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這個六一兒童節,兩位大佬的小打小鬧

6月1日, 中國市值最大的快遞物流企業順豐控股和阿裡旗下的菜鳥網路“打”了起來。 下午兩點三十二分, 菜鳥網路官微發出一則“菜鳥關於順豐暫停物流資料介面的聲明”稱, 順豐主動關閉了豐巢自提櫃和淘寶平臺物流資料資訊回傳;隨後, 順豐回應:菜鳥以安全為由單方面切斷豐巢的資訊介面, 並指責菜鳥索要豐巢的所有包裹資訊(包括非淘系訂單), 認為菜鳥有意讓其從騰訊雲切換至阿裡雲。

菜鳥喊冤, 順豐則立刻反撲, 說菜鳥“惡人先告狀”, 因為此前其首先以資料安全為由停止對豐巢的合作, “封殺了豐巢”。

雙方的紛爭更是引來京東、美團等互聯網巨頭紛紛站隊。 京東、網易、騰訊甚至是美團外賣、優信紛紛以行動表示對順豐的支持。

而EMS、蘇甯、易果生鮮、全峰、國通、圓通等企業則齊發聲明, 選擇了站隊菜鳥陣營。

於是, 還是多虧國家郵政局兩次出手發聲, 中止了這場“掐架”。 6月3日淩晨3點, 國家郵政局宣佈, 經過一夜的調停, 菜鳥與順豐表示將從“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出發, 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最大公約數, 共同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 並同意從6月3日12時起, 全面恢復業務合作和資料傳輸。

自此,菜鳥與順豐在“六一兒童節”爆發的爭端,表面上看落下帷幕,但是已經被捅破的窗戶紙,讓不過是被順豐率先挑頭拉開的裂痕,才剛剛露出一個小尖尖,背後反映出的可是物流行業的未來佈局。

赤裸裸的“大數據之爭”

《2016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快遞業務量預計將完成423億件,如此龐大的快遞業務量,將形成巨大的快遞資料庫,有業內人士表示,順豐和菜鳥突然鬧僵的背後,實際上涉及雙方對資源與資料的爭奪,馬雲也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曾表示,未來物流背後的支撐是資料流程,真正的物流一定是資料的溝通,一定是資料化的物流。所以,看似突然的“撕逼”,實際上是根深蒂固的潛在矛盾。

M濕姐畫個重點:菜鳥順豐之爭的核心爭議點在於,雙方是否有超越許可權查詢使用者資料的行為,以及誰最先關閉了互通資料介面。

這場物流大佬的撕逼究竟如何體現著大資料在未來的重要性呢?M濕姐帶你看看各家之言。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 李鳴濤

“資料將來一定是企業的核心資產,順豐應該是不願意長期將企業最有價值的資料資產與菜鳥共用或者是被菜鳥控制。”

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 劉興亮

“從明面上看,兩家都說是為了使用者資訊安全。而實際上,兩家爭搶的是資料,是大資料。”

電商觀察員 魯振旺

“菜鳥還是想通過資料的方式,把國內的快遞業和電商的物流整合起來形成更大的一個體系,現在雖然是免費,將來可能靠資訊流的整合賺錢。把資料都掌握了,掌握大家的調度方式和整個資訊流了,實際上就掌控市場了。豐巢系統中順豐雖然是大股東,但是其他快遞公司也有一定的股份,這是屬於中國主流快遞公司自己玩的系統,同樣意在爭奪所謂的針對快遞行業的話語權。”

海通證券交運團隊

“物流+資訊流+資金流是電商在資訊化高速發展的今天不可或缺的環節。阿裡順豐事件(菜鳥順豐之爭),體現了資訊流大資料在未來電商物流激戰中的關鍵地位。大資料成為核心,通過海量資料分析歸納精准定位群體購買力行為,挖掘消費潛力並精准遞推,才能有效打通電商+物流+資訊流+資金流的供應鏈閉環。”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 楊達卿

“所有的物流資訊平臺都會從商家獲取大資料,如果順豐今天跟菜鳥鬧掰了,今後還將面臨同樣的問題。企業和平臺之間的資料應該開放到什麼尺度,需要互相協商把握。物流資訊資料的開放應該是分層次、分階段,逐步對接,不可能所有的企業都願意立即敞開。”

物流“最後一公里”的正面交鋒

對於菜鳥順豐之爭而言,表面看是物流資料掌控權之爭,其實雙方已經在生鮮儲配、“物流最後一公里”等方面展開正面交鋒。

阿裡巴巴通過“新零售”佈局發力生鮮領域,這對一向在生鮮配送領域優勢明顯的順豐造成了威脅。阿裡對內通過菜鳥建設生鮮倉儲基地,對外通過投資盒馬鮮生、易果生鮮等佈局生鮮領域。

在物流快遞“最後一公里”服務方面,順豐此前在嘿客上鎩羽而歸,而菜鳥驛站則不斷壯大。菜鳥驛站由菜鳥牽頭,建立面向社區和校園的物流服務平臺,為使用者提供包裹代收、代寄等服務。

物流末端配送環節,順豐有豐巢,菜鳥有菜鳥驛站,二者在一定程度上亦呈競爭關係。在生鮮電商層面,順豐旗下的順豐優選開始發力,這難免會讓也在做類似生意的阿裡開始警惕。順豐優選由順豐商業集團打造,依託線上電商平臺與線下社區門店,為用戶提供日常所需美食。

此外,菜鳥網路還通過佈局生鮮倉庫、生鮮原產地資源整合的方式,對順豐在多地的生鮮配送業務造成衝擊。近期,菜鳥又宣佈發力生鮮原產地發貨基地,通過整合多方資源,將原本較為昂貴的生鮮物流費用降低不少。這客觀上動了順豐的“乳酪”,順豐在這些地方本已成為生鮮賣家的首選。

M+的旁友們,乃們一定跟M濕姐想的一樣,雖然在國家郵政局的調停之下順豐和菜鳥暫時和解,但是這場“撕逼”遠遠沒有停止,甚至只是開始的開始……大資料和“物流最後一公里”緊緊關係著物流行業的生死格局,M濕姐坐等大結局。

本文責編:姚穎琪

Media Plus主編:Dr.Xu

參考資料:網易新聞

自此,菜鳥與順豐在“六一兒童節”爆發的爭端,表面上看落下帷幕,但是已經被捅破的窗戶紙,讓不過是被順豐率先挑頭拉開的裂痕,才剛剛露出一個小尖尖,背後反映出的可是物流行業的未來佈局。

赤裸裸的“大數據之爭”

《2016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快遞業務量預計將完成423億件,如此龐大的快遞業務量,將形成巨大的快遞資料庫,有業內人士表示,順豐和菜鳥突然鬧僵的背後,實際上涉及雙方對資源與資料的爭奪,馬雲也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曾表示,未來物流背後的支撐是資料流程,真正的物流一定是資料的溝通,一定是資料化的物流。所以,看似突然的“撕逼”,實際上是根深蒂固的潛在矛盾。

M濕姐畫個重點:菜鳥順豐之爭的核心爭議點在於,雙方是否有超越許可權查詢使用者資料的行為,以及誰最先關閉了互通資料介面。

這場物流大佬的撕逼究竟如何體現著大資料在未來的重要性呢?M濕姐帶你看看各家之言。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 李鳴濤

“資料將來一定是企業的核心資產,順豐應該是不願意長期將企業最有價值的資料資產與菜鳥共用或者是被菜鳥控制。”

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 劉興亮

“從明面上看,兩家都說是為了使用者資訊安全。而實際上,兩家爭搶的是資料,是大資料。”

電商觀察員 魯振旺

“菜鳥還是想通過資料的方式,把國內的快遞業和電商的物流整合起來形成更大的一個體系,現在雖然是免費,將來可能靠資訊流的整合賺錢。把資料都掌握了,掌握大家的調度方式和整個資訊流了,實際上就掌控市場了。豐巢系統中順豐雖然是大股東,但是其他快遞公司也有一定的股份,這是屬於中國主流快遞公司自己玩的系統,同樣意在爭奪所謂的針對快遞行業的話語權。”

海通證券交運團隊

“物流+資訊流+資金流是電商在資訊化高速發展的今天不可或缺的環節。阿裡順豐事件(菜鳥順豐之爭),體現了資訊流大資料在未來電商物流激戰中的關鍵地位。大資料成為核心,通過海量資料分析歸納精准定位群體購買力行為,挖掘消費潛力並精准遞推,才能有效打通電商+物流+資訊流+資金流的供應鏈閉環。”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 楊達卿

“所有的物流資訊平臺都會從商家獲取大資料,如果順豐今天跟菜鳥鬧掰了,今後還將面臨同樣的問題。企業和平臺之間的資料應該開放到什麼尺度,需要互相協商把握。物流資訊資料的開放應該是分層次、分階段,逐步對接,不可能所有的企業都願意立即敞開。”

物流“最後一公里”的正面交鋒

對於菜鳥順豐之爭而言,表面看是物流資料掌控權之爭,其實雙方已經在生鮮儲配、“物流最後一公里”等方面展開正面交鋒。

阿裡巴巴通過“新零售”佈局發力生鮮領域,這對一向在生鮮配送領域優勢明顯的順豐造成了威脅。阿裡對內通過菜鳥建設生鮮倉儲基地,對外通過投資盒馬鮮生、易果生鮮等佈局生鮮領域。

在物流快遞“最後一公里”服務方面,順豐此前在嘿客上鎩羽而歸,而菜鳥驛站則不斷壯大。菜鳥驛站由菜鳥牽頭,建立面向社區和校園的物流服務平臺,為使用者提供包裹代收、代寄等服務。

物流末端配送環節,順豐有豐巢,菜鳥有菜鳥驛站,二者在一定程度上亦呈競爭關係。在生鮮電商層面,順豐旗下的順豐優選開始發力,這難免會讓也在做類似生意的阿裡開始警惕。順豐優選由順豐商業集團打造,依託線上電商平臺與線下社區門店,為用戶提供日常所需美食。

此外,菜鳥網路還通過佈局生鮮倉庫、生鮮原產地資源整合的方式,對順豐在多地的生鮮配送業務造成衝擊。近期,菜鳥又宣佈發力生鮮原產地發貨基地,通過整合多方資源,將原本較為昂貴的生鮮物流費用降低不少。這客觀上動了順豐的“乳酪”,順豐在這些地方本已成為生鮮賣家的首選。

M+的旁友們,乃們一定跟M濕姐想的一樣,雖然在國家郵政局的調停之下順豐和菜鳥暫時和解,但是這場“撕逼”遠遠沒有停止,甚至只是開始的開始……大資料和“物流最後一公里”緊緊關係著物流行業的生死格局,M濕姐坐等大結局。

本文責編:姚穎琪

Media Plus主編:Dr.Xu

參考資料:網易新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