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王龍泉:同質化競爭下的思索

作為一種新興的休閒形式, 對那些脫離了產業支撐的農家樂來說, 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在於通過當地的自然美景、田園風光、鄉村風俗、農家土菜,

向城裡人提供一種回歸服務, 在滿足其身心放鬆、精神愉悅的同時, 從而實現自身的盈利。

不少這樣“農家樂”的經營者都是當地農民。 其不僅沒有專業化的管理知識, 同時還缺乏對市場的準確把握與科學預測, 大多時候都是憑藉經驗行事。 對於遊客想要的, 真正看重的, 大家並沒有透徹的理解及深度挖掘, 有時甚至南轅北轍, 該抓的東西視而不見, 不該學的東西卻生搬硬套。

不少市民反映, 現在一些農家樂休閒項目幾乎千篇一律, 無非是卡拉OK、釣魚、賞花采果、農家觀光、爬山、游泳、漂流, 而且農味不濃, 鄉村特色文化不明顯, 另外很多農家樂還停留在家庭接待服務的基礎上。

一些“農家樂”在經營內容上仿照城市賓館酒店的模式,

裝飾太過城市化, 那些真正吸引遊客的東西, 要麼是沒有, 要麼不知何種緣故逐漸被取消了。

還有一些所謂農家體驗項目, 似乎更像是在與遊客玩一場噱頭遊戲。 被吸引來到鄉村的城裡人, 想看到的是鄉村的田園野趣, 渴望感受到的是鄉村傳統文化的魅力, 然而當他們身在鄉村後, 體驗到的卻是和城市越來越相似的服務。

本應別具特色的農家樂, 在不斷向城市服務看齊, 並原封不動的模仿、生搬硬套城市的設施樣板, 所帶來的後果是與遊客的初衷越來越背道而馳。 而這些功能單調的鄉村娛樂活動, 難免會使越來越多來自城市的遊客日久生厭。

現在不少農家樂同質化的傾向愈發嚴重,

提供的東西都一樣, 經營內容也差不多, 那麼這麼多的農家樂憑什麼吸引遊客呢?當低水準重複競爭態勢開始蔓延, 最有效的制勝法寶也許只能比拼誰的價格更低了。

相比城市林立的高樓, 嘈雜的環境, 擁塞的交通, 和朋友們一起開車到郊外或鄉下釣釣魚、打打牌、喝喝茶、吃吃飯, 的確別有一番感受。 然而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嚮往鄉村田園生活, 開始渴望聞到泥土的芳香時, 農家樂經營者們又靠什麼來留住遊客的心, 靠什麼讓遊客心甘情願地留下更多的錢呢?

相信沒有人能夠做到, 僅靠讓遊客吃頓簡單的農家飯, 就能使自己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

除了單純照搬學來的餐飲、垂釣、採摘、野外CS等專案,

我們是否可以根據當地獨特的鄉土文化, 拓展一些農事活動項目;是否可以在自家庭院周圍, 栽種一些城裡很難看到的蔬菜和花草;是否可以在建築裝修上, 引入一些農耕文化元素;是否可以在用餐環境的設置上, 讓自己的農家樂更加別具一格!要知道, 優質且富於濃濃鄉情的農家樂服務, 才是獲得遊客滿意的一個關鍵因素。

農家樂若想做得好, 不僅鄉村味要濃, 同時還要做到規劃合理化、經營規範化。 因為不少遊客到農家樂休閒旅遊時, 經常會遇到這樣一些情景:車被堵住, 卻怎麼也找不到亂停車的車主;有的農家樂甚至連固定停放車輛的位置也沒有;還有一些農家樂連最基本的導向指示牌也沒有, 以至遊客進入其中就像無頭蒼蠅一樣瞎轉悠。

有些農家樂衛生狀況很是糟糕, 特別是在連點成片的“農家樂”地區, 包括生活垃圾在內的廢棄物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 不僅使“農家樂”的經營者、附近農民、消費者造成身體健康的損害, 也給生態環境帶來潛在的危機。

另外, 不少農家樂在經營上正面臨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 如盲目開發, 重複建設;規模太小, 缺乏整體規劃和設計;管理粗放, 服務跟不上;自我推廣、行銷能力不足;在淡季經營時, 甚至為拉客源, 相互削價、相互詆毀。

這些都會不同程度降低遊客對農家樂的滿意度, 並影響“農家樂”經營者的長期可持續性發展。 急功近利, 只顧眼前效益的單純複製與模仿, 終將為農家樂的長期可持續性盈利埋下隱患。 事實證明,作為農家樂經營者,當心離錢太近時,口袋則會離錢越來越遠。

伴隨著各種檔次農家樂的迅猛發展勢頭,同質化和粗狂式運作模式問題開始日益凸現,千家一面、土味全無的農家樂陷入自身發展的一大瓶頸。

2012年3月底啟幕的“合肥市第六屆鄉村旅遊節”,為安徽合肥市的農家樂賺足了人氣。隨著農家樂在全國遍地開花,合肥市的農家樂發展也呈現出了一派欣欣向榮之象。截至2011年底,當地已有星級農家樂157家,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4家,年遊客接待數量也達到1100多萬人次。

然而,在本次鄉村旅遊節結束不久,即從6月份開始,合肥旅遊局卻要在全市農家樂中展開一次“洗牌”運動。原因是,合肥市民對“除了吃土菜,還是吃土菜”的農家樂經營現狀,不滿情緒越來越大。

對於農家樂經營者所面臨的這一尷尬局面,旅遊局副局長俞曉華直言不諱,指出了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規劃不夠,建設隨意,沒有真正體現農家樂的特色;二是經營粗狂,不能滿足遊客吃農家飯、住農村屋、買農家貨的需求;三是規模小,檔次低,沒有叫得響的拳頭產品;四就是服務不規範。

對此,時任廣州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陳國也身有同感,他曾於2011年7月在增城正果鎮舉行的廣州市首批星級農家樂授牌儀式上指出,廣州農家樂存在同質化比較嚴重等問題。他強調“發展農家樂,絕不能千篇一律,好大喜功”,要在政府引導、部門聯動、合力推進中大力發展農家樂,這樣才能不斷滿足城市居民的多樣化需求。

在我國,廣大農家樂經營主體多是農民,由於註冊資本少,品牌意識不強,數量龐大的農家樂一直並未形成產業集群效應。相比來說,他們更習慣于各自為戰、單獨行動,你唱你的山歌,我唱我的小調。

尤其對那些以自家院落為依託的農家樂經營戶,更需要從總體上對整個區域進行把握,更需要對整個區域內的個體及周邊景觀、設施進行總體統籌。而這其中,若沒有政府的正確引導,專業團隊的整體策劃,其發展之路勢必受阻。

無論位於什麼區位,想要打響每個農家樂的區域品牌,就必須將單個經營體聯合起來,作為一個統一體進行對外宣傳。這樣才能讓區位品牌更深入人心,而自己才能從整體品牌效益中長期獲益。

為了提升農家樂品質,為了使各地農家樂更有“農的風味、家的品味、人的趣味”,為了使農民更好地依託城區、景區、產業升級規範農家樂,除農民自我意識需要提高外,更需要村組織的有效管理和統一規劃。

事實證明,作為農家樂經營者,當心離錢太近時,口袋則會離錢越來越遠。

伴隨著各種檔次農家樂的迅猛發展勢頭,同質化和粗狂式運作模式問題開始日益凸現,千家一面、土味全無的農家樂陷入自身發展的一大瓶頸。

2012年3月底啟幕的“合肥市第六屆鄉村旅遊節”,為安徽合肥市的農家樂賺足了人氣。隨著農家樂在全國遍地開花,合肥市的農家樂發展也呈現出了一派欣欣向榮之象。截至2011年底,當地已有星級農家樂157家,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4家,年遊客接待數量也達到1100多萬人次。

然而,在本次鄉村旅遊節結束不久,即從6月份開始,合肥旅遊局卻要在全市農家樂中展開一次“洗牌”運動。原因是,合肥市民對“除了吃土菜,還是吃土菜”的農家樂經營現狀,不滿情緒越來越大。

對於農家樂經營者所面臨的這一尷尬局面,旅遊局副局長俞曉華直言不諱,指出了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規劃不夠,建設隨意,沒有真正體現農家樂的特色;二是經營粗狂,不能滿足遊客吃農家飯、住農村屋、買農家貨的需求;三是規模小,檔次低,沒有叫得響的拳頭產品;四就是服務不規範。

對此,時任廣州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陳國也身有同感,他曾於2011年7月在增城正果鎮舉行的廣州市首批星級農家樂授牌儀式上指出,廣州農家樂存在同質化比較嚴重等問題。他強調“發展農家樂,絕不能千篇一律,好大喜功”,要在政府引導、部門聯動、合力推進中大力發展農家樂,這樣才能不斷滿足城市居民的多樣化需求。

在我國,廣大農家樂經營主體多是農民,由於註冊資本少,品牌意識不強,數量龐大的農家樂一直並未形成產業集群效應。相比來說,他們更習慣于各自為戰、單獨行動,你唱你的山歌,我唱我的小調。

尤其對那些以自家院落為依託的農家樂經營戶,更需要從總體上對整個區域進行把握,更需要對整個區域內的個體及周邊景觀、設施進行總體統籌。而這其中,若沒有政府的正確引導,專業團隊的整體策劃,其發展之路勢必受阻。

無論位於什麼區位,想要打響每個農家樂的區域品牌,就必須將單個經營體聯合起來,作為一個統一體進行對外宣傳。這樣才能讓區位品牌更深入人心,而自己才能從整體品牌效益中長期獲益。

為了提升農家樂品質,為了使各地農家樂更有“農的風味、家的品味、人的趣味”,為了使農民更好地依託城區、景區、產業升級規範農家樂,除農民自我意識需要提高外,更需要村組織的有效管理和統一規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