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真沒必要迷戀日韓 大陸歷經五年淬煉 液晶面板自給率將達85%

Sammo||撰稿

任何時候, 我們都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要時刻更新自己的知識庫。 一旦陷入老舊思維中, 帶來的往往是對某件事的誤判。

要在四五年前甚至更早之前, 說日韓面板有其優勢, 是購買產品的重要指標之一, 是合理的。 但隨著大陸液晶面板企業的不斷淬煉, 以及韓系三星、LG在新技術OLED尋求突破, 液晶面板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

大陸液晶龍頭崛起, 很重要

歷經五年淬煉成績斐然

這還真不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 在京東方、華星光電這批先驅可能成為先烈企業的帶動下, 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業在五六年時間內, 迎來了高速發展。

在2010年以前, 包括海信、創維、TCL、長虹、康佳和海爾等六大電視整機品牌企業在內的彩電業, 液晶面板主要通過採購日韓或中國臺灣來解決。 當時正處在液晶電視快速普及期, 2007年-2014年, 液晶電視從600萬台成長到6100萬台,

年複合增長率為達到39%。

這麼龐大的整機出貨, 面板居然不能自給, 幾乎靠外購, 這是中國電視產業永遠的痛。

所以當時外界對中國彩電業頗有點恨鐵不成鋼的無奈, 留給大家的印象也是“缺芯少屏, 核心技術受制於人”。

然而, 自2012年起, 以京東方、華星光電為代表的中國企業開始積極佈局液晶面板產業。 之後, 大陸電視面板的自給率就逐步提升。 華星光電戰略規劃中心總監連怡芬透露, 2014年時大陸電視面板的自給率首度突破50%, 到達54%, 2016年自給率則已達80%, 預估2017年即可突破85%的水準。

歷經五年淬煉

歷經五年淬煉, 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這既有京東方、華星光電的率先嘗試, 也有中電熊貓、惠科等的積極參與。

權威協力廠商大資料公司奧維雲網的研究顯示, 現在就全球液晶面板的出貨而言, 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日韓的面板出貨量已經形成三足鼎立的態勢, 而且中國大陸的發展勢頭更迅猛。

別再沉滯迷戀日韓面板

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業的壯大, 一方面是量的壯大,

另一方面則是質的提升。

以往我們購買電視的時候, 習慣問這是否是三星屏、LG屏, 或者日本原裝屏, 因為它們的液晶技術更加穩定, 起初確實領先其他地區的屏一個身位元。 以至於在2008年左右的時候, 當夏普電視銷量迅速上升後, 因為部分款用了臺灣屏, 被市場識穿後還引發了軒然大波, 甚至導致夏普從巔峰開始走下坡路。 不過客觀說, 當時的臺灣屏品質確實不如日韓穩定。

然而, 隨著日韓液晶技術的放開以及其他地區研發的深入, 液晶屏的品質差距在減小。 顯示臺灣的友達、奇美品質迅速提升, 隨後京東方、華星光電等中國大陸液晶面板製造商的製造工藝水準也在快速提升。

現在看, 這三個地區的液晶面板已經沒有明顯差距了,

甚至已經可以相互配貨。 比如三星就參股了華星光電, 有部分面板就採用了華星光電的產品, 而隨著華星光電G11項目未來一兩年內投產, 相信有更多的國外知名彩電廠商會選擇華星光電的產品。

華星光電確實很給力

連怡芬指出:“大陸2019年時, 包括8.5/10.5/11代的高世代面板產線將達到15條。”伴隨這些而來的,則是大陸大尺寸電視面板產能日益增加,以1年量產2條8.5代線的速度開出,在2016年時,大陸的電視面板產能已超過臺灣,預估2017年就會超過南韓,成為全球第一大。

而奧維雲網面板研究部總監崔吉龍也表示,就品質看,目前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日韓品牌之間已無差距。

所以對消費者來說,別再迷戀原裝三星屏、LG屏或者日本夏普屏等,在選購電視的時候,多對比一些功能和某項特別的處理技術,來得更為實際且有效。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包括8.5/10.5/11代的高世代面板產線將達到15條。”伴隨這些而來的,則是大陸大尺寸電視面板產能日益增加,以1年量產2條8.5代線的速度開出,在2016年時,大陸的電視面板產能已超過臺灣,預估2017年就會超過南韓,成為全球第一大。

而奧維雲網面板研究部總監崔吉龍也表示,就品質看,目前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日韓品牌之間已無差距。

所以對消費者來說,別再迷戀原裝三星屏、LG屏或者日本夏普屏等,在選購電視的時候,多對比一些功能和某項特別的處理技術,來得更為實際且有效。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