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淨空老法師:無論遇到什麼逆境、困難,都能夠壓住不發脾氣的方法

還有個解釋, 「於無量世, 可瞋之處, 不生瞋心;樂施眾生, 隨意所須, 得七處滿相」。 這要學的什麼?學不發脾氣, 學到沒有瞋恚心, 這是功夫, 這是真的真功夫, 真實功夫。 為什麼會沒有瞋恚心?你首先要看破。 人的七情五欲不是他的本性, 是他的習性, 習性是假的, 本性是真的。 本性是清淨心, 從來沒有動搖過, 就是惠能大師講的, 「本自清淨, 本不生滅, 本自具足, 本無動搖」。

中國老祖宗所說的人性本善, 「人之初, 性本善」, 那個善是什麼意思?就是惠能大師所說的五句話。 善、本善, 是一切眾生本來有的, 迷失了本性隨順習性,

習性才有煩惱習氣, 習性不是真的, 那又何必計較?計較錯在哪裡?錯在我們自己, 他沒錯。 他是他的習氣在發作, 我怎麼受他的影響?因他的習氣, 我發瞋恨心, 錯了。 真正瞭解事實真相, 就是諸法實相, 一笑了之, 一笑了之還是受感染, 很輕微, 不感染的時候一笑都沒有, 心沒動!

如何我們能真正做到一切境界現前不起心不動念, 這是什麼?這是佛。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亦如是, 不起心不動念, 十住菩薩剛剛證得, 習氣比較濃, 也許會笑一下, 大概十行以上不動心, 見如不見。 見清清楚楚, 那是什麼?智慧, 沒有起心動念, 那是定功, 定慧等持, 這是真實受用。 這個本事我們要學, 學起來是很困難, 但是一定要學, 決定有好處, 學了才會有進步。

最初學的時候會發脾氣, 發脾氣馬上就後悔, 就知道我錯了, 這種反反覆覆拉鋸戰, 總得要搞好幾年, 心才真能定得下來。 我自己是過來人我很清楚, 我到七、八十的時候才真的不動, 遇到這個境界不動心。 七十歲之前不行還會動心, 但是很快會回頭知道錯了,

回頭很快。 到七十之後才完全明白, 不再為外面境界所轉, 真的, 經上所說的, 不被外面境界轉, 就能轉境界。

對於所有一切惡念、惡言、惡行都產生憐憫心, 不但沒有瞋恚, 憐憫心。 他們還沒有覺悟, 他們還沒有回頭, 這種意念、這種行為是三惡道, 他們走的是三途, 如果不能覺悟回頭, 這一墮三途麻煩可大了。 三途進去很容易, 出來很難, 為什麼?出來的時候, 一定業障都消盡了才能出來, 業障沒有消盡出不來。

就好像監獄一樣, 進去之後要判刑, 隨你的業障判刑, 十年、二十年刑期滿了, 放你出來, 三惡道就是這個道理。 三惡道的刑期是誰判定的?自己, 自己的業力, 一定在那裡消掉。 善業也不例外, 善業在哪裡消?到人間、到天堂去消善業。

自性清淨心裡頭善惡都沒有, 統統要消掉, 你才能超越六道輪迴, 這要記住, 惡業超不了, 善業也超不了, 這個道理不能不懂。

不超越六道輪迴, 六道是長劫流轉, 時間太長了, 你沒辦法計算, 肯定在三惡道的時間長, 在三善道的時間短。 為什麼?惡念多,

善念少。 我們自己想想, 今天從早到晚我們多少個惡念?多少個善念?不成比例。 凡是為自己的都是惡念, 不為自己為眾生的, 是善念, 為眾生裡頭還夾雜自己名聞利養, 還是惡念, 你就知道善念多難!善心善念為眾生不求任何果報、不求名聞利養, 這叫真善, 你就曉得是多難的一樁事情。

所以瞋恚心不能生, 無論遇到什麼逆境學著不發脾氣。 難, 壓不住, 有一個方法, 念阿彌陀佛, 這個方法好, 念個十聲阿彌陀佛再來處理事情, 那個情緒就穩下去。 阿彌陀佛真管用, 你得會用才行, 不會用不行。 聽到歡喜的事情也要念十句佛號, 不歡喜的事情也要念十句佛號, 動作緩慢一點, 不要太快, 太快容易出麻煩, 愈緩慢愈好, 操之過急常常出事情。 後面還有一句,「以淨食施得七處滿相」,就是清淨的食物佈施給眾生也得這個相。

後面還有一句,「以淨食施得七處滿相」,就是清淨的食物佈施給眾生也得這個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