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斗女神徐穎,中科院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博導

說起導航很多人都知道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 當前全球有四大衛星定位系統, 分別是美國的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GPS、俄羅斯的格羅納斯(GLONASS)系統、歐洲在建的“伽利略”系統、中國的北斗系統。 但是說起中國的北斗就不得不提這位北斗女神徐穎。

徐穎, 博士, 研究員。 2009年博士畢業于北京理工大學信號與資訊處理專業, 同年到中科院光電研究院工作至今。 在職期間個人承擔的項目總經費超過5000萬元, 結合中國科學院導航總體部在國家二代導航專項中承擔的任務, 以完成工程任務為主線, 研究了複雜環境下輔助北斗系統實現連續高精度定位的多源融合導航增強技術, 在多源資訊/信號輔助衛星導航增強方面開展了系統性的演算法理論和工程應用研究工作。

徐穎從事北斗相關研究工作十餘年, 是中科院光電研究院建院以來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 徐穎並不認為她是學霸, “我的成績並不拔尖, 一般在班裡也就10名左右”。 1983年, 徐穎出生在四川省的一個縣城。 從小父母就忙, 對她的管教也不嚴, 偶爾關心的也是她的成績。

1999年, 16歲的徐穎來到北京資訊工程學院(現北京資訊科技大學)讀書。 2003年本科畢業後, 又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學信號與資訊處理專業的碩博連讀繼續深造。 2006年起, 在導師指引下, 徐穎開始接觸“北斗二代”一期工程;2009年博士畢業後, 順理成章進入中科院工作, 繼續從事北斗導航衛星定位系統研究。 在進入中科院六年後,

2015年, 徐穎被聘任為博士生導師、研究員, 成為中科院建院以來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研究員。

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是我們國家自主建設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現在正處在建設和應用推廣的階段, 由五顆靜止軌道衛星, 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預計將在2020年左右提供一個全球性的服務。

“在安裝北斗系統後, 我們國家的精確打擊, 由上千米變到幾十米這樣一個量級範圍, 連小動物也被嚇壞了”;“如果想破解軍碼系統, 我們可能建議一些更簡單的方式, 那就是造時空穿越機穿越回到北斗軍碼設計的時候在旁邊偷聽好了。 ”這些“語錄”, 出自中科院最年輕博導徐穎的演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