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二戰主力坦克:四號、謝爾曼、T-34誰能更勝一籌(二)防護篇

二戰期間各主要參戰國都發展了自己的坦克, 例如德意志軍馬——四號坦克, 朗森打火機——謝爾曼坦克, 蘇聯的平原之王——T-34, 五號坦克豹式坦克, 六號虎式坦克, 蘇聯的IS-2, 美國的T29, M26等等。 這裡我們要從三個方面:火力、防護、機動性, 橫向對比美蘇德的m4坦克、四號坦克和T-34坦克, 第二篇:防護篇。

四號A型採用均質鋼製成的15毫米側面裝甲, 以及10毫米頂部裝甲和5毫米的底部裝甲。 由於IV號坦克主要執行反步兵的任務, 因此在當時IV號坦克被認為裝甲是足夠的。 隨後, 當IV號坦克接手了三號坦克的反坦克任務後, 裝甲隨之被大大強化。 從IV號坦克B型的30毫米裝甲, 到E型的50毫米裝甲以及最後到H型的80毫米裝甲。 與此同時, 部分IV號坦克更加添了裙邊及附加裝甲層。 裙邊大約有5mm厚, 用來防止射流穿甲彈的傷害, 車身漆有一層Zimmerit防磁覆蓋物, 以防止敵方步兵磁性反坦克手雷的附著。

四號H型, 圖片來自《戰爭雷霆》資料真實可靠

早期的謝爾曼M4、M4A1、M4A2早期型正面裝甲厚51mm, 56°傾斜。 側面38mm垂直。 炮塔正面裝甲厚76.2mm。 後期謝爾曼M4A2、M4A3、M4A3E8型坦克正面裝甲厚63.5mm, 47°傾斜。 側面38mm垂直。 炮塔正面裝甲厚89mm。 *斜面裝甲有兩點好處, 首先炮彈擊中後容易彈開(即"跳彈"), 威力大減;其次, 根據美國人自己的穿甲彈公式,

傾斜角度一定, 穿甲彈穿透力與口徑大小成正比。 早期型號高2.74米, 後期型號高2.97米。 因為為了適應美國自由輪船的船艙, 因而車體高大, 投射面積大, 增加了中彈的幾率。 但正面的裝甲優良, 防護力有了一定的保障

M4謝爾曼, 圖片來自《戰爭雷霆》資料真實可靠

T-34車身裝甲厚度都是45毫米, 和德國的III、IV號坦克相當.正面裝甲有32度的斜角, 側面也有49度。 早期炮塔是鑄造而成的六角型, 正面裝甲厚度60毫米, 側面也是45毫米, 車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 因此T-34從正面看幾乎是一個直角三角形。

圖片來自《戰爭雷霆》資料真實可靠

百度百科說法(根據美國穿甲彈公式, T-34被德軍75毫米炮射擊時, T-34坦克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面裝甲, 防護能力相當於130毫米, 而49度斜角的側面裝甲也相當於100毫米。 T-34正面裝甲, 1941年的德國坦克在500米距離上都無法擊穿, 只有著名的的88炮能阻擋)。 小編個人意見, T34的裝甲並不算薄。 34/76的前裝甲已經超過了同期德國坦克的裝甲厚度。 而且其斜角裝甲能增加來襲的炮彈滑彈的幾率。 當時德國人的37毫米反坦克炮以及三號四號坦克的坦克炮拿他真沒辦法。 而T34/76的76.2毫米火炮能輕易擊穿德國人的裝甲。 這就是東線戰場上的T34危機。 危機之後德軍便改造了四號坦克, 危機暫時解除。 T34/85的出現引發了第二輪T34危機, 四號坦克又揍不過34/ 85了, 因而催生了德國的虎豹坦克。

蘇聯的T-34中型坦克被公認為二戰最好的坦克。T-34的火力、防護、機動以及易生產性達到最佳的均衡狀態。在1941-1942年間,T-34的性能全面壓倒當時德國大多數坦克。M4A3與德軍的四號坦克相比,也有防護性更好的正面裝甲,63.5mm 47°的傾斜裝甲能夠提供大傾角效應。至於四號坦克,由於德國人熱愛的垂直裝甲,讓防護性略輸一籌。但四號坦克本就是要被豹式替代的,這點劣勢倒也無妨,畢竟繼任者豹式的前裝甲太好。

蘇系坦克,德系坦克,美系坦克系列,敬請關注以獲得持續更新。(圖片部分來自網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作者:軍菌 wwx) 第一篇直達連結(二戰主力坦克:德意志軍馬、朗森打火機、T-34(一)火力篇)

因而催生了德國的虎豹坦克。

蘇聯的T-34中型坦克被公認為二戰最好的坦克。T-34的火力、防護、機動以及易生產性達到最佳的均衡狀態。在1941-1942年間,T-34的性能全面壓倒當時德國大多數坦克。M4A3與德軍的四號坦克相比,也有防護性更好的正面裝甲,63.5mm 47°的傾斜裝甲能夠提供大傾角效應。至於四號坦克,由於德國人熱愛的垂直裝甲,讓防護性略輸一籌。但四號坦克本就是要被豹式替代的,這點劣勢倒也無妨,畢竟繼任者豹式的前裝甲太好。

蘇系坦克,德系坦克,美系坦克系列,敬請關注以獲得持續更新。(圖片部分來自網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作者:軍菌 wwx) 第一篇直達連結(二戰主力坦克:德意志軍馬、朗森打火機、T-34(一)火力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