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攜程“無支付牌照”,誰的痛?

一張禮品卡, 這次真的戳中了攜程的痛處。

5月25日, 一份署名張發海律師的實名舉報稱, 作為國內最大的線上旅遊服務平臺的攜程,

涉嫌在沒有協力廠商支付牌照的情況下發售以禮品卡為載體的預付費卡。

真正的核心在於, 多年來“無協力廠商支付牌照”的攜程, 一直在默默的開展協力廠商支付業務, 一再違反監管規定。 在客戶預付款和應付供應商貨款之間一直都存在一個賬期, 從而也形成了帳面上過百億的現金流以及資金池。

在傳統的管道商盈利模式中, 這種通過帳期形成的資金池一直是管道商的重要盈利來源, 然而隨著OTA行業乃至整個電商行業的傭金模式走向終結, 阿裡和騰訊都已經在其電商業務背後構築了強大的網上支付以及短期信貸和投資理財金融服務, 而此時的攜程, 支付端和金融服務成為其最大的短板。

通過禮品卡這樣的預付卡形式,

無疑可以進一步延長資金的賬期, 同時也可以提升客戶的粘性, 但與此同時, 如果這一金融業務缺乏可靠的支付端, 同時又沒有獲得官方許可, 終究存在著巨大的運營風險, 這無異於飲鴆止渴。

百億資金滯留帳面

翻開攜程網(CTRP.O)歷年的財務報表, 最為亮眼的就是過去幾年來主營業務收入的持續增長, 儘管這期間的淨利潤波動不定, 但是公司帳面上始終擁有著巨額的流動資金。

財務資料顯示, 截止到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一季度末, 公司帳面上僅貨幣資金就分別達到192.16億元、184.35億元和189.2億元。

而除了現金之外, 公司帳面同期還分別有82.36億元141.13億元和148.99億元的短期投資, 僅這兩項就占到公司流動資產的67%-72%的比例。

之所以在帳面上產生如此巨額的貨幣資金, 主要是來自於公司預收客戶的付款, 以及延後支付給上游供應商的付款。

從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負債端不難看出, 截止到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一季度末, 公司預收賬款為59.56億元、81.91億元和62.76億元, 同期帳面上的應付帳款分別為59.45億元、72.79億元和64.17億元。

通常, 各個行業的管道商都會在預收下游客戶付款以及給上游客戶借款之間擁有一個時間長短不等的時間差, 從而形成資金的賬期, 期間所產生的利息收入也被管道商作為收益納入報表。

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線上交通和酒店等業務交易平臺的攜程, 在用戶通過攜程APP購買機票和酒店房費後, 就會完成費用支付, 而攜程往往會在幾天之後或者是月底才會和商家進行結帳,

這期間自然也存在長短不等的賬期, 從而也會形成資金沉澱。

值得注意的是, 公司帳面上的資金沉澱還在持續增長。

從其中的一組資料對比可以看出, 攜程網在下游客戶和上游供應商之間的付款關係:公司在2015年底的時候, 帳面上的預收賬款和應付帳款同比增幅分別為51.3%和158%, 到了2016年底, 其預收賬款和應付帳款的同比增幅分別為37.5%和22.4%, 而在今年一季度末, 其預收賬款和應付帳款這兩項的同比增幅, 就分別達到了42.5%和6%。

從財務資料上不難看出, 公司對上游供應商應付帳款的同比增幅持續下降, 原因在於對上游客戶的議價能力下降, 結算帳期變短。

至於這期間公司在預收賬款上卻能夠保持較高的增長,

原因並不在於攜程網對下游客戶的議價能力增強, 相反, 對比公司同期確認收入的增幅可以看出, 這種議價能力也在下降。

而此次爆出的攜程網通過發售禮品卡的形式, 提升下游客戶的預付費, 自然也成為公司期間能夠在預收賬款上保持高增長的一個注腳。

5月25日爆出的禮品卡涉嫌違規事件, 讓市場為之一驚, 要知道, 如果這一業務被監管認定為違規, 將對未來攜程的預收賬款收入產生不利影響, 從而波及到攜程的整個資產負債結構。

“無牌”攜程, 誰的痛?

縱觀現在的攜程, 愈發加速佈局海外。 不僅成立了海外公司, 同時在美國、日本等地的產業鏈資源上也有多次大手筆的佈局, 梁建章此前也表示現在攜程的主要工作還是把國際目的地領域的產品做好做深。 6月,攜程再次宣佈深度佈局澳大利亞市場。

最近幾年,隨著攜程不斷通過佈局海外、並購等外延式增長,公司帳面上的流動資金也越來越多,從而產生的沉澱資金也越來越多,數以百億的資金如果僅僅是以活期資金停留在銀行帳面上。

這樣的現狀,對於攜程而言,顯然是尷尬的。在外界看來,攜程在佈局海外的同時,會受到國內金融業務“不合規”的牽累;而在攜程加速海外業務的同時,作為在美國上市的攜程能不能先做到國內金融業務的合規經營?

通過歷年年報資料顯示,攜程公司的貨幣資金除了一部分用於流動資金之外,還有一部分通過短期投資的方式獲取更高的利息收入。

從2014年到2016年,攜程網帳面上每年所產生的利息收入分別為3.05億元、4.46億元和5.67億元。

在外界看來,每年帳面上的上百億元流動資金產生的數億元利息,對於攜程而言應該值得高興。然而事實上,在這筆財富的背後,也有攜程網難以名狀的痛楚。

對比攜程網和阿裡巴巴(BABA.N)、京東(JD.O)等兩家電商平臺可以明顯看出,在短期投資的比例上,攜程網要明顯高於這兩大電商平臺。

究其原因,阿裡巴巴和京東都已經構築了相對完整的互聯網金融佈局,資金在客戶、電商平臺、供應商和金融服務平臺之間形成了一個融資、投資、支付和交易的閉環。

相比于實物消費,作為重要消費場景的旅遊消費很早之前就已經被金融行業關注,這其中涉及到的分期付款、保理以及退稅等各種金融服務,已經被各家OTA平臺視為下一個重要的戰場。據易觀智庫此間所做的一個預測資料,旅遊互聯網金融的規模僅在2017年就將達到221.9億元的規模。

面對這一龐大的市場空間,各家OTA平臺紛紛推出針對性的旅遊金融產品,攜程方面的高管也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旅遊金融將是攜程未來的重點佈局方向。

事實上,攜程在互聯網金融業務上的佈局並不晚,早在2013年的時候就已經成立了金融事業部,但是隨後,在互聯網金融業務風起雲湧的三年間,攜程網僅僅是推出了“攜程寶”、“程漲寶”等幾款只具有預付款性質的金融產品,並不具備理財特性。

和阿裡巴巴、和騰訊、和京東相比而言, 2016年1月18日,攜程宣佈其專門成立攜程金服業務板塊。就成立了板塊,然而怎奈除了和萬事達、JCB等金融機構合作之外,本身缺乏支付業務牌照的攜程,並無其他亮點。

缺少“支付牌照”的攜程,無論是在支付端上,還是在互聯網金融服務上,都難以全面展開。這也導致了,面對眾多已經獲得協力廠商支付牌照的企業來說,尤其是面對BAT、美團點評、唯品會等互聯網平臺,攜程都有一種難言的痛楚。

(免責聲明:本文全文轉載自“雪球”,原文連結:https://xueqiu.com/9149377256/86916688。內容版權為原文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6月,攜程再次宣佈深度佈局澳大利亞市場。

最近幾年,隨著攜程不斷通過佈局海外、並購等外延式增長,公司帳面上的流動資金也越來越多,從而產生的沉澱資金也越來越多,數以百億的資金如果僅僅是以活期資金停留在銀行帳面上。

這樣的現狀,對於攜程而言,顯然是尷尬的。在外界看來,攜程在佈局海外的同時,會受到國內金融業務“不合規”的牽累;而在攜程加速海外業務的同時,作為在美國上市的攜程能不能先做到國內金融業務的合規經營?

通過歷年年報資料顯示,攜程公司的貨幣資金除了一部分用於流動資金之外,還有一部分通過短期投資的方式獲取更高的利息收入。

從2014年到2016年,攜程網帳面上每年所產生的利息收入分別為3.05億元、4.46億元和5.67億元。

在外界看來,每年帳面上的上百億元流動資金產生的數億元利息,對於攜程而言應該值得高興。然而事實上,在這筆財富的背後,也有攜程網難以名狀的痛楚。

對比攜程網和阿裡巴巴(BABA.N)、京東(JD.O)等兩家電商平臺可以明顯看出,在短期投資的比例上,攜程網要明顯高於這兩大電商平臺。

究其原因,阿裡巴巴和京東都已經構築了相對完整的互聯網金融佈局,資金在客戶、電商平臺、供應商和金融服務平臺之間形成了一個融資、投資、支付和交易的閉環。

相比于實物消費,作為重要消費場景的旅遊消費很早之前就已經被金融行業關注,這其中涉及到的分期付款、保理以及退稅等各種金融服務,已經被各家OTA平臺視為下一個重要的戰場。據易觀智庫此間所做的一個預測資料,旅遊互聯網金融的規模僅在2017年就將達到221.9億元的規模。

面對這一龐大的市場空間,各家OTA平臺紛紛推出針對性的旅遊金融產品,攜程方面的高管也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旅遊金融將是攜程未來的重點佈局方向。

事實上,攜程在互聯網金融業務上的佈局並不晚,早在2013年的時候就已經成立了金融事業部,但是隨後,在互聯網金融業務風起雲湧的三年間,攜程網僅僅是推出了“攜程寶”、“程漲寶”等幾款只具有預付款性質的金融產品,並不具備理財特性。

和阿裡巴巴、和騰訊、和京東相比而言, 2016年1月18日,攜程宣佈其專門成立攜程金服業務板塊。就成立了板塊,然而怎奈除了和萬事達、JCB等金融機構合作之外,本身缺乏支付業務牌照的攜程,並無其他亮點。

缺少“支付牌照”的攜程,無論是在支付端上,還是在互聯網金融服務上,都難以全面展開。這也導致了,面對眾多已經獲得協力廠商支付牌照的企業來說,尤其是面對BAT、美團點評、唯品會等互聯網平臺,攜程都有一種難言的痛楚。

(免責聲明:本文全文轉載自“雪球”,原文連結:https://xueqiu.com/9149377256/86916688。內容版權為原文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