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投影儀?攝像機?這個部隊的書吧來了新“成員”

為了如何“搶救”門庭冷落的書吧, 某潛艇基地宣傳幹事魏穎和同事們想了各種辦法。 “軍營大講壇”的開設使這種頹勢徹底扭轉。 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導——

海軍某潛艇基地邀請海軍指揮學院海軍戰役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周紅兵登上書吧內的“軍營大講壇”。 他從“打架”“打群架”等通俗現象入手, 向官兵們講授《戰役指揮藝術研究》, 受到官兵們的熱烈追捧。 魏穎 攝

如何啟動書吧“場效應”

■解放軍報記者 段江山 陳國全 通訊員 李 勇

“軍營大講壇”的“溢出”效應

又是一個週四, 晚上六點半, 某潛艇基地書吧管理員崔健琨打開“深海書吧”的大門, 在靠窗的位置坐下來, 開始看《數碼攝影實拍技巧大全》。

平時常來書吧的那七八個“書迷”陸陸續續進來, 挑好書, 找個位置坐下來靜靜地看。

臨近七點, 某技術大隊政委尹剛帶著兩名戰士進入書吧, 佈置投影儀和攝像機。

他在貼著“軍營大講壇”的講桌後面站了站, 對著鏡頭調試了攝像機。

快七點半時, 安靜的書吧突然湧進來二三十個人。 他們都是收到今晚“軍營大講壇”開講的消息, 從各個艇員隊、保障隊趕來的官兵。

等到開講的時候, 書吧已經坐滿了人。 後面來聽講的人沒有座位, 只能站在靠牆的位置聽。

尹剛面對台下聽眾, 劈頭問了一句:“你們有誰還不知道王偉的?”

果然, 有幾名列兵開始交頭接耳打聽起來, 而其他軍齡稍長的官兵都猛然間坐直了身子。

崔健琨坐的位置剛好也能看到講臺。 她看到, 尹剛用淩厲的眼神掃視了一下全場:“身為海軍軍人, 必須時刻銘記我海軍航空兵飛行員王偉烈士。 ”

這是崔健琨第一次聽一名軍人滿含悲憤地回顧南海撞機事件,

她的內心受到深深震撼。

講完王偉的故事, 尹剛說:“我們為什麼要改革開放?我們為什麼要不斷進行國防和軍隊改革?因為只有祖國富強, 這樣的犧牲才能避免。 ”

演講結束後, 崔健琨忙碌起來。 很多官兵都來借《鄧小平時代》《苦難輝煌》等歷史書籍。

“‘軍營大講壇’的演講內容大多與書本沒啥直接聯繫, 但這個活動的影響卻超出演講本身, 帶動了更多人看書, 激發了大家的學習熱情。 ”崔健琨說, “這也許就是‘軍營大講壇’所產生的‘溢出’效應。 ”

“搶救”門庭冷落的書吧

在基地宣傳幹事魏穎的記憶裡, 書吧並不總是如此火爆。 建成之初, 書吧也曾門庭冷落。

書吧被基地領導寄予厚望。 他們都期望書吧能成為建設學習型軍營的突破口。

全新設計的書吧兼顧了潛艇部隊的文化風格和咖啡館的人性化設計。 錯落擺放的潛艇外形的書架, 還有散落在各處的茶几和籐椅, 優美的閱讀環境使讀書成為一件既享受又時尚的活動。

魏穎當時甚至暢想,

這小小的閱覽室會成為戰士考學提幹、官兵學歷升級和素質全面提升的主要平臺。

但同期建成的軍營網吧開門“迎客”, 看電影、打遊戲等網上娛樂活動佔據了官兵大量業餘時間。 用魏穎的話說, “只有網吧坐不下了, 才會有人到書吧來打發時間”。

為了“搶救”門庭冷落的書吧, 魏穎和同事們想了各種辦法。 他們嘗試在書吧放上咖啡機, 只要有官兵來看書, 就免費送上一份熱騰騰的咖啡。 可是, 這種“星級”服務並沒有吸引來多少官兵。

隨後, 他們加快了書籍的更新速度, 而且更新書籍先徵求官兵意見。 每個月, 他們都從基地所屬各部門、各單位搜集官兵們的心願書單, 作為引進新書的參考。

基地領導還出面與駐地圖書館建立了合作共建關係, 將地方電子圖書館引入軍營。他們在書吧擺上十多台電腦,建起了電子閱覽室。

隨著藏書量和閱讀形式的豐富,書吧的“人氣”漸漸旺了起來。

智能手機對軍營的衝擊是巨大的。不僅書吧重歸冷落,甚至軍營網吧也變得人員寥寥。

海軍某潛艇基地類比訓練中心中士教練員張衍明登上書吧內的“軍營大講壇”,與戰友們一起探討《中國書法藝術初探》,並現場揮毫與戰友切磋。魏穎 攝

把流失的讀者“拉”回來

“軍營大講壇”的開設使這種頹勢徹底扭轉。

魏穎回憶說,最初將“軍營大講壇”設在書吧,目的就是想把官兵吸引過來。基地黨委考慮:“聽演講的官兵多了,說不定會順便翻翻相關的書看看。”

“軍營大講壇”的演講內容涉及南海形勢、戰備訓練、網路安全、影視作品賞析、音樂鑒賞等五花八門的內容。

某軍械倉庫教導員林凡獨闢蹊徑,通過揭秘《潛伏》《亮劍》等一批優秀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原型,來講《開國將帥風採錄》,把本來極有可能落入俗套的課題講得妙趣橫生。演講結束後,書吧的軍史和人物傳記類書籍被借閱一空。

某艇員隊部門政委張建與身為歷史老師的家屬合作,通過官兵們聞所未聞的歷史故事,深度剖析了“党領導改革開放的探索與實踐”。生動的歷史細節,令官兵們情緒高漲。演講結束,很多老士官都來諮詢演講資料出自哪些書,書吧的《小崗村的故事》《激蕩人生》《交鋒三十年》等涉及改革開放的書籍成為熱門。

這些演講似乎都與讀書無關,但因為“軍營大講壇”設在書吧,卻又與讀書脫不了干係。

如今,“軍營大講壇”已經開講80多期,效果顯而易見。

崔健琨的感受最為直接。在當管理員的這段時間,平時來書吧讀書的人一般有十多個。但是在“軍營大講壇”開講的週四晚上,書吧往往擠滿了人,最多的時候能有近百人。

演講結束後,前來聽講的官兵很多就留了下來看看書,或者登錄電子閱覽室,查閱與演講內容相關的資料,進一步加深學習。

“‘場’是物理學概念裡的一種特殊物質,它每時每刻都在產生影響。”魏穎深有感觸地說,“書吧就是一個‘場’,‘軍營大講壇’啟動了書吧的這種‘場效應’。”

將地方電子圖書館引入軍營。他們在書吧擺上十多台電腦,建起了電子閱覽室。

隨著藏書量和閱讀形式的豐富,書吧的“人氣”漸漸旺了起來。

智能手機對軍營的衝擊是巨大的。不僅書吧重歸冷落,甚至軍營網吧也變得人員寥寥。

海軍某潛艇基地類比訓練中心中士教練員張衍明登上書吧內的“軍營大講壇”,與戰友們一起探討《中國書法藝術初探》,並現場揮毫與戰友切磋。魏穎 攝

把流失的讀者“拉”回來

“軍營大講壇”的開設使這種頹勢徹底扭轉。

魏穎回憶說,最初將“軍營大講壇”設在書吧,目的就是想把官兵吸引過來。基地黨委考慮:“聽演講的官兵多了,說不定會順便翻翻相關的書看看。”

“軍營大講壇”的演講內容涉及南海形勢、戰備訓練、網路安全、影視作品賞析、音樂鑒賞等五花八門的內容。

某軍械倉庫教導員林凡獨闢蹊徑,通過揭秘《潛伏》《亮劍》等一批優秀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原型,來講《開國將帥風採錄》,把本來極有可能落入俗套的課題講得妙趣橫生。演講結束後,書吧的軍史和人物傳記類書籍被借閱一空。

某艇員隊部門政委張建與身為歷史老師的家屬合作,通過官兵們聞所未聞的歷史故事,深度剖析了“党領導改革開放的探索與實踐”。生動的歷史細節,令官兵們情緒高漲。演講結束,很多老士官都來諮詢演講資料出自哪些書,書吧的《小崗村的故事》《激蕩人生》《交鋒三十年》等涉及改革開放的書籍成為熱門。

這些演講似乎都與讀書無關,但因為“軍營大講壇”設在書吧,卻又與讀書脫不了干係。

如今,“軍營大講壇”已經開講80多期,效果顯而易見。

崔健琨的感受最為直接。在當管理員的這段時間,平時來書吧讀書的人一般有十多個。但是在“軍營大講壇”開講的週四晚上,書吧往往擠滿了人,最多的時候能有近百人。

演講結束後,前來聽講的官兵很多就留了下來看看書,或者登錄電子閱覽室,查閱與演講內容相關的資料,進一步加深學習。

“‘場’是物理學概念裡的一種特殊物質,它每時每刻都在產生影響。”魏穎深有感觸地說,“書吧就是一個‘場’,‘軍營大講壇’啟動了書吧的這種‘場效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