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鎮湖蘇繡閃耀恭王府 40多種歷代刺繡針法撩開面紗

中國江蘇網訊 “展現鎮湖蘇繡底蘊, 彰顯高新非遺魅力”。 昨天, “錦繡中華——2017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系列活動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蘇繡精品展開幕式在北京恭王府舉行。 來自中國刺繡藝術之鄉——鎮湖的刺繡藝術家們展現了蘇繡藝術的精美絕倫。

此次蘇州高新區鎮湖蘇繡的進京活動, 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牽頭, 於6月5日至6月10日期間, 在恭王府推出“錦繡中華——2017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系列活動。 其中包括:六場以中國非遺為主題的“動態”服裝服飾秀展演;一場與蘇州高新區管委會共同舉辦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蘇繡的“靜態”展覽和“活態”傳承人現場展示;三場分別以“蘇繡”“傳統服裝服飾”“傳統紡織印染繡技藝”傳承與保護為主題的學術研討。

在蘇繡精品展中, 工藝美術大師鄒英姿的作品《姑蘇人家》向觀眾展開了一幅江南水鄉水墨畫卷, 著名蘇繡藝術家姚建萍的巨作《絲綢之路——西出長安》描繪出“一帶一路”的宏偉藍圖。 值得關注的是, 姚建萍還首次聯手著名時裝設計大師張志峰, 連袂打造美輪美奐的《水墨姑蘇》刺繡華服大秀, 淋漓盡致地展現蘇繡之美。

活動最亮眼的是, 來自鎮湖13位省工藝美術大師、8位省工藝美術名人開創性地梳理出從西周到當代的刺繡針法技藝, 對歷史經典刺繡作品實現了完美重現。

鎮湖刺繡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這是他們懷著對針法傳承的敬重之心, 歷時數月, 翻閱典籍, 溯針法之源頭, 共梳理出代表性刺繡針法40多種。 充分體現了刺繡工作者們尊重歷史、尊重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神。 ”

近年來, 蘇州高新區先後建成了長達1700余米的繡品街、占地8000平方米的中國刺繡藝術館和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的刺繡藝術展示中心, 並全力以赴加快江蘇省首個非遺小鎮——“蘇繡小鎮”建設。 目前, 鎮湖已擁有8000繡娘, 其中高級工藝美術師56名, 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及名人22名, 相關從業人員超過4000人。

精彩點擊

來自鎮湖13位省工藝美術大師、8位省工藝美術名人開創性地梳理出歷代刺繡針法技藝40多種

工藝美術大師鄒英姿的作品《姑蘇人家》向觀眾展開了一幅江南水鄉水墨畫卷

蘇繡藝術家姚建萍的巨作《絲綢之路——西出長安》描繪出“一帶一路”的宏偉藍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