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松"決賽好看又激烈 唱念做打亮的是真功夫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陳麗君表演《周仁哭墳》。

方汝將、石玉昆、楊小青、汪世瑜、谷好好、周冠均、茅威濤、趙志剛、翁國生……(按姓氏筆劃排序)

把這麼多浙江戲曲界大咖, 還有上海江蘇的名家召喚在一起, 是要搞什麼事體?

這是2017“新松計畫”浙江省青年戲曲演員大賽決賽現場, 浙江省文化廳主辦的這個大賽, 把戲曲界的半壁江山都請來了。

一位戲曲演員唱念做打的全方位展現, 可不像《歌手》那樣, 一首歌唱個三五分鐘就ok了, 但如果要演完一出折子戲起碼20分鐘, 參賽選手又那麼多, 這會使得賽事冗長, 評委也會感到疲勞。

浙江省文化廳藝術處處長薛亮說, 新松計畫最後參考了國家戲曲比賽的標準, 每位參賽選手有12分鐘的表演時間。

於是乎, 錢報記者看到, 場燈一暗, 舞臺左邊一個面向觀眾的計時器“12:00”非常醒目, 只要鑼鼓聲一響, 就開始倒計時。

因為這個計時器的滴答滴答,

現場變得特別緊張。

浙江越劇團的王靜第四個出場, 參演劇碼是《情探·陽告》, 扮演敫桂英, “與我折證……”唱完最後一句唱詞, 收音, 計時器停在了“00:02”, “喔唷, 還有2秒鐘。 ”觀眾們都舒了口氣, 因為就算超時1秒鐘, 也要扣分的。

“請評委亮分……”

11位元評委寫好分數後, 一一舉起寫字板, 劇院的一塊大螢幕上, 即時公佈分數。 在場的觀眾都能看到, 大家為了一兩分的差距, 時而歎氣, 時而鼓掌, 競爭激烈程度不亞於任何一台綜藝節目, 難怪兩天比賽一張空位也沒有, 記者也擠在了過道裡, 站著看比賽。

“現場亮分, 明明白白, 也讓大家比得服氣。 ”薛亮說。

這不是新松計畫戲曲大賽第一次舉行, 5年前是第一屆。 為啥5年後才舉辦第二屆?

2005年, 浙江省文化廳啟動青年藝術人才培養“新松計畫”,

針對戲曲、音樂、舞蹈、曲藝、雜技、話劇等各藝術門類, 發現、培養和資助富有潛質的青年藝術人才。 從2012年開始, 基本上保持一年舉辦一個門類的比賽, 比完一輪需要5年。 剛好到了2017年, 第二輪開始了, 所以以戲曲類的比賽打頭, 新一輪比賽又開始了。

這一次, 全省戲曲院團、院校, 77家的近300名青年戲曲演員、學員報名參賽, 涵蓋京劇、昆劇、越劇、婺劇等10多個劇種。

有意思的是, 第一屆已經獲得了一等獎的選手, 這一次又參加了比賽。 比如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李雲霄演了一出《焚香記·打神告廟》, 得到了滿堂彩, 記者的朋友圈也被她的水袖刷屏了。

“5年前, 她還是學生, 是那一屆的黑馬。 ”薛亮印象很深的, 還有甌劇。

“上一屆甌劇全軍覆沒, 5年過去了, 他們痛定思痛, 這一回可以說是異軍突起, 3名選手殺入了決賽。 ”

事實上, “新松計畫”大賽很大的作用是“以賽促練”, 發現和尋找未來戲曲界的領軍人物。 比如, 上一屆的佼佼者浙江婺劇團的楊霞雲和紹興小百花的張琳, 都已經拿到了梅花獎。

決賽之前的兩個月, 通過杭州、寧波、溫州、紹興、金華5個分賽區的18場初賽和6場複賽, 決出了36名最後入圍決賽的選手。 經過這兩天3場決賽的評比, 最終決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結果將在6月27日頒獎現場揭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