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高通-恩智浦合併案還得看歐盟、中國臉色

高通與恩智浦的產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補, 因此並不清楚什麼可能觸發歐盟阻撓合併;但路透社的報導引述了匿名消息來源指出:「競爭對手敦促歐盟委員會確保他們在合併案完成後, 仍能採用恩智浦的Mifare智慧卡技術。 」

儘管官司纏身, 高通(Qualcomm)同時仍在積極爭取讓恩智浦(NXP)收購案能通過世界各國政府主管機關的反壟斷審查;而在無條件通過相對寬鬆的美國反壟斷審查之後, 高通面臨的下一個障礙是將在本周進行的歐盟競爭主管機關初步審查, 可能會讓此案有條件或無條件通過。

根據路透社(Reuters)先前的報導,

高通在6月1日之前需要提出讓步, 以降低恩智浦收購案可能為產業界公平競爭帶來的疑慮, 但該公司一直未如此做;而如果歐盟基於任何嚴重的疑慮而啟動調查, 可能會讓審查程式拖延四個月的時間。

高通顯然想仰賴自己的能力說服主管機關這樁交易並不違反競爭, 但如果失敗了, 該公司可能還是得讓步。

智慧卡晶片技術可能是個問題?

市場研究機構IC Insights資深分析師Rob Lineback在被問到為何恩智浦的智慧卡晶片技術被高通掌控在歐洲可能會是個問題時, 提供了兩個可能的理論。

「潛在競爭對手可能是擔心高通為了交換中國批准恩智浦合併案, 而將Mifare出售給在當地成立的業務;」Lineback表示, 在這個案例中, 前提是越來越受到產業政策驅動的中國商務部(MOFCOM),

可能透過要求資產剝離做為批准高通-恩智浦合併案的條件。

不過他也強調:「我認為這樣的顧慮應該是基於高通在手機技術授權談判方面態度強硬的形象;而我的直覺是, 競爭廠商、系統製造商以及採用恩智浦Mifare技術的業者, 擔心高通會在IP授權上採取強硬手段, 或者是利用IP授權來賣晶片──該公司被指控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處理器晶片銷售上做過這樣的事。 」

確實, 全世界都意識到高通非常重視其專利技術以及IP的「貨幣化」;Lineback指出, 高通旗下的技術授權業務Qualcomm Technology Licensing (QTL), 在該公司(截止於9月的) 2016財務年度236億美元淨營收中, 就佔據了三分之一, 約77億美元。

此外, QTL貢獻了大部分高通的獲利──2016財務年度稅前利潤(earnings before taxes,

EBT)達到65億美元, 而負責銷售晶片的Qualcomm CDMA Technologies (QCT)在同時間的稅前利潤為18億美元。

高通於全世界各地在許多方面正面臨官司, 就是因為該公司在蜂巢式通訊技術領域有強大的專利陣容;Lineback指出:「產業界的顧慮是高通會嘗試在其他系統應用方面, 也嘗試套用其專利授權模式, 」而這家手機晶片大廠若把恩智浦的智慧卡技術與高通的其他晶片綁在一起, 也並非難以想像的事情。

中國商務部虎視眈眈

在歐洲之外, 價值390億美元、預計在今年底之前完成的高通-恩智浦合併案, 也可能在中國遭遇障礙。 商業顧問機構The Capitol Forum的律師Ashley Chang在今年稍早接受EE Times採訪時表示, 中國商務部不一定會否決這樁交易, 但可能會以延長審查來阻撓。

Chang指出,

基於中國的反壟斷法案, 以及商務部需要向中國國務院交代, 其決策得考慮中國更大的目標;中國目前的雄心壯志就是建立自有半導體產業, 有鑑於此, 如果中國商務部將高通-恩智浦合併案視為協商籌碼也不令人驚訝。

除了合併案的反壟斷審查, 高通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也面臨反壟斷訴訟;在今年稍早的FTC法庭上, 高通被指控利用反競爭手段維持在手機與其他消費性產品的關鍵半導體元件供應商獨大地位。 此案將在6月15日於聖荷西(San Jose)的聯邦法院進行審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