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黃帝內經九型體質養生藥膳(推薦)

“人之生也, 有剛有柔, 有弱有強, 有短有長, 有陰有陽……”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困惑:有的人吃得很多, 卻怎麼也不胖, 有的人吃得很少,

卻身體肥胖, 有的人不怕冬天的寒冷, 有的人不怕夏季的炎熱……

這些, 就是“體質”引起的差異。 所以, 如果想長期、穩定的改變一些東西, 比如說, 體重, 不妨從源頭上著手, 從體質上變更(調和)。

所謂體質, 就是指人體由於先天的遺傳以及後天飲食、生活習慣, 自然, 社會, 家庭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在其生長發育和衰老的過程中, 所形成的外表形態上和心理、生理功能上相對穩定的特徵。

不良體質是發病的內因, 體質決定著人體對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 不良體質可以通過有計劃地改變周圍環境、改善生活習慣、加強體育鍛煉等積極的養生方法, 提高自身抵禦疾病的能力。

中醫體質養生是指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

根據不同的體質, 採用相應的養生方法和措施, 以糾正體質的偏頗, 達到防病延年的目的。

一、平和體質

平和體質是指先天稟賦良好, 後天調養得當, 以體態適中、面色紅潤、精力充沛、臟腑功能強健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

調養法則:調養氣血, 協理陰陽。

推薦藥膳:

01 | 山藥芝麻糊

原料:

山藥15克, 黑芝麻、冰糖各120克, 玫瑰醬6克, 鮮牛奶200毫升, 粳米60克。

制法:

粳米洗淨, 浸泡1小時, 撈出;山藥洗淨, 去皮, 切成小粒;黑芝麻炒香;把粳米、山藥粒、黑芝麻放入攪拌器, 加水和鮮牛奶打成糊;鍋中加入清水、冰糖, 溶化過濾後燒沸, 將芝麻糊慢慢倒入鍋內, 放入玫瑰醬不斷攪拌, 煮熟即可。

功效:

長期服用, 理氣健脾, 益壽延年。

02|百草脫骨雞

原料:茯苓、百合、桂圓肉、芡實、枸杞子、山楂、白果、花椒各3克, 蜂蜜少許, 母雞1只, 雞湯適量。

制法:

母雞處理乾淨;茯苓、百合、桂圓肉、芡實、枸杞子、山楂、白果、花椒粉碎, 用布包包住煎煮, 過濾去渣, 取得藥汁;母雞放入沙鍋, 倒入藥汁、蜂蜜、雞湯, 小火慢燉, 煮熟即可。

功效:滋養五臟, 補益氣血。

二、氣虛體質

氣虛是指身體內氣機的推動、統攝、防禦等功能減退, 各臟腑的機能和免疫力低下而導致的一系列症狀甚至疾病。

調養法則:培補元氣, 補氣健脾。

推薦藥膳:

01|山藥蓮子燉肚

原料:

山藥600克, 豬肚1/2個, 蓮子(去心)75克, 香菇4朵, 枸杞子、料酒、鹽、胡椒粉、高湯各適量。

制法:

山藥洗淨, 切塊;豬肚洗淨, 用沸水焯一下;鍋內倒入適量清水, 放入豬肚、料酒、鹽、胡椒粉, 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40分鐘, 使其熟軟, 撈出後浸泡涼水再切條;香菇泡軟、去蒂, 對切兩半, 同山藥塊、蓮子、枸杞子一起放入高湯內, 連同豬肚條煮20分鐘即可。

功效:補氣健脾。

02|參芪薑母鴨

原料:母鴨1只, 黨參、生黃芪各30克, 白術、生薑、蔥各15克, 紅棗10顆。

制法:

母鴨洗淨, 除去肥油, 置於沸水中過水去油2分鐘, 撈起備用;黃芪、黨參、白術洗淨, 裝入紗布袋封口, 紅棗、薑、蔥洗淨塞入鴨腹。 沙鍋置火上, 加1000毫升水煮沸, 加進紗包、母鴨, 煮沸後改用小火慢燉2小時即可。

功效:補氣健肺。

三、陽虛體質

陽氣就是人體中的能量或者熱量。陽虛就是身體中陽氣不足,失于溫煦,以畏寒怕冷,肢體不溫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

調養法則:溫補脾腎,化濕通陽。

推薦藥膳:

01|鹿茸燉羊腰

原料:

羊紅腰1對,鹿茸5克,菟絲子15克,八角2顆,鹽、胡椒粉、料酒、生薑片、蔥段、植物油各適量。

制法:

鹿茸研成細末;菟絲子、八角洗淨,裝入紗布袋中封口;蔥、薑洗淨,拍破。 羊紅腰剖開,去臊膜,洗淨切片,入油鍋過油取出;將藥袋、蔥段、薑片、料酒、鹽同入沙鍋中,倒入清水,大火燒沸,撇去浮沫;改用小火,入羊紅腰片、鹿茸粉,燉1小時,用鹽、胡椒粉調味即可。

功效:

補氣血,壯元陽,益精髓,強筋骨。

02|桂花蓮子羹

原料:

桂花3克(糖醃),蓮子50克,紅糖1勺。

制法:

蓮子洗淨,去心,用清水泡透,放入鍋中,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至熟爛,放入糖桂花和紅糖,煮沸即可。

功效:

溫中散寒,暖胃止痛,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胃痛隱隱、泛吐清水、飯後腹脹、喜暖喜暗、神疲乏力、四肢不溫等疾病。

四、陰虛體質

陰虛體質是由於體內津液、精血等陰液虧少,以陰虛內熱等表現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

調養法則:滋陰降火,調補肝腎。

推薦藥膳 :

01|銀耳五果羹

原料:梨1個,香蕉2根,紅棗5顆(切開),桂圓肉15克,枸杞子、銀耳各10克,冰糖適量。

制法:

銀耳用溫水泡軟,與紅棗、桂圓肉、枸杞子共入沙鍋小火慢煮30分鐘,待稍溫後將帶皮生梨和香蕉切塊入鍋,煨5分鐘後,加入適量冰糖,溶化即可。

功效:滋陰養顏,清熱化痰,健脾益胃。

02|紅燒龜肉

原料:龜1只(250~500克),料酒20毫升,植物油、薑片、蔥段、花椒、冰糖、醬油各適量。

制法:龜放入盆中,加熱水(約40℃)使其排淨尿,剁去頭、足,剖開,去龜殼、內臟,洗淨,切塊。鍋中倒植物油燒熱後,放入龜肉塊,反復翻炒,再加生薑片、蔥段、花椒、冰糖、醬油、料酒和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用小火煨燉至龜肉爛即可。

功效:

滋陰補血。

03|蔥燒海參

原料:

水發海參1000克,油菜2棵,蔥段120克,植物油、醬油、鹽、水澱粉、料酒各適量。

制法:

海參洗淨,用沸水焯一下,撈出,備用;鍋內倒植物油燒熱,放入蔥段炸至焦黃,製成蔥油。海參、油菜下鍋,加入溫水50毫升,加適量醬油、料酒、鹽,小火稍燉,撈出海參、油菜盛入盤中;水澱粉勾芡,澆入盤中,淋蔥油即可。

功效:

滋陰補腎。

04|蓮子百合煲瘦肉

原料:

蓮子(去心)20克,百合20克,豬瘦肉100克。

制法:

蓮子和百合洗淨,豬瘦肉洗淨切塊,一起放入瓦煲中,加水適量,煲至肉爛熟用鹽調味即可。

功效:有清心潤肺、益氣安神之功效,適用于陰虛質見乾咳、失眠、心煩、心悸等症者食用。

05|蜂蜜蒸百合

原料:

百合120克,蜂蜜30毫升。

制法:

將百合洗淨,瀝幹,加蜂蜜拌均勻,蒸至熟軟。吃時含數片,咽津,嚼食。

功效:能補肺、潤燥、清熱,適用於肺熱煩悶,或燥熱咳嗽、咽喉幹痛等症。

06|淮山燉白鵝

原料:

淮山藥20克,白鵝肉200克,枸杞子、薑片、蔥段、鹽、植物油各適量。

制法:

淮山藥洗淨,切成方塊;白鵝肉洗淨,切成方塊。鍋內倒入植物油燒至六成熱,炒香薑片、蔥段,下入鵝肉塊炒變色,放入淮山藥塊、枸杞子,加入清水1000毫升,用小火燉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

滋陰清熱,潤腸通便。

07|百合粥

原料:

百合2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制法:

將百合與粳米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至粥成時加白糖調味即可。

功效:

有清虛火、安心神之療效。

08|雪蛤銀耳湯

原料:

雪蛤(蛤蟆油)5克,銀耳、冰糖各15克。

制法:

將雪蛤用溫水發透,除去筋膜、黑仔;銀耳用清水發透,撕成瓣狀,除去蒂頭;冰糖打碎成屑。將雪蛤、銀耳同放燉鍋內,加水500毫升,置大火燒沸,再用小火燉煮35分鐘,加入冰糖屑即可。

功效:

本湯滋陰、補腎、去黑增白,適用于陰虛、腎虛、皮膚粗糙、發黑等症。

09|沙參玉竹老鴨湯

原料:

北沙參、玉竹各20克,老鴨1/2只,薑1片,鹽少許。

制法:

將北沙參、玉竹洗淨;老鴨洗淨,斬件。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大火煮沸後,小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

可滋陰養胃。北沙參性味甘寒,能滋陰清肺、養胃生津、除虛熱;玉竹性味甘寒、質潤多液,有養陰潤燥的作用。兩味合用滋補養陰效果增強。老鴨有滋陰補血之功,俗語說“嫩鴨濕毒,老鴨滋陰”,用於調補、食療時,多選用老鴨。《本草求真》還認為鴨“食之陰虛亦不見燥,陽虛亦不見冷”。生薑健胃又可除鴨腥。諸物合而為湯,滋陰清潤、去疾補虛。

五、痰濕體質

痰濕是體內黏滯重濁的非正常物質,是人體津液代謝障礙的病理產物。痰濕體質的人臟腑的水液代謝功能低減,因而水濕容易凝聚成痰。

調養法則:健脾利濕,化痰降濁。

推薦藥膳 01|鯉魚湯

原料:

鯉魚1條(1000克左右),紅小豆50克,陳皮、草果各6克,川貝母3克,植物油、薑片、蔥段、鹽各適量。

制法:

鯉魚刮淨鱗片,去鰓和內臟,洗淨;鍋內倒植物油燒熱,炒香薑片、蔥段,將鯉魚過油煸炒一下。 將紅小豆、川貝母、草果、陳皮洗淨,涼水浸泡1小時,放入鯉魚腹中裹好。沙鍋加水燒沸,將鯉魚放入沙鍋中,加入鹽調味,改用中火,燉15分鐘即可。

功效:

清肺化痰,健脾利濕。

02|四仁扁豆粥

原料:

薏米、紅小豆各20克,冬瓜仁、白扁豆各15克,苦杏仁、白蔻仁各5克,粳米150克。

制法:

上述所有原料淘洗乾淨,涼水浸泡1小時;將浸泡好的原料倒入沙鍋中,大火將水燒沸,改用小火,熬至粥稠豆爛即可。

功效:

健脾滲濕,利水化痰,潤腸通便。

03|薏米蒸鯉魚

原料:

鯉魚1條,薏米100克,陳皮、生薑片各10克,草果5克,鹽、味精、鮮湯各適量。

制法:

草果去殼,洗淨;陳皮用溫水洗淨,切絲,水泡10分鐘;薏米用水浸泡2小時;鯉魚去鱗、鰓及內臟,洗淨,草果、陳皮絲、薏米塞入鯉魚腹內。將鯉魚放入大碗內,加入薑片、鹽、味精、鮮湯,上籠蒸90分鐘左右,出籠,除去生薑、草果、陳皮絲、薏米即可。

功效:

利水滲濕,適用於濕熱型肝癌伴水腫、泄瀉、食積等。

04|薏米冬瓜仁茶

原料:

薏米、冬瓜仁各30克,冰糖適量。

制法:

薏米洗淨,涼水浸泡8小時;冬瓜仁洗淨,瀝幹備用;鍋中加水燒至沸騰,將薏米、冬瓜仁放入,待薏米煮爛後,加入適量冰糖稍煮片刻,過濾飲用即可。

功效:

此道茶飲有降血壓、降血糖、消除水腫及利尿的作用,長期飲用能改善肌膚粗糙,使肌膚柔嫩,是女性的天然美膚保養專家。

05|荷葉蓮藕炒豆芽

原料:

鮮荷葉200克(幹品減量),水發蓮子50克,藕絲100克,綠豆芽150克,植物油、鹽各適量。

制法:

蓮子與荷葉加水煎湯備用;鍋內倒入植物油燒熱,放入藕絲炒至七成熟,再加入蓮子、綠豆芽、荷葉蓮子湯,加鹽調味,煮至全部熟爛即可。

功效:

補脾腎,滲水濕,消肥胖。

06|車前草綠豆茶

原料:

綠豆60克,車前草30克。

制法:

綠豆用水泡2小時洗淨,瀝幹備用;車前草沖洗乾淨。將綠豆和車前草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熬煮,待茶湯熬煮至剩一半後熄火,去渣取汁,倒入杯中飲用即可。

功效:

此款茶飲清熱解毒、去火利水,更具有明目去痰、潤喉止渴的功效。

六、濕熱體質

濕熱體質是體內水液代謝出現障礙,造成水濕內停的同時由於各種原因,體內產生過多的熱量而成為火邪。

調養法則:清化濕熱,分消走泄。

推薦藥膳:

01|薏米銀菊飲

原料:

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各15克,甘草9克,薏米60克。

制法:

薏米洗淨,用清水泡透,放入鍋中,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20分鐘,放入甘草、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煮10分鐘即可。

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

02|橄欖蘿蔔湯

原料:

鮮橄欖3~5枚,鮮蘿蔔絲100克。

制法:

橄欖劈開,鮮蘿蔔切絲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煎煮20~30分鐘,去渣取汁飲用即可。

功效:

清肺化痰,解毒利咽。

七、血淤體質

血淤體質是指體內有血液運行不暢的潛在傾向或淤血內阻的病理基礎,以淤血為主要表現特徵的體質狀態。

調養法則:疏肝理氣,活血化淤。

推薦藥膳:

01|烏賊桃仁湯

原料:

鮮烏賊肉250克,桃仁15克,韭菜花10克,料酒、白糖、鹽各適量。

制法:

烏賊肉沖洗乾淨,切條備用;桃仁洗淨,去皮,備用;鍋內倒清水1000毫升,先入桃仁中火煮沸,然後入烏賊肉,加料酒、鹽、白糖調味,臨出鍋前加入韭菜花即可。

功效:養血調經。

02|山楂內金粥

原料:

山楂片15克,雞內金1個,粳米50克。

制法:

山楂片幹鍋小火炒至焦黃備用;雞內金用溫水洗淨,烘乾研成細末備用;粳米淘淨,與焦山楂、雞內金末共入沙鍋中,小火煮粥30分鐘即可。

功效:

化淤血,行氣結。

八、氣鬱體質

氣鬱體質是由於長期情志不暢或其他原因導致的體內氣機鬱滯,進而影響全身臟腑功能協調的體質特徵。

調養法則:疏肝理氣,調暢氣機。

推薦藥膳:

01|糖漬金橘

原料:

金橘、白糖各500克。

制法:

金橘洗淨,盛入鍋中,用勺將金橘逐個壓扁,去核,加白糖醃漬1日,待金橘浸透糖後,再以小火煨熬至汁液耗幹,停火待冷,再拌入白糖,放入盤中風乾數日即可。

功效:

理氣,解鬱,化痰,開胃,醒酒。

02|橘皮竹茹粥

原料:

橘皮25克,粳米100克,竹茹30克。

制法:

竹茹洗淨,涼水浸泡30分鐘;將1000毫升清水煮沸,放入竹茹,大火煮沸5分鐘,去竹茹,留竹茹水備用;將橘皮切絲,粳米淘淨入竹茹水中小火熬製成粥,入橘皮煮10分鐘即可。

功效:

理氣健脾,開胸順氣。

九、特稟體質

特稟體質,又稱過敏體質,一般是指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和過敏性疾病,而又找不到發病原因的人。

調養法則:益氣固表,養血消風。

推薦藥膳:

01|牛奶藕粉

原料:

牛奶、藕粉或澱粉各1大匙。

制法:

藕粉、牛奶一起放入鍋內,均勻混合後用小火煮,邊煮邊攪拌,直到透明糊狀為止。

功效:

此食譜適合過敏體質的寶寶食用。

02|黨參雞片

原料:

黨參30克,雞脯肉200克,冬筍、黃瓜各25克,雞蛋1個(取蛋清),鹽、料酒、蔥絲、薑絲、香菜段、雞湯、植物油、香油、澱粉各適量。

制法:

雞脯肉洗淨,切片;黨參洗淨;冬筍、黃瓜均洗淨,切片;將鹽、雞湯、料酒對成汁;雞脯肉片加鹽拌勻,放入雞蛋清、澱粉拌勻。 鍋內倒入植物油燒至五成熱,下入雞脯肉片,炸至熟時撈出,瀝油。鍋內留底油燒熱,下入蔥絲、薑絲、筍片、黨參煸炒,下黃瓜片、香菜段、雞脯肉片,烹入味汁炒熟,淋上香油即可。

功效:益氣健脾,改善體質。

03|黃芪汽鍋雞

原料:嫩母雞1只,黃芪30克,鹽5克,料酒15克,蔥、生薑各10克,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制法:

雞宰殺,去毛,剁去爪,剖去內臟,洗淨後先入沸水鍋內焯至皮伸開,再用涼水沖洗,瀝幹備用。 黃芪洗淨,切成6~7釐米長的段,每段再對剖成兩半,整齊地裝入雞腹腔內;蔥、薑洗淨後切段、片備用。 將雞放入汽鍋內,加入蔥段、薑片、料酒、清水、鹽,用棉紙封口,上屜用大火蒸至沸後約2小時;出屜後,揀出蔥、薑不要,把黃芪片從雞腹內取出,碼放在雞上,加胡椒粉、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益氣升陽,養血補虛。

三、陽虛體質

陽氣就是人體中的能量或者熱量。陽虛就是身體中陽氣不足,失于溫煦,以畏寒怕冷,肢體不溫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

調養法則:溫補脾腎,化濕通陽。

推薦藥膳:

01|鹿茸燉羊腰

原料:

羊紅腰1對,鹿茸5克,菟絲子15克,八角2顆,鹽、胡椒粉、料酒、生薑片、蔥段、植物油各適量。

制法:

鹿茸研成細末;菟絲子、八角洗淨,裝入紗布袋中封口;蔥、薑洗淨,拍破。 羊紅腰剖開,去臊膜,洗淨切片,入油鍋過油取出;將藥袋、蔥段、薑片、料酒、鹽同入沙鍋中,倒入清水,大火燒沸,撇去浮沫;改用小火,入羊紅腰片、鹿茸粉,燉1小時,用鹽、胡椒粉調味即可。

功效:

補氣血,壯元陽,益精髓,強筋骨。

02|桂花蓮子羹

原料:

桂花3克(糖醃),蓮子50克,紅糖1勺。

制法:

蓮子洗淨,去心,用清水泡透,放入鍋中,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至熟爛,放入糖桂花和紅糖,煮沸即可。

功效:

溫中散寒,暖胃止痛,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胃痛隱隱、泛吐清水、飯後腹脹、喜暖喜暗、神疲乏力、四肢不溫等疾病。

四、陰虛體質

陰虛體質是由於體內津液、精血等陰液虧少,以陰虛內熱等表現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

調養法則:滋陰降火,調補肝腎。

推薦藥膳 :

01|銀耳五果羹

原料:梨1個,香蕉2根,紅棗5顆(切開),桂圓肉15克,枸杞子、銀耳各10克,冰糖適量。

制法:

銀耳用溫水泡軟,與紅棗、桂圓肉、枸杞子共入沙鍋小火慢煮30分鐘,待稍溫後將帶皮生梨和香蕉切塊入鍋,煨5分鐘後,加入適量冰糖,溶化即可。

功效:滋陰養顏,清熱化痰,健脾益胃。

02|紅燒龜肉

原料:龜1只(250~500克),料酒20毫升,植物油、薑片、蔥段、花椒、冰糖、醬油各適量。

制法:龜放入盆中,加熱水(約40℃)使其排淨尿,剁去頭、足,剖開,去龜殼、內臟,洗淨,切塊。鍋中倒植物油燒熱後,放入龜肉塊,反復翻炒,再加生薑片、蔥段、花椒、冰糖、醬油、料酒和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用小火煨燉至龜肉爛即可。

功效:

滋陰補血。

03|蔥燒海參

原料:

水發海參1000克,油菜2棵,蔥段120克,植物油、醬油、鹽、水澱粉、料酒各適量。

制法:

海參洗淨,用沸水焯一下,撈出,備用;鍋內倒植物油燒熱,放入蔥段炸至焦黃,製成蔥油。海參、油菜下鍋,加入溫水50毫升,加適量醬油、料酒、鹽,小火稍燉,撈出海參、油菜盛入盤中;水澱粉勾芡,澆入盤中,淋蔥油即可。

功效:

滋陰補腎。

04|蓮子百合煲瘦肉

原料:

蓮子(去心)20克,百合20克,豬瘦肉100克。

制法:

蓮子和百合洗淨,豬瘦肉洗淨切塊,一起放入瓦煲中,加水適量,煲至肉爛熟用鹽調味即可。

功效:有清心潤肺、益氣安神之功效,適用于陰虛質見乾咳、失眠、心煩、心悸等症者食用。

05|蜂蜜蒸百合

原料:

百合120克,蜂蜜30毫升。

制法:

將百合洗淨,瀝幹,加蜂蜜拌均勻,蒸至熟軟。吃時含數片,咽津,嚼食。

功效:能補肺、潤燥、清熱,適用於肺熱煩悶,或燥熱咳嗽、咽喉幹痛等症。

06|淮山燉白鵝

原料:

淮山藥20克,白鵝肉200克,枸杞子、薑片、蔥段、鹽、植物油各適量。

制法:

淮山藥洗淨,切成方塊;白鵝肉洗淨,切成方塊。鍋內倒入植物油燒至六成熱,炒香薑片、蔥段,下入鵝肉塊炒變色,放入淮山藥塊、枸杞子,加入清水1000毫升,用小火燉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

滋陰清熱,潤腸通便。

07|百合粥

原料:

百合2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制法:

將百合與粳米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至粥成時加白糖調味即可。

功效:

有清虛火、安心神之療效。

08|雪蛤銀耳湯

原料:

雪蛤(蛤蟆油)5克,銀耳、冰糖各15克。

制法:

將雪蛤用溫水發透,除去筋膜、黑仔;銀耳用清水發透,撕成瓣狀,除去蒂頭;冰糖打碎成屑。將雪蛤、銀耳同放燉鍋內,加水500毫升,置大火燒沸,再用小火燉煮35分鐘,加入冰糖屑即可。

功效:

本湯滋陰、補腎、去黑增白,適用于陰虛、腎虛、皮膚粗糙、發黑等症。

09|沙參玉竹老鴨湯

原料:

北沙參、玉竹各20克,老鴨1/2只,薑1片,鹽少許。

制法:

將北沙參、玉竹洗淨;老鴨洗淨,斬件。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大火煮沸後,小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

可滋陰養胃。北沙參性味甘寒,能滋陰清肺、養胃生津、除虛熱;玉竹性味甘寒、質潤多液,有養陰潤燥的作用。兩味合用滋補養陰效果增強。老鴨有滋陰補血之功,俗語說“嫩鴨濕毒,老鴨滋陰”,用於調補、食療時,多選用老鴨。《本草求真》還認為鴨“食之陰虛亦不見燥,陽虛亦不見冷”。生薑健胃又可除鴨腥。諸物合而為湯,滋陰清潤、去疾補虛。

五、痰濕體質

痰濕是體內黏滯重濁的非正常物質,是人體津液代謝障礙的病理產物。痰濕體質的人臟腑的水液代謝功能低減,因而水濕容易凝聚成痰。

調養法則:健脾利濕,化痰降濁。

推薦藥膳 01|鯉魚湯

原料:

鯉魚1條(1000克左右),紅小豆50克,陳皮、草果各6克,川貝母3克,植物油、薑片、蔥段、鹽各適量。

制法:

鯉魚刮淨鱗片,去鰓和內臟,洗淨;鍋內倒植物油燒熱,炒香薑片、蔥段,將鯉魚過油煸炒一下。 將紅小豆、川貝母、草果、陳皮洗淨,涼水浸泡1小時,放入鯉魚腹中裹好。沙鍋加水燒沸,將鯉魚放入沙鍋中,加入鹽調味,改用中火,燉15分鐘即可。

功效:

清肺化痰,健脾利濕。

02|四仁扁豆粥

原料:

薏米、紅小豆各20克,冬瓜仁、白扁豆各15克,苦杏仁、白蔻仁各5克,粳米150克。

制法:

上述所有原料淘洗乾淨,涼水浸泡1小時;將浸泡好的原料倒入沙鍋中,大火將水燒沸,改用小火,熬至粥稠豆爛即可。

功效:

健脾滲濕,利水化痰,潤腸通便。

03|薏米蒸鯉魚

原料:

鯉魚1條,薏米100克,陳皮、生薑片各10克,草果5克,鹽、味精、鮮湯各適量。

制法:

草果去殼,洗淨;陳皮用溫水洗淨,切絲,水泡10分鐘;薏米用水浸泡2小時;鯉魚去鱗、鰓及內臟,洗淨,草果、陳皮絲、薏米塞入鯉魚腹內。將鯉魚放入大碗內,加入薑片、鹽、味精、鮮湯,上籠蒸90分鐘左右,出籠,除去生薑、草果、陳皮絲、薏米即可。

功效:

利水滲濕,適用於濕熱型肝癌伴水腫、泄瀉、食積等。

04|薏米冬瓜仁茶

原料:

薏米、冬瓜仁各30克,冰糖適量。

制法:

薏米洗淨,涼水浸泡8小時;冬瓜仁洗淨,瀝幹備用;鍋中加水燒至沸騰,將薏米、冬瓜仁放入,待薏米煮爛後,加入適量冰糖稍煮片刻,過濾飲用即可。

功效:

此道茶飲有降血壓、降血糖、消除水腫及利尿的作用,長期飲用能改善肌膚粗糙,使肌膚柔嫩,是女性的天然美膚保養專家。

05|荷葉蓮藕炒豆芽

原料:

鮮荷葉200克(幹品減量),水發蓮子50克,藕絲100克,綠豆芽150克,植物油、鹽各適量。

制法:

蓮子與荷葉加水煎湯備用;鍋內倒入植物油燒熱,放入藕絲炒至七成熟,再加入蓮子、綠豆芽、荷葉蓮子湯,加鹽調味,煮至全部熟爛即可。

功效:

補脾腎,滲水濕,消肥胖。

06|車前草綠豆茶

原料:

綠豆60克,車前草30克。

制法:

綠豆用水泡2小時洗淨,瀝幹備用;車前草沖洗乾淨。將綠豆和車前草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熬煮,待茶湯熬煮至剩一半後熄火,去渣取汁,倒入杯中飲用即可。

功效:

此款茶飲清熱解毒、去火利水,更具有明目去痰、潤喉止渴的功效。

六、濕熱體質

濕熱體質是體內水液代謝出現障礙,造成水濕內停的同時由於各種原因,體內產生過多的熱量而成為火邪。

調養法則:清化濕熱,分消走泄。

推薦藥膳:

01|薏米銀菊飲

原料:

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各15克,甘草9克,薏米60克。

制法:

薏米洗淨,用清水泡透,放入鍋中,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20分鐘,放入甘草、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煮10分鐘即可。

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

02|橄欖蘿蔔湯

原料:

鮮橄欖3~5枚,鮮蘿蔔絲100克。

制法:

橄欖劈開,鮮蘿蔔切絲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煎煮20~30分鐘,去渣取汁飲用即可。

功效:

清肺化痰,解毒利咽。

七、血淤體質

血淤體質是指體內有血液運行不暢的潛在傾向或淤血內阻的病理基礎,以淤血為主要表現特徵的體質狀態。

調養法則:疏肝理氣,活血化淤。

推薦藥膳:

01|烏賊桃仁湯

原料:

鮮烏賊肉250克,桃仁15克,韭菜花10克,料酒、白糖、鹽各適量。

制法:

烏賊肉沖洗乾淨,切條備用;桃仁洗淨,去皮,備用;鍋內倒清水1000毫升,先入桃仁中火煮沸,然後入烏賊肉,加料酒、鹽、白糖調味,臨出鍋前加入韭菜花即可。

功效:養血調經。

02|山楂內金粥

原料:

山楂片15克,雞內金1個,粳米50克。

制法:

山楂片幹鍋小火炒至焦黃備用;雞內金用溫水洗淨,烘乾研成細末備用;粳米淘淨,與焦山楂、雞內金末共入沙鍋中,小火煮粥30分鐘即可。

功效:

化淤血,行氣結。

八、氣鬱體質

氣鬱體質是由於長期情志不暢或其他原因導致的體內氣機鬱滯,進而影響全身臟腑功能協調的體質特徵。

調養法則:疏肝理氣,調暢氣機。

推薦藥膳:

01|糖漬金橘

原料:

金橘、白糖各500克。

制法:

金橘洗淨,盛入鍋中,用勺將金橘逐個壓扁,去核,加白糖醃漬1日,待金橘浸透糖後,再以小火煨熬至汁液耗幹,停火待冷,再拌入白糖,放入盤中風乾數日即可。

功效:

理氣,解鬱,化痰,開胃,醒酒。

02|橘皮竹茹粥

原料:

橘皮25克,粳米100克,竹茹30克。

制法:

竹茹洗淨,涼水浸泡30分鐘;將1000毫升清水煮沸,放入竹茹,大火煮沸5分鐘,去竹茹,留竹茹水備用;將橘皮切絲,粳米淘淨入竹茹水中小火熬製成粥,入橘皮煮10分鐘即可。

功效:

理氣健脾,開胸順氣。

九、特稟體質

特稟體質,又稱過敏體質,一般是指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和過敏性疾病,而又找不到發病原因的人。

調養法則:益氣固表,養血消風。

推薦藥膳:

01|牛奶藕粉

原料:

牛奶、藕粉或澱粉各1大匙。

制法:

藕粉、牛奶一起放入鍋內,均勻混合後用小火煮,邊煮邊攪拌,直到透明糊狀為止。

功效:

此食譜適合過敏體質的寶寶食用。

02|黨參雞片

原料:

黨參30克,雞脯肉200克,冬筍、黃瓜各25克,雞蛋1個(取蛋清),鹽、料酒、蔥絲、薑絲、香菜段、雞湯、植物油、香油、澱粉各適量。

制法:

雞脯肉洗淨,切片;黨參洗淨;冬筍、黃瓜均洗淨,切片;將鹽、雞湯、料酒對成汁;雞脯肉片加鹽拌勻,放入雞蛋清、澱粉拌勻。 鍋內倒入植物油燒至五成熱,下入雞脯肉片,炸至熟時撈出,瀝油。鍋內留底油燒熱,下入蔥絲、薑絲、筍片、黨參煸炒,下黃瓜片、香菜段、雞脯肉片,烹入味汁炒熟,淋上香油即可。

功效:益氣健脾,改善體質。

03|黃芪汽鍋雞

原料:嫩母雞1只,黃芪30克,鹽5克,料酒15克,蔥、生薑各10克,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制法:

雞宰殺,去毛,剁去爪,剖去內臟,洗淨後先入沸水鍋內焯至皮伸開,再用涼水沖洗,瀝幹備用。 黃芪洗淨,切成6~7釐米長的段,每段再對剖成兩半,整齊地裝入雞腹腔內;蔥、薑洗淨後切段、片備用。 將雞放入汽鍋內,加入蔥段、薑片、料酒、清水、鹽,用棉紙封口,上屜用大火蒸至沸後約2小時;出屜後,揀出蔥、薑不要,把黃芪片從雞腹內取出,碼放在雞上,加胡椒粉、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益氣升陽,養血補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