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取消競價上牌”烏龍背後的真問題

■周雲

據報導,為配合國家有關規範機動車號牌發放的新辦法,廣州市昨日在媒體上發佈了一則停止競價發放小汽車號牌的公告。 結果公告發出後,不少市民誤以為“廣州不再以競價方式發放上牌指標”。 據悉,被叫停的是競價手段獲得特定組合編碼,如“888”等車牌號碼,而不是競價獲得上牌指標。 日前,廣州市中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放出了6月份中小客車增量指標的配置安排,擬配置中小客車增量指標共10763個,其中以競價方式配置普通車增量指標4329個。

事實證明這是一場烏龍。 對於烏龍,大可以一笑了之,但如果細究一下背後的真問題,卻值得一定程度的反思。

人們對於停止競價發放小汽車號牌公告的誤讀,固然是由於競價發放號牌和競價發放上牌指標這兩件事情在字面上相似度很高,內涵上也有一定的重合,公告又沒有特別說明所致。 但很多打算競牌購車的潛在車主的焦慮,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城市交通沒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人們普遍擔心為了整治交通擁堵相關部門還會“放大招”。 “怕什麼,來什麼”,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人們普遍誤讀停止競價發放小汽車號牌的公告,是有著深刻的心理基礎的。

因此這個不大不小的烏龍的背後,真問題還是大城市交通擁堵的問題。 治理交通擁堵有很多方案,通過搖號、競拍等方式限牌,控制機動車保有量增加的速度,更為直截了當,因此為各地廣泛採用。

但實際執行中,仍然還是有一些漏洞。 事實上認真思考一下,即便沒有人鑽政策的空子,限牌政策,無論是搖號,還是競拍,只是延緩了城市機動車保有量增加的速度,然而車輛的數量,終歸是在增加中。 數量只要在增加,交通擁堵就會持續加劇。 限牌政策,最多只能算是有一定作用。 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還得找治本之策。

說到治本之策,從各國的經驗來看,主要是兩點,一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二是提高私家車的使用成本。 對於廣州來說,這也是解決交通擁堵的不二法門。 廣州公共交通發展的成績有目共睹,但距離市民的期望值,還有一定的距離。

當下,解決廣州交通擁堵的出路,還在於大力發展公共交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