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謝覺哉的讀書之道(黨史一葉)

謝覺哉在工作。
資料圖片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延安五老”之一的謝覺哉,一生敏而好學,勤於寫作,留下了從“五四”到逝世前百多萬字的日記、千餘首詩詞和數十萬字的《謝覺哉文集》。 他重視讀書之道,強調“補讀”,提出讀書要端正態度、學以致用。

謝覺哉認為,每個人工作所需的知識千條萬緒、處於變動中,很難都學好。 因此,在讀書上,不僅要預先讀、時時讀、保持學識上的與時俱進,而且要對本應預先學好而沒有學的內容進行“補讀”,在正視不足的前提下多向他人學習。

1931年,謝覺哉到中央蘇區毛澤東同志處工作。

一天,他擬了一個會議通知,毛澤東看後竟全改了。 謝覺哉問:“為什麼我這樣不會寫了?”毛澤東回答了兩個字:“你學!”毛澤東的答覆,讓謝覺哉對學習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方面,他認真學習毛澤東修改的通知;另一方面,他深入思考,弄清讀書、寫文章應注意些什麼,明確自己寫作和經驗上的不足。

應該怎樣“補讀”呢?謝覺哉提出,讀書要堅持學以致用、多讀好書、持之以恆。 首先,讀書對工作要有所幫助,“積累知識不是為了名利,而是為了搞學問,搞好工作”。 讀書要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多從工作和實際角度考慮。 其次,讀書要注重消化吸收,多讀讓自己受益的好書。 最後,讀書要持之以恆,點滴積累。 謝覺哉認為,讀書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謝覺哉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他逝世前幾年,因腦血管栓塞導致半身癱瘓,右手不能動。 病中,他仍堅持學習。 不能久坐看書,他就讓人買了一個放樂譜的鐵架子,把書放在架子上,頭靠著椅子,用左手艱難地翻閱。 夫人王定國勸他少費神,說在病中看了書也用不上。 謝覺哉回答:“怎麼用不上?有人來問,我可以講。 自己看得深一點,對人講得就會透一點。 ”他一生堅持讀書和學習,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學到老。

林伯渠曾讚譽謝覺哉:“清詞如海複如潮,健筆春秋百萬刀。 ”謝老一生追求學習和進步,不矜不伐,給後人留下豐厚的精神財富。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研究室宣教局)

《 人民日報 》( 2017年06月06日 18 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