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孩子腹瀉,你應該知道的有效應對方法

腹瀉是嬰幼兒的常見的消化道疾病, 由於幼兒胃腸功能尚未完善, 以及對部分食物過敏等因素引起, 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瞭解下吧。

小兒腹瀉怎麼辦

注意飲食品質

母乳不足或缺母乳採取混合餵養及人工餵養時, 應注意飲食調配, 不宜過多或過早喂給米糊或粥食等食品, 以免發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響小兒生長發育, 初出生至3個月內嬰兒母乳不足, 可吃牛奶或豆漿補充, 無論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適當稀釋, 以利於消化和吸收;食欲不振時, 不宜強制進食。

義大利進口Granoro喬娃星星形意面寶寶嬰兒面仔意面營養輔食面 ¥9.8 購買

增強體質

平時應加強戶外活動, 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 注意小兒體格鍛煉, 增強體質, 提高機體抵抗力, 避免感染各種疾病。

避免不良刺激

小兒日常生活中應防止過度疲勞、驚嚇或精神過度緊張。 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小兒腹瀉。

請勿濫用抗生素

實際上小兒腹瀉約一半以上為病毒所致, 或者由於飲食不當引起。 對這些原因引起的腹瀉, 抗菌藥物不但無效, 反而會殺死腸道中的正常菌群, 引起菌群紊亂, 加重腹瀉。

此外, 中醫認為泄瀉之本在脾胃, 外感六淫或飲食不當引起脾胃功能失調水穀清濁不分併入大腸而至,

可以運用一些按摩手法, 加以輔助。

推脾經:該穴位位於小兒拇指橈側緣, 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線。 操作方法是將患兒拇指屈曲, 從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為補脾經。

推大腸經:大腸經位於食指橈側, 是推拿治療腹瀉的要穴。

揉臍:以手指指腹或掌心輕按肚臍順時針方向揉之。

揉尾骨:尾骨也就是尾椎骨尖方法同臍。

推上七節骨:在第四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線。 用大拇指外側緣自下而上直線推動稱推上七節骨;用食中指自上而下直線推動稱推下七節骨上七節骨。

推小腸:小腸在小指外側緣, 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線。 沿小指外側緣處指尖直線推動向指根為補, 稱補小腸;沿小指外側緣自指根向指尖直線推動為瀉, 稱瀉小腸。 兩者統稱推小腸。

捏脊:按摩方法名。 又稱捏癪。 兩手沿著脊柱的兩旁, 用捏法把皮捏起來, 邊提捏, 邊向前推進, 由尾骶部捏到枕項部, 重複3-5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