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智能家居初學者小米、美的和京東們將夢歸何處?

提起智慧家居, 你可能會想起電影裡自動拉開的窗簾、語音控制的電視和自動亮起的吊燈。 在國內, 小米、美的、京東等國內企業也已經進軍智慧家居領域,

但智慧家居走到現在, 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個難以打破的僵局:智慧家居已經廣為人知, 但普及率卻非常低。

小米、美的、京東:掘金者們的智能家居之夢

近些年來, 集智慧、便捷、創新于一體的智慧家居產品給人們帶來了精神與身體上的解放, 智慧家居也因其特殊的家庭應用場景而備受關注。 而國內涉足智慧家居領域的企業也是數不勝數, 主要有三類, 一類是互聯網科技公司, 如小米、百度等;一類是傳統家居企業, 如美的、海爾等;一類是電商平臺, 如京東、天貓等。

第一類, 互聯網科技公司, 以小米為例。 2016年, 米家問世並推出首款產品:米家壓力IH電飯煲, 售價999元, 宣稱打破日本高端電飯煲在壓力控制技術方面的壟斷。

在過去的一年中, 米家經營智慧家居主要圍繞以下三點。

其一, 擴大產品類別。 在米家有品APP中, 有一欄“智慧”產品, 共涵蓋9個類別, 涉及健康、安防、穿戴等智慧家居熱門領域。 其二, 接入協力廠商智慧家居品牌如90分、最生活、素士等。 其三, 眾籌。 在米家眾籌產品一欄中, 生活產品種類較為豐富, 智慧家居產品如跑鞋、窗簾等也在其中。

總得來說, 初入智慧家居領域的米家依靠粉絲經濟做的還算可以。 一方面, 粉絲可以通過眾籌專案説明產品上市, 沒有夭折顧慮;另一方面, 在龐大的粉絲基數支撐下, 銷量也不至於太難看。

第二類, 傳統家居巨頭, 以美的為例。 作為傳統家電一霸, 美的于2015年進軍智慧家居領域, 與小米不同,

美的擁有十分成熟的家電研究與生產經驗, 所以一開始, 美的便朝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靠近, 試圖抓住智慧家居的命脈。

美的在智慧家居領域實施“1+1+1”戰略, 即“一個智慧管家系統+一個M—Smart互動社區+一個M—BOX管理中心”。 強大穩定的生產線是美的進軍智慧家居領域的底氣, 很顯然, 打造完整的智慧家居生態圈是美的的最終目標, 但新模式的考驗之路還很長。

第三類, 電商平臺, 以京東為例。 2016年, 京東智慧正式發佈京東微聯“智慧家”戰略, 成為了智慧家居大軍中的一員。 “一個APP控制所有智慧家居設備”是京東微聯APP對外宣稱的誘人功能。

此後, 京東不斷開展與協力廠商品牌的合作迅速擴大了智慧家居品類, 逐漸成長為一座智能家居“藏寶庫”。

與此同時, 京東智慧佈局的京東生態也創立了智慧家居項目孵化器, 可以說此舉為智慧家居的未來提供了無限可能, 京東得以進軍智慧家居領域, 完全得益於其強大的線上流量與相關技術優勢。

小米、美的與京東正是擁有著智慧家居這條產業鏈上打開不同環節的“金鑰匙”, 才敢南奔北走四處尋找下一個“藏寶之門”。 在這個過程中, 他們不斷拉攏著擁有充足“路費”的技術與生產線企業, 試圖打通智慧家居的全產業鏈節點, 從而實現自己的智慧家居之夢。

現實與夢想總是有差距, 小米、美的、京東們正在經歷各自不同的風浪

誠然, 小米、美的和京東對進軍智慧家居領域信心滿滿, 雖然他們擁有強大的產業鏈資源,

但他們仍處在智慧家居初級階段, 而在這一階段, 他們的發展也出現了諸多問題。

一、智慧家居產品數量少, 米家創造的應用場景有限

與京東瘋狂擴張後形成的龐大智慧家居品類相比, 米家的智慧家居產品數量顯得微不足道。 就智慧家居品類來說, 米家並不全, 而且不少智慧產品比較單一, 消費者難有選擇餘地。

小米以智慧手機與智慧電器起家, 在智慧家電領域已然相當老道, 但智慧家居硬體並不僅僅只是電器, 還包括許多其他家居產品如窗簾、床、照明設備等。 除此之外, 智慧家居更講究整體即多款產品同時帶來的體驗感, 單一的智慧家居產品幾乎不能創造出所謂的“智慧家居體驗場景”。 所以, 米家缺乏足量、足類產品這一弊病, 有時候使其難以達到智慧家居場景體驗感要求的及格線。

二、“一鍵控制”成“空頭支票”,美的的算盤並不如意

“一鍵控制家用智慧電器,從紛繁複雜的遙控器中解放”是美居APP的定位,但現實很殘酷,也許是技術原因,也許是產品原因,美的的“一鍵控制”反而成為了當初銷售智慧家居產品時的一張“空頭支票”。

三、技術方案標準不一,京東微聯陷尷尬境地

作為瘋狂跨界合作的先鋒,京東微聯手握一千多種智慧家居產品,但京東微聯的最大隱患正是來自於此,協力廠商產品與京東的技術標準有所不同,這可能造成智慧家居的“半智慧化”,正如一台智慧電飯煲只能自身實現溫控與時控,而不能根據人的喜好來調整。

在一些應用市場如華為應用市場、騰訊應用寶、蘋果應用商店中可以發現,投訴APP問題的評價者不在少數,要麼是手機與智慧家居產品無法連接,要麼是連接不穩定,時常斷線,其實這些問題正是京東微聯APP與協力廠商產品的技術標準不統一所造成的。

如何對症下藥才是小米、美的、京東們的長遠之計?

如實說,米家、美居和京東微聯各自的問題還有很多,而這些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們對智慧家居的理解還不夠。所以,想越過目前的障礙從而實現質變,還需從智慧家居的基礎概念出發。

米家:擴展智慧家居產品清單,豐富應用場景

小米具有生產智慧手機和部分智慧家居的能力,也就是說兩個終端可以輕鬆擁有統一的技術標準,這大大降低了智慧控制終端與智慧家居產品之間的技術容錯率。

但米家目前還處在單品智慧家居階段,如何突破有限的應用場景,米家應該著重考慮兩點:其一,不斷擴大智慧產品清單與智慧產品可選擇餘地,將更多的智慧家居產品加入到米家的智慧家居系統中來,例如電動窗簾、自動灌溉設備、對講設備等。智慧家居產品品類的擴大能為消費者帶來更寬闊的智慧家居應用場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家居。

其二,儘快開發標準統一的智慧控制終端。儘管小米擁有手機和平板等智慧設備,但在智慧家居領域,一個APP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而高效的智慧控制終端能夠為小米帶來更多的消費者,並提高老顧客的品牌忠誠度。

美的:開發高效的集成物聯網技術

自進軍智慧家居以來,不斷與相關技術公司的合作恰好說明美的對智慧家居技術的渴求,雖然擁有強大的家居用品生產線和強大的生產合作夥伴,但智慧控制終端和相關技術的不成熟是美的最大的軟肋。

如何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美的可以從兩方面突破。第一,美的不妨學習海爾那樣開發高效的集成物聯網技術,為整套家居解決方案的形成做準備,從而避免出現“一鍵控制”失靈的尷尬現象。第二,在與協力廠商家居產品製造商合作時,最好的選擇是統一產品技術標準或生產美的定製版家居產品。

總之,對於美的來說,產品本身已經沒有問題,但要把家居單品嵌入到整體智慧家居系統中去,儘快開發出高效的集成物聯網技術才是關鍵。

京東微聯:主宰技術標準,開發統一智慧家居方案

作為電商平臺,京東擁有技術,而不是產品。京東微聯的問題剛好印證了“欲速則不達”這一俗語。所以,京東微聯應注意兩點:其一,儘快建立統一的技術標準,尤其是當協力廠商有自己的技術標準時,雙方的技術標準會產生衝突,聯調測試可能會出現問題從而影響產品上市的進度。其二,開發統一的智慧家居解決方案,智慧家居最終要將所有家庭模組整合進一個系統內,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分成廚衛、客廳、臥室等模組。

綜上所述,智慧家居的發展目前依然處在眾人皆醉的階段。智慧家居的普及率以及智慧的實現程度,都讓這條掘金之路顯得漫長而佈滿荊棘。但值得欣慰的是,小米、美的和京東們的技術癥結還算明晰,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在這條路上步步為營,逐漸將技術“半智慧”轉為家居“全智慧”。

有時候使其難以達到智慧家居場景體驗感要求的及格線。

二、“一鍵控制”成“空頭支票”,美的的算盤並不如意

“一鍵控制家用智慧電器,從紛繁複雜的遙控器中解放”是美居APP的定位,但現實很殘酷,也許是技術原因,也許是產品原因,美的的“一鍵控制”反而成為了當初銷售智慧家居產品時的一張“空頭支票”。

三、技術方案標準不一,京東微聯陷尷尬境地

作為瘋狂跨界合作的先鋒,京東微聯手握一千多種智慧家居產品,但京東微聯的最大隱患正是來自於此,協力廠商產品與京東的技術標準有所不同,這可能造成智慧家居的“半智慧化”,正如一台智慧電飯煲只能自身實現溫控與時控,而不能根據人的喜好來調整。

在一些應用市場如華為應用市場、騰訊應用寶、蘋果應用商店中可以發現,投訴APP問題的評價者不在少數,要麼是手機與智慧家居產品無法連接,要麼是連接不穩定,時常斷線,其實這些問題正是京東微聯APP與協力廠商產品的技術標準不統一所造成的。

如何對症下藥才是小米、美的、京東們的長遠之計?

如實說,米家、美居和京東微聯各自的問題還有很多,而這些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們對智慧家居的理解還不夠。所以,想越過目前的障礙從而實現質變,還需從智慧家居的基礎概念出發。

米家:擴展智慧家居產品清單,豐富應用場景

小米具有生產智慧手機和部分智慧家居的能力,也就是說兩個終端可以輕鬆擁有統一的技術標準,這大大降低了智慧控制終端與智慧家居產品之間的技術容錯率。

但米家目前還處在單品智慧家居階段,如何突破有限的應用場景,米家應該著重考慮兩點:其一,不斷擴大智慧產品清單與智慧產品可選擇餘地,將更多的智慧家居產品加入到米家的智慧家居系統中來,例如電動窗簾、自動灌溉設備、對講設備等。智慧家居產品品類的擴大能為消費者帶來更寬闊的智慧家居應用場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家居。

其二,儘快開發標準統一的智慧控制終端。儘管小米擁有手機和平板等智慧設備,但在智慧家居領域,一個APP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而高效的智慧控制終端能夠為小米帶來更多的消費者,並提高老顧客的品牌忠誠度。

美的:開發高效的集成物聯網技術

自進軍智慧家居以來,不斷與相關技術公司的合作恰好說明美的對智慧家居技術的渴求,雖然擁有強大的家居用品生產線和強大的生產合作夥伴,但智慧控制終端和相關技術的不成熟是美的最大的軟肋。

如何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美的可以從兩方面突破。第一,美的不妨學習海爾那樣開發高效的集成物聯網技術,為整套家居解決方案的形成做準備,從而避免出現“一鍵控制”失靈的尷尬現象。第二,在與協力廠商家居產品製造商合作時,最好的選擇是統一產品技術標準或生產美的定製版家居產品。

總之,對於美的來說,產品本身已經沒有問題,但要把家居單品嵌入到整體智慧家居系統中去,儘快開發出高效的集成物聯網技術才是關鍵。

京東微聯:主宰技術標準,開發統一智慧家居方案

作為電商平臺,京東擁有技術,而不是產品。京東微聯的問題剛好印證了“欲速則不達”這一俗語。所以,京東微聯應注意兩點:其一,儘快建立統一的技術標準,尤其是當協力廠商有自己的技術標準時,雙方的技術標準會產生衝突,聯調測試可能會出現問題從而影響產品上市的進度。其二,開發統一的智慧家居解決方案,智慧家居最終要將所有家庭模組整合進一個系統內,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分成廚衛、客廳、臥室等模組。

綜上所述,智慧家居的發展目前依然處在眾人皆醉的階段。智慧家居的普及率以及智慧的實現程度,都讓這條掘金之路顯得漫長而佈滿荊棘。但值得欣慰的是,小米、美的和京東們的技術癥結還算明晰,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在這條路上步步為營,逐漸將技術“半智慧”轉為家居“全智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