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800多萬尾小魚苗 “撲棱撲棱”遊進浙江的大江小河

全國放魚日, 大家來放魚。 程海波 攝

千島湖巨網捕魚。 據監測, 千島湖增殖放流的投入產出比達到1∶9.03。 程海波 攝

昨天6月6日,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是“全國放魚日”。

在農業部宣導下, 全國各大城市昨天集體行動, 往海洋、江河、湖泊、水庫等公共水域投放魚苗。 全國29個省(區、市), 投放超過50億尾, 其中作為主會場的千島湖, 一下投放了100多萬尾。

整個浙江, 昨天都在同步投放魚苗。 一天下來, 統計有800多萬尾小魚苗,

游進了大江小河。

而這些, 僅僅只是昨天一天的數量。

就在這六年

杭州投放了6.1億尾魚苗

“十二五”以來, 全國累計投入增殖放流資金近40億元, 放流各類魚苗超過1200億尾。

2011年-2016年, 浙江省投放魚苗150億尾以上, 有90多個品種。

杭州這六年投放了6.1億尾, 品種約15種, 比如“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還有鯿魴類、鯝類、花魚骨、光唇魚、中華絨螯蟹、中華鱉等, 基本實現杭州重要漁業水域全覆蓋。

以錢塘江來說, 1983年起, 杭州每年放養的魚苗, 一年比一年多。

投放魚苗一年兩次。

每年5-8月投放的魚苗, 叫“夏花”, 身長4釐米左右, 以魚的年齡大小來說, 相當於“上幼稚園的魚”。

11月到次年2月投放的, 叫“冬片”, 數量比“夏花”少, 但個頭比“夏花”大一些, 差不多是“讀小學的魚”。

昨天放的就是“夏花”, 數量最多的就是鰱魚、鱅魚、黃尾密鯝、中華鱉等。

鰱魚, 喜棲水的上層, 性情活潑, 生長速度快, 當年就能長到一斤到一斤半, 個頭最大能長到一米, 肉質鮮嫩。

鱅魚, 也叫花鰱、胖頭魚, 性情溫和, 生活在水的中上層, 行動遲緩, 易撈。 最大也能長到1米多, 重有50多公斤。

黃尾密鯝, 很多人叫它黃尾巴、潮魚, 生活在水的中下層, 喜棲在多水草、軟泥底質的水域底層;性情急躁, 適應能力強, 長得也快, 兩年個頭就能在300克以上。

中華鱉, 平均壽命在60歲以上, 長壽象徵。

這些魚常見, 繁育技術成熟, 不兇猛。 太凶的魚, 不適合投放, 比如鱸魚、白條等, 會把別的魚吃掉。

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 每年投放魚苗?

可以改善水質, 提升水環境。

比方說, 鰱魚、鱅魚等, 每長1公斤, 就能吃掉30-40公斤藻類。

補充、恢復漁業資源。 投放多了, 才能讓它們重新“活”起來。 比方說, 瀕臨“絕跡”的大黃魚這兩年又能捕了。

幫助漁民持續增收。 每投入1塊錢放魚苗, 可撈起價值約8.85塊錢的魚。

看到這裡, 你肯定想問一句, 這些在大江小河裡長大的“江鮮”, 怎麼吃到嘴裡?

以錢塘江來說, 正宗的錢塘江江鮮, 市面上不會太多。 因為想在錢塘江捕魚, 首先要有捕撈證。 目前, 整個杭州有證的捕撈船有2000多艘, 每天上市的江鮮數量也有限。

如果想買得儘量正宗, 有兩個辦法。

第一是看魚的品種, 推薦買刀魚和舌鰨。 這兩種魚, 目前還沒有人工養殖, 只有錢塘江裡的野生魚。 如果看到市場上有賣, 就可放心買。

第二是根據魚的捕撈季節,

在魚的捕撈旺季去買, 碰到真江鮮的幾率, 總會大過其他月份。

一般來說, 刀魚的捕撈旺季, 在5-7月;舌鰨, 9-10月;鯉魚, 4-9月;黃尾密鯝, 6-9月;鰻魚, 9-10月;鯿魚, 4-10月;草魚、青魚、鱅魚、鰱魚, 都是6-9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