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面向海洋 獻身國防——記天大17屆碩士畢業生宋宇航

宋宇航, 是精儀學院儀器科學與技術專業2017屆碩士畢業生, 天津大學第九期“太雷班”成員, 曾任天津大學國旗護衛隊隊長、精儀學院學生黨支部書記、新媒體中心主席等, 榮獲2016年度國家獎學金、天津大學優秀學生黨務工作者等榮譽。 現在, 他就職於中船重工集團第七〇七研究所, 從事導航元件的測量方法研究工作。

“受年少時的成長環境的影響, 投身國家建設的夢想早已紮根, 而天大求學的經歷讓我明白什麼是不逞空談、實幹興邦, 也更堅定了我窮盡所學、投身國防的就業方向。 ”在談及為何選擇國家海防行業時,

宋宇航這樣說。

軍旅青春 耳濡目染

宋宇航自幼成長在海軍大院, 那裡口號嘹亮, 軍號昂揚。 海軍列隊整齊, 英姿颯爽, 神情凜然, 步履鏗鏘。 這樣的環境, 塑造了他堅毅果敢、奮發昂揚的品格, 也在他心裡深深埋下了修身報國的種子。

2009年, 宋宇航以優異成績考入天津大學。

初入大學, 他毫不猶豫地申請加入了天津大學國旗護衛隊。 他堅持日常訓練, 雷打不動, 雨雪無懼。 三年國護, 宋宇航從一名普通隊員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國護隊長。 “在別人休息娛樂時, 陪伴我的只有七斤二兩的九五式步槍。 但當紅旗從我手中揚起時, 每一次辛苦而枯燥的訓練, 都變得有意義。 ”在天大國護期間, 他曾率隊參與天津市運動會開幕式等多項活動。 2010年10月1日, 他參與了《都市報導60分》欄目的專題片錄製, 為祖國生日獻禮。

作為一名天大人, 實事求是的校訓, 嚴謹治學的學風和愛國奉獻的傳統深深影響著宋宇航。 而作為天大學子中離國旗最近的人, 國家和集體的榮譽成為了他心底不可撼動的堅守。

遠赴新疆 夢想初成

臨近大四, 宋宇航選擇了赴新疆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活動。 “對於這個決定, 起初家人並不理解。 我還記得簽志願承諾書那天, 設置了靜音的手機亮了又滅, 顯示著一長串來自家人的未接電話。 ”他說那時的想法很單純,

就是想為祖國的西部地區做點什麼。 最終, 身為軍人的父親對他說, 去吧, 去看看祖國的邊疆, 看看祖國的邊防。

中國的版圖常被比作一隻雄雞, 天津到布林津, 就是從這只雄雞的心臟到達尾巴尖兒。 然而, 新疆與天津的差別, 絕不僅是距離上帶來的兩小時時差, 對於一個土生土長的天津少年而言, 初入新疆的辛苦可想而知。 “當時, 我擔任布林津縣初級中學求實團校的班主任, 起初我有許多擔憂和顧忌, 但當我見到了班裡的孩子, 感受到他們澄澈的眼神中飽含著對知識的渴求和對外面世界的嚮往。 那一刻, 語言、地域……這些都不成問題了”。

“到西部去, 到基層去,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西部計畫志願者之歌的這句歌詞宋宇航至今難忘。

一年中, 他和天大支教團的其他成員一起克服了諸多困難, 打造了布林津的天津大學求實團校、“豐羽路”培訓班、“北洋童聲合唱團”等多項活動。 在那裡, 他還結識了布林津縣邊防連、維護連的軍人。 “邊防的工作很苦、很累, 但是這些軍人沒有絲毫怨言, 從他們身上, 我學到了什麼是堅守——即使沉烽靜柝, 國防之重, 晝夜不輟”。

潛心科研 提升自我

投身祖國建設的夢想固然讓人振奮,但同反復吟誦夢想相比,更需要真切踏實地做好每日的學習與工作。結束支教工作,重回天大的宋宇航迅速調整心態,跟隨導師王仲教授開始研究生生活。“王仲教授對我的影響很大,王老師帶領課題組研發了多種儀器,均已投入實際工業生產,創造了大量的價值。王老師嚴謹端正的科研態度、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溫潤儒雅的大家風範為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談及研究生生活,宋宇航滿懷深情地回憶起了與導師的點滴。

研究生階段,宋宇航取得了一系列學術成果: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的核心期刊兩篇,第一發明人身份申請的國家發明專利兩項,第一發明人身份授權的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兩項……他說:“有時候,因為某個理論難題,會和同組成員討論到很晚。但當問題解決時,心中還是會有不小的滿足感,因為我的所學能有所用,能對實實在在的項目有一份助力,能使國家的某個領域有所突破。”

宋宇航於2016年赴廣東省某公司進行基於反射條紋技術的鋼球表面品質分選機調試。該課題累積創造生產價值達1200余萬元,填補了該領域的多項空白,科技成果也被鑒定為國際領先。“廣東的夏天悶熱難耐,在機器的裝配車間每天都汗流浹背。但是我們心裡想的是這台機器或許會改變有‘工業血液’之稱的鋼球的出廠品質,一定要儘快完成好它”。從樣機到整機,從一紙文書再到工業成品,宋宇航體會到每一項工程領域的突破,都蘊含著無數科研人的智慧與汗水。

經過兩年半的研究生生活,本科時的青澀已褪去大半,豐富的經歷在用去他大量時間的同時,也回報他以更多的成熟和從容。

赤子初心 始終如一

就業是每個畢業生面臨的重大抉擇,宋宇航也不例外。“記得去年8月份才剛開始,各種宣講會的材料就紛至遝來,開始我也沒有什麼目的性,就跟著大家一起去面試”。由於較強的科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他拿到了不少來自企業的高薪offer。“我也曾被眼前的數字所吸引,但是反復權衡後總覺得還是少了些什麼。一艘沒有航行目標的船,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人生也如此。”宋航宇認為。

回憶起年幼時生活的海軍大院,軍號仍在耳畔;回憶起新疆支教的日子,堅毅的戰士和純真孩童猶在眼前;想起導師為國家基礎工業工程的進步不停奮鬥的身影;想起天大人“要實地把中華改造”的精神傳承,宋宇航堅定了目標——到祖國最需要的行業去。當今時代我國周邊形勢依舊嚴峻,特別是海洋權益需要一代又一代國人維護,海防建設事業是國家重大戰略。所以,他決定進入中船重工集團第七〇七研究所,用自己所學為祖國的國防建設出一份力。

工作三月有餘,一切從新奇歸於平常。談及此,宋宇航說:“原以為自己在畢業後會轟轟烈烈幹一番大事業,而今卻發現,真正的大事業,其實就是每天踏實勤懇地完成工作中的點點滴滴,腳踏實地的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就是實現夢想的最好方式。”(通訊員 姚旺)

投身祖國建設的夢想固然讓人振奮,但同反復吟誦夢想相比,更需要真切踏實地做好每日的學習與工作。結束支教工作,重回天大的宋宇航迅速調整心態,跟隨導師王仲教授開始研究生生活。“王仲教授對我的影響很大,王老師帶領課題組研發了多種儀器,均已投入實際工業生產,創造了大量的價值。王老師嚴謹端正的科研態度、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溫潤儒雅的大家風範為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談及研究生生活,宋宇航滿懷深情地回憶起了與導師的點滴。

研究生階段,宋宇航取得了一系列學術成果: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的核心期刊兩篇,第一發明人身份申請的國家發明專利兩項,第一發明人身份授權的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兩項……他說:“有時候,因為某個理論難題,會和同組成員討論到很晚。但當問題解決時,心中還是會有不小的滿足感,因為我的所學能有所用,能對實實在在的項目有一份助力,能使國家的某個領域有所突破。”

宋宇航於2016年赴廣東省某公司進行基於反射條紋技術的鋼球表面品質分選機調試。該課題累積創造生產價值達1200余萬元,填補了該領域的多項空白,科技成果也被鑒定為國際領先。“廣東的夏天悶熱難耐,在機器的裝配車間每天都汗流浹背。但是我們心裡想的是這台機器或許會改變有‘工業血液’之稱的鋼球的出廠品質,一定要儘快完成好它”。從樣機到整機,從一紙文書再到工業成品,宋宇航體會到每一項工程領域的突破,都蘊含著無數科研人的智慧與汗水。

經過兩年半的研究生生活,本科時的青澀已褪去大半,豐富的經歷在用去他大量時間的同時,也回報他以更多的成熟和從容。

赤子初心 始終如一

就業是每個畢業生面臨的重大抉擇,宋宇航也不例外。“記得去年8月份才剛開始,各種宣講會的材料就紛至遝來,開始我也沒有什麼目的性,就跟著大家一起去面試”。由於較強的科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他拿到了不少來自企業的高薪offer。“我也曾被眼前的數字所吸引,但是反復權衡後總覺得還是少了些什麼。一艘沒有航行目標的船,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人生也如此。”宋航宇認為。

回憶起年幼時生活的海軍大院,軍號仍在耳畔;回憶起新疆支教的日子,堅毅的戰士和純真孩童猶在眼前;想起導師為國家基礎工業工程的進步不停奮鬥的身影;想起天大人“要實地把中華改造”的精神傳承,宋宇航堅定了目標——到祖國最需要的行業去。當今時代我國周邊形勢依舊嚴峻,特別是海洋權益需要一代又一代國人維護,海防建設事業是國家重大戰略。所以,他決定進入中船重工集團第七〇七研究所,用自己所學為祖國的國防建設出一份力。

工作三月有餘,一切從新奇歸於平常。談及此,宋宇航說:“原以為自己在畢業後會轟轟烈烈幹一番大事業,而今卻發現,真正的大事業,其實就是每天踏實勤懇地完成工作中的點點滴滴,腳踏實地的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就是實現夢想的最好方式。”(通訊員 姚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