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嚮往的生活

最近迷上了這個綜藝節目, 玉米地, 壓水井, 劈柴, 鴨, 狗, 雞, 羊, ……這一切, 都是那麼熟悉。

雜草

農村的生活, 每天就為了一日三餐忙忙碌碌,

當然也不像節目中那般清閒。 尤其對於持家做飯的女人來說, 洗洗涮涮是每日必做的事情, 重複、瑣碎。 農忙的時候顧不上做飯, 常常就著鹹菜, 啃口饅頭, 喝點水就對付了。 風吹日曬, 泥土裡跪著趴著辛勞了一整天, 一家人的疲累都刻在臉上。

我最熟悉的農活, 莫過於種蒜。 大蒜是我們那裡家家戶戶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種蒜之前先要對土地進行疏鬆, 同時家裡留下人負責掰蒜瓣兒, 將大蒜扒皮, 按蒜瓣的大小分開盛放, 剔除有破損的蒜瓣。 種蒜是最勞神費力的環節, 中午太陽大, 日照強, 土壤板結, 不時宜播種, 每天必須早晚趕著時間一顆顆把蒜瓣按在地裡。 種蒜的姿勢也是千姿百態。 一開始蹲著, 有的人拿個矮小的板凳或馬紮,

走一步挪一下, 有的嫌麻煩, 直接坐在地裡, 挪動的時候順手把裸露著的蒜瓣用土蓋上。 蹲累了, 坐累了, 有的換成跪著, 有的改成爬的, 要麼是匍匐的姿勢, 用單側胯和同側的手做支撐, 另一隻手往地裡摁蒜瓣, 幾乎是趴在地裡。 每換一個姿勢時, 停下來, 回頭看看自己爬過的土地, 每一寸都是自己用身體、手掌丈量過的, 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蒜瓣摁完後, 用小石滾把地輕輕壓平, 全家人開始齊心協力蓋薄膜。 地膜覆蓋是考驗默契度的環節, 全家出動, 一人拉開地膜, 沿著地的一邊緩緩展開, 一人用鐵鍬把提前備好的土均勻地灑在地膜上, 一人或兩人負責將地膜邊角拉至與地的邊角齊平, 用大的土塊壓住或把上一茬地裡留下的大豆稈插在地膜上。
將地膜拉緊, 兩邊壓牢, 是為了防止秋冬刮大風時將地膜揭起。 接著要澆水, 把地膜插出均勻的小孔, 水可以輕鬆地滲透到地裡去。 經過除草、勾蒜苗等一系列步驟, 等到蒜苗長大, 就要拔蒜薹了。 用一種自製工具, 把粗鐵絲一端弄的扁平, 前部薄而尖, 後部插進小木棍, 當時叫做犁刀子。 一手持小木棍, 另一隻手輕輕拉住蒜苔, 犁刀前部沿著蒜苔快速下行, 手腕用力, 手部輕輕上挑, 將蒜苔截斷, 一根一根攥在手裡。 手裡多到拿不下時, 將手中的蒜薹分成兩份, 用蒜薹上部柔軟的部分相互纏繞, 打個死結, 放在地的一旁, 稍後再撿成堆。 拔蒜苔的步驟我還算熟悉, 挖蒜我就不在行了, 離開家前年紀小,
力氣不夠, 根本掘不動紮根進地裡的蒜頭, 還經常把蒜頭鏟爛, 損失嚴重。 試過幾次後, 家人斷然不再讓我挖蒜了。

陽光

對比做農活, 上班顯得規律的多。 對於大多數上班族來說, 每天早晨按時起床, 做早飯, 或者路上買個包子簡單吃點。 下午下班,

路上買些菜, 回家炒一炒, 這是每天的固定模式。 晚上如果加班, 就在外對付吃點兒。 中午這頓飯一般是吃速食, 每日最痛苦的莫過於被問到中午吃什麼了, 不過那幾樣飯, 又不好吃, 哪有吃不厭的。

我的挑食是出了名的, 不吃葷, 不喜吃甜, 胃不好, 吃不了涼的、冰的、辣的。 自從離開家, 開始求學, 一直到後來工作, 吃的飯一直很單調, 對吃飯也提不起興致。 而至始至終沒有忘記的, 還是小時候的那些吃食。 最心心念念的是一種瓜, 從記事兒到上大學之前的這十幾年間, 吃的最多, 卻沒吃的厭煩。 這種瓜, 家鄉俗稱金瓜, 黃皮兒的瓜是甜的, 可以做粥。 綠皮兒的不甜, 我愛吃綠皮兒的, 除了炒, 還可以炸丸子、包餃子、做餅、燴饅頭……反正我都喜歡吃, 從不厭煩,不吃肉的我,靠著金瓜,在即將快要小學畢業的時候吃成個小胖子,同學和老師都嘲笑我是不是虛了,又白又胖的,可不是虛胖虛胖的。

小時候站在田間地頭,望著一望無垠、綠油油的麥子、蒜苗,自己會想,城裡人沒有田,沒有莊稼,吃什麼?他們吃飯應該會花很多錢吧?不比我們,田裡、地裡都有的,用不著花錢買菜。上班後發現,吃飽穿暖不過是最基本的需求,除了農人們一輩子侍弄的莊稼,還有更豐富的生活,比如做讓自己有成就感的工作,比如讀書,還有讓人們趨之若鶩的房子、車子。我卻依然很長時間不能適應城市的生活,想念帶小院的家,不喜歡高高的樓房,從遠處看,像一個個整齊排放的小盒子,沒有生活的氣息,甚至想念家裡的茅房,不理解城裡人怎麼可以忍受緊挨著廚房的廁所。

現在,是時候與自己和解,城市是農村演變而來的。可能你奔波的累了,倦了,會找個安靜的地方思考人生,農村很合適。或許你勤勤懇懇,勞苦半生,想要去環遊世界、開闊眼界。總有一種生活,是現在的你所嚮往的。就像小時候的我,想要通過上學走出山村,過更好的生活。

嚮往的生活是通過付出得來的。不易得,才更值得珍惜,無論是房子、車子,還是莊稼、青菜。

從不厭煩,不吃肉的我,靠著金瓜,在即將快要小學畢業的時候吃成個小胖子,同學和老師都嘲笑我是不是虛了,又白又胖的,可不是虛胖虛胖的。

小時候站在田間地頭,望著一望無垠、綠油油的麥子、蒜苗,自己會想,城裡人沒有田,沒有莊稼,吃什麼?他們吃飯應該會花很多錢吧?不比我們,田裡、地裡都有的,用不著花錢買菜。上班後發現,吃飽穿暖不過是最基本的需求,除了農人們一輩子侍弄的莊稼,還有更豐富的生活,比如做讓自己有成就感的工作,比如讀書,還有讓人們趨之若鶩的房子、車子。我卻依然很長時間不能適應城市的生活,想念帶小院的家,不喜歡高高的樓房,從遠處看,像一個個整齊排放的小盒子,沒有生活的氣息,甚至想念家裡的茅房,不理解城裡人怎麼可以忍受緊挨著廚房的廁所。

現在,是時候與自己和解,城市是農村演變而來的。可能你奔波的累了,倦了,會找個安靜的地方思考人生,農村很合適。或許你勤勤懇懇,勞苦半生,想要去環遊世界、開闊眼界。總有一種生活,是現在的你所嚮往的。就像小時候的我,想要通過上學走出山村,過更好的生活。

嚮往的生活是通過付出得來的。不易得,才更值得珍惜,無論是房子、車子,還是莊稼、青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