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謝卻木棉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角落/文、圖

端陽宅在家讀書養菖蒲,偶然讀到一句: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才知初夏已過,這幾日的潮州暑氣已生。 便心蕩蕩地出門去,到濱江去捕捉這時節的吉光片羽。

潮州夏日的風裡忽然飄起了棉花糖,軟綿綿的,飄到眼前來,捧在手心裡,好想嘗一口。 看看是不是甜糯糯的,像撞入銷魂的雲端。

最近的潮州都被木棉飛絮刷屏,年年都有的棉絮,似乎今年異常的多。 有風吹過,濱江長長的木棉,便都從破殼的果實裡吐出白絮一團團,吹散到四方,滿城盡飄木棉絮。

以前在北方遇過春天的楊柳絮,特別煩人,對皮膚和呼吸道都有影響。 但木棉花絮和楊柳絮不同,它是呈球形的,帶種而飛,不容易進入氣管。

木棉春天開花,接著結果,果子成熟後開裂,包在棉絮裡的種子通過風力進行傳播,和蒲公英類似。

木棉絮純天然無公害,又蓬鬆輕盈,除了一些皮膚易過敏之人需要注意外,倒是很適合做枕芯充填。 在濱江,可看到有父母帶小孩來撿拾棉絮,烈日炎炎,心卻歡欣,回家要去做枕芯。

朱淑真寫夏日:困人天氣日初長。 前時的雨方歇,晴日一到,似乎潮州的天氣都明朗起來了。 溽暑還未來侵擾,日光已驟然刺眼,滿城棉絮散落在各個角落,草叢花面中,堤岸屋前後。

角落群友竹韻聞鶯寫木棉飛雪:浮紗滿地並非雪,暖暖和風草掛霜。 五月木棉飄白絮,嶺南夏日也銀裝。 群友草根寫詩:棉絮輕飄態自悠,何妨落水付清流。 應知草木原無慮,也感英雄到白頭。 一為實景,二者抒懷,情之飽滿,讓人嚮往。

濱江城牆堤上種了滿坡的花,蜂蝶縈回,團團白絮飛舞其間,仿佛薄霧輕繞,像極了年少的時光。

那時懵懵懂懂過日子,好像並不知道外面的季節更替,湘橋的春水漲了又漲,老舊的城牆草色黃了又綠。 直到後來有一天,靜靜站在江天寥廓的一邊,望著那邊風箏張起,身邊單車駛過,前頭有人在慢跑,我才知覺這城市的顏色竟是這等斑斕。

蔓草青青,雨水滋養後已瘋長,滿堤新種的洛桑花開絢爛,一切又是新的。

午間時分,遇到有人在城堤上採摘這些鮮花。 生長於天地間的靚麗風景,竟是這般留不住,讓眾人樂樂之花變為獨樂樂,不得不感慨。

暑季不經意又將至,趁此光景,我只想留住這浮光片影,回去臥躺在我夜半的小樓,借東風與好茶相伴,來回味這物候的沉默與悲喜。

(角落,潮州人,經營自媒體公號“潮州角落”,打量一座古城的方方面面。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