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被逼急的蘋果為啥開場畫風突變的發佈會

蘋果急了, 儘管WWDC 17正式開始前各種爆料已是滿天飛, 儘管幾乎所有人都不認為蘋果能再拿出什麼新鮮產品時, 可萬萬沒想到蘋果竟然發佈了Mac Pro的接替者iMac Pro以及人工智慧和虛擬實境的核心底層技術Metal 2。 除此之外, 10.5英寸iPad、智慧語音音箱HomePod、新的iMac和MacBook、四大系統全面升級, 軟硬雙線如此大幅度的更新在蘋果WWDC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筆者不禁感歎, 看似衰敗的蘋果這一次是真的急了!

蘋果這次是真的急了

16年來首次全年業績下滑

如果單純從蘋果的股票走勢來看, 無論是高達8000億美元的市值還是最近一年來超過33%的增幅都讓蘋果完全不必要有任何慌張。

但是如果看過16年財報就會發現2016年是自蘋果2000年來出現的首次年度業績下滑。 而這顯然同曾作為蘋果macbook、iphone和ipad三駕馬車之一的ipad萎靡不振有很大關係。 蘋果本指望iPad Pro能扭轉這一頹勢, 但遺憾事與願違, iPad業績依然在持續下滑, 這就讓蘋果更加依賴iPhone的表現。 可惜的是, iPhone 6S不如iPhone6銷量、大中華區業績大降都給蘋果的前途蒙上一層陰影, 儘管2017 Q1財報由於iPhone7發佈讓蘋果揚眉吐氣了一把, 但就像庫克說的, 由於很多消費者開始觀望等待iPhone的10年紀念版因此iPhone7出貨量也開始減少, 這勢必將影響到未來兩個財季的營收, 而內憂只是一方面, 外敵的強勢崛起才是蘋果真正需要面對的危機。

股價上升難掩蘋果隱患

競爭對手加速超車

今年1月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 2017上, 亞馬遜的Alexa智慧語音助手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焦點, 大量的硬體公司選擇同亞馬遜合作, 開發基於Alexa技術的語音類智慧硬體。 而在此之前亞馬遜自己推出的智慧語音音箱Echo已贏得業內一片好評, 同時穀歌的Assistant和微軟的Cortana也是虎視眈眈這片市場, 這讓曾經智慧語音助手的領導者蘋果旗下的Siri顯得異常尷尬。

Amazon Echo人氣很旺

除了傳統優勢項目開始出現頹勢外, 在目前代表業內最尖端領域的人工智慧、VA/AR上蘋果也是動作緩慢。 縱觀最近2年來蘋果發佈的新品中, 除了Apple Watch算是在可穿戴智慧設備領域站穩腳跟並成為業界第一外, 再無任何新的建樹。

在發佈會正式開始前15分鐘觀眾還在陸續進入會場就坐的時候, 背景音樂響起了Imagine Dragon(幻龍樂隊)的Whatever it Takes(無論代價是什麼)歌曲。 而看完整場發佈會後, 感覺這首歌就是目前蘋果的真實心聲。 "Whip, Whip, Run me like a race horse(鞭策、鞭策、讓我如賽馬般狂奔)", 競爭對手的每次進攻都像是抽在蘋果身上的鞭子一樣讓蘋果無論願意與否都必須加快腳步。

AR上線

但同很多分析師盲目唱衰蘋果所不同, 在筆者看來, 蘋果這些年儘管確實遇到很多困難和挑戰, 但蘋果並沒有迷失自己的目標, 依然按照自己的計畫前進著。 只是蘋果確實也開始著急, 就像本次發佈會上發言人交換過程一律用跑來節省時間,

發言時更是全程高語速像觀眾灌輸著海量資訊。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向市場證明蘋果帝國要再次重返巔峰成為市場的主導者。

Metal 2劍指人工智慧與虛擬實境

2014年的WWDC上推出的Metal讓業界見識了蘋果開發渲染應用程式設計發展介面的實力。 既然是軟體發展所需的最底層, 那麼蘋果顯然不想讓Metal只是用於遊戲開發。 於是本次大會上蘋果直接拿出了更加強大的Metal 2。 而目標更是劍指蘋果目前最薄弱的兩個環節, 也就是人工智慧和虛擬實境。

AR Demo展示

Metal 2的推出標誌著蘋果正式進入到人工智慧領域的角逐之中,而這也是本次發佈會同以外發佈會最大的不同。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這些名詞不斷出現在各個產品的發佈過程中。不論是機器學習還是重新打造的Siri以及Ios和macOS中大量的協助工具都離不開Metal 2的功勞。依託Metal 2隨IOS 11推出的Core ML(核心機器計算)架構支援目前所有主流的演算法,包括:深度神經網路、迴圈神經網路、卷積神經網路、支援向量機、樹集成、線性模型,聯想到之前傳聞蘋果正在開發基於神經網路的專用晶片,可以看出蘋果是準備在人工智慧領域好好幹一票。根據蘋果現場公佈的資料,搭載Core ML的iPhone在圖像識別速度上是穀歌Pixel的6倍,可以看出蘋果在這方面應該是下了不少精力。

各演算法全面支援

除此之外Metal 2更成為提高圖形渲染效率的利器,除了應用在圖片和視頻處理這些過去蘋果一直很在乎的領域外,更可以讓開發者可以在蘋果的電腦上流暢的開發和運行各種VR/AR程式,而這也是蘋果有史以來第一次官方談論VR和AR。VR和AR作為目前最火熱的虛擬實境兩大方向,蘋果此次算是一個也不落全部都占上。為了更好的推廣Metal 2,蘋果除了得到Steam VR的支持外,還得到了業內最著名的兩大遊戲引擎開發商Unity和Unreal的支援,加速Metal在開發者群體中的普及速度。VR部分蘋果主要是想展示自身的硬體搭配Metal 2可以流暢的進行各種VR應用開發,而在AR層面蘋果則通過Pokemon Go等這類的遊戲來說明蘋果目前在AR領域並不落後,甚至在應用層面更佔優勢。

iPhone版iOS11改版變超級APP

本次iOS11的更新幅度之大遠超之前洩露資訊。短信增加個人之間的轉帳功能並支援多平臺即時同步操作功能,地圖增加精確室內地圖,Apple Music可聽好友最近聽的歌曲,相機功能升級結合機器學習功能增加多種視頻照片處理方式,Apple Pay增加網頁和點對點功能。從中可以看出蘋果此次更新的核心指導思想就是讓iOS成為一個滿足用戶絕大部分需求的超級APP。

Apple Pay重磅更新

拋去遊戲和辦公應用外,郵件、IM(即時通訊)、支付、地圖、拍照/拍攝、音樂、視頻、新聞、圖書、雜誌,智慧家居這些全部都可以通過系統原生自帶的程式來完成。儘管在國內很多功能還是通過協力廠商app來實現(沒有美顏相機怎麼在國內混!)但在美國本土今天的iOS已可以滿足一般人的所有需求,

iPad iOS11力助iPad Pro搶佔輕辦公市場

本次發佈會系統層面最大的亮點就是iPad版本的iOS11,相對於iPhone版來說,增加了多檔拖曳和資料夾功能的iPad的iOS變得更加像桌面系統,而這充分暴露了蘋果想要利用iPad搶奪輕辦公市場的野心。

多檔拖曳

開頭已經說了,iPad銷量最近兩三年一直處於不斷下滑的狀態,而要深究原因就得從其定位說起。喬幫主的時代,iPad誕生初期是作為一種取代雞肋上網本,在智慧手機和筆記型電腦之間的一種全新上網娛樂終端。而在iPad的鼎盛時期也就是iPad4的時代,iPad的定位開始向簡單的藝術創造工具和大屏娛樂終端轉變。但隨著手機螢幕的逐漸增大,iPad大屏的優勢慢慢不再存在,再加上iPad本身更像筆記型電腦,如果只是看看新聞視頻什麼的完全沒必要經常升級,這就喪失了換新的動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庫克領導下的蘋果模仿微軟的Surface Pro推出了帶有手寫筆功能的iPad Pro並配備鍵盤保護套來進軍辦公市場,讓iPad成為一種生產力工具。

掃描檔

進軍辦公市場就意味著iPad在使用層面必須更接近筆記型電腦,而本次增加的資料夾和更靈活的分屏功能,支援多檔拖曳以及支援多種協力廠商雲服務都是為了這一目標。但同微軟打造原汁原味繼承x86生態圈的Surface所不同,蘋果本次切入點還是在輕辦公市場。舉個簡單例子,像在外面移動辦公寫作稿件或者做平面設計這類工作的絕大部分都可以通過iPad來完成,但可能最終排版整理什麼的還是需要在電腦上來完成。不過從發佈會上演示的用iPad編輯渲染圖片的demo中筆者感覺到蘋果在未來也許將會用iPad來取代低端的Macbook air,也就是賦予iPad更強大的能量。畢竟蘋果一直想切入企業級市場,而這是最好的途徑。

四大系統成蘋果AI秀場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Metal 2技術重點發力在人工智慧領域,而人工智慧則在蘋果的tvOS、watchOS、macOS和iOS這四大系統中得到了更多的發揮空間,而貫穿四大系統的一條主線就是蘋果曾經引以為傲的智慧語音助手Siri,本次Siri獲得了一次重要升級--語音翻譯功能,儘管落後微軟,但好歹也算填補了一塊短板。

Siri是重要入口

除此之外則是大量的系統自身的記錄使用者操作,並根據使用者操作習慣預測使用者的需求並給予輔助,其中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展示是記錄使用者閱讀的文章,並在用戶拼寫文章內出現的複雜詞彙(包括亂碼)時自動在輸入框提示。如果說之前大眾對於AI感覺還是飄在天上的概念,那麼蘋果就是讓AI落地成為我們可以真正接觸到的應用。

可用於機器學習的iMac Pro

作為本次發佈會上扔下的第一顆硬體炸彈,iMac Pro的登場讓人猝不及防。在此之前果粉們已經無數次情願蘋果升級之前的"垃圾桶"工作站Mac Pro和iMac。而蘋果也很給力,上來就公佈了升級版iMac。

螢幕資料驚豔

高達500尼特亮度可顯示10億種顏色的螢幕,英特爾Kaby Lake架構全新i7處理器確實讓人有購買欲望。4K螢幕21.5英寸版本可裝載最高4G VRAM的Radeon Pro 555&560顯卡達到了上代性能的3倍的,5K螢幕27英寸版顯卡進一步上升到8G VRAM 的570,575&580。擁有獨立顯卡使得在對付VR開發和應用時顯得如魚得水。

13英寸降價200美元

接下來的Macbook Pro顯然就沒什麼可說得了,除了同樣升級CPU外也就是13英寸版本降了200美金有點吸引力。正粉們本以為到此為止時,一段驚豔的短片過後,蘋果有史以來性能最強的mac電腦imac Pro正式登上舞臺!

iMac Pro

不論是起步 8核,可選裝10核,甚至18核的Xeon CPU還是AMD史上最強勁的Radeon Vega顯卡都透露著倆字"霸氣",更不要說128GB ECC記憶體和3GB/s的4T SSD硬碟。而真正讓人震驚的是傳統上需要放到一個大主機殼裡的硬體設定竟然被蘋果塞到螢幕後方做成一體機的形式。

有史以來最強大的Mac工作站

如果以為蘋果只是把圖形工作站升升配置變了個模樣就是重大新聞那可就大錯特錯了,蘋果真正的大殺器在於介紹Vega顯卡時特意強調了一下Half-Precision模式下22 Teraflops的運算力,而後不忘補了一句,很適合做機器學習用,說白了這就是跟AMD一起聯手搞深度學習工作站的節奏啊。

計算力驚人

6核Fusion A10X力挺新iPad Pro

在軟體部分裡已談過Ios 11對iPad Pro未來發展的影響,作為軟硬從不分家的蘋果來說,在堆砌硬體性能上也毫不手軟。IPhone7上搭載的四核A10曾挑翻整個安卓陣營,而採用3+3(3個高功率,3個低功率)的6核A10x顯然不是一般的ARM Soc可以比擬的。

蘋果首款6核心 SOC

除此之外,高達120hz刷新率的螢幕也再次印證了全新iPad Pro 10.5英寸版要作為生產力工具。更高的刷新率帶來更快的回應以及更平滑的畫面移動效果,包括20ms延遲的手寫筆在內,本次更新的iPad Pro將更加容易被設計人員所接受。

真正的智慧語音"音箱"

按照傳統,最後的壓軸一般都有兩把刷子,蘋果也不例外,帶來了之前已經被曝光過無數次的智慧語音音箱HomePod。HomePod一出場筆者就笑了,不因為別的,這貨長得太像以前的MacPro了,看來MacPro算是要退出舞臺了。

像不像Mac Pro?

同Google Home以及亞馬遜的Echo所不同。HomePod的首要工作是播放音樂,就像蘋果說的,蘋果一直包含著音樂基因,而為了獲得更好的音效效果蘋果給他配備了7個喇叭形的微音陣列,有獨立的驅動、精密的聲學喇叭,還有一個專門設計的低頻揚聲器和自動低音平衡器,這就使得HomePod可以營造出多種音樂效果。最有意思的一點是如果買多個放在一起時它們會自動協調配合避免發生衝突。

三大目標之一就是掀翻你家屋頂

既然叫智慧語音音箱,那麼其中的一種體現就是其內嵌的A8晶片,而另一個則是6個陣列式麥克風,不管噪音多大,只要你輕聲叫它一下,它就會立刻捕捉到。也難怪,總不能扯著嗓子告訴他播放什麼歌吧?

蘋果式對比

相比競爭對手來說,蘋果的Home Pod價格並不便宜,349美元的定價很蘋果。不過正如蘋果的對比方式:市場上Hi-Fi音箱要300-500美元而只能語音助手終端(就是指echo和home)一般要在100-200美元,這麼加起來最便宜也要400美元。所以Home Pod切入的還是一個沒什麼人涉足的市場,而蘋果最聰明的一點是知道目前智慧語音助手發展的程度還不夠,所以就算消費者覺得助手是雞肋,但起碼當音箱用也可以啊。

全力以赴保生態

蘋果在智慧手機時代生態圈的成功性無人可以質疑,不論是四大系統的無縫銜接還是新版本普及速度都讓競爭對手谷歌望塵莫及,下到10歲的最年輕開發者,上到82歲的最年邁開發者,蘋果是不用擔憂自己生態圈會在短時間內垮掉的。但是蘋果也並非高枕無憂,如果錯過下一個移動風口,蘋果這座帝國大廈也將同諾基亞一樣轟然倒塌。

年僅10歲的開發者從6歲就已開始做開發了

目前看來,在消費級市場上AR/VR是最有希望和潛力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而從其他各大IT公司都在紮堆發展這個市場的趨勢來看也促使蘋果加速進入這個市場,包括大力發展人工智慧也是為了繼續維護蘋果的生態閉環。畢竟人工智慧是未來這已成為業界的共識。

從筆者個人感覺來講,本次發佈會的內容是真心不錯,蘋果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而相信很快就能看到相應的成果。對於蘋果來說,目前最大的的問題在於蘋果還是過於to C了。相比之下微軟和穀歌明顯要強得多,最起碼倆家在雲計算市場不說第一也是前三。

儘管本次蘋果發佈會上app store被大改版了,儘管內容確實更容易搜索,與消費者的對話模式變得更多,短視頻也被蘋果更加重視。但遺憾的是蘋果還是沒有推出自己的雲計算服務。

其實蘋果是最適合做雲計算的公司,想想看數以萬計的app,再想想自身手頭上的資料,弄一個雲計算平臺其實合情合理,而這也將幫助蘋果實現擁有企業級市場的夢。

中國市場特殊對待

本次發佈會專門有個小環節是介紹針對中國市場的一些獨特更新:鏡頭支援二維碼掃描、短信詐騙識別、上海語音辨識等,除了中國以外,本屆大會上能享受這種專屬更新也就只有日本了,相比日本只是支援個日文鍵盤之類的更新中國這邊則單獨說一下的待遇來看,從中可看出蘋果對中國市場寄予厚望。只是很遺憾,這些更新對於中國消費者並無太多新意,因此至少在筆者看來不會幫助蘋果吸引更多用戶,但不可否認的是蘋果變得越發重視中國的對手,而蘋果也從國內的巨頭身上借鑒了很多好的想法和創意,就好比短信付費。儘管現在越發覺得難以攻下中國市場,蘋果還是要努力繼續,畢竟中國是最有潛力的消費大國。而另一方面,蘋果從中國學會的內容將會很快的被用在美國本土來構建護城河。而這對於中國公司來言也是難以跨越的,所以兩方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依然會處於一種對峙的狀況。

結束語:

將近3個小時的直播結束後,筆者最大的感慨就是蘋果終於開始接地氣了。或許說庫克終於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開始了屬於自己的庫克時代,而不是再像過去一樣總是活在約伯斯的背影中。庫克時代的蘋果不再高高在上也不再高傲的不可一世,開始接地氣,開始做出改變。但不可否認的是,儘管本次發佈會相較往年來說辦得不錯,但蘋果的危機警報並沒有完全解除,就像目前蘋果的大量產品距離上市還有段時間,對手們完全可以在這段時間內加緊打磨自己的產品。至於盛傳已舊的AR和無人駕駛產品也並未亮相,再加上中國市場依然是蘋果最頭痛的問題,所以蘋果接下來的路將會更加漫長,而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AR Demo展示

Metal 2的推出標誌著蘋果正式進入到人工智慧領域的角逐之中,而這也是本次發佈會同以外發佈會最大的不同。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這些名詞不斷出現在各個產品的發佈過程中。不論是機器學習還是重新打造的Siri以及Ios和macOS中大量的協助工具都離不開Metal 2的功勞。依託Metal 2隨IOS 11推出的Core ML(核心機器計算)架構支援目前所有主流的演算法,包括:深度神經網路、迴圈神經網路、卷積神經網路、支援向量機、樹集成、線性模型,聯想到之前傳聞蘋果正在開發基於神經網路的專用晶片,可以看出蘋果是準備在人工智慧領域好好幹一票。根據蘋果現場公佈的資料,搭載Core ML的iPhone在圖像識別速度上是穀歌Pixel的6倍,可以看出蘋果在這方面應該是下了不少精力。

各演算法全面支援

除此之外Metal 2更成為提高圖形渲染效率的利器,除了應用在圖片和視頻處理這些過去蘋果一直很在乎的領域外,更可以讓開發者可以在蘋果的電腦上流暢的開發和運行各種VR/AR程式,而這也是蘋果有史以來第一次官方談論VR和AR。VR和AR作為目前最火熱的虛擬實境兩大方向,蘋果此次算是一個也不落全部都占上。為了更好的推廣Metal 2,蘋果除了得到Steam VR的支持外,還得到了業內最著名的兩大遊戲引擎開發商Unity和Unreal的支援,加速Metal在開發者群體中的普及速度。VR部分蘋果主要是想展示自身的硬體搭配Metal 2可以流暢的進行各種VR應用開發,而在AR層面蘋果則通過Pokemon Go等這類的遊戲來說明蘋果目前在AR領域並不落後,甚至在應用層面更佔優勢。

iPhone版iOS11改版變超級APP

本次iOS11的更新幅度之大遠超之前洩露資訊。短信增加個人之間的轉帳功能並支援多平臺即時同步操作功能,地圖增加精確室內地圖,Apple Music可聽好友最近聽的歌曲,相機功能升級結合機器學習功能增加多種視頻照片處理方式,Apple Pay增加網頁和點對點功能。從中可以看出蘋果此次更新的核心指導思想就是讓iOS成為一個滿足用戶絕大部分需求的超級APP。

Apple Pay重磅更新

拋去遊戲和辦公應用外,郵件、IM(即時通訊)、支付、地圖、拍照/拍攝、音樂、視頻、新聞、圖書、雜誌,智慧家居這些全部都可以通過系統原生自帶的程式來完成。儘管在國內很多功能還是通過協力廠商app來實現(沒有美顏相機怎麼在國內混!)但在美國本土今天的iOS已可以滿足一般人的所有需求,

iPad iOS11力助iPad Pro搶佔輕辦公市場

本次發佈會系統層面最大的亮點就是iPad版本的iOS11,相對於iPhone版來說,增加了多檔拖曳和資料夾功能的iPad的iOS變得更加像桌面系統,而這充分暴露了蘋果想要利用iPad搶奪輕辦公市場的野心。

多檔拖曳

開頭已經說了,iPad銷量最近兩三年一直處於不斷下滑的狀態,而要深究原因就得從其定位說起。喬幫主的時代,iPad誕生初期是作為一種取代雞肋上網本,在智慧手機和筆記型電腦之間的一種全新上網娛樂終端。而在iPad的鼎盛時期也就是iPad4的時代,iPad的定位開始向簡單的藝術創造工具和大屏娛樂終端轉變。但隨著手機螢幕的逐漸增大,iPad大屏的優勢慢慢不再存在,再加上iPad本身更像筆記型電腦,如果只是看看新聞視頻什麼的完全沒必要經常升級,這就喪失了換新的動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庫克領導下的蘋果模仿微軟的Surface Pro推出了帶有手寫筆功能的iPad Pro並配備鍵盤保護套來進軍辦公市場,讓iPad成為一種生產力工具。

掃描檔

進軍辦公市場就意味著iPad在使用層面必須更接近筆記型電腦,而本次增加的資料夾和更靈活的分屏功能,支援多檔拖曳以及支援多種協力廠商雲服務都是為了這一目標。但同微軟打造原汁原味繼承x86生態圈的Surface所不同,蘋果本次切入點還是在輕辦公市場。舉個簡單例子,像在外面移動辦公寫作稿件或者做平面設計這類工作的絕大部分都可以通過iPad來完成,但可能最終排版整理什麼的還是需要在電腦上來完成。不過從發佈會上演示的用iPad編輯渲染圖片的demo中筆者感覺到蘋果在未來也許將會用iPad來取代低端的Macbook air,也就是賦予iPad更強大的能量。畢竟蘋果一直想切入企業級市場,而這是最好的途徑。

四大系統成蘋果AI秀場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Metal 2技術重點發力在人工智慧領域,而人工智慧則在蘋果的tvOS、watchOS、macOS和iOS這四大系統中得到了更多的發揮空間,而貫穿四大系統的一條主線就是蘋果曾經引以為傲的智慧語音助手Siri,本次Siri獲得了一次重要升級--語音翻譯功能,儘管落後微軟,但好歹也算填補了一塊短板。

Siri是重要入口

除此之外則是大量的系統自身的記錄使用者操作,並根據使用者操作習慣預測使用者的需求並給予輔助,其中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展示是記錄使用者閱讀的文章,並在用戶拼寫文章內出現的複雜詞彙(包括亂碼)時自動在輸入框提示。如果說之前大眾對於AI感覺還是飄在天上的概念,那麼蘋果就是讓AI落地成為我們可以真正接觸到的應用。

可用於機器學習的iMac Pro

作為本次發佈會上扔下的第一顆硬體炸彈,iMac Pro的登場讓人猝不及防。在此之前果粉們已經無數次情願蘋果升級之前的"垃圾桶"工作站Mac Pro和iMac。而蘋果也很給力,上來就公佈了升級版iMac。

螢幕資料驚豔

高達500尼特亮度可顯示10億種顏色的螢幕,英特爾Kaby Lake架構全新i7處理器確實讓人有購買欲望。4K螢幕21.5英寸版本可裝載最高4G VRAM的Radeon Pro 555&560顯卡達到了上代性能的3倍的,5K螢幕27英寸版顯卡進一步上升到8G VRAM 的570,575&580。擁有獨立顯卡使得在對付VR開發和應用時顯得如魚得水。

13英寸降價200美元

接下來的Macbook Pro顯然就沒什麼可說得了,除了同樣升級CPU外也就是13英寸版本降了200美金有點吸引力。正粉們本以為到此為止時,一段驚豔的短片過後,蘋果有史以來性能最強的mac電腦imac Pro正式登上舞臺!

iMac Pro

不論是起步 8核,可選裝10核,甚至18核的Xeon CPU還是AMD史上最強勁的Radeon Vega顯卡都透露著倆字"霸氣",更不要說128GB ECC記憶體和3GB/s的4T SSD硬碟。而真正讓人震驚的是傳統上需要放到一個大主機殼裡的硬體設定竟然被蘋果塞到螢幕後方做成一體機的形式。

有史以來最強大的Mac工作站

如果以為蘋果只是把圖形工作站升升配置變了個模樣就是重大新聞那可就大錯特錯了,蘋果真正的大殺器在於介紹Vega顯卡時特意強調了一下Half-Precision模式下22 Teraflops的運算力,而後不忘補了一句,很適合做機器學習用,說白了這就是跟AMD一起聯手搞深度學習工作站的節奏啊。

計算力驚人

6核Fusion A10X力挺新iPad Pro

在軟體部分裡已談過Ios 11對iPad Pro未來發展的影響,作為軟硬從不分家的蘋果來說,在堆砌硬體性能上也毫不手軟。IPhone7上搭載的四核A10曾挑翻整個安卓陣營,而採用3+3(3個高功率,3個低功率)的6核A10x顯然不是一般的ARM Soc可以比擬的。

蘋果首款6核心 SOC

除此之外,高達120hz刷新率的螢幕也再次印證了全新iPad Pro 10.5英寸版要作為生產力工具。更高的刷新率帶來更快的回應以及更平滑的畫面移動效果,包括20ms延遲的手寫筆在內,本次更新的iPad Pro將更加容易被設計人員所接受。

真正的智慧語音"音箱"

按照傳統,最後的壓軸一般都有兩把刷子,蘋果也不例外,帶來了之前已經被曝光過無數次的智慧語音音箱HomePod。HomePod一出場筆者就笑了,不因為別的,這貨長得太像以前的MacPro了,看來MacPro算是要退出舞臺了。

像不像Mac Pro?

同Google Home以及亞馬遜的Echo所不同。HomePod的首要工作是播放音樂,就像蘋果說的,蘋果一直包含著音樂基因,而為了獲得更好的音效效果蘋果給他配備了7個喇叭形的微音陣列,有獨立的驅動、精密的聲學喇叭,還有一個專門設計的低頻揚聲器和自動低音平衡器,這就使得HomePod可以營造出多種音樂效果。最有意思的一點是如果買多個放在一起時它們會自動協調配合避免發生衝突。

三大目標之一就是掀翻你家屋頂

既然叫智慧語音音箱,那麼其中的一種體現就是其內嵌的A8晶片,而另一個則是6個陣列式麥克風,不管噪音多大,只要你輕聲叫它一下,它就會立刻捕捉到。也難怪,總不能扯著嗓子告訴他播放什麼歌吧?

蘋果式對比

相比競爭對手來說,蘋果的Home Pod價格並不便宜,349美元的定價很蘋果。不過正如蘋果的對比方式:市場上Hi-Fi音箱要300-500美元而只能語音助手終端(就是指echo和home)一般要在100-200美元,這麼加起來最便宜也要400美元。所以Home Pod切入的還是一個沒什麼人涉足的市場,而蘋果最聰明的一點是知道目前智慧語音助手發展的程度還不夠,所以就算消費者覺得助手是雞肋,但起碼當音箱用也可以啊。

全力以赴保生態

蘋果在智慧手機時代生態圈的成功性無人可以質疑,不論是四大系統的無縫銜接還是新版本普及速度都讓競爭對手谷歌望塵莫及,下到10歲的最年輕開發者,上到82歲的最年邁開發者,蘋果是不用擔憂自己生態圈會在短時間內垮掉的。但是蘋果也並非高枕無憂,如果錯過下一個移動風口,蘋果這座帝國大廈也將同諾基亞一樣轟然倒塌。

年僅10歲的開發者從6歲就已開始做開發了

目前看來,在消費級市場上AR/VR是最有希望和潛力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而從其他各大IT公司都在紮堆發展這個市場的趨勢來看也促使蘋果加速進入這個市場,包括大力發展人工智慧也是為了繼續維護蘋果的生態閉環。畢竟人工智慧是未來這已成為業界的共識。

從筆者個人感覺來講,本次發佈會的內容是真心不錯,蘋果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而相信很快就能看到相應的成果。對於蘋果來說,目前最大的的問題在於蘋果還是過於to C了。相比之下微軟和穀歌明顯要強得多,最起碼倆家在雲計算市場不說第一也是前三。

儘管本次蘋果發佈會上app store被大改版了,儘管內容確實更容易搜索,與消費者的對話模式變得更多,短視頻也被蘋果更加重視。但遺憾的是蘋果還是沒有推出自己的雲計算服務。

其實蘋果是最適合做雲計算的公司,想想看數以萬計的app,再想想自身手頭上的資料,弄一個雲計算平臺其實合情合理,而這也將幫助蘋果實現擁有企業級市場的夢。

中國市場特殊對待

本次發佈會專門有個小環節是介紹針對中國市場的一些獨特更新:鏡頭支援二維碼掃描、短信詐騙識別、上海語音辨識等,除了中國以外,本屆大會上能享受這種專屬更新也就只有日本了,相比日本只是支援個日文鍵盤之類的更新中國這邊則單獨說一下的待遇來看,從中可看出蘋果對中國市場寄予厚望。只是很遺憾,這些更新對於中國消費者並無太多新意,因此至少在筆者看來不會幫助蘋果吸引更多用戶,但不可否認的是蘋果變得越發重視中國的對手,而蘋果也從國內的巨頭身上借鑒了很多好的想法和創意,就好比短信付費。儘管現在越發覺得難以攻下中國市場,蘋果還是要努力繼續,畢竟中國是最有潛力的消費大國。而另一方面,蘋果從中國學會的內容將會很快的被用在美國本土來構建護城河。而這對於中國公司來言也是難以跨越的,所以兩方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依然會處於一種對峙的狀況。

結束語:

將近3個小時的直播結束後,筆者最大的感慨就是蘋果終於開始接地氣了。或許說庫克終於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開始了屬於自己的庫克時代,而不是再像過去一樣總是活在約伯斯的背影中。庫克時代的蘋果不再高高在上也不再高傲的不可一世,開始接地氣,開始做出改變。但不可否認的是,儘管本次發佈會相較往年來說辦得不錯,但蘋果的危機警報並沒有完全解除,就像目前蘋果的大量產品距離上市還有段時間,對手們完全可以在這段時間內加緊打磨自己的產品。至於盛傳已舊的AR和無人駕駛產品也並未亮相,再加上中國市場依然是蘋果最頭痛的問題,所以蘋果接下來的路將會更加漫長,而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