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盛事」名家彙聚佛山,共促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邁上新臺階

6月3日, “華南耳穴標準化研究與培訓基地”揭牌儀式暨“養生文化與健康中國”高層學術論壇、2017年佛山市中西醫結合學會治未病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佛山養生文化溯源》新書首發儀式在佛山市中醫院6號樓16樓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

本次會議由佛山市中西醫結合學會治未病專業委員會主辦, 佛山市中醫院承辦, 共設三大主題, 主要圍繞人民群眾健康內容展開交流探討。

出席本次會議開幕式的領導嘉賓有廣東省中醫藥局副局長李梓廉、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許能貴、佛山市衛計局副局長紮西平措、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主任毛嘉陵、佛山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鄭啟謙、市社科聯規劃部部長李若嵐、市質監局標準化科副科長張昕以及佛山市中醫院正院級幹部楊海韻,

院長助理、三水分院院長余俊文, 三水分院副院長張兆華, 市中西醫學會秘書長郎江明等。

主題一

基地成立, 推進耳穴診療臨床應用和社會普及

當天上午, 在與會嘉賓、學員及市民群眾的見證下, 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康復臨床醫學院、華南針灸研究中心與佛山市中醫院合作共建的“華南耳穴標準化研究與培訓基地”揭牌成立,

基地專案的建設將進一步加快華南地區耳穴診療技術規範普及, 培養高素質研究人才與診療人才, 推動中醫治未病技術可持續健康發展。

據悉, 耳穴診療法是一種獨特的中醫診療方法, 對急性病症及痛症有立竿見影的療效,

可診治病症多達200多種, 具有自身鮮明的特色和優勢。 作為全國《中醫治未病技術操作規範 耳穴》標準制定的單位, 佛山市中醫院在耳穴診療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方面作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本次與針灸康復臨床醫學院和華南針灸研究中心合作共建的“華南耳穴標準化研究與培訓基地”將延續和深入耳穴基礎研究、標準化制定、操作規範化培訓、耳穴診療技術創新等工作, 面向社會醫務人員開展耳穴標準化分級培訓並授予證書, 引領和推動耳穴診治在基層醫院的臨床應用, 滿足市民及患者多樣化的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需求。

“‘名院’與‘名校’資源整合、優勢互補, 相信基地的運行將進一步豐富我省中醫治未病工作的內涵建設。 ”李梓廉副局長在致辭中表示, 開展“治未病”工作, 對拓寬中醫藥服務領域, 豐富中醫藥服務內容, 弘揚中醫藥文化, 促進中醫藥健康產業蓬勃發展等方面有重要意義, 期待基地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構建我省中醫特色的預防保健服務體系作出新貢獻。

廣東省中醫藥局李梓廉副局長講話

許能貴副校長祝賀”華南耳穴標準化研究與培訓基地”順利掛牌,他表示,該校針灸康復臨床醫學院、華南針灸研究中心首先與佛山市中醫院建立的耳穴標準化研究與培訓基地是中醫藥事業傳播和弘揚的又一新開端,寄望能充分發揮基地平臺優勢,構建開放新格局,加深與國外名校合作與交流,助推區域大合作,進一步推進針灸研究與應用的國際化、科學化、標準化。

廣州中醫藥大學許能貴副校長講話

“基地的建設對我市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市衛計局副局長紮西平措表示,優秀的中醫技術和健康文化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推廣,希望能將優秀的成果繼續深入推廣下去,助力 “健康佛山”邁上新臺階。

佛山市衛計局紮西平措副局長講話

余俊文院長助理表示,佛山市中醫院于2008年成立治未病中心,開展耳穴診療法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取得了可喜的經驗和成果,成為醫院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特色品牌之一。如今基地的落戶是對醫院耳穴診療技術工作的鼓勵和鞭策,今後醫院將會在場地、物品、人員等方面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配合。

佛山市中醫院余俊文院長助理講話

郎江明秘書長也表示,本次盛會的召開,有力提升了佛山治未病專科學術水準,推動了治未病健康文化的社會普及,有益於佛山中醫藥事業的健康發展。

佛山市中西醫學會郎江明秘書長講話

主題二

新書首發,凸顯佛山養生文化深厚底蘊

揭牌儀式過後,現場舉行了《佛山養生文化溯源》新書首發儀式。

據悉,該書依託佛山市中醫院平臺及佛山市社會科學聯合會的專案資助,由佛山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劉繼洪率領團隊撰寫而成,歷時三年,十易其稿,最終完成共約30萬字的佛山養生文化結晶《佛山養生文化探源》。“該書反映了佛山深厚的養生文化底蘊,對現代人健康養生有著一定的指導作用。”劉繼洪表示。

《佛山養生文化探源》主編劉繼洪教授致感謝辭

鄭啟謙主席亦稱讚此書既體現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整體性,又凸顯了佛山本土的區域性,通俗性讓人大開眼界,又有較強的文學性,從古到今,脈絡分明,滲透到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的多個方面。他向廣大市民推薦閱讀,並希望該書多印刷、推向全國,“讓養生文化指導我們的生活”。

鄭啟謙主席暢談對《佛山養生文化探源》一書的閱讀心得

會議現場,主辦方邀請余俊文院長助理及李若嵐部長向特別嘉賓、書籍顧問及編委會成員贈書。而現場不少提前報名的學員及市民也獲贈了新書。

余俊文院長助理向特別嘉賓、書籍顧問贈送新書及紀念品

余俊文院長助理及李若嵐部長向部分編委會成員贈送新書

主題三

學術論壇,探討中醫優秀養生文化

本次的會議還帶來“養生文化與健康中國”高層學術論壇、2017年佛山市中西醫結合學會治未病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會上,各領域的中醫專家從不同角度分享健康文化,探討對健康中國、中醫養生的深刻認識,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實用性。

毛嘉陵教授首先作專題演講,他暢談了中醫藥文化的三大特色和五大優勢等。

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教授則帶來了《治未病健康工程推動健康中國實現》一課,她從時勢機遇、資源優勢、基礎經驗等方面分享了廣東省治未病工作的開展情況及成效。

劉繼洪教授以編寫《佛山養生文化探源》、推動治未病健康文化為主題,帶來健康文化傳播的新思路。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陳瑞芳教授以國醫大師鄧鐵濤的“養生經”為例,展開論述了《科學養生文化築就百歲工程》。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佛山嶺南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劉永峰教授帶來了極具佛山特色的《佛山功夫養生文化》。

禪城區中心醫院副院長鄔素珍教授則分享了延緩衰老的中醫養生手段等。

專家們的精彩講述贏得與會者陣陣掌聲。不少與會學員表示,會議的中醫養生思維開闊,健康文化“百花爭豔”,受益匪淺。

會議期間,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佛山市健身氣功協會還帶來了精彩的武術、健身養生功法表演,讓與會者一飽眼福,現場品味傳統佛山健身養生文化精粹。

健身養生功法表演

領導嘉賓與學員合影

部分工作人員合影

(葉惠欣/文 馮燦/攝影)

《佛山養生文化探源》

【編輯推薦】佛山的養生文化源遠流長,是嶺南養生文化乃至中華養生文化的一顆明珠。佛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純樸,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就開始了養生方面的探索。佛山名醫輩出:古有葛洪煉丹南海丹灶仙湖,祖廟、西樵山等地儒釋道文化交融,近代以嶺南成藥發祥地、武術養生家喻戶曉,今有全國衛生城市、三水“長壽之鄉”美譽,中西醫技術位居全國一流水準。知所先後,尋根溯源,本書對佛山養生文化進行了文獻上的梳理和綜述,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同時,也給對中醫養生文化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書本提要、目錄詳情及購買連結,請點擊閱讀原文⬇⬇⬇

廣東省中醫藥局李梓廉副局長講話

許能貴副校長祝賀”華南耳穴標準化研究與培訓基地”順利掛牌,他表示,該校針灸康復臨床醫學院、華南針灸研究中心首先與佛山市中醫院建立的耳穴標準化研究與培訓基地是中醫藥事業傳播和弘揚的又一新開端,寄望能充分發揮基地平臺優勢,構建開放新格局,加深與國外名校合作與交流,助推區域大合作,進一步推進針灸研究與應用的國際化、科學化、標準化。

廣州中醫藥大學許能貴副校長講話

“基地的建設對我市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市衛計局副局長紮西平措表示,優秀的中醫技術和健康文化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推廣,希望能將優秀的成果繼續深入推廣下去,助力 “健康佛山”邁上新臺階。

佛山市衛計局紮西平措副局長講話

余俊文院長助理表示,佛山市中醫院于2008年成立治未病中心,開展耳穴診療法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取得了可喜的經驗和成果,成為醫院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特色品牌之一。如今基地的落戶是對醫院耳穴診療技術工作的鼓勵和鞭策,今後醫院將會在場地、物品、人員等方面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配合。

佛山市中醫院余俊文院長助理講話

郎江明秘書長也表示,本次盛會的召開,有力提升了佛山治未病專科學術水準,推動了治未病健康文化的社會普及,有益於佛山中醫藥事業的健康發展。

佛山市中西醫學會郎江明秘書長講話

主題二

新書首發,凸顯佛山養生文化深厚底蘊

揭牌儀式過後,現場舉行了《佛山養生文化溯源》新書首發儀式。

據悉,該書依託佛山市中醫院平臺及佛山市社會科學聯合會的專案資助,由佛山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劉繼洪率領團隊撰寫而成,歷時三年,十易其稿,最終完成共約30萬字的佛山養生文化結晶《佛山養生文化探源》。“該書反映了佛山深厚的養生文化底蘊,對現代人健康養生有著一定的指導作用。”劉繼洪表示。

《佛山養生文化探源》主編劉繼洪教授致感謝辭

鄭啟謙主席亦稱讚此書既體現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整體性,又凸顯了佛山本土的區域性,通俗性讓人大開眼界,又有較強的文學性,從古到今,脈絡分明,滲透到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的多個方面。他向廣大市民推薦閱讀,並希望該書多印刷、推向全國,“讓養生文化指導我們的生活”。

鄭啟謙主席暢談對《佛山養生文化探源》一書的閱讀心得

會議現場,主辦方邀請余俊文院長助理及李若嵐部長向特別嘉賓、書籍顧問及編委會成員贈書。而現場不少提前報名的學員及市民也獲贈了新書。

余俊文院長助理向特別嘉賓、書籍顧問贈送新書及紀念品

余俊文院長助理及李若嵐部長向部分編委會成員贈送新書

主題三

學術論壇,探討中醫優秀養生文化

本次的會議還帶來“養生文化與健康中國”高層學術論壇、2017年佛山市中西醫結合學會治未病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會上,各領域的中醫專家從不同角度分享健康文化,探討對健康中國、中醫養生的深刻認識,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實用性。

毛嘉陵教授首先作專題演講,他暢談了中醫藥文化的三大特色和五大優勢等。

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教授則帶來了《治未病健康工程推動健康中國實現》一課,她從時勢機遇、資源優勢、基礎經驗等方面分享了廣東省治未病工作的開展情況及成效。

劉繼洪教授以編寫《佛山養生文化探源》、推動治未病健康文化為主題,帶來健康文化傳播的新思路。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陳瑞芳教授以國醫大師鄧鐵濤的“養生經”為例,展開論述了《科學養生文化築就百歲工程》。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佛山嶺南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劉永峰教授帶來了極具佛山特色的《佛山功夫養生文化》。

禪城區中心醫院副院長鄔素珍教授則分享了延緩衰老的中醫養生手段等。

專家們的精彩講述贏得與會者陣陣掌聲。不少與會學員表示,會議的中醫養生思維開闊,健康文化“百花爭豔”,受益匪淺。

會議期間,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佛山市健身氣功協會還帶來了精彩的武術、健身養生功法表演,讓與會者一飽眼福,現場品味傳統佛山健身養生文化精粹。

健身養生功法表演

領導嘉賓與學員合影

部分工作人員合影

(葉惠欣/文 馮燦/攝影)

《佛山養生文化探源》

【編輯推薦】佛山的養生文化源遠流長,是嶺南養生文化乃至中華養生文化的一顆明珠。佛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純樸,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就開始了養生方面的探索。佛山名醫輩出:古有葛洪煉丹南海丹灶仙湖,祖廟、西樵山等地儒釋道文化交融,近代以嶺南成藥發祥地、武術養生家喻戶曉,今有全國衛生城市、三水“長壽之鄉”美譽,中西醫技術位居全國一流水準。知所先後,尋根溯源,本書對佛山養生文化進行了文獻上的梳理和綜述,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同時,也給對中醫養生文化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書本提要、目錄詳情及購買連結,請點擊閱讀原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