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山陽著力破解“富腦袋”與“富口袋”難題

為進一步提高廣大農民的整體素質, 提升農村社會治理水準, 為脫貧攻堅聚集力量, 山陽縣探索推行“黨員+農民”融合教育, 以黨員教育引領農民教育、以農民教育豐富黨員教育, 協調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 有效破解農村群眾“富腦袋”與“富口袋”難題。

針對近年來農村物質文明建設發展迅速、精神文明建設存在“短板”的實際, 山陽縣新一屆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站在全面小康、撤縣設市目標的高度, 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走在全市前列的新要求, 從去年12月開始, 從十裡鋪街道辦事處選擇5個試點村,

以“新農民大課堂、量化積分考核、十星級文明戶創建”為載體, 率先開展黨員教育, 大力開展農民教育, 探索開展“黨員+農民”融合教育, 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成效十分明顯。 3月6日, 在十裡鋪街辦高一社區舉行農民教育試點工作表彰大會, 湧現出了一大批農民優秀黨員、最美家庭戶、十星級文明戶先進典型, 為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向縱深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進一步擴大開展“黨員+農民”融合教育範圍, 山陽縣從3月份開始, 在十裡鋪街道辦事處全面鋪開, 在其他各鎮辦選擇2-4個村(社區)同步開展農民教育助推精准脫貧行動, 堅持扶志、扶智、扶業並舉, 努力實現物質脫貧與精神脫貧相互促進、同步提升。 在具體工作中,

突出開辦“新農民大課堂”, 分黨員教育和農民教育兩個層面, 著力破解“富腦袋”問題。 黨員教育依託“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黨員積分管理等制度, 定期組織學習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惠民政策和技術技能, 引導農民黨員當好党的政策宣講員、矛盾糾紛調解員、公平民主監督員、文明新風傳播員和脫貧攻堅服務員。 十裡街辦把農民教育納入各村(社區)年度考核, 將農民教育先進分子、優秀分子吸納為入黨積極分子, 將黨員教育中的優秀黨員、致富能人列入村班子後備人選, 促使農民教育落地生根。

大力開展農民教育, 突出就業創業技能教育, 著力破解“富口袋”問題。 廣泛開展以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教育、“道德講堂”等為主要內容的思想教育、政策宣講、文體活動、溫暖關愛活動,

提高群眾思想素質。 整合各類培訓資源, 開展有利於增加收入的職業技能培訓, 採用功能表式選學、情景式教學、參觀式觀摩、答疑式解讀等方式, 把培訓地點移到專業合作社、田間地頭、大廠大戶、農戶家中, 使農民就近就能學到致富技能。 高壩店鎮雙寨村農民熊興成、周成林, 通過參加中華鋒養蜂技能培訓, 熟練掌握了養蜂技能, 不僅自己養了20籠蜂, 而且熊興成被法官鎮聘請為技術員, 帶蜂駐村示範飼養, 年薪3萬元。 周成林經常被附近村邀請, 進行授課指導, 日薪150元, 實現了技能致富。

全面推行量化積分考核, 圍繞提升黨員先鋒指數和農民文明指數, 嚴格考核,

注重考核結果的運用。 廣泛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創建, 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爭星創星的積極性, 為實現“黨員作表率、農民受教育、村民會自治、公民真守法、全民奔小康”的農民教育目標營造了濃厚氛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