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移動醫療時代 醫院無線網路如何規劃

手機掛號、智慧導診、問診、檢驗檢查結果查詢, 移動護理、移動查房、智慧輸液、智慧用藥等應用正在被醫院廣泛採用, 2015年的一項調查顯示, 65%的醫療機構正在投資無線網路設施的升級, 那麼應該如何規劃醫院無線網路?

據Gigaom網站發佈的預測, 到2020年, 將會有240億台設備連接到互聯網上, 而絕大多數設備將會使用無線的方式訪問互聯網。 在互聯網和改善醫療服務行動的驅動下, 手機掛號、智慧導診、問診、檢驗檢查結果查詢, 移動護理、移動查房、智慧輸液、智慧用藥等應用正在被醫院廣泛採用, 極大地改善了患者的就醫體驗,

優化了醫務工作者的服務流程, 而這些都離不開無線網路的支撐。 因此, 高速、穩定、安全的醫院無線(Wi-Fi)網路已經成為醫院資訊化的基本要求。

2015年的一項調查顯示, 65%的醫療機構正在投資無線網路設施的升級。 通常, 無線網路由具有集成天線的低功率收發器, 用於動態管理設備信號行為的信號監視器以及將設備連接到網路交換機的電纜組成。

系統支援

在建築物中, 無線網路可以支援許多系統, 包括電話、移動無線電通信、視聽設備、數位標牌、門禁、視頻監控、報警裝置、照明控制和樓宇自動化系統等。

在醫療機構中, 無線網路可支援的系統包括護士電話/編碼呼叫、生理(病人)監控、遠端醫療、即時定位系統、臨床工程系統和電子健康記錄等,

可支援的設備則包括電腦、門鎖、報警觸發器、輸液泵、智慧手機、感測器、監控攝像頭、給藥裝置、遙測監控、呼吸機等。 大多數無線設備已經採用了Wi-Fi協定, 尚未採用的設備也很快將要啟用。

建立無線網路的目的已經從為人們提供便利上升到了為關鍵任務提供服務, 甚至包括生命安全服務。 有線和無線網路的拓展正在從企業級轉向醫療級, 同時從多個有線和無線網路轉移到融合網路。

醫療機構必須確保網路的正常運行以及所有操作元素的安全性。 無線網路應符合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802.11標準, 並且應該具有保護網路、使用者和資訊安全的措施, 避免不必要的資訊接收或駭客攻擊。

使用者或設備需要通過網路系統管理員取得存取權限(即登錄和密碼), 並且必須遵守其政策和使用程式。

以需求為驅動

瞭解當前和未來的無線網路需求將為網路規劃奠定基礎。 有許多具有醫療功能的設備可能會在無線網路上運行, 從而產生大量的資訊和資料。

無線網路支援的設備將會越來越多, 其中大部分可能是具有嵌入式處理能力的智慧設備。 越來越多的設備和系統聯網並自動運行很可能將成為現實。 這些設備和系統的使用者通常包括網路系統管理員、臨床醫生、工作人員、護士、患者、安保人員、智慧系統、供應商和訪客。

考慮到這一情況, 無線網路所需要的屬性越來越廣泛, 包括可訪問性、適應性、成本效益、設備不可知性、可管理性,

支援大規模通知系統、可靠性、回應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可升級性, 以及視頻流支援。

在評估需求時, 醫療機構的專業人員應考慮如下因素:

1、重要的需求和不重要的需求分別是什麼, 並且這樣的情況多快會發生變化。

2、移動應用程式將如何影響資料的自動傳輸和無線網路需求的增加, 例如電子健康記錄(EHR)的使用會引起更多相關應用程式、流媒體和長期連接設備的使用。

3、留意新的和不斷變化的趨勢, 例如物聯網, 與設備、流程、地點、人員、網路和內容的連接, 與企業間共用資料等。

4、網路如何支援使用者的自帶設備(bring-your-own-device, BYOD)。

5、新的和不斷變化的內部和外部威脅, 如不受控制的訪問、拒絕服務、資訊竊取、身份盜用和腐敗。

6、臨床部門如何將無線網路和設備相結合以促進和支援工作流程。

設計要素

進行無線網路建設時需要考量的因素包括建築和牆體建設、連接到接入點的天線類型、同時關聯設備的數量、所使用的終端使用者或移動設備的類型、所需的頻寬、天線範圍和其他可能干擾和降低系統性能的射頻信號源, 也包括連接到接入點(例如, 6A類)的電纜類型、接入點的生命週期、天花板結構、感染控制策略以及接入點調整、維護和更換。

預測建模工具可以創建空間或建築物的二維或三維模型, 導入地板、牆壁和天花板的電腦輔助設計檔, 增加建築材料的信號傳播性, 導入RF信號源的射頻測量資訊和屬性, 並計畫接入點的信號通道, 以便識別和優化接入點設置。

醫院無線網路建設的最佳實踐包括無線接入點定位

規劃步驟

醫療機構專業人員必須認識到,網路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網路流量將通過Wi-Fi傳輸。Wi-Fi網路運營成本應根據其支援運營和工作流程的能力以及一些不可預見的成本來衡量。

雖然每個醫療機構的Wi-Fi安裝項目都有自己的挑戰,但一些常見的規劃步驟包括:

1、對現有的有線和無線網路情況進行準確記錄,包括光纖、主幹電纜、水準或工作站雙絞線、網路交換機,以及交換機uplink埠。當前無線接入點符合的IEEE標準也應該明確。

2、評估系統元件的功能和性能,確定使用無線網路設備的數量和類型,包括醫院、供應商、工作人員、患者和訪客擁有的設備。

3、對所有部門進行調查,明確當前和未來可能會用該網路的系統,以及各部門正在使用和計畫使用的設備及應用程式。此外,應確定負責管理、運行和維護系統的人員。

4、識別移動設備如何在建築內、院區內和院區外移動,以及移動服務提供者的公共網路如何對私有網路進行補充。

5、確定設備網路連接和應用資訊訪問的安全性原則。醫院IT負責人應該瞭解如何通過“後門”進行網路訪問,並確定如何消除或鎖定此訪問。

6、評估網路交換機是否能夠支援高性能無線接入點的輸送量/頻寬,以及視頻流、基於Wi-Fi的語音、蜂窩無線網路和智慧建築技術對網路的影響。

7、評估Wi-Fi網路將如何支援不同類別的最終使用者和系統(例如:醫院員工與病人和訪客,業務用戶與臨床用戶,生命安全與安全系統)以及設備(特別是 BYOD設備),及其可能在網路上產生的流量和應用。

8、確定系統管理和維護人員,以及培訓人員所應具備的經驗和能力。

9、建立業主專案要求(owner project requirements, OPR)檔,制定Wi-Fi網路運行的任務聲明,明確系統設計目標、系統性能指標、使用政策和程式,以及管理政策和程式。

10、制定資本支出預算和業務支出預算,並且需要將潛在的系統元件更新成本考慮進去。

11、評估製造商的系統和產品,以滿足預期的業務需求和系統性能要求。

12、使用預測設計建模工具和射頻測量工具,為接入點和天線的選擇和安裝進行有目的的設計(purposeful design)。例如,IT工作人員應使用帶有Wi-Fi收發器和軟體的平板電腦或個人電腦對建築物進行射頻測量,將天線位置和頻率資訊輸入到設計模型中,然後將電腦輔助設計檔進行組合,並將其輸入模型,將天花板高度、天花板材料以及外部,內部和結構牆材料資訊添加到模型中。此外,具體的接入點也應輸入到模型中,再從模型中評估推薦的接入點位置,並根據現場或建築結構方面的考量進行位置調整,然後再次計算評估。

13、創建吊頂佈線計畫,提供結構化電纜設計,支援有線網路連接到接入點。IT工作人員應考慮將接入點放在天花板外殼中,以保持網路電纜、連接器和接入點可進出天花板空間。為每個接入點至少準備兩個6A類電纜,以支持未來的接入點設計趨勢的變化。為了最大限度提高靈活性,IT工作人員可能會考慮到每個接入點配四條電纜。

14、在網路安裝完成後進行驗證,並制定調試計畫。再次對建築物進行射頻測量,以確定與OPR相比的信號覆蓋和性能。

15、定期對系統進行調試,以評估建築物及系統變化對信號覆蓋和性能的影響;定期與各部門召開會議,以調查其工作時使用的系統和設備可能發生的變化。

基於無線網路的即時定位系統在醫療機構中使用越來越多

資產跟蹤是即時定位系統的關鍵功能

市場條件

醫療機構必須適應由市場競爭、患者和醫護人員的期望,以及法規驅動而不斷變化的市場條件。

院區、建築和病房都會發展得更加智慧。運營工作流程將越來越依賴于更加智慧、集成度更高的系統和設備發展。企業網路的無線端將繼續在支援工作流程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醫院有義務提供一個高效、穩定、可預測、安全的網路設施來滿足患者和工作人員的期望。

翻譯:沈翀

以便識別和優化接入點設置。

醫院無線網路建設的最佳實踐包括無線接入點定位

規劃步驟

醫療機構專業人員必須認識到,網路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網路流量將通過Wi-Fi傳輸。Wi-Fi網路運營成本應根據其支援運營和工作流程的能力以及一些不可預見的成本來衡量。

雖然每個醫療機構的Wi-Fi安裝項目都有自己的挑戰,但一些常見的規劃步驟包括:

1、對現有的有線和無線網路情況進行準確記錄,包括光纖、主幹電纜、水準或工作站雙絞線、網路交換機,以及交換機uplink埠。當前無線接入點符合的IEEE標準也應該明確。

2、評估系統元件的功能和性能,確定使用無線網路設備的數量和類型,包括醫院、供應商、工作人員、患者和訪客擁有的設備。

3、對所有部門進行調查,明確當前和未來可能會用該網路的系統,以及各部門正在使用和計畫使用的設備及應用程式。此外,應確定負責管理、運行和維護系統的人員。

4、識別移動設備如何在建築內、院區內和院區外移動,以及移動服務提供者的公共網路如何對私有網路進行補充。

5、確定設備網路連接和應用資訊訪問的安全性原則。醫院IT負責人應該瞭解如何通過“後門”進行網路訪問,並確定如何消除或鎖定此訪問。

6、評估網路交換機是否能夠支援高性能無線接入點的輸送量/頻寬,以及視頻流、基於Wi-Fi的語音、蜂窩無線網路和智慧建築技術對網路的影響。

7、評估Wi-Fi網路將如何支援不同類別的最終使用者和系統(例如:醫院員工與病人和訪客,業務用戶與臨床用戶,生命安全與安全系統)以及設備(特別是 BYOD設備),及其可能在網路上產生的流量和應用。

8、確定系統管理和維護人員,以及培訓人員所應具備的經驗和能力。

9、建立業主專案要求(owner project requirements, OPR)檔,制定Wi-Fi網路運行的任務聲明,明確系統設計目標、系統性能指標、使用政策和程式,以及管理政策和程式。

10、制定資本支出預算和業務支出預算,並且需要將潛在的系統元件更新成本考慮進去。

11、評估製造商的系統和產品,以滿足預期的業務需求和系統性能要求。

12、使用預測設計建模工具和射頻測量工具,為接入點和天線的選擇和安裝進行有目的的設計(purposeful design)。例如,IT工作人員應使用帶有Wi-Fi收發器和軟體的平板電腦或個人電腦對建築物進行射頻測量,將天線位置和頻率資訊輸入到設計模型中,然後將電腦輔助設計檔進行組合,並將其輸入模型,將天花板高度、天花板材料以及外部,內部和結構牆材料資訊添加到模型中。此外,具體的接入點也應輸入到模型中,再從模型中評估推薦的接入點位置,並根據現場或建築結構方面的考量進行位置調整,然後再次計算評估。

13、創建吊頂佈線計畫,提供結構化電纜設計,支援有線網路連接到接入點。IT工作人員應考慮將接入點放在天花板外殼中,以保持網路電纜、連接器和接入點可進出天花板空間。為每個接入點至少準備兩個6A類電纜,以支持未來的接入點設計趨勢的變化。為了最大限度提高靈活性,IT工作人員可能會考慮到每個接入點配四條電纜。

14、在網路安裝完成後進行驗證,並制定調試計畫。再次對建築物進行射頻測量,以確定與OPR相比的信號覆蓋和性能。

15、定期對系統進行調試,以評估建築物及系統變化對信號覆蓋和性能的影響;定期與各部門召開會議,以調查其工作時使用的系統和設備可能發生的變化。

基於無線網路的即時定位系統在醫療機構中使用越來越多

資產跟蹤是即時定位系統的關鍵功能

市場條件

醫療機構必須適應由市場競爭、患者和醫護人員的期望,以及法規驅動而不斷變化的市場條件。

院區、建築和病房都會發展得更加智慧。運營工作流程將越來越依賴于更加智慧、集成度更高的系統和設備發展。企業網路的無線端將繼續在支援工作流程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醫院有義務提供一個高效、穩定、可預測、安全的網路設施來滿足患者和工作人員的期望。

翻譯:沈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