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城故事:三合鎮舍小家顧大家的“傻老漢”

莊稼漢、果農、水管工、椒農……三合鎮雙河村1組78歲的村民徐榮金人生中有多個不同的身份, 但在當地群眾的心目中, 一直把徐榮金看作“老隊長”, 因為他“換”來了當地生產生活最為稀缺和寶貴的資源—水。

為水奔走立下“軍令狀”

三合鎮雙河村地理位置較為偏遠, 徐榮金所在的1組(以前為1隊)更是崎嶇坎坷, 地形複雜。 當地有一口堯灣堰塘, 年久失修, 時常“漏水”。

“堰塘蓄不起水, 導致村民的生產生活用水緊缺。 ”6月5日, 雙河村黨支部書記李元輝說, 以前一到農忙時節, 1組總要通過提灌站抽水補給, 費時費力, 耽誤生產。

大家都想把堯灣堰塘修好, 就近取水。 可按照區裡主管部門的計畫, 這些項目都在農業項目集中地實施, 一時還輪不到三合鎮。

為此, 時任隊長的徐榮金多次到鎮裡反映情況, 積極爭取資金、項目。 在鎮領導的爭取下, 區裡主管部門考慮到雙河村農業基礎薄弱、春耕用水十分困難等實際情況, 決定安排惠農專案整治堯灣堰塘。

聽到這個喜訊, 徐榮金和當地群眾激動萬分。 徐榮金向領導們保證專案如期修好, 並立下“軍令狀”。

為項目讓出自家好地

2011年, 這個惠農項目確定後, 投入建設資金100萬元, 修建堯灣堰塘, 堰溝1200米、二級電灌站1座。 徐榮金立即行動起來, 當地群眾也很支持, 土地協調進展順利。

正當大家歡欣鼓舞等待動工的時候,

村民王樹濤卻不同意調整土地, 硬是把動工的號角“卡”住, 這讓大家犯了難。 “讓我把土地拿出來修堰塘便道也可以, 但別人的空地換給我, 我不要, 我就要隊長徐榮金的地。 ”

王樹濤說的地, 正是徐榮金栽種水稻的好地。 大家都明白, 王樹濤這是在故意為難隊長徐榮金。

土地協調不下來, 專案就開不了工, 耽誤了工期, 直接影響100餘名群眾春耕生產, 徐榮金十分焦急。 在得知王樹濤的要求後, 徐榮金二話不說, 立即答應給王樹濤換地。

為群眾花了4000多元

就這樣, 堯灣堰塘如期修好。 看著門前的堰塘又能蓄水了, 村民鄧彬勝滿心歡喜。 “我家種有2畝多地花椒, 以前就是缺水灌溉。 堰塘修好之後, 我的花椒地不缺水了, 每年種花椒有近萬元收入。

”鄧彬勝說。

在採訪中, 當地群眾對徐榮金讚不絕口。 “徐榮金自己出錢出力改造水渠, 讓水直接流入地裡。 ”“主動放棄90歲老母親的低保名額, 讓給其他群眾。 ”“自己出錢補貼集體資金。 ”……在徐榮金當隊長這些年, 他已經為群眾花了4000多元, 更別說他為將一件件事辦好, 花費的勞力、精力。

徐榮金的老伴、弟弟都說他是個“傻老漢”。 但在徐榮金看來, 舍小家顧大家, 當個“傻老漢”也無所謂。

如今, 徐榮金已卸任隊長多年, 堯灣堰塘也因為九永高速的建設被平整。 但徐榮金還常常拉著村裡的幹部四處巡查, 想著再找一口堰塘, 整治蓄水後, 繼續為群眾供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