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張掖:黑水邊的大佛寺

大佛寺已成為張掖的標誌或名片。 占地約23000平方米, 坐東朝西, 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 原名迦葉如來寺, 明永樂敕名寶覺寺, 清康熙敕改宏仁寺,

素稱“塞上名刹, 佛國勝境”, 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殿內安放國內最大的室內臥佛, 木胎泥塑, 金裝彩繪, 形態逼真, 身長34.5米, 肩寬7.5米, 故名大佛寺。 燈光昏暗, 臥佛似睡非睡很奇妙:從頭部看兩眼圓睜, 從腳部望雙眼緊閉。

張掖古稱甘州,

曾是回鶻牙帳所在地, 史稱甘州回鶻。 西夏攻下甘州, 佔領河西走廊。 崇宗李乾順統治時期國力鼎盛, 修建了涼州護國寺和張掖大佛寺, 篤信佛教的夏太后常到大佛寺居住。 現存建築有大佛殿、藏經閣、土塔三處;大佛殿高33米, 面闊9間, 規模宏大;殿內四壁為《西遊記》和《山海經》壁畫。 這是全國僅存完整的西夏宗教殿堂。

以元昊為首的西夏人自認為是大夏傳人, 崇拜大禹。 張掖地區特別是高臺縣至今留傳大禹治水故事, 不時在鎮夷峽舉行祭祀典禮。 《史記•夏本紀》:“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 涇屬渭汭。 ”中國境內黑水或黑河有多條, 但西流的大河只有河西走廊的黑水或弱水。 黑河的盡頭是居延海, 是西夏北方重鎮黑水城所在地。 黑水即弱水, 正是大禹治水的見證。 西夏人在黑水流域修造大型寺廟, 不僅是崇佛亦是尊祖。

文章摘自于《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一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