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挑戰噁心下限的恐怖漫畫——伊藤潤二《漩渦》

儘管伊藤潤二的作品常常以“恐怖”一詞以蔽之, 但只要看過他的作品以及稍微有心一些的人就會發現, 讀者們對於伊藤潤二作品的評價, 並不是“恐怖”這麼單一, 而是相當豐富的形容, 更多地折服於他天馬行空的腦洞、捉摸不定的神秘、無邊無際的虛虛實實、喪心病狂對角色甚至讀者心情與承受力的玩弄……對, 玩弄。 看他的漫畫, 常常有一種神奇的觀感, 每當看到震驚的畫面, 或噁心、或恐怖、或不可思議, 仿佛總能透過紙張能看到背後伊藤潤二一臉邪笑:“怎麼樣, 沒想到吧?”

這時候, 你總能噎到, 憋住,

無話可說。 然後默默繼續看下去, 這種邪笑會一直忽然之間就冒出來, 直到你看完, 還像影子一樣揮之不去。 討厭。 但你中了他的招, 下次還是會忍不住去看的。

伊藤潤二非常擅長短篇漫畫, 每一個短篇即便都是同一種屬性, 但都會有不同的味道。 而他的相對較長的漫畫, 實際上也是一個個短故事連接組合的, 比如《富江》系列就很典型。 這就形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結果, 即, 一部漫畫裡卻有著多種風格味道和閱讀體驗, 就像一道菜裡面集齊了酸甜苦辣鹹, 乍看很像一道黑暗料理, 而伊藤潤二就是背後的大廚, 對於這種混合味道的搭配, 強烈推薦的招牌菜就是《漩渦》。

《漩渦》

可笑

雖然《漩渦》這部漫畫最重的口味不是“可笑”, 但很難讓人忘記, 大概是因為“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原因?嚇人的太多, 出現一些可笑的事情就特別顯眼。 《漩渦》以女主角桐繪口吻述說了黑渦鎮發生的種種怪異事件, 大多是令人想吐和嚇得髮指的, 整部作品感覺都十分瘋狂、扭曲、邪異。 鎮上的人們慢慢被捲入漩渦,

成為漩渦的祭品, 只有桐繪和男友秀一保持著清醒。 按理說是個悲傷的故事, 但伊藤潤二有時候就是會荒誕地讓人在緊張裡忍不住又想笑。 比如《卷髮》一節, 桐繪的直發變成了漩渦一樣的卷髮, 同學關野不服她這麼有“吸引別人注目的能力”, 於是頭髮也變成了卷髮, 兩人頭上頂著的那像雜技轉盤般、又頗有流行happy時尚感的頭髮就這樣展開了像《寄生獸》小右和同類一樣姿勢和方式的戰鬥……簡直分分鐘莫名的喜感。 在整個黑暗的故事裡, 這就像伊藤潤二跟你開的中場休息玩笑, 但是小心了, 接下來真正的好戲就要開始。

頭髮大作戰

可怕

《漩渦》的可怕, 在於人們對於自身的殘忍和這種傷害的無限擴大與迴圈。 黑渦鎮受到了“漩渦”的詛咒, 但是“漩渦”真正直接殺害到人的並不多, 而是人們的自我傷害與互相傷害。 “漩渦”所扭曲的, 不是身體, 而是人心。 秀一的爸爸把自己的身體變成漩渦狀捲進木桶而死;崩潰的母親因為父親看到漩渦就發瘋, 用剪刀剪去手指、猛然紮進耳朵最終自殘而死,

因為指紋、耳渦等等都是“漩渦”;黑谷同學嫉恨得不到喜歡的人, 額頭的傷疤變成漩渦吞噬別人也吞噬自己;醫院的孕婦們半夜像蚊子一樣吸血殺人……對於如何讓人覺得可怕, 伊藤潤二是深諳其道的, 用“漩渦”直接造成由外而內的傷害, 是最簡單的可怕;而讓“漩渦”入侵人心從最貼身親密的人開始動手, 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以蝴蝶效應之道引發事態, 才是高明的做法。

秀一的母親

噁心

這個可能是最不想看到的,但是不得不看到。當講到關於作品裡“大木桶、蝸牛卵、蝸牛人、雞眼、嬰兒臍帶”等這些詞彙的時候,相信看過這部漫畫的朋友已經快要不忍直視了。《漩渦》中噁心的表現,總是以“肉體”為基礎的。這讓人又想起《富江》,明明富江的設定是最美的女孩,但讓人想到的就是一堆一堆不斷分裂和重組的肉塊……《漩渦》裡最讓人難受的肉體變形,首先估計是秀一的爸爸在木桶裡把自己卷成了“人肉漩渦”;還有片山同學慢慢變成蝸牛人的過程,加上一直嘲笑欺負他的津村同學也變成蝸牛人,兩位敵對的男同學都變成蝸牛竟還交配產下大堆的卵,繼而輪到踩碎蝸牛卵的橫田老師……一個比一個挑戰引人嘔吐的下限。人們慢慢變成黏黏的蝸牛,全身長滿雞眼,擠在長屋裡扔出一堆堆白花花的變形屍體……隔著紙都能強烈不適,因為人類對自身這個物種,都會有與生俱來的代入感。

木桶

諷刺

覺得諷刺,是因為在漫畫裡看到了真實世界的一面鏡子。漫畫裡可以說:“我這裡的設定就是一個不真實的扭曲世界,所以一切都是可以的”,比如已經生下的嬰兒又回到了母親的腹中,“好想回去媽媽的肚子裡”;比如人們把有變成蝸牛人趨勢的同伴綁住,只等他變成蝸牛後直接烤了來吃、甚至生吃;比如擠在長屋裡的人們一起排擠想要進屋求助的人類同伴,“誰管你啊,快走開”……因為這是個被“漩渦”詛咒的地方,因為是一群被“漩渦”扭曲的人,因為是在超現實漫畫裡,所以可以這麼赤裸裸地去描繪。而看著漫畫的時候,這些情節比任何一個屍體或骸骨畫面帶給人的感覺更不適,伊藤潤二背後那張邪笑的臉仿佛又冒了出來,讓你覺得很冷,變態。

烤來吃

美好

說到底伊藤潤二不是一個殘忍的人,漫畫裡雖然嚇人不輕、噁心人不少,但你也總能發現讓人溫暖的地方。就像給陷入大病中的你一碗藥,讓你覺得“死不了”。而且在這種黑色的強烈背景襯托下,這份溫暖越發散發著強烈的光芒,那就是愛情。當然,還有親情。故事裡桐繪的弟弟滿男也慢慢變成蝸牛人,但姐姐和秀一從未嫌棄、拋棄他,而是盡一切可能保護著、幫助著。而桐繪和秀一的愛情則是整部漫畫從始至終的安慰。早在前面的章節裡,就有一對因雙方家庭反對的戀人,最後不得不變成扭曲的漩渦纏在一起而消失。在桐繪多次被“漩渦”所害之時,每次也是秀一拼死救下,最後在“漩渦”的遺跡大本營裡,桐繪也放棄了單獨求生,選擇和心愛的秀一死在一起。兩人就這樣用相擁的姿勢為這部漫畫畫下了句號。這是伊藤潤二式的、獨特的“柔軟”與“慈悲”。在《魚》漫畫裡也是,男女主角的愛情讓這部“冷變態”的漫畫變得稍微“美好”起來,伊藤潤二這種特色,可以用其書名形容為——“至死不渝的愛”。

一起死

總覺得伊藤潤二的腦洞,就像這故事中的“漩渦”,把讀者們都卷了進去,一個個的都被它感染,在裡面打轉,難得輕易逃出來。漩渦是一種將能量內吸的圖案,有一股將人的目光拉進去的力量。當然了,也是常用的催眠圖案,因為讓人暈乎。伊藤潤二在漫畫的後記小故事裡,就說到漩渦圖案充滿了神秘感,自己為了解開漩渦的秘密仔細研究,結果不是弄得眼花繚亂就是睡著了。

在這個神秘風味的故事裡,雖然是由小故事串聯起來的,但是相比起《富江》,其人物、環境、事件的內在關係和環環相扣還是要緊密聯繫且有序得多。雖然大多數小故事都是“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的感覺,一句話寥寥交代,但這種漫畫本身就不必要非得在情節上過於完滿。有適當的空缺,不多做解釋,反而引發新的腦洞。伊藤潤二這碗黑暗料理,五味陳雜,但它並不是各種口味的拼盤,而是薈萃一身口感層次分明。出來的效果,還是吸引住了大多數圍觀群眾的胃口。看著難吃,但你還是吃了。而且可能,還想吃。

漩渦

文:酒令 / 黑白漫文化

秀一的母親

噁心

這個可能是最不想看到的,但是不得不看到。當講到關於作品裡“大木桶、蝸牛卵、蝸牛人、雞眼、嬰兒臍帶”等這些詞彙的時候,相信看過這部漫畫的朋友已經快要不忍直視了。《漩渦》中噁心的表現,總是以“肉體”為基礎的。這讓人又想起《富江》,明明富江的設定是最美的女孩,但讓人想到的就是一堆一堆不斷分裂和重組的肉塊……《漩渦》裡最讓人難受的肉體變形,首先估計是秀一的爸爸在木桶裡把自己卷成了“人肉漩渦”;還有片山同學慢慢變成蝸牛人的過程,加上一直嘲笑欺負他的津村同學也變成蝸牛人,兩位敵對的男同學都變成蝸牛竟還交配產下大堆的卵,繼而輪到踩碎蝸牛卵的橫田老師……一個比一個挑戰引人嘔吐的下限。人們慢慢變成黏黏的蝸牛,全身長滿雞眼,擠在長屋裡扔出一堆堆白花花的變形屍體……隔著紙都能強烈不適,因為人類對自身這個物種,都會有與生俱來的代入感。

木桶

諷刺

覺得諷刺,是因為在漫畫裡看到了真實世界的一面鏡子。漫畫裡可以說:“我這裡的設定就是一個不真實的扭曲世界,所以一切都是可以的”,比如已經生下的嬰兒又回到了母親的腹中,“好想回去媽媽的肚子裡”;比如人們把有變成蝸牛人趨勢的同伴綁住,只等他變成蝸牛後直接烤了來吃、甚至生吃;比如擠在長屋裡的人們一起排擠想要進屋求助的人類同伴,“誰管你啊,快走開”……因為這是個被“漩渦”詛咒的地方,因為是一群被“漩渦”扭曲的人,因為是在超現實漫畫裡,所以可以這麼赤裸裸地去描繪。而看著漫畫的時候,這些情節比任何一個屍體或骸骨畫面帶給人的感覺更不適,伊藤潤二背後那張邪笑的臉仿佛又冒了出來,讓你覺得很冷,變態。

烤來吃

美好

說到底伊藤潤二不是一個殘忍的人,漫畫裡雖然嚇人不輕、噁心人不少,但你也總能發現讓人溫暖的地方。就像給陷入大病中的你一碗藥,讓你覺得“死不了”。而且在這種黑色的強烈背景襯托下,這份溫暖越發散發著強烈的光芒,那就是愛情。當然,還有親情。故事裡桐繪的弟弟滿男也慢慢變成蝸牛人,但姐姐和秀一從未嫌棄、拋棄他,而是盡一切可能保護著、幫助著。而桐繪和秀一的愛情則是整部漫畫從始至終的安慰。早在前面的章節裡,就有一對因雙方家庭反對的戀人,最後不得不變成扭曲的漩渦纏在一起而消失。在桐繪多次被“漩渦”所害之時,每次也是秀一拼死救下,最後在“漩渦”的遺跡大本營裡,桐繪也放棄了單獨求生,選擇和心愛的秀一死在一起。兩人就這樣用相擁的姿勢為這部漫畫畫下了句號。這是伊藤潤二式的、獨特的“柔軟”與“慈悲”。在《魚》漫畫裡也是,男女主角的愛情讓這部“冷變態”的漫畫變得稍微“美好”起來,伊藤潤二這種特色,可以用其書名形容為——“至死不渝的愛”。

一起死

總覺得伊藤潤二的腦洞,就像這故事中的“漩渦”,把讀者們都卷了進去,一個個的都被它感染,在裡面打轉,難得輕易逃出來。漩渦是一種將能量內吸的圖案,有一股將人的目光拉進去的力量。當然了,也是常用的催眠圖案,因為讓人暈乎。伊藤潤二在漫畫的後記小故事裡,就說到漩渦圖案充滿了神秘感,自己為了解開漩渦的秘密仔細研究,結果不是弄得眼花繚亂就是睡著了。

在這個神秘風味的故事裡,雖然是由小故事串聯起來的,但是相比起《富江》,其人物、環境、事件的內在關係和環環相扣還是要緊密聯繫且有序得多。雖然大多數小故事都是“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的感覺,一句話寥寥交代,但這種漫畫本身就不必要非得在情節上過於完滿。有適當的空缺,不多做解釋,反而引發新的腦洞。伊藤潤二這碗黑暗料理,五味陳雜,但它並不是各種口味的拼盤,而是薈萃一身口感層次分明。出來的效果,還是吸引住了大多數圍觀群眾的胃口。看著難吃,但你還是吃了。而且可能,還想吃。

漩渦

文:酒令 / 黑白漫文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