎還很有哲理的樣子。 是呀, 人和人之間相處, 總得要留一點餘地, 讓別人有點空間, 別人才能看到一線希望。

妻子的話, 讓我又聯想到一位元認識的某局長, 這局長要水準有水準, 要能力有能力, 但就是為人處事不給別人留餘地, 他管人管事一杆子插到底, 越過副職把工作安排到股長和幹事, 讓副職無事可管, 讓幹事無所適從。

有利益的事甚至親自上陣, 同時扮演局長、副局長、股長三個角色……可惜好景不長, 終究栽了!這就是做人處事不給別人留點餘地的結果。

其實, 人生在世, 給別人留點餘地, 往往就是給自己留下生機和希望。

經商, 留點餘地給別人, 讓別人有利可圖, 雙方互惠互利, 生意才會越做越大。

做官, 留點餘地給別人, 做自己該做的事, 拿自己該得的利, 仕途才會一帆風順。

交朋結友, 留點餘地給別人, 不要事事精打細算, 才會長長久久, 和諧相處。

就是親戚間往來, 也未尚不是如此。 如果一味地只想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 不懂得禮尚往來, 不給別人留點餘地, 再好的親戚關係也難免會出現縫隙。

留點餘地給別人是美好的品德, 是人生的大智慧, 也是生活經驗。

“留點餘地給別人”,這話樸實,但又何尚不是一種人生哲學呢?

(傅喜群)

也是生活經驗。

“留點餘地給別人”,這話樸實,但又何尚不是一種人生哲學呢?

(傅喜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