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年已六旬的社區醫生于秀芹身患數病 仍堅守崗位

年已六旬的於秀芹身患數病十多年, 仍堅守崗位

拖著重病之軀, 守護社區健康

威海網訊 曾連續三年做過腦開顱手術、子宮肌瘤切除及甲狀腺前切三個大手術, 至今還患有股骨頭壞死以及肢端肥大症、骨質增生等疾病, 但環翠區孫家疃街道沙窩社區醫生于秀芹卻沒有被病魔拖垮, 十多年來帶病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身體力行地向人們詮釋一個社區“最美女醫生”的執著堅守。

6月5日, 於秀芹為一名患者做按摩。

挺過三次大手術, 她仍堅守崗位

5日早上9點多, 在沙窩社區衛生室內, 今年60歲的社區醫生于秀芹正在給一位元老客戶進行推拿按摩。 從按摩床西側繞到東側, 短短的幾步, 於秀芹卻行走得緩慢而艱難。 在離按摩床不遠的辦公桌旁邊, 一根拐杖靜靜地斜靠在牆邊。 “雙腿最近開始疼得厲害了, 給大家做按摩有點力不從心了。 ”於秀芹多少有些無奈。

熟悉于秀芹的居民都知道, 她雖疾病纏身卻仍堅持守在鄉村醫生崗位上。 於秀芹1975年開始從醫, 1985年從榮成市來到了當時的環翠區孫家疃鎮沙窩村, 成為一名鄉村醫生。 從那時至今的這30多年間, 給社區居民查體、看病、建立檔案資料, 於秀芹任勞任怨毫無怨言, 贏得了當地居民的一致好評。 近些年, 她的身體卻每況愈下, 疾病開始與於秀芹不斷糾纏。

三年前, 於秀芹被診斷為股骨頭壞死, 平日走路需要借助拐杖。 就連每天的上樓下樓、到衛生室上班都需要愛人鞠豐明攙扶。 家和衛生室之間的路程則全靠愛人開車接送, 而這段距離不過短短300米。

除了股骨頭壞死所帶來的疼痛和行走不便, 於秀芹還患有肢端肥大症和骨質增生。

受此影響, 於秀芹的手指和手掌甚至比一般的男性都要粗壯, 這給她平日接診帶來諸多不便。 而骨質增生則直接導致於秀芹的手臂無法像正常人一樣活動自如, 連吃飯都無法拿筷子, 不得不用長勺進食。

更讓人驚訝的是, 2004年至2006年間, 她曾連續三年分別做過三個大手術, 腦開顱手術、子宮肌瘤切除及甲狀腺前切手術。 特別是在2005年, 於秀芹在家中突發腦出血, 差點奪去了她的生命。 但面對病魔, 她卻選擇了抗爭, 一次次戰勝病魔, 一次次返回她熱愛的社區醫生崗位, 繼續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

“身體有病了, 心不能倒下。 一旦我意識上鬆懈了、心裡倒下了, 我就真的什麼也幹不了了。 ”於秀芹這樣認為, 每次從病床上走下來回到崗位,

能為社區居民健康繼續奉獻, 就是她最感欣慰的事。 因為她知道, 她熱愛她的職業, 社區居民也需要她。

紮根社區30多年, 贏得居民好口碑

採訪當天, 患有高血壓的90歲社區居民李宏豐由於腿部骨折而無法前去衛生室複查, 於秀芹決定登門回訪。 她拿起電話, 讓在外面辦事的丈夫鞠豐明驅車趕回來, 拉她來到200米之外的李宏豐家樓下, 隨後, 她被愛人扶著爬樓梯走進了李宏豐的家。

於秀芹仔細詢問了李宏豐的近況後, 給他測量了血壓。 就這樣一件簡單的事兒, 也要愛人在旁邊打下手。 于秀芹告訴記者, 像李巨集豐這樣因行動不便無法到衛生室複查的社區居民有幾十位元, 她都一一記錄在案, 並定期逐家回訪。

記者在社區衛生室看到, 這裡足足擺放著1170份社區居民的健康檔案。 而這些檔案, 是她花了7年的時間一手建立完善起來的。 “高血壓患者126名, 糖尿病患者41名, 這些居民需要每兩個月就回訪一次, 檢查他們的身體狀況。 ”對沙窩社區居民的健康檔案情況, 於秀芹脫口即來。

居民健康檔案從2010年開始建立。 當初, 於秀芹是挨家挨戶地將社區居民找到, 逐一測身高、體重、腰圍和血壓, 然後瞭解既往病史, 一個人完成的。 如果居民有高血壓、腦卒中、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 還建立了特別檔案進行特殊管理。

當初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的時候, 於秀芹遇到了不小的困難。 很多居民認為這項工作無關緊要, 被催促好多次也不去衛生室檢查。 但於秀芹愣是不厭其煩,一次次做工作,為整個社區一人不落的全部建立起了個人健康檔案。檔案是建立起來了,給這一千多人的檔案按照樓層、住戶等分類的工作量很大。每天下班之後,於秀芹就將這些檔案抱回家整理,經常熬到半夜不休息。

紮根社區30多年,一心一意地為居民的健康服務,於秀芹在沙窩社區贏得了好口碑,被居民稱為“最美女醫生”。如今,沙窩居民們只要有個頭疼腦熱,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去醫院,而是趕緊讓于大夫瞧瞧。30多年在社區行醫,於秀芹贏得的不僅是尊重,還有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家人支持是她最大的動力

支撐于秀芹戰勝病魔的是她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更離不開她家人對她的鼎力支持。最支持於秀芹工作的,首當其衝的就是愛人鞠豐明。為了能夠全身心照顧於秀芹,鞠豐明辭掉了工作,在家裡做起了全職保姆。

每天早上起床,鞠豐明首先要幫助於秀芹穿衣服,而後幫助於秀芹洗漱。準備好了早餐,待於秀芹吃完之後,鞠豐明就要將她攙扶到車上,然後開車送她到衛生室上班。一到衛生室,鞠豐明總要習慣性地先把屋子衛生收拾一遍後才離開。最後再回到家裡,把家裡的衛生收拾妥當。

“平時如果需要出診,他都會第一時間趕過來,忙前忙後地到醫院拿藥、送資料到醫院等細碎的工作,全靠他幫助我。”于秀芹告訴記者,她這輩子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找了一個好老伴。如果沒有老伴的支援,這份工作她無法堅持下去。

除了愛人鞠豐明的支援,兒子和兒媳也對於秀芹的工作十分上心。在剛剛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的那段日子裡,不僅於秀芹天天忙到深夜,兒子和兒媳也經常下班後説明於秀芹整理資料直到深夜。一家四口在燈下圍繞著一疊疊健康資料忙前忙後,成了那段日子裡的家常便飯。

因為工作出色,2015年,於秀芹被省計委、省人社廳、省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山東基層名中醫”稱號。“人活著要有一口精神氣兒,要有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況且還有家人的支援,我沒有理由不把這份工作堅持到底。”於秀芹表示,只要還能幹,她就一定會把社區醫生這份工作做下去,不辜負居民信任,也不辜負自己這30多年來的堅守。

但於秀芹愣是不厭其煩,一次次做工作,為整個社區一人不落的全部建立起了個人健康檔案。檔案是建立起來了,給這一千多人的檔案按照樓層、住戶等分類的工作量很大。每天下班之後,於秀芹就將這些檔案抱回家整理,經常熬到半夜不休息。

紮根社區30多年,一心一意地為居民的健康服務,於秀芹在沙窩社區贏得了好口碑,被居民稱為“最美女醫生”。如今,沙窩居民們只要有個頭疼腦熱,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去醫院,而是趕緊讓于大夫瞧瞧。30多年在社區行醫,於秀芹贏得的不僅是尊重,還有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家人支持是她最大的動力

支撐于秀芹戰勝病魔的是她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更離不開她家人對她的鼎力支持。最支持於秀芹工作的,首當其衝的就是愛人鞠豐明。為了能夠全身心照顧於秀芹,鞠豐明辭掉了工作,在家裡做起了全職保姆。

每天早上起床,鞠豐明首先要幫助於秀芹穿衣服,而後幫助於秀芹洗漱。準備好了早餐,待於秀芹吃完之後,鞠豐明就要將她攙扶到車上,然後開車送她到衛生室上班。一到衛生室,鞠豐明總要習慣性地先把屋子衛生收拾一遍後才離開。最後再回到家裡,把家裡的衛生收拾妥當。

“平時如果需要出診,他都會第一時間趕過來,忙前忙後地到醫院拿藥、送資料到醫院等細碎的工作,全靠他幫助我。”于秀芹告訴記者,她這輩子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找了一個好老伴。如果沒有老伴的支援,這份工作她無法堅持下去。

除了愛人鞠豐明的支援,兒子和兒媳也對於秀芹的工作十分上心。在剛剛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的那段日子裡,不僅於秀芹天天忙到深夜,兒子和兒媳也經常下班後説明於秀芹整理資料直到深夜。一家四口在燈下圍繞著一疊疊健康資料忙前忙後,成了那段日子裡的家常便飯。

因為工作出色,2015年,於秀芹被省計委、省人社廳、省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山東基層名中醫”稱號。“人活著要有一口精神氣兒,要有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況且還有家人的支援,我沒有理由不把這份工作堅持到底。”於秀芹表示,只要還能幹,她就一定會把社區醫生這份工作做下去,不辜負居民信任,也不辜負自己這30多年來的堅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