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00年前,一個清朝老“驢友”的南方自助游攻略大全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顧亞欣)

(惲毓鼎像)

我叫惲毓鼎[yùn yù dǐng], 是清朝光緒年間國史館的公務員。 聽說, 在現代有一個叫“驢友”的詞, 指自助旅行的愛好者。

你或許覺得, “驢友”應該是在現代社會才出現的新潮人群吧?如果你這樣想, 那真是少見多怪啦!因為我們這時候, 根本就沒有旅行社, 只要出門, 就全靠自己搞定一切, 百分百的自助遊, 你想不當“驢友”都不行咧。

而且, 出一趟門短則個把月, 長則幾年, 比你們這些“驢友”不知辛苦到哪裡去了。 幸好, 我也有苦中作樂的“驢友”心態。 我前後做了19年的史官, 寫點文字, 那是本職工作。 順手將旅途中的見聞記下來, 回頭再慢慢品味, 樂在其中。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我的一次旅行攻略吧。

那是在1899年, 那年我37歲。 從北京出發, 目的地是江蘇常州。 我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 為什麼要去常州呢?很簡單, 因為我的爺爺是常州人。 我爺爺考上進士後,

走南闖北, 到全國各地當官, 最後落戶北京。 雖然, 我從沒見過他, 在我出生的兩年前, 他就去世了, 但父母還經常會提起他。 常州是我的老家, 這段時間正好有空, 就打算去看看。

(江南水鄉常州府)

1、犀利的新式交通

這次行程, 是先到上海, 再回常州。 為什麼要先去上海呢?一個原因是,

上海通輪船, 這是最快的路了。 另一個原因是, 上海有很多洋人, 是最新潮的城市, 我很想去看看熱鬧, 開開眼界。 回來就可以給同事吹吹牛了!

1899年9月6日上午11點, 我從北京坐上火車。 下午3點, 到了天津, 然後第二天上午10點上輪船, 13號到上海。 算起來, 從北京到上海一共花了7天。 聽說你們能坐一種“大鳥”飛過去, 只要兩個多小時。 我可不敢想, 萬一沒坐穩掉下去可怎麼辦?

7天已經很快了, 我很滿意。 火車和輪船都是最新式的交通工具, 比以前不知快到哪裡去了!為什麼不坐火車直接到上海呢?你開玩笑吧?到天津的這一小截火車, 還是前幾年才開通的, 別地方還沒聽說過呢。

假如沒有火車或者輪船, 那就慢得多啦。 比如17年前(1882年), 那時北京到天津之間還沒有鐵路, 害我整整走了2天。 後來, 我還去河南開封出差。 從保定到開封, 步行了15天, 把我累得夠嗆。

我這還算好的。 41年前(1858年), 翁同龢大人從北京到西安, 全程“11路”, 一共花了26天。 這麼一比較, 你說我能不滿意嗎?而且火車和輪船比坐馬車舒服多了。

以前出門坐車或者騎馬, 一路那個顛啊!吃點什麼全給你晃蕩出來了。 所以, 面對這新式交通工具, 不得不贊一聲“犀利”。

(火輪船)

2、西餐廳裡好開心

到了上海, 最主要是開洋葷。 開什麼洋葷?就是吃西餐啦!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吃西餐的規矩。 吃個飯竟然還要動刀子?為什麼不用筷子呢?開洋葷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出洋相啦。

最好玩的是霜淇淋,冒著煙,心想肯定燙得不得了,用嘴吹啊吹啊,半天都不敢吃。吃了一口,媽呀,竟然是冰涼的。聽說,還有人把洗手用的水,當白開水給喝掉了。當然,我還不至於這麼沒見識,畢竟也是京城的公務員嘛。西餐館偶爾也會下下,白蘭地和啤酒有時也會喝兩口,不過味道怪怪的,還是不如老白乾帶勁。

(上海最早的西餐館德大牛肉莊)

9月13號,一到上海,就去西餐館大吃了一頓。接下來兩天,每天都出去吃。據說,外號“長毛狀元”,曾經給太平天國獻策的王韜,就經常在西餐館存上一筆錢,不時請朋友來大吃一頓。我當然沒機會和他吃飯了,兩年前他已經去世了。

雖然吃西餐,也算是家常便飯,但西餐裡真正的好菜,像什麼鵝肝、黑松露、菲力牛排啊什麼的,我基本沒吃過。吃得比較多的是像蘑菇雞肉卷、葡國雞、土豆沙拉、老式三明治和雞絲焗等,這種已經改良過的品種。

你問為什麼?因為中國人還真吃不慣純正的西餐,有一股說不出來的味道。有人就製造出這些“土洋結合”的新品種。而且,純正西餐的價格也令人咋舌。而改良後的“土”西餐便親民許多,當時吃一套也就1塊銀元(按銀價計算,相當於今天的100-150元人民幣)。所以,儘管不是很正宗,但只要吃得開心就好!畢竟,做人,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嘛!

(近代中國人吃西餐的圖畫)

3、傳統風俗趣味濃

在上海吃夠了,玩夠了,就回到了常州老家。和上海相比,老家自然沒有那麼洋氣,但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傳統風俗。比如,到老家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到供奉歷代祖先的家廟裡行禮祭拜。這種家廟,只有當官人家才有,普通老百姓家裡是沒有的。規格也很講究,不同級別不太一樣。

家廟裡,祖先牌位的擺放位置,也得根據每位元祖先的身份地位,有嚴格的規定。我們家的家廟裡擺了三座神龕,中間、左邊和右邊分別供奉著三位祖先和他們的原配夫人。至於已經亡故的大嫂、弟媳婦等人,就只能靠邊站,供在神龕的旁邊啦。

去完家廟後,還得給祖先掃墓。而掃墓的順序也得根據各位祖先的輩分和地位來。像我家這種大家族,是有專門墓地的,家族裡不同人的墓全都在一起。每個人墓地的位置也有很複雜的講究。

(蔡氏家廟)

然後和親戚朋友吃飯聚聚也是免不了的。有一天,還有人找我商量怎麼辦“鹿鳴宴”的事。鹿鳴宴是官方宴請新科舉人的宴會。或許是因為我以前吃過一次,或許是看我是從北京來的幹部,高看一眼吧。反正我提了些建議,但我沒資格去吃,也不知辦得怎麼樣。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我吃了頓熊掌!熊掌是很金貴的,一般只有在滿漢全席這樣的高檔宴席裡才有。而且要做好吃非常難,因為它的騷味非常重。熊掌收拾乾淨後,要先抹上厚厚的一層蜂蜜,在文火上煮一個小時,然後再把蜂蜜洗去。放好佐料,再用文火燉上三個小時。熊掌的腴潤,不像是豬蹄牛筋,而更像是特厚的極品魚唇,裡面的小條肌肉,特別柔軟肥嫩可口。一定要注意,熊掌一吃完,就得馬上用熱毛巾擦嘴。因為熊掌太黏,如果不擦嘴,過一會嘴就被粘住張不開嘍。能夠吃到美味的熊掌,這趟旅行就足以讓我回味了。

4、風景名勝感慨多

既然到了常州,自然還要去附近的城市轉一轉,參觀一下風景名勝。杭州的西湖,是必須要去的。有趣的是,在雷峰塔對面,有個淨慈寺。寺外有一口無人光顧的古井,裡面黑漆漆的,我好奇地把火把放下去一照,發現有一根大木頭浮在水面上。

廟裡的和尚吹噓說:“這座寺廟是濟公和尚建的,而井裡這根大木頭就是當年用剩下的邊角料。”如果你要問我信不信,我也就“呵呵”兩聲吧。不過,羅漢堂中供奉的五百羅漢,每個人倒是表情豐富,各不相同。旁邊還掛著本朝幾位皇帝的畫像,也是栩栩如生,真的和活人一樣。

(杭州淨慈寺內濟公運木料的古井)

另外,我還專程到鎮江丹陽的季子廟去了一趟。季子叫季劄,是春秋時期吳王的第四個兒子,品德高尚。吳王想讓他繼承王位,他不願意,說要讓給哥哥。結果三個哥哥,先後都當了吳王,還是輪到了他。他還是不想當,就跑到山裡躲了起來。後人就建了這座廟來紀念他。

然而,我好不容易到了,看到的卻只是破磚爛瓦。當地人說是被太平天國毀壞了。這簡直就是胡說八道,推卸責任!太平天國已經是30多年前的事了,怎麼還在拿它當藉口呢?難道讓祖先紀念了兩千多年的季子廟,就毀在我們手裡嗎?官府都在幹什麼呢?

不過,話說回來,幾年前打仗輸給了日本,去年搞變法維新,被老佛爺殺了個精光。好多人沸沸揚揚說要鬧革命。革命不就是造反嗎?真是不要命了。我在去蘇州的路上,就看到好多破棺木露在外面,累累白骨散落一地。或許,世道亂了,大家真的是顧不上了吧。

(重修的季子廟)

很高興,你能聽我囉囉嗦嗦地說了這麼多。以後有機會,再和你聊點別的吧。如果你感興趣,可以看看我的日記。名字叫《澄齋日記》,裡面那篇《南遊記》寫的就是這次旅行。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本文參考資料來自:

1、《清代毗陵名人小傳》,張維驤編著,常州旅滬同鄉會,1944年

2、《清人日記研究》,孔祥吉著,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

3、《惲毓鼎澄齋日記》,惲毓鼎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

(作者:顧亞欣,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博士)

吃個飯竟然還要動刀子?為什麼不用筷子呢?開洋葷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出洋相啦。

最好玩的是霜淇淋,冒著煙,心想肯定燙得不得了,用嘴吹啊吹啊,半天都不敢吃。吃了一口,媽呀,竟然是冰涼的。聽說,還有人把洗手用的水,當白開水給喝掉了。當然,我還不至於這麼沒見識,畢竟也是京城的公務員嘛。西餐館偶爾也會下下,白蘭地和啤酒有時也會喝兩口,不過味道怪怪的,還是不如老白乾帶勁。

(上海最早的西餐館德大牛肉莊)

9月13號,一到上海,就去西餐館大吃了一頓。接下來兩天,每天都出去吃。據說,外號“長毛狀元”,曾經給太平天國獻策的王韜,就經常在西餐館存上一筆錢,不時請朋友來大吃一頓。我當然沒機會和他吃飯了,兩年前他已經去世了。

雖然吃西餐,也算是家常便飯,但西餐裡真正的好菜,像什麼鵝肝、黑松露、菲力牛排啊什麼的,我基本沒吃過。吃得比較多的是像蘑菇雞肉卷、葡國雞、土豆沙拉、老式三明治和雞絲焗等,這種已經改良過的品種。

你問為什麼?因為中國人還真吃不慣純正的西餐,有一股說不出來的味道。有人就製造出這些“土洋結合”的新品種。而且,純正西餐的價格也令人咋舌。而改良後的“土”西餐便親民許多,當時吃一套也就1塊銀元(按銀價計算,相當於今天的100-150元人民幣)。所以,儘管不是很正宗,但只要吃得開心就好!畢竟,做人,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嘛!

(近代中國人吃西餐的圖畫)

3、傳統風俗趣味濃

在上海吃夠了,玩夠了,就回到了常州老家。和上海相比,老家自然沒有那麼洋氣,但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傳統風俗。比如,到老家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到供奉歷代祖先的家廟裡行禮祭拜。這種家廟,只有當官人家才有,普通老百姓家裡是沒有的。規格也很講究,不同級別不太一樣。

家廟裡,祖先牌位的擺放位置,也得根據每位元祖先的身份地位,有嚴格的規定。我們家的家廟裡擺了三座神龕,中間、左邊和右邊分別供奉著三位祖先和他們的原配夫人。至於已經亡故的大嫂、弟媳婦等人,就只能靠邊站,供在神龕的旁邊啦。

去完家廟後,還得給祖先掃墓。而掃墓的順序也得根據各位祖先的輩分和地位來。像我家這種大家族,是有專門墓地的,家族裡不同人的墓全都在一起。每個人墓地的位置也有很複雜的講究。

(蔡氏家廟)

然後和親戚朋友吃飯聚聚也是免不了的。有一天,還有人找我商量怎麼辦“鹿鳴宴”的事。鹿鳴宴是官方宴請新科舉人的宴會。或許是因為我以前吃過一次,或許是看我是從北京來的幹部,高看一眼吧。反正我提了些建議,但我沒資格去吃,也不知辦得怎麼樣。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我吃了頓熊掌!熊掌是很金貴的,一般只有在滿漢全席這樣的高檔宴席裡才有。而且要做好吃非常難,因為它的騷味非常重。熊掌收拾乾淨後,要先抹上厚厚的一層蜂蜜,在文火上煮一個小時,然後再把蜂蜜洗去。放好佐料,再用文火燉上三個小時。熊掌的腴潤,不像是豬蹄牛筋,而更像是特厚的極品魚唇,裡面的小條肌肉,特別柔軟肥嫩可口。一定要注意,熊掌一吃完,就得馬上用熱毛巾擦嘴。因為熊掌太黏,如果不擦嘴,過一會嘴就被粘住張不開嘍。能夠吃到美味的熊掌,這趟旅行就足以讓我回味了。

4、風景名勝感慨多

既然到了常州,自然還要去附近的城市轉一轉,參觀一下風景名勝。杭州的西湖,是必須要去的。有趣的是,在雷峰塔對面,有個淨慈寺。寺外有一口無人光顧的古井,裡面黑漆漆的,我好奇地把火把放下去一照,發現有一根大木頭浮在水面上。

廟裡的和尚吹噓說:“這座寺廟是濟公和尚建的,而井裡這根大木頭就是當年用剩下的邊角料。”如果你要問我信不信,我也就“呵呵”兩聲吧。不過,羅漢堂中供奉的五百羅漢,每個人倒是表情豐富,各不相同。旁邊還掛著本朝幾位皇帝的畫像,也是栩栩如生,真的和活人一樣。

(杭州淨慈寺內濟公運木料的古井)

另外,我還專程到鎮江丹陽的季子廟去了一趟。季子叫季劄,是春秋時期吳王的第四個兒子,品德高尚。吳王想讓他繼承王位,他不願意,說要讓給哥哥。結果三個哥哥,先後都當了吳王,還是輪到了他。他還是不想當,就跑到山裡躲了起來。後人就建了這座廟來紀念他。

然而,我好不容易到了,看到的卻只是破磚爛瓦。當地人說是被太平天國毀壞了。這簡直就是胡說八道,推卸責任!太平天國已經是30多年前的事了,怎麼還在拿它當藉口呢?難道讓祖先紀念了兩千多年的季子廟,就毀在我們手裡嗎?官府都在幹什麼呢?

不過,話說回來,幾年前打仗輸給了日本,去年搞變法維新,被老佛爺殺了個精光。好多人沸沸揚揚說要鬧革命。革命不就是造反嗎?真是不要命了。我在去蘇州的路上,就看到好多破棺木露在外面,累累白骨散落一地。或許,世道亂了,大家真的是顧不上了吧。

(重修的季子廟)

很高興,你能聽我囉囉嗦嗦地說了這麼多。以後有機會,再和你聊點別的吧。如果你感興趣,可以看看我的日記。名字叫《澄齋日記》,裡面那篇《南遊記》寫的就是這次旅行。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本文參考資料來自:

1、《清代毗陵名人小傳》,張維驤編著,常州旅滬同鄉會,1944年

2、《清人日記研究》,孔祥吉著,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

3、《惲毓鼎澄齋日記》,惲毓鼎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

(作者:顧亞欣,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博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