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醉美雲南:再見了,大興的甘蔗大興的糖!

自從學校畢業參加工作, 多年沒有好好的回趟家, 也就沒有時間好好看看雲南永善縣大興鎮這個生我養我的地方了。 又因為溪洛渡電站建設, 我的老家地處淹沒區, 面臨搬遷, 一直渴望回家看看它最後的模樣。

2012年初, 我剛參加工作報到不到十天, 就接受新的使命, 回到大興鎮開展移民走訪工作, 走村串戶中便圓了回家夢!轉瞬間, 回鄉工作已是一年有餘。 其間, 總是覺得想寫點什麼, 彌思苦想, 卻總是想不起來, 該寫些什麼呢?

直到有一天, 從群眾那裡得知, 我老家所在的大興村糖廠附近的村民因不舍糖廠在此舉行留念活動, 我便也去了。

跨過“大溝頭”, 進入“老街子”, 便看見遠處一股青煙直沖上天, 我知道, 那是老家的人們在榨“春班”的蔗糖了!越往前走, 就越能感覺到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股濃郁、醉人的甜香。 恰好在“毛家碼口”遇到以前的幾個鄰居正用“馬叉”扛甘蔗送往糖房去, (“馬叉”是當地人民群眾用來扛成捆甘蔗的土制工具) , 遇見了熟人, 便打招呼叫我吃甘蔗, 還開玩笑說, 這是“大井壩”最後的甘蔗啦, 再不吃, 你以後吃不到了!

猛然間, 一年來一直盤踞在腦海中的念頭突然復蘇了, 原來如此!那種困擾多日的感覺就是想說說、想寫寫大興的甘蔗和大興的紅糖!

大興鎮又名大井壩, 系曾澤生將軍的故鄉。 大井壩得名來源為清朝年間:西靠後龍山、東臨金沙江的大興老街子曾出過11口鹽井, 且在金沙江邊有銅船路、水碼頭, 是當時滇銅京運鑄幣、楠木砍伐建故宮, 來往客商的必經之道, 久而久之, 加之大興壩子平緩綿延數公里, 便得名為“大井壩”。

後來世事變遷, 鹽井消失了, 碼頭不在了, 楠木砍完了, 不知道怎麼的大興鎮政府所在的壩子裡全種上了甘蔗, 甘蔗是什麼年代開始種植的?有多少年的歷史?現在已無從考證。 大井壩的人都只知道, 反正自己一出生, 就是伴隨著甘蔗長大的。 甘蔗年復一年的種, 年復一年的收割, 而自己則在這年復一年中不斷長大!

因為大興甘蔗種植區域基本在溪洛渡電站建設水位線“601”以下, 所以在這個水位線以下居住了世世代代的群眾為了支援國家建設, 舍小家、顧大家, 必須移民, 而大興的甘蔗因為地理環境的特殊性, 不適應在海拔高的地方種植,

就只能不再種了。

早在幾年前, 因為市場的需求, 甘蔗遠低於其它如芒果、枇杷、柑橘等經濟林木, 甘蔗的種植逐漸被其他經濟林木取代, 只有少數蔗農因各種因素, 在堅持守望著大興最後的甘蔗!而不管對大興的甘蔗懷有多深厚的情結, 按照溪洛渡電站2013年5月31日正式下閘續水發電節點日期的到來, 也就是不得不對大興的甘蔗最後說再見的時候了!現在空氣中彌漫的那股因甘蔗被榨成汁, 然後熬成糖, 製作過程中隨風飄散、讓人迷醉的甜香是永遠也沒有了!

沒有和甘蔗一起生長過的人是永遠不知道的,甘蔗從出生到熬成糖要經過很多很多複雜的程式,在每個程式,都有它一些獨特的名字或者稱呼,很好聽、已讓人感覺很奇怪,妙趣橫生,可惜隨著甘蔗的不復存在,這些名字也將隨之湮沒在歷史發展、世事變遷的長河中,若干年後,也許不會在有人知道它是什麼意思了吧!

甘蔗可謂一生都是寶,難怪在它最後的時刻,還有那麼多蔗農仍然依依不捨!

甘蔗長成熟後,就要下“種子”,用專用的“砍刀”將成片的甘蔗放倒在地,然後用“修刀”(形狀如鷹嘴的專用鐵質工具)將中下部的成熟部分修掉甘蔗葉片,放置一旁榨糖備用,頂端部分用“修刀”修理乾淨後砍下大約一尺長,成捆晾曬,待來年開春下種備用;最頂端的甘蔗葉叫“牛毛顛”,用來餵牲口、或者做柴禾;在除掉多餘的蔗葉,清理出甘蔗和種子時,這部分多餘的甘蔗葉叫“鋪子草”。

成捆的甘蔗被人扛馬駝地送往糖房榨汁熬糖時,蔗農們就要清理“戰場”,這叫“翻鋪子”,也就是將“鋪子草”中剩下的小甘蔗清理出來,蔗農們管這種隱藏在甘蔗葉下的小甘蔗叫“蔗兒”;清理完“蔗兒”,將地面的“鋪子草”成捆地捆好運走。過不了多久,蔗農們接下來的活兒就是“犁地”,給兩頭大黃牯牛上了“牛加擔”,後面拖個鋒利的犁樺,犁“頭道地”,將整塊甘蔗地徹底翻個身(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提高,後來多數改成了用機器耕地),翻出的甘蔗根部就叫“蔗格鬥”,在煤炭和電器沒有普及的年代,它一度很好的解決了大興壩子裡群眾生活的燃料來源問題;翻地時,在部分“蔗格鬥”中間會夾雜著肥壯的尚未冒出地面的未成熟甘蔗,蔗農叫它“冬瓜棒”,這東東可是不可多得的解渴材料,去掉表皮,咬一口,淡淡的甜味伴隨泥土的芬芳,猶如三伏天喝下一杯冰紅茶,所以蔗農們翻地一般是不用帶茶水上坡的;翻地完畢,下一個環節就是“打地”,將地裡的“蔗格鬥”全部清理乾淨運走,只剩下一片平整的土地,但還不算完,因為地下還會有未清理完的“蔗格鬥”,所以還要犁“二道地”,重複前面的動作,“二道地”結束後,就要進行“提香溝”,將已經打平整的土地用特殊的“香鋤”(有些地方叫板鋤)將土地全部掏成寬約一尺,深半尺,長度據地形決定的數條溝;用同樣特製的“條鋤”將溝底欠松,就到了“下種子”的時候了,將先前備用的甘蔗種子成”V”子型擺整齊在“香溝”內底部,將溝兩堰的土用“香鋤”鏟下剛好掩埋掉“種子”,再在上端掏出一條溝,按照各家各戶排出的“水班期”,將大堰溝裡的水引到“香溝”內,每週引一次,在土地和水的滋養下,經過二至三月的時間,種子就破土而出並生長到約兩尺高,就是“松兜子”的時候了,同樣重複一遍前面“提香溝”的動作,將長出種子兩堰的泥土鏟平,中間再掏出“香溝”飲水,直到甘蔗長到一人多高時,就要“割葉子”了,將甘蔗中下部的葉子用”鋸鋸鐮”(割除甘蔗葉的特殊鐵質“C”型工具)清除運走,露出白裡泛青的甘蔗節,便於吸收陽光,進行光和作用,甘蔗才會變得多汁且脆,利於儲存更多糖汁;一直到入冬,甘蔗們完全成熟了,蔗農們才開始收割,準備榨“冬班”,忙碌一個來月,“冬班”結束,該是春節啦!過完春節,大約在來年的正月十五過後,便是榨“春班”。

而甘蔗製作成糖的過程,同樣是要經過許多複雜的程式,簡而言之,就是將甘蔗從地裡運到“糖房”裡(多數地方現在還叫“稿盤”),用四至六頭牛來拉動兩個緊挨在一起的兩個約千餘斤重的石頭碾子,通過碾子的轉動,將“喂”進碾子中間的甘蔗榨成汁(同樣因為時代的進步,這種原始的“土榨”方法已逐漸被機器榨糖所取代),沒有了蔗汁的甘蔗就叫“甘蔗渣渣”,它有雙重使用價值:發酵處理後可煮出有名的“蔗皮酒”,而晾曬處理後可做燃料,與“蔗格鬥”一起撐起群眾生火做飯的半邊天;榨成的汁水則被舀到大鍋裡,鍋下面燃起熊熊的烈火,根據出糖順序的大、中、小鍋,分成大火、中火、小火依次熬,熬到一定火候,便舀到一個巨型的“糖缸缽”裡攪拌散熱,然後用“糖瓢咡”一勺一勺舀入排列整齊的“糖碗”內凝固定型後取出,便成了蜚聲海內外、老少皆宜、吃法多元化的特色無污染、無公害紅糖,空氣中彌漫的那股醉人甜香,正是在這環節中產生的獨有味道!

甘蔗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一年只生產一季,從“下種子”到“出糖”,週期是一年!

傳說“大興紅糖”曾經和友鄰碼口鎮“碗落大米”在明朝、清朝年間,一直是雲南封疆大史們進獻京城的貢品,可和茶馬古道上的普洱茶相媲美!

2013年5月31日,大興甘蔗種植區域,將被不斷上漲的江水淹沒,退出支撐大興經濟發展重要經濟農作物的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將是高峽平湖、旅遊興旺、經濟繁榮、欣欣向榮的特色新大興!相信它和廣大移民群眾一樣,離開和告別故土時,能夠明白自己的離開和告別是為了舍小家、顧大家、支援國家建設吧!

再見了,大興的甘蔗!

再見了,大興的紅糖!

再見了,再見了,大興的甘蔗大興的糖!!

沒有和甘蔗一起生長過的人是永遠不知道的,甘蔗從出生到熬成糖要經過很多很多複雜的程式,在每個程式,都有它一些獨特的名字或者稱呼,很好聽、已讓人感覺很奇怪,妙趣橫生,可惜隨著甘蔗的不復存在,這些名字也將隨之湮沒在歷史發展、世事變遷的長河中,若干年後,也許不會在有人知道它是什麼意思了吧!

甘蔗可謂一生都是寶,難怪在它最後的時刻,還有那麼多蔗農仍然依依不捨!

甘蔗長成熟後,就要下“種子”,用專用的“砍刀”將成片的甘蔗放倒在地,然後用“修刀”(形狀如鷹嘴的專用鐵質工具)將中下部的成熟部分修掉甘蔗葉片,放置一旁榨糖備用,頂端部分用“修刀”修理乾淨後砍下大約一尺長,成捆晾曬,待來年開春下種備用;最頂端的甘蔗葉叫“牛毛顛”,用來餵牲口、或者做柴禾;在除掉多餘的蔗葉,清理出甘蔗和種子時,這部分多餘的甘蔗葉叫“鋪子草”。

成捆的甘蔗被人扛馬駝地送往糖房榨汁熬糖時,蔗農們就要清理“戰場”,這叫“翻鋪子”,也就是將“鋪子草”中剩下的小甘蔗清理出來,蔗農們管這種隱藏在甘蔗葉下的小甘蔗叫“蔗兒”;清理完“蔗兒”,將地面的“鋪子草”成捆地捆好運走。過不了多久,蔗農們接下來的活兒就是“犁地”,給兩頭大黃牯牛上了“牛加擔”,後面拖個鋒利的犁樺,犁“頭道地”,將整塊甘蔗地徹底翻個身(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提高,後來多數改成了用機器耕地),翻出的甘蔗根部就叫“蔗格鬥”,在煤炭和電器沒有普及的年代,它一度很好的解決了大興壩子裡群眾生活的燃料來源問題;翻地時,在部分“蔗格鬥”中間會夾雜著肥壯的尚未冒出地面的未成熟甘蔗,蔗農叫它“冬瓜棒”,這東東可是不可多得的解渴材料,去掉表皮,咬一口,淡淡的甜味伴隨泥土的芬芳,猶如三伏天喝下一杯冰紅茶,所以蔗農們翻地一般是不用帶茶水上坡的;翻地完畢,下一個環節就是“打地”,將地裡的“蔗格鬥”全部清理乾淨運走,只剩下一片平整的土地,但還不算完,因為地下還會有未清理完的“蔗格鬥”,所以還要犁“二道地”,重複前面的動作,“二道地”結束後,就要進行“提香溝”,將已經打平整的土地用特殊的“香鋤”(有些地方叫板鋤)將土地全部掏成寬約一尺,深半尺,長度據地形決定的數條溝;用同樣特製的“條鋤”將溝底欠松,就到了“下種子”的時候了,將先前備用的甘蔗種子成”V”子型擺整齊在“香溝”內底部,將溝兩堰的土用“香鋤”鏟下剛好掩埋掉“種子”,再在上端掏出一條溝,按照各家各戶排出的“水班期”,將大堰溝裡的水引到“香溝”內,每週引一次,在土地和水的滋養下,經過二至三月的時間,種子就破土而出並生長到約兩尺高,就是“松兜子”的時候了,同樣重複一遍前面“提香溝”的動作,將長出種子兩堰的泥土鏟平,中間再掏出“香溝”飲水,直到甘蔗長到一人多高時,就要“割葉子”了,將甘蔗中下部的葉子用”鋸鋸鐮”(割除甘蔗葉的特殊鐵質“C”型工具)清除運走,露出白裡泛青的甘蔗節,便於吸收陽光,進行光和作用,甘蔗才會變得多汁且脆,利於儲存更多糖汁;一直到入冬,甘蔗們完全成熟了,蔗農們才開始收割,準備榨“冬班”,忙碌一個來月,“冬班”結束,該是春節啦!過完春節,大約在來年的正月十五過後,便是榨“春班”。

而甘蔗製作成糖的過程,同樣是要經過許多複雜的程式,簡而言之,就是將甘蔗從地裡運到“糖房”裡(多數地方現在還叫“稿盤”),用四至六頭牛來拉動兩個緊挨在一起的兩個約千餘斤重的石頭碾子,通過碾子的轉動,將“喂”進碾子中間的甘蔗榨成汁(同樣因為時代的進步,這種原始的“土榨”方法已逐漸被機器榨糖所取代),沒有了蔗汁的甘蔗就叫“甘蔗渣渣”,它有雙重使用價值:發酵處理後可煮出有名的“蔗皮酒”,而晾曬處理後可做燃料,與“蔗格鬥”一起撐起群眾生火做飯的半邊天;榨成的汁水則被舀到大鍋裡,鍋下面燃起熊熊的烈火,根據出糖順序的大、中、小鍋,分成大火、中火、小火依次熬,熬到一定火候,便舀到一個巨型的“糖缸缽”裡攪拌散熱,然後用“糖瓢咡”一勺一勺舀入排列整齊的“糖碗”內凝固定型後取出,便成了蜚聲海內外、老少皆宜、吃法多元化的特色無污染、無公害紅糖,空氣中彌漫的那股醉人甜香,正是在這環節中產生的獨有味道!

甘蔗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一年只生產一季,從“下種子”到“出糖”,週期是一年!

傳說“大興紅糖”曾經和友鄰碼口鎮“碗落大米”在明朝、清朝年間,一直是雲南封疆大史們進獻京城的貢品,可和茶馬古道上的普洱茶相媲美!

2013年5月31日,大興甘蔗種植區域,將被不斷上漲的江水淹沒,退出支撐大興經濟發展重要經濟農作物的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將是高峽平湖、旅遊興旺、經濟繁榮、欣欣向榮的特色新大興!相信它和廣大移民群眾一樣,離開和告別故土時,能夠明白自己的離開和告別是為了舍小家、顧大家、支援國家建設吧!

再見了,大興的甘蔗!

再見了,大興的紅糖!

再見了,再見了,大興的甘蔗大興的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