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湖北:走進神農架,登頂華中屋脊

神農祭壇

從昭君故里出來, 沿香溪河北行, 不知不覺, 就深入了神農架山區。

這片群峰聳立、林濤起伏的高山, 範圍很大, 方圓達幾百公里。

傳說上古時期, 神農氏就是在這裡遍嘗百草, 為民除病, 由於崖高壁陡, 珍稀藥草不易采到, 神農氏就伐木搭架而上, 所以後人稱這裡為“神農架”。 前方路邊, 見到三個立柱, 上方刻著三個雕像, 分別是神農氏、屈原、昭君, 都和神農架有關, 可見, 屈原和昭君的故里已屬神農架邊緣。

來到天生橋, 這是一個鬼斧神工的天然橋洞。

往裡走, 長滿野花綠樹, 遍生幽香蘭草, 從岩石上流下的飛瀑, 急泄而下, 如花飛濺, 如鐘似鼓, 交雜著鳥語, 宛如一部峽谷交響曲。 往上看, 峭壁上形成一個天然的葫蘆狀孔洞, 瀑布從洞內飛流而出, 上方的石拱, 宛若天造的石橋。 地表水的沖刷, 地下水的溶蝕, 無疑就是天生橋形成的原因, 看來, 水滴石穿在這裡又一次得到了驗證。

沿著石壁棧道上行, 過了石橋孔洞, 地勢豁然開朗。 山泉溪流蜿蜒而下, 泉水衝擊岩石, 揚起一片濛濛白霧, 一個個深潭, 清澈見底, 一塊塊奇石, 千姿百態, 魚兒結伴成群, 令人心曠神怡。 據傳, 這裡還留有古代巴人的生活痕跡, 由是, 景區因地制宜, 以“巴人部落”為主題, 建了一些土家族風貌的茅屋草房, 散落在山坡溪水之間, 賣些山貨和土特產, 既解決了山民的就業, 也還別有風味。

神農氏、屈原、王昭君

天生橋

圖騰木柱

瀑布

橋洞

從上往下看

小橋流水

溪中巨石

古裝山民

玩自拍

神農壇離天生橋不遠,開車過去,只十幾分鐘。

在蒼翠群山之間,神農祭壇依山而建,分天壇和地壇。神農氏就是炎帝,是華夏文明的始祖之一,所以,這裡也是海內外炎黃子孫祭祖的聖地。天壇背倚吞雲埡,俯瞰香溪河,祭壇前的平地上,有五彩石鋪就的圖案,代表著“金、木、水、火、土”五行。廣場上,兩根高達十米的圖騰石柱分立兩側,石柱後是大型浮雕,展示神農氏一生的豐功偉績。祭祀台前,青銅祭器九鼎八簋正中擺放,香爐、香案、金鐘、法鼓壇前排列。

抬頭仰望,兩百多級臺階直上天壇,巨大神農頭像高高聳立,牛首人身,背靠青山,頭頂蒼穹,雙目微閉,似思似眠,仿佛還牽掛著天下的黎民百姓。據傳,神農氏曾遍嘗百草,教人醫療與農耕,助農業收成,保百姓健康,為掌管醫藥及農業的神祇,後來,神農氏因服太多毒藥,積毒太深,終於身亡。這樣的豐功偉績,當然值得緬懷,在這裡建一個祭壇,可以滿足後人祭拜的願望。拾級而上,我們登上天壇,雕像不設底座,身軀拔地而起,下方有四個隸書大字:“華夏始祖”。我雙手合十,鞠躬跪拜,向老祖宗表示敬意。

從天壇往右,下山是百草園,兩旁有許多草藥植物,每種植物都有銘牌標識,注明科屬、性味、功能和主治。你看,那平常易見的植物叫蜈蚣草,竟然就是跌打損傷、蛇蟲咬傷的良藥;拉肚子常吃的黃連,原來長這個模樣;主治陽痿早洩的淫羊藿,竟然也只是普通的小草葉子……何止百草,我看有好幾百種,可惜慧眼不識,只好通過銘牌來認了。可想而知,上古時期神農氏遍嘗百草,瞭解其平、毒、寒、溫之性,然後采材下藥,以醫民恙,是多麼危險和不易啊。豈止是百草,神農架物種的多樣性,堪稱亞洲第一!

群山高聳

神農壇

祭拜

茶園

草藥

百草堂

樓外有山

神農壇附近的官門山,建有一系列科普園,正好可以滿足人們參觀神農架生態的多樣性。

驅車來到官門山,門口一對猿猴母子雕塑相迎。進入景區,一條小河貫穿始終,河兩側山峰林立,林木蔥郁,遮天蔽日。停下車,漫步水邊林間,樹下光影斑駁,腳下苔蘚茂盛,樹葉和花草此起彼伏,頭頂還有小鳥啾啾鳴叫,神農溪順勢而下,溪水潺潺,空氣如此清新,真讓人流連忘返。沿線建有很多園林博物館,像蘭花園、臘梅園、杜鵑園、神農藥園、薔薇園、樟樹園、滄桑園、紅楓園、百果園等等,都是珍稀植物的保護園,而大鯢、梅花鹿、蛇、雉類、中蜂等野生動物呢,也各建有樂園,此外,還有博物館和影院讓人目不暇接。

讓我感覺最奇特的是,路邊的山崖上,竟懸掛著數百個蜂箱,據說養殖了大量中華蜜蜂,為了防止黑熊偷吃蜂蜜,才將蜂箱掛在山崖上。養蜂人真有想像力,在防黑熊的同時,不經意間也為蜂群建成了懸空別墅,成為神農架的一道奇特景觀!

猿猴雕塑

懸崖上的蜂箱

蜂箱

香溪源

茶梯田

酒壺雕塑

在木魚鎮住了一宿,次日,我們驅車前往神農頂,因為在華中最高,所以也被稱為華中屋脊。

陰雨綿綿中,我們抵達青雲梯。從這裡攀登神農頂峰,往上有2999級臺階,從海拔2680米處,直達3106.2米的神農頂。清風徐徐,細雨瀝瀝,站在山腳下,抬頭望去,青石路高高向上,真像一部上天的青色雲梯。上下要四個小時!爬,還是不爬?人生能有幾次搏,還是搏一搏吧,我和繼紅相互鼓勵,下定決心要爬。

越往上走,每一步都覺得吃力,縱然自恃體力還行,但畢竟已是天命之年,早已沒了在山腳下的意氣風發。每爬上七八級臺階,就要停下來大口喘氣,等爬到一個開闊平臺,早已累得汗流浹背,但還遠未到頂呢。走走停停,邊走邊賞,沿路皆為山杜鵑、冷杉等植物。高高聳立的冷杉,是植物界的王者,若有陽光,它絕對擁有,走在原始的冷杉林裡,顯得靜謐而神秘。杜鵑頑強紮根于草甸石坡,夾雜在冷杉叢中,開著片片白花。

還好,有一段平坦的道路過渡,之後,又在冷衫林中攀登,看到“熊、野豬、蘇門羚出沒之處”指示牌,我有些膽戰心驚。忽然,大團雲霧隨著風飄來,瞬間將人籠罩在茫茫之中,令我一時辨不清東南西北。難免有些害怕,《西遊記》裡的妖怪,常常會在此時出現,借助妖風將唐僧攝走……當然,妖怪是不會出現的,但躥出熊和野豬的後果很嚴重,所幸,濃霧過後,玉宇澄清,最高峰頂的神農鼎已赫然出現在眼前。

我忘了勞頓,快步奔了上去,鼎上銘文清晰可見,峰頂標識分外醒目。遠看群山連綿直達天邊,近看林海雲霞飄渺腳下。李白詩雲“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真的就是這種感覺。這就是神農頂,華中最高峰,海拔3106.2米!

望江山無限,極目楚天,不禁慨歎:不登神農頂,枉來神農架!

走近神農頂

冷杉林

山杜鵑

登山路牌

臺階

登頂

3106.2米

大鐵鼎

一覽眾山小

小橋流水

溪中巨石

古裝山民

玩自拍

神農壇離天生橋不遠,開車過去,只十幾分鐘。

在蒼翠群山之間,神農祭壇依山而建,分天壇和地壇。神農氏就是炎帝,是華夏文明的始祖之一,所以,這裡也是海內外炎黃子孫祭祖的聖地。天壇背倚吞雲埡,俯瞰香溪河,祭壇前的平地上,有五彩石鋪就的圖案,代表著“金、木、水、火、土”五行。廣場上,兩根高達十米的圖騰石柱分立兩側,石柱後是大型浮雕,展示神農氏一生的豐功偉績。祭祀台前,青銅祭器九鼎八簋正中擺放,香爐、香案、金鐘、法鼓壇前排列。

抬頭仰望,兩百多級臺階直上天壇,巨大神農頭像高高聳立,牛首人身,背靠青山,頭頂蒼穹,雙目微閉,似思似眠,仿佛還牽掛著天下的黎民百姓。據傳,神農氏曾遍嘗百草,教人醫療與農耕,助農業收成,保百姓健康,為掌管醫藥及農業的神祇,後來,神農氏因服太多毒藥,積毒太深,終於身亡。這樣的豐功偉績,當然值得緬懷,在這裡建一個祭壇,可以滿足後人祭拜的願望。拾級而上,我們登上天壇,雕像不設底座,身軀拔地而起,下方有四個隸書大字:“華夏始祖”。我雙手合十,鞠躬跪拜,向老祖宗表示敬意。

從天壇往右,下山是百草園,兩旁有許多草藥植物,每種植物都有銘牌標識,注明科屬、性味、功能和主治。你看,那平常易見的植物叫蜈蚣草,竟然就是跌打損傷、蛇蟲咬傷的良藥;拉肚子常吃的黃連,原來長這個模樣;主治陽痿早洩的淫羊藿,竟然也只是普通的小草葉子……何止百草,我看有好幾百種,可惜慧眼不識,只好通過銘牌來認了。可想而知,上古時期神農氏遍嘗百草,瞭解其平、毒、寒、溫之性,然後采材下藥,以醫民恙,是多麼危險和不易啊。豈止是百草,神農架物種的多樣性,堪稱亞洲第一!

群山高聳

神農壇

祭拜

茶園

草藥

百草堂

樓外有山

神農壇附近的官門山,建有一系列科普園,正好可以滿足人們參觀神農架生態的多樣性。

驅車來到官門山,門口一對猿猴母子雕塑相迎。進入景區,一條小河貫穿始終,河兩側山峰林立,林木蔥郁,遮天蔽日。停下車,漫步水邊林間,樹下光影斑駁,腳下苔蘚茂盛,樹葉和花草此起彼伏,頭頂還有小鳥啾啾鳴叫,神農溪順勢而下,溪水潺潺,空氣如此清新,真讓人流連忘返。沿線建有很多園林博物館,像蘭花園、臘梅園、杜鵑園、神農藥園、薔薇園、樟樹園、滄桑園、紅楓園、百果園等等,都是珍稀植物的保護園,而大鯢、梅花鹿、蛇、雉類、中蜂等野生動物呢,也各建有樂園,此外,還有博物館和影院讓人目不暇接。

讓我感覺最奇特的是,路邊的山崖上,竟懸掛著數百個蜂箱,據說養殖了大量中華蜜蜂,為了防止黑熊偷吃蜂蜜,才將蜂箱掛在山崖上。養蜂人真有想像力,在防黑熊的同時,不經意間也為蜂群建成了懸空別墅,成為神農架的一道奇特景觀!

猿猴雕塑

懸崖上的蜂箱

蜂箱

香溪源

茶梯田

酒壺雕塑

在木魚鎮住了一宿,次日,我們驅車前往神農頂,因為在華中最高,所以也被稱為華中屋脊。

陰雨綿綿中,我們抵達青雲梯。從這裡攀登神農頂峰,往上有2999級臺階,從海拔2680米處,直達3106.2米的神農頂。清風徐徐,細雨瀝瀝,站在山腳下,抬頭望去,青石路高高向上,真像一部上天的青色雲梯。上下要四個小時!爬,還是不爬?人生能有幾次搏,還是搏一搏吧,我和繼紅相互鼓勵,下定決心要爬。

越往上走,每一步都覺得吃力,縱然自恃體力還行,但畢竟已是天命之年,早已沒了在山腳下的意氣風發。每爬上七八級臺階,就要停下來大口喘氣,等爬到一個開闊平臺,早已累得汗流浹背,但還遠未到頂呢。走走停停,邊走邊賞,沿路皆為山杜鵑、冷杉等植物。高高聳立的冷杉,是植物界的王者,若有陽光,它絕對擁有,走在原始的冷杉林裡,顯得靜謐而神秘。杜鵑頑強紮根于草甸石坡,夾雜在冷杉叢中,開著片片白花。

還好,有一段平坦的道路過渡,之後,又在冷衫林中攀登,看到“熊、野豬、蘇門羚出沒之處”指示牌,我有些膽戰心驚。忽然,大團雲霧隨著風飄來,瞬間將人籠罩在茫茫之中,令我一時辨不清東南西北。難免有些害怕,《西遊記》裡的妖怪,常常會在此時出現,借助妖風將唐僧攝走……當然,妖怪是不會出現的,但躥出熊和野豬的後果很嚴重,所幸,濃霧過後,玉宇澄清,最高峰頂的神農鼎已赫然出現在眼前。

我忘了勞頓,快步奔了上去,鼎上銘文清晰可見,峰頂標識分外醒目。遠看群山連綿直達天邊,近看林海雲霞飄渺腳下。李白詩雲“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真的就是這種感覺。這就是神農頂,華中最高峰,海拔3106.2米!

望江山無限,極目楚天,不禁慨歎:不登神農頂,枉來神農架!

走近神農頂

冷杉林

山杜鵑

登山路牌

臺階

登頂

3106.2米

大鐵鼎

一覽眾山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