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別在意12強賽 青訓是重點——馬明宇孫繼海談足改

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曾隨中國男足唯一一次打進過世界盃的兩位球員馬明宇和孫繼海19日表示, 足球改革兩年以來, 發生了非常喜人的進步, 但青訓工作還是要抓落實、做扎實, 這是中國足球發展的重中之重。

《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才走了兩年, 我是準備走十幾年。 這個兩年時間還不能說明什麼, 只能說我們在慢慢改變。 從個人來說, 我還是去做好我這方面的青訓, 做扎實。 (中國足球界)每個人在自己的模組裡, 把自己的模組做好, 最後拼湊起來, 才能成為一整個良好的中國足球板塊, 中國足球才能很好發展。

談到青訓, 馬明宇提出有兩個方面需要政策支援和技術層面的細化。

其一, 青訓補償機制要有保障。

他說, 青訓的補償機制和標準, 對青訓的原俱樂部來說低了一些。 如果短期沒有回報沒關係, 但如果沒有一個長效保證機制, 沒有一個很好的回報, 那會傷害做青訓的積極性。

“這麼多年, 我一直在做青訓。 現在來說, 應該出臺一些保護保障機制, 足球法規或是足球法, 對我們原來的最低的培訓機構有很好的補償機制, 那麼以後就有更多的人參與做培訓機構, 這樣我們的青訓才能長久發展。 ”

其二, 11人制比賽要早適應。

馬明宇舉例, 在去年5月參加的U15青訓營上, 他隨機問了很多小孩一個問題, “什麼時候開始接觸11人制比賽”,

孩子們都是說在上了初中以後, 很少有說小學接觸到的。 但對比來看, 他發現近些年歐洲等很多足球發達地區, 特別是日本, 他們12歲的全國六年級畢業大賽上, 已經開始打標準場地的賽事, 而且非常熟練。

“如果沒有文字介紹, 單看視頻畫面, 他們看上去真像職業隊, 非常熟練。 而能達到這個程度, 不是10到20場, 而是上百場打出來的, 那就是說他們一年必須打30到40場、打三年才能到這個基礎, ”馬明宇說。

他建議, 希望有關方面考慮, 在小學五六年級時, 可以讓孩子們開始接觸和適應標準場地賽事, 沒有力量沒關係, 比賽時間可以縮短, 但關鍵要讓孩子們“熟悉球場空間、讓他們去感覺”。

孫繼海:青訓重中之重

作為剛退役的職業球員,

孫繼海說, 他是足球改革受益者。 兩年來, 中超版權價值大增、聯賽紅火、亞冠競爭力提升、場地增加、校園足球發展, 都證明了改革的積極成效。 下一步, 應該找出不足去解決, 其中青訓是關鍵。

孫繼海說, 足球強國夢的實現, 需要國家隊、聯賽、青訓和球迷文化等多方面的成功。 這其中, 國家隊必須要有好的隊員, 聯賽也一樣, 這樣投資人才不會“燒錢”, 因此歸根結底就是抓好普及和青訓。

“我想這麼多年, 我從不到20歲, 踢聯賽, 進國家隊, 20多年來看, 中國足球運動員水準是在不斷下降。 因為我知道, 我的老大哥他們的水準。 ”他說, “青訓是重中之重, 必須真抓實幹。 如果有機會, 我願意用下半生報效祖國, 作出自己的貢獻。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