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電信高管:騰訊攪亂了中國的雲計算市場

有人如此形容騰訊:如同巨獸, 每到一處, 必哀鴻遍野。 如今, 騰訊盯上了雲;電信運營商遇上了這一劫。

“中國的雲市場會被騰訊攪亂的!”“它這是拿著遊戲業務的暴利交叉補貼,

進而可以不計成本地發起雲攻勢, 但如此惡性競爭必將破壞雲產業的健康發展!”

儘管過去了近三個月, 電信運營商一高管談起騰訊雲以1分錢競標並最終中標廈門資訊中心預算價值高達495萬元的政務雲服務專案, 語氣仍顯得義憤填膺。

相差上億倍的報價

今年3月, 廈門政務雲服務專案開標現場, 騰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投標公司悉數到場, 除了騰訊, 其他公司報價均在百萬元以上, 兩者相差上億倍。

有人戲稱, 騰訊這是砸場子的節奏嗎?

騰訊為什麼要這麼幹?答案一目了然:雲市場潛力巨大, 而向政府方面提供雲服務, 是宣傳品牌及實力的重要機會, 更是展示客戶案例和故事的絕佳素材。

企業的本質是追逐利潤的, 騰訊此舉顯然是為搶佔市場份額, 著眼於市場遠景而捨棄眼前利益。 畢竟, 對於大企業來說, 戰略層面的業務交叉補貼並不罕見。

交叉補貼

那麼, 騰訊是如何實現交叉補貼?它的業務營收結構也許能給人們一個答案。

2016年, 儘管廣告和支付收入開始異軍突起, 但網路遊戲及相關收入仍是騰訊的主要營收來源。

“沾著無數人血與淚的錢”

17年前, 湖北的一位母親奔走于各大媒體, 含淚控訴電腦遊戲對孩子的毒害, 引發了光明日報的暗訪報導《電腦遊戲 瞄準孩子的“電子海洛因”》。

該報導中, 連遊戲室經營業主都斷言:“整天在遊戲室裡的孩子, 只有一個結果, 男孩子最後變成搶劫犯、小偷;女孩子最後變成三陪小姐。 ”

17年後, 電腦遊戲早就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 化身為網路遊戲、手機遊戲等各種形態, 在中華大地上迅速成長壯大。 資料顯示, 2016年底, 中國遊戲使用者規模達5.66億, 這其中絕大多數是學生及青少年群體。

當無數家長為孩子沉迷于網路遊戲而焦灼無助的時候, 騰訊等一些互聯網公司卻享受著這一產業野蠻生長帶來的“紅利”, 並依賴這些血淋淋的“原始資本”到處攻城掠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