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這5年,國防動員戰線發生了哪些大變化

國防動員戰線有個鮮明特點:民兵預備役人員撒在千家萬戶, 裝備物資器材儲備在各行各業。 以前, 應急應戰需要用人用物, 提前動員時間要以“天”為計量單位。 現在, 互聯網的一根線聯接起無數個人員、裝備、物資的節點。 這5年, 國防動員戰線都發生了哪些大變化?跟著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一起去看看——

智慧動員:支前踏上資訊化“風火輪”

■解放軍報記者 貝 驍 中國國防報記者 徐晶晶

國防動員戰線有個鮮明特點:民兵預備役人員撒在千家萬戶, 裝備物資器材儲備在各行各業。 以前, 應急應戰需要用人用物, 提前動員時間要以“天”為計量單位。 現在, 互聯網的一根線聯接起無數個人員、裝備、物資的節點, 使國防動員戰線形散神聚——敲擊鍵盤, 快速動員的指令當即傳到民兵預備役人員的手機;滑鼠輕點, 裝備物資就調撥啟運, 集結時間以“時”甚至以“分”為計量單位。

“這5年, 變化太大了!”一位在國防動員戰線工作多年的人武部長對記者如是說。

距離拉近了, 行動更快了

前不久, 湖南省麻陽縣國動委接到支援保障部隊作戰演練的任務。 該縣14時30分下達集結令, 很快, 民兵應急分隊和所需裝備物資全部集結到位, 隨後立即奔赴指定地點遂行保障任務。

演練部隊指揮員說:“沒想到國防動員系統反應這麼快!”該縣人武部領導說:“互聯網把我們縣的人員、裝備、物資距離拉近了, 現在全縣就像一個村, 村頭招呼一聲, 大家就出動了。 有了‘智慧動員’系統之後, 指令直達單兵。 ”

今年2月8日19時11分, 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發生4.9級地震。 19時16分, 正在值班的魯甸縣人武部政委劉加良聞訊後立即組織民兵應急分隊出動。

他一邊快速機動, 一邊向上級報告災情, 並運用“智慧動員”系統就近動員震中附近5個鄉鎮的民兵投入抗震救災。 由於震後5分鐘就出動了救援力量, 及時搜救和轉移了受災群眾, 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物資集中了, 保障更准了

什麼叫“智慧動員”?記者在江西省新餘市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國防動員演練, 一下子就明白了。

走進演練指揮所, 只見大型電子螢幕顯示:新餘市各運輸公司的重型運輸車總數有多少台, 在100公里範圍內運送貨物的有多少台等資料一目了然、即時更新;市醫藥公司新購進一批藥品和醫療器械, 國防動員潛力資料庫即時感知變動;一家大飯店從糧店購買了1000公斤大米,

糧食儲備資料立刻就少了這筆數字……

“這就是‘智慧動員’, 將來打仗可能用得上的軍民通用裝備物資情況, 隨時都清清楚楚地呈現出來, 並且隨調隨到。 ”新余市國動委領導對記者介紹說。

2013年以來, 全國許多城市展開了“智慧城市”建設, 在軍事機關的努力下, 各地一併啟動了“智慧動員”建設, 讓國防動員建設搭上了資訊化建設的快車。 江蘇省徐州軍分區參謀王少亭說, “智慧動員”系統像是一雙靈巧的大手, 解開國防動員工作的一個個難題“扣子”。

記者調查發現, 2013年以前, 一個中等城市的國防動員潛力資料一般只有兩三萬條。 現在, 建有“智慧動員”系統的城市國防動員潛力資料都在200萬條以上。 這使分散的物資變集中了, 支前保障的精准度顯著提高。

條塊打通了, 效率更高了

今年1月, 上級給寧夏銀川市所屬的西北地方糧食動員中心下達軍糧供應任務, 要求次日20時前運送到位。 該市國動委接到指令後, 立即給相關部門分解任務。 指揮員點擊“智慧動員”的終端顯示幕, 只見糧食部門快速準備軍糧, 交通部門出動運輸車隊, 公安部門維護沿途秩序……結果, 提前1小時保質保量完成了任務。

以前, 國防動員各成員單位存在著條塊分割、單打獨鬥等問題。 寧波市國動委領導告訴記者, 現在, 資訊化不僅解決了資訊閉塞問題, 還拆除了體制、機制、行業之間的一道道“牆”。

2013年以來, 各地國動委以“智慧動員”系統建設為契機, 引入民政、交通、公安、城建、氣象、水利、電信等幾十個部門的資訊, 著力解決了技術介面的“聯”、資料格式的“融”和資訊流程的“通”等關鍵環節上的一系列問題,打通了條塊分割之牆,形成了開放、發展、融合、共用的網路化國防動員新格局。新征程上,各地國防動員在資訊化浪潮推動下,大步邁入了一個新天地。

著力解決了技術介面的“聯”、資料格式的“融”和資訊流程的“通”等關鍵環節上的一系列問題,打通了條塊分割之牆,形成了開放、發展、融合、共用的網路化國防動員新格局。新征程上,各地國防動員在資訊化浪潮推動下,大步邁入了一個新天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